叶兆言:“虚构”一个更真实的父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作家叶兆言是哪儿人 叶兆言:“虚构”一个更真实的父亲

叶兆言:“虚构”一个更真实的父亲

2023-12-26 19: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叶兆言:“虚构”一个更真实的父亲 陶胡昀

◆少年叶兆言(前中)和祖父叶圣陶(前右)、父亲叶至诚(后右)、母亲姚澄(前左)及堂兄

◆叶兆言与女儿

《通往父亲之路》封面

今年1月,著名作家叶兆言的最新中篇小说《通往父亲之路》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在此之前,此书已屡次上榜各种年度新书预告。近日,叶兆言携新书至南京先锋书店进行宣传,本以为“我们搞这个活动是不是还要到大街上拉人”的他,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引发了不少关注与共鸣,等待签售的读者排起了长队。

◆实习生 陶胡昀

叶氏家族:别样的文学世家

《通往父亲之路》篇幅不长却意味深厚,以4万余字的简洁笔触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故事,铺写了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小说主人公张左因父母的分离,自幼由外公魏仁抚养、教导。其父张希夷是外公魏仁的得意弟子,二人堪称精神上的父子。魏仁、张希夷、张左三代人,在半个多世纪中经历了种种亲疏离合。时光流转,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但“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

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了什么?正因小说涉及了这一普遍性问题,很多报道都为这部小说贴上了“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标签,3月12日南京先锋书店举行的新书发布及分享会,也同样以此为切入点。

叶兆言出身于非同寻常的书香世家,祖父叶圣陶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伯父叶至善与父亲叶至诚都是优秀的作家与编辑。当主持人问起叶兆言作为晚辈接触这些文化名人的体验时,他的风趣自嘲“像我这样到哪儿都做孙子,真的挺尴尬的”,引起了现场的一阵笑声。

由于小说人物张左、张希夷、魏仁与叶兆言及其父亲、祖父的年龄相仿,这本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叶氏家族,联想到小说是否为叶兆言真实经历的投射。而叶兆言则坦言“小说毕竟只是虚构”,现实生活中他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可以说与张左父子截然相反,熟悉的年代背景只是帮助他更好地展开故事、注入细节。

作品中张希夷干校养牛这一情节,即源于伯父叶至善在干校时期与祖父叶圣陶写信交流“如何养牛”的经历。叶兆言回忆中的伯父素有长者风范,做事极为认真。这份认真也充分发挥在养牛一事上,他每日准点为牛把尿,将牛舍打扫得十分干净……这种“娇生惯养”的养牛方式充满“诗意”,或许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可笑的,但两位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养牛的认真谈论,令当时陪伴着祖父的叶兆言印象深刻。

在叶兆言对叶家父子关系的谈论中,洋溢着一种不同于大众想象中文学世家“文心相传、书香继递”的鲜活与烟火气。叶兆言的父亲初中毕业后不想继续求学,先在书店边卖书边看书,后又学习戏剧、导演,最后在苏北参军。对此,叶圣陶作为“五四”一代文人,愿意给孩子民主与自由,都欣然应允、不作干涉。也是因为叶圣陶与叶至诚均未上过大学,因此对于孩子的学历并不看重,而更重视做学问的态度。叶兆言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也“并没有得到家里的鼓励”。祖父在饭后闲谈时提点他“开明书店的人最看不起空头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没有真才实学也属无益;父亲也时常调侃:“学中文需要上什么大学。”这样的家庭教育有令人谦抑、不骄傲之效,令叶兆言在文学与人生之路上颇为受益。

“我也只是一个庸俗的父亲”

面对这本《通往父亲之路》,读者和媒体特别希望借此讨论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以及书香世家的文脉传承背后的基因密码。但叶兆言反复强调:“社会对于孩子的影响往往比家庭更重要”。正像小说主人公的成长与抉择,与父母一代的影响鲜有关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父母,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子女。时代背景下的机遇、观念和风气,或许对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更为决定性的影响。

