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涌动希望 乡村迸发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山高明最新新闻事件 田野涌动希望 乡村迸发活力

田野涌动希望 乡村迸发活力

2023-12-26 18: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高明“万亩稻田”不仅是现代化的“菜篮子”,还是观光研学的好去处。

    高明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明阳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驱车驶入高明“万亩稻田”,阵阵稻香、青草香随风而来。崭新的沥青公路两侧稻浪起伏,田边还建起了“田头智慧小站”,拓展出观光、研学等业态。夕阳西下,万亩稻田在晚霞的映照下,犹如大自然的“调色板”,使乡景更加迷人。

    11月12日,2023佛山(高明)乡村半程马拉松赛将开启。届时,位于半程马拉松线路中段、欢乐跑线路终点的“万亩稻田”将进入金秋丰收季,金灿灿的稻田将把该路段渲染成“黄金赛道”。

    乡村作为“百千万工程”中的最后一环,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高明全域发展的质量高不高。对此,高明实施乡村发展提速争先行动计划,统筹“五大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力争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2023佛山(高明)乡村半程马拉松赛的路线串联高明河河堤以及高明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金色丰收精华段,赛事的举办也将是一场“检阅”,跑友们将在比赛过程中尽览高明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本版撰文:朱苏娇 盛正挺 陈俊毅 刘昶 李爱玲 李荣威 高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稳定“菜篮子”

    粮食生产更智慧

    高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林牧副渔皆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作为佛山最大的产粮区,高明近年来加快打造“万亩稻田”,引进科技力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高明区农业农村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明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8.6万亩,提前完成市下达高明区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高明持续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扩大粮食生产面积的重要抓手,建立撂荒耕地整治长效机制,盘活了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高明区更合镇良村村委会都权村的一片山麓下,190多亩的晚稻即将迎来丰收。通过引进企业开荒复垦,今年3月底良村村这块撂荒了20多年的耕地重获“新生”,久违地种下水稻,该批早稻丰收超出预期。撂荒地成功复耕复种,让良村村的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增长点。

    今年7月,因工作成效显著,高明区农业农村局入选全省粮食生产、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先进集体名单。高明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为佛山最多,是佛山唯一出台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奖补政策的区,该做法还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的肯定。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今年高明撂荒耕地整治面积共1730.33亩,其中复耕复种粮食作物的面积共922.57亩。

    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也是现代畜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21年,由高明农企——新广农牧公司研发育种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配套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实现了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零的突破。

    在高明区杨和镇沙水村委会的一片山头,占地近1100亩的新广农牧白羽肉鸡育种研发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种业基地建设推进会,新广农牧公司作为典型种业企业代表进行汇报。该公司的白羽肉鸡育种研发基地的一期项目即将投产,该园区内建设有现代化饲料生产区、孵化区、育种区等。该项目引入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全程数智化管理和标准化运营,打造“5G+智慧养鸡”新模式,一个人便能管养9000多只鸡。

    除数智化养鸡外,高明提出要发挥银鹏农业5G智慧农田、吉田“无人水稻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技推广和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高明“智慧农业”新形态。

    在水产方面,高明正大力培育“歌乐溪鱼苗”共用商标品牌,实施濒危水生动物——鼋人工繁育和野放适应性保护,构建“一中心、二种业园、三产业带”现代水产种业体系。同时,高明还探索推广绿色高效循环养殖等模式,推进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全力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截至8月31日,高明已改造提升养殖池塘1.55万亩。

    实施“2252”工程

    名优土特产带动三产融合

    秋风送爽,种植了200多天的高明名特产合水粉葛早葛陆续开挖上市,冬至前后合水粉葛将迎来丰收季。合水粉葛是粉葛中的优良品种,也是佛山首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口感软糯清甜,甘香无渣,具有食用和药用功效,受到国内外食客欢迎。

    今年3月,高明创新实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252”工程,做大做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地理标志品牌,推动打造“高明食材”“高明美食”两个区域品牌,实施“粤菜师傅”“五个一百”(明材、明厨、明菜、明店、明村)工程,打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4月,高明在全市率先开展地理标志价值评估,对“合水粉葛”和“三洲黑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估价2894万元和1.825亿元。把无形的地理标志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高明推动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金融支农,海达公司获全市首单地理标志贷款1000万元,新广农牧公司通过专利获得贷款6600万元,海鹏公司正办理融资4400万元,知识产权金融支农达1.2亿元,为农业企业融资增添新路径。

