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从《大明劫》入手,剖析明朝攻防兼备的三类火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郎机炮炮弹重量 历史解密:从《大明劫》入手,剖析明朝攻防兼备的三类火器

历史解密:从《大明劫》入手,剖析明朝攻防兼备的三类火器

2024-07-06 13: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代后期,以赵士祯为主的火器家开始对西方先进火器进行研究仿制。按照明军的“野战奔袭”和“关城守卫”的攻防兼备的战略意图,对佛郎机、红夷炮、鸟铳三类火器进行批量生产列装明军。

那么,从现代军事角度分析,佛郎机、鸟铳、红夷炮为何会被明代军工机构推崇呢?

明代南京城墙上的铁炮

佛郎机(攻防一体的轻型速射炮)

佛郎机属于铁质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子炮、炮管、炮腹三大军械结构组成,具有近代兵械的工艺规格。

在《大明劫》中,闯军攻取开封城,明军在城楼使用向下俯冲射击的便是佛郎机,闯军攻城器械多被佛郎机击毁,城池垛口防御力提高!

明军守城将士使用佛郎机

那么,佛郎机的射击优点在哪里呢?

采用母铳与子铳的机构

母铳便是整炮控制系统,在佛郎机后膛会留有供子铳填充的长孔空间。(注意:子铳类似速射药包,提前完成弹药储备,实现火力轮流打击)

子铳的后膛填充,可以弥补战时填充弹药的战略时间,提高发射效率,有利于把控战场的主动权。(注意:明军野战部队佛郎机子铳装备量维持在5-9枚)

佛郎机子铳与母铳

古代中国传统火炮的发射原理,即以炮口单次装填发射弹丸,降低了作战效率。并且,弹丸由炮口入膛会磨损膛线,不利于精确打击战略目标。战时,后膛填充比炮口填充弹丸的时间节约1倍,便提高了佛郎机的速射炮性能!

从戚继光镇守的蓟北长城防线火器部署规模看,明朝各处城防配备佛郎机不下30000余门。才能北御蒙古、女真,南屏沿海倭寇,构建立体化的火炮防御网络!

母铳膛线长,口径小

明廷兵器局、兵杖局在仿制佛郎机时,对母铳和传统火炮的膛线、口径进行比较。由此发现,火炮口径的限制,极大增加弹丸射击的初速度。膛线的细长,弹丸对膛室形成助推力,提高弹丸射击距离。

佛郎机简析图

在《大明劫》中,明军使用佛郎机防守城池时,可以看见炮身铸造有准星和照门(注意:类似步枪的三点一线瞄准形式),有利于炮兵进行目标测定。

古代传统火炮的研制,往往忽视对火炮精确范围的调试,过于强调爆破力度,以至于炸膛现象时有发生。

明廷军器局仿制的佛郎机炮筒由铜、铁铸造。它能有效缓冲子炮发射时的高温烧灼和震动破坏,减小炮身磨损,从而控制佛郎机发射精确度。

拥有耳轴的佛郎机

铳身加铸耳轴

佛郎机的子铳填充部位会加铸耳轴,有利于将佛郎机直接架设在炮架上,便于上下、左右的射击角度调整。

“耳轴”类似现代迫击炮底盘与炮筒的连接阀,即调整底盘与炮筒的仰角。炮兵在更换子铳时,通过耳轴可以提高换弹效率。

据相关资料记录,明代部分佛郎机会在尾部装配尾柄,以插销固定佛郎机,形成移动炮台,实现圆周性的射击面。

车载佛郎机原理图

圆铅弹的迭代装备

传统火炮为扩大杀伤力范围多以装备散弹为主,不过由于中心爆破威力的减小,西方国家已逐渐使用相同口径的圆铅弹。

圆形铅弹由于制造的规整性、平滑性,提高了与炮膛内室的接触面积,从而形成更具初速度的弹丸穿透力。

从军事层面分析,佛郎机的子铳多由高密度的黄铜制成,在射速提高的基础上,子铳内部由于膛压不足,造成弹丸远距离爆破效果并不理想。

虎蹲炮(远距离重炮)

由此,佛郎机属于近距离的速射性支援火炮,并非近、远距离都有强火力输出的重炮。明代戚家军在平原野战时,多以虎蹲炮(作为移动重炮)和佛郎机(作为移动速射炮)构成防御体系,压制倭寇密集型的鸟铳攻击。

红夷炮(攻防一体的重型野战炮)

公元1619年,明朝四路征北大军在萨尔浒惨败。后金军队直扑山海关沿线,北京及腹里地区的纵深防御体系受到削弱。大臣李之藻建议采购红夷大炮防备关外后金势力!