叶兆言父亲一代的童年处在抗战前相对稳定的年代,度过了一段宁静的生活。即使抗战全面爆发后,生活上也依旧延续之前的氛围,举家西迁后,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兄姐弟三人仍在油灯下学习写作。正如当时大学中依然弦歌不辍,叶兆言认为叶氏兄姐弟出版的习作集《花萼与三叶》中也隐隐可见一种对未来的希冀。

而叶兆言的童年处在“运动”的年代,父辈往往对孩子疏于管教,同时上世纪五十年代也有将孩子交给国家与社会培养的普遍共识,因此叶兆言并没有父亲面授写作、书法等的经历。叶兆言年少时偷偷阅读家中的内部读物和外国小说,父亲叶至诚“猫捉老鼠”地管过一段时间,后来管不了就听之任之了,但仍会很孩子气、很得意地说些“我其实知道你在看”“看这些是没好处的”之类的话。叶兆言认为自己后续走上文学这条道路,与小时候“窃读”的经历无不关系。

叶兆言的女儿叶子也已成长为80后作家和学者新秀,谈起自己作为父亲的感受,叶兆言形容自己在较为“内卷”的社会环境中,“也只是一个庸俗的父亲”,对孩子能否上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颇为看重,不能免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母亲的女儿在叶兆言看来“更过分”,三岁的小外孙已经在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当年女儿叶子小升初考试时有希望进入南京最好的外国语学校,叶兆言也被名校的声望“诱惑”,颇为热切地辅导女儿备考。而最终出乎意料的“请写出八字成语”的考题令他反思,能写出八字成语的就是好学生吗?对此他认为叶家老一代对学历的淡泊、对成才路径的包容是值得借鉴的,“社会能给不读大学的人机会是一件好事”。

每种父子关系都值得一说

每每谈起《通往父亲之路》的创作初衷,叶兆言的回答总是充满一个写作者的纯粹:“还是希望能写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说一些不一样的话,写一些不一样的关系,我想的更多的还是‘不一样’这三个字。这是我作为写书人最初的愿望。”他并不想做“教书匠”,并不想令读者反思,“文学不是思考是非对错,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头张望自己走过的路。”

小说中的张希夷显然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草率地对待美国求学时期的女友和第一个夭折的孩子,也缺席了儿子张左的成长。晚年他功成名就,身为儿子的张左也自觉父亲的荣誉等身中掺杂着各种美丽的泡沫。叶兆言印象中的叶至诚和他自己,也远非完美的父亲,他会调侃父亲是一个习惯被照顾的“少爷”,也会调侃自己当年为女儿作业签字时的漫不经心。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但他认为每种父子关系都值得一说,没有不值得一说的父子关系:“你的父亲管你,值得一说;你的父亲不管你,也值得一说。你的父亲好,值得一说;你的父亲不好,也值得一说。因为它(父子关系)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父子关系没有是非对错,好的小说就是潜移默化,令人产生联想,他希望读者可以以此为契机,也关照一下自己的父子关系、父女关系。

正如新书发布会上同在南京的作家、编剧未夕(本名杨筱艳)所说:“年轻人很难想象父亲母亲年轻时的样子,很难想象他们恋爱、结婚的场景。可能很多人感觉我的父母生下来就是父母,他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年纪,生下来就是一家子。”她在近期热播的影视剧《乔家的儿女》中同样刻画了一位深入人心的“失职”父亲。不同的原生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带来完全不同的父子、父女相处模式,而每一种两代关系都对个体的成长带来或好或坏的影响,都值得去体味与理解。发布会的主持人、南京大学青年学者陆远也提到,既往文学中的父亲形象往往不是朱自清《背影》中温情、伟大的经典意象,就是巴金笔下极端的暴虐形象。而叶兆言的小说给人以启示之处,或许正在于不要将父亲的形象“脸谱化”,而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悟“父与子”。

《通往父亲之路》中对父子关系真实却带有痛感、而最终归于圆融的刻写,或许正如一面镜子,可以启发每一位读者以平和的视角观察、对照自己或身边熟悉的亲子关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