    通过加快实施“2252”工程,高明推动三产融合跑出加速度。以三洲黑鹅为例,高明在明城镇苗迳村集约约4000亩山地,以三洲黑鹅为主导产业,打造高明区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以及2.5万只三洲黑鹅种鹅育种基地。

    目前,高明区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项目已被纳入2023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库,海鹏、海达、海航兴发、顺盈4家养殖企业已进驻;海鹏供港澳冰鲜、冷冻禽肉养殖场成功通过海关部门审批;用于发展三洲黑鹅屠宰、熟食加工项目的58亩工业用地已完成桩基础报建工作。

    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高明农业发展提供了沃土,高明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万亩千亩工程”,建设大湾区(高明)都市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园区。依托“万亩千亩工程”,高明已创建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大湾区(高明)都市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园区规划成效初显。

    随着“趣高明·野起来·潮好玩”田野季、三洲黑鹅食材节、田野音乐会、高明沙寮开渔音乐节、高明区啤酒月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高明品牌活动与全区商圈、景点等文旅资源有机串联,进一步打响了“高明食材”“高明美食”两个区域品牌,高明文旅消费也日趋火热。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高明累计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22年同期增长78.7%、67.5%,其中也有高明优质农特产品的一份功劳。

    建设“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

    金色丰收精华段11月底建成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高明实施乡村发展提速争先行动计划的重要一环。高明提出,要以“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打造金色丰收、绿色康养、多彩缤纷、红色传承4个精华段,以点带面推动全域乡村振兴,“带”领高明乡村振兴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目前高明“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已显现,已铺排的127个项目累计完成122个,预计在11月底全面完成所有项目建设,全面建成金色丰收精华段。高明以金色丰收精华段作为主要区域,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目前已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12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市之一,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县区。

    “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了高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了高明农村集体经济腾飞。今年前三季度,高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达57.87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2.1%。目前,金色丰收精华段内,各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其中石洲、新岗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石洲村是荷城街道唯一的纯农业村委会,村内无一间工业企业。通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及旅游业,石洲村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旺林艺术花园、1922农场部落、凌云花谷等农旅项目的兴起,让石洲村变成了“明星村庄”,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这让村内企业坚定了加大投入的信心。

    高明旺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练继雄表示,高明文旅发展有着很强后劲和空间,旺林艺术花园未来将继续加大花卉产业园建设,并推进花卉主题餐厅和民宿区域建设,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留下来过夜。

    目前,荷城正不断完善石洲片区基础设施,推动石洲村乡村振兴和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石洲打造成荷城落实“百千万工程”最重要的示范点。8月,石洲加压泵站启用,解决了石洲片区供水不足的问题。凌云花谷项目建设方广东凌谷胜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毅说:“加压泵站投用后能满足我们未来5到8年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这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很大。”

    随着乡村发展提速争先行动的实施,高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变得更美,村民也更幸福。目前,金色丰收精华段内行政村均已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高明全区超九成行政村(居)达美丽宜居村标准;荷城街道石洲村、杨和镇石水村、明城镇新岗村、更合镇吉田村4条第二批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通过市级验收,被授予“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明阳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相关

    以交通建设促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已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8.4公里

    “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公路不少于30公里”是2023年高明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围绕这一目标,高明区交通运输局积极调动镇街、企业等多方力量,加快区内“四好农村路”的连通,进一步优化高明区农村路网。今年以来,高明全区已累计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8.4公里。

    建一段高铁,修一段农村路

    荷城街道东寨村位于西安河东岸,现有村民400多人,如今东寨村南侧村头原有的泥土路已经硬底化,变成约5米多宽的水泥村道。该村道改造后,不仅方便了东寨村与鳌围村两条村的村民出入,也提升了安全系数。