明代万历年间,兵器家赵士祯谏言:佛郎机铳口径较小,威力也受到限制。其本身属于卫戍城关的轻型速射炮,并不具备攻城野战的能力。

红夷炮及铅弹

以史来看,明朝是从西洋来华商船中得到红夷炮的技术(注意:红夷炮技术是由英国人发明的,并非荷兰),巨大的威力受到明廷军工系统的青睐。

公元1626年,后金军队进攻宁远城。宁远城楼的11门红夷炮造成后金军队损失两万余名。明廷遂大举推行红夷炮军备规模化!

崇祯年间,军器局完成20门西洋重炮的制造,由于实验性能达标,军器局批量生产100-1200斤重的各型重炮500余门。(红夷炮无非是佛郎机的放大版)

明代工匠仿制的红夷炮

明代工匠仿制的红夷炮红夷炮和虎蹲炮属于同类型的前装滑膛炮,红夷炮的炮管长度与炮口口径呈20倍的正向比例,即炮膛拥有更强劲的延伸火力。(承受更大的炮弹膛压)

红夷炮的优势在于对圆铅弹和散弹的配合使用,并拥有更大的火药容量。圆铅弹主要负责对城池堡垒的爆破以及平原区域防御,散弹负责视野区域的敌军清除,从而实现主副炮弹的交替使用进程!

红夷炮结构图

鸟铳(单兵制式火枪)

众所周知,佛郎机和红夷炮属于多人合力使用的轻、重型火炮,而鸟铳属于单兵使用的轻型制式火枪。(注意:明代军工系统将火绳枪和燧发枪统归为鸟铳)

公元1548年,明军收复倭寇占领的双屿岛,在其军械库中获取大量成品制式鸟铳及工匠。明廷命令军器局仿制鸟铳,从而完成前装、滑膛、火绳枪机三类鸟铳的制造。

在《大明劫》中,孙传庭麾下的秦兵多数装备鸟铳,从而在驻守潼关期间,有效防止闯军的进攻。

潼关秦兵配备的鸟铳

鸟铳的结构类似佛郎机,其一,鸟铳枪管较长,口径较小,即拥有延长的膛线,并装备接触膛室面积大的圆铅弹,实现最佳的射击里程。(注意:鸟铳并非由西方直接传入中国,而是经日本流入中国)

其二,鸟铳在枪尾和枪头设置照门和准星。在相关资料中发现,鸟铳枪柄由插在尾銎内的直形木柄改为托住枪管的曲形木托,(曲形木托适应了人体美学,有利于减轻鸟铳发射时的后坐力),并实现更为精确的瞄准。

曲形木托结构的鸟铳

从史料来看,明军单兵携带弹药足以维持两轮以上的城池攻坚及防御战。不过,鸟铳的单次发射间隙确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铅弹每发射一次,士兵必须对发射药包重新装填、铅弹的装备、开关盖的开启(开关盖即枪栓)、目标瞄准等复杂的发射机制。不过,明军火器部队即采用3-5横队的多排制鸟铳阵型,轮流填充,射击,实现火力间隙的缩小。

三横排制鸟铳队

从大规模的鸟铳装备,即适应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的局面。赵士祯参考佛郎机制成装有6个子铳发射丸的“掣电铳”,便是近现代连发弹丸机枪的雏形。

在明代戚家军车营兵器配备情况下,佛郎机手768名装备256门佛郎机(即每门佛郎机受三名士兵控制),鸟铳手512名装备512杆鸟铳及长刀。(火器部队占车营总战斗人员的62.5%)

明代戚家军车营火器部队配置

在步营兵器配备情况下,鸟铳手1080名装备1080杆鸟铳及长刀。(火器部队占步营战斗人员的50%)

从步、车营火器部队编制解析,戚继光注重冷兵器与热兵器兵员交替配置,并以车营快速突击性作为火器支援的优势,体现极具近代意识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战术思想。

战车机动的佛郎机

反思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新式枪炮由于发射程序烦琐(鸟铳换弹效率低)的硬核问题,并不能完全取代以刀、剑、弓弩为主的冷兵器。即冷热兵器交替使用,适应不同的战争环境!

以佛郎机、红夷炮、鸟铳为主的三大轻重型火器,虽巩固了蓟北至山海关的长城防线,却无法挽救病入膏肓的明朝。(受关内起义军和关外后金军的双重攻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