    该村道的建设正是高明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目前高明已完成了县道X499三富线路肩硬化工程、县道X525杨更线路面预防性养护及隐患治理工程、新建桂田村村道工程、新建龙湾村村道工程、阮冲村道改造提升工程等,合计改造提升28.4公里农村公路。

    此外,随着高明区高铁项目的推进,高明区交通运输局以“大交通引领微循环”的理念,协调、倡议区内高铁施工单位结合高铁项目建设需求、周边村民出行等方面,谋划选取适宜的农村路进行优化提升,实现“建一段高铁,修一段农村路”,助力农村路网发展。

    截至今年9月底,高明区内广湛、珠肇高铁的施工单位已建成6段合计8.1公里长的农村路。其中,广湛高铁13标、14标施工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修建了更合镇渡水片区农村路,该工程获得附近群众一致好评。

    创建4个农村公路管养示范点

    结合“百千万工程”以及高明“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高明今年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在石洲片区、明阳明西片区、皂幕山片区、平塘小洞片区创建4个农村公路管养先进示范点,形成“区级指导帮扶、街道精细管养、村民深度自治、企业积极参与”的四方协同全新养护协作体,率先探索出一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石洲经验”,受到省公路事务中心的肯定。

    在四方协同合力管养的推动下,石洲片区乡村道路环境不断提升、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石洲片区以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联美丽乡村、花卉企业、生态农场、渔光互补等项目,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

    根据“石洲经验”,高明针对性拟定了小洞片区、皂幕片区、明阳明西片区工作任务表并发文至各镇街落实具体养护措施;同时,依托区级养护专业队伍,对各个片区主要农村公路开展公路病害整治、排水设施提升等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养护工作。

    目前,高明四个农村公路管养先进示范点已初步创建完成。

    农村公路是交通脉络的毛细血管,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不断推动全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道路整体服务水平优化提升,不断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交通支撑。

    ■聚焦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显成效

    线上交易150宗 总溢价17.39%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是促进乡村综合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正是高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一大重要抓手。

    今年来,高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全力开展资产登记质量整改大攻坚,全区集体资产备案完成率100%,盘清了高明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在7月份佛山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质量检查中,高明区排名全市第二,杨和镇豸岗村排名全市第一。

    5月起,高明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启用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进行集体资产网上交易,截至三季度累计完成线上交易150宗(涉及资产220个),总溢价为17.39%。

    “三资”交易更便捷

    5月,高明区杨和镇河东社区杨梅股份经济联合社“知青场”资产项目经过58轮网上竞价,以溢价320.83%成功交易。这是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上线以来高明首个农村集体资产网上竞投项目。杨和镇农业农村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值增收。

    7月,更合镇大幕村幕上股份社的“船坑尾山地上的林地”资产一次性出让最终竞得价为39万元/宗,溢价率达116.67%,成为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上线以来全市首宗资产出让交易。

    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工作后,高明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喜讯不断。网上交易简单、直接、透明,也让竞争更激烈,从而推动地块价值普遍上涨,给村集体带来更高收入。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高明农村集体资产累计完成线上交易150宗(涉及资产220个),总溢价为17.39%。

    荷城街道阮埇村阮北村民小组副组长区少鹏表示,农村集体资产数据录入了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后,村集体有什么资产可以交易,村民随时用手机看,有意向竞投者可直接用手机操作,省事、省力、省时间。

    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当前,高明正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除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外,还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并且加快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在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方面,高明成立农综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并实行周例会制度,全面加强工作统筹调度。截至今年三季度,高明已有序实施19个改革项目,其中农业总部经济孵化项目初定以招商集团+广垦总局共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小田变大田”共富示范项目已与南方国信签订投资协议,白羽肉鸡国家种业振兴、RCEP“以港兴农”示范、“三洲黑鹅”国家地标产品、湾区花卉种苗示范基地、“小田变大田”共富示范5个改革项目子方案已完成初稿,其余改革项目子方案正在加快编制。

    此外,高明已研究制定《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工作方案》,进一步探索研究股联社或股份社成立公司并实行公司化运作、资产作价入股、扩大集体资金留存比例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等发展模式,初步拟选荷城街道石洲村、杨和镇石水村、明城镇明阳村、更合镇吉田村4条试点村率先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高明提出,到2026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要达到1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7万元以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