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堂唐卡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

2024-01-04 0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乾隆皇帝佛装像唐卡,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通高168厘米,宽93厘米,画心纵112厘米,宽64厘米。清宫旧藏。  画面中乾隆皇帝头戴班智达帽(班智达即学者之意),身着僧衣,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法轮,全跏趺坐在莲花托宝座上。上方示显以其修行本尊为主的三座坛城,第二层显现上师三世章嘉和诸佛弟子、菩萨,下部为17位护法。唐卡底部护法呈一字排列,左起为:六臂勇保护法、大黑天、不动金刚、白勇保护法、四臂勇保护法、红勇保护法、阎魔尊、吉祥天母;再下一排左起依序为:黄财宝护法、帝释天、广目天王、持国天王、尸陀林主、增长天王、多闻天王、大梵天、红财宝护法。  此唐卡为乾隆中期佛装像,为宫廷画师绘制。亦称布画,是西藏特有的艺术作品。可以彩画、刺绣、堆绫等多种艺术手法创作。彩画作品使用矿、植物颜料,调以动物胶、牛胆汁等,以保持色泽鲜艳,久不褪色。作品四周镶以锦边,上下贯以木轴,以便于悬挂供奉和宣讲。题材有佛、菩萨、佛母、护法金刚、高僧、祖师传记等,现代作品也有反映民间风俗者。其形式一般为方形,尺寸小至一尺,大至一丈或几丈见方。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梵语,为通达内外大小五明学者的称号。所谓五明,又称五明处,指五种学艺,为古印度学术上的分类法。即:(一)声明:包括语言、文典之学。(二)工巧明:工艺、技术、算历之学。(三)医方明:医学、药学、咒法之学。(四)因明:论理学。(五)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因学习五明时,有深浅之分和行内行外之分(专业、业余),后人把它又成为内外大小五明。  说法即宣说佛法,以化导利益众生。与说教、说经、演说、劝化、唱导等同义。法轮又称梵轮,为佛案之供器。据佛经说,佛初成道时,梵天曾劝请佛转动法轮,并以慈、悲、喜、舍四梵行心(四无量心)宣说大法。此后,佛教中即常以法轮比喻佛法,以法轮转动比喻佛法如轮能碾破众生诸罪恶、佛说法如轮永不停息和佛法圆满无缺。传统家具中一种体型宽大的坐具,亦称“御座”。明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强化,宝座成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明史》载,明神宗时,宦官冯保窃权,“帝御殿,保辄侍侧”。当时的吏部都给事中雒遵进言:“保一侍从之仆,乃敢立天子宝座,文武群工拜天子耶,抑拜见中官耶?”将宦官立于宝座之侧视为亵渎皇权的大不敬行为。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单独陈设,极少成对。在宝座的背后还要放置一个较大的座屏,两边放置甪端、香筒、仙鹤、蜡钎等器物,格外尊贵、庄严。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俯视群臣,“君临天下”,充分体现出帝王的权威,以达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满达”。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并塑或绘以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雨花阁内3座掐丝珐琅坛城是国内最大的立体坛城,圆形底盘直径3.65m,正中为蓝色正方形供台,高0.7m,每边长1.69m。供台侧面分四色,北红,南白,西黄,东蓝,每面上嵌1个杵头。供台上是正方体宫殿,开四门,每门前装饰华丽的五彩牌坊,殿内供主尊神与侍从神,周围装点幡幢、白辕、飞天等。坛城亦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章嘉若必多吉(1717—1786年),即三世章嘉,为清代黄教四大活佛系统之一,主要负责内蒙、山西、北京等地的宗教事务。1719年被认定为第二世章嘉活佛阿旺曲丹的转世灵童。1724年被护送到北京,受到雍正帝礼遇,并安排其与皇四子弘历(乾隆帝)一同学习。18岁时,他已成为精通汉、满、蒙、藏四种民族文字、熟读佛教显密经典、博学多识的佛学家。三世章嘉一生不仅著述甚丰,主持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译为蒙文以及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且为清乾隆时期边疆的巩固和民族宗教政策的推行立下汗马功劳,继承前辈封号“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并被赐予管理京师寺庙扎萨克达喇嘛之印。章嘉是清代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四大活佛之一,余为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音译称摩诃迦罗、莫诃哥罗、嘛哈噶拉等,为大自在天的化身,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的护法神之一,民间亦将其视为战神、施福之神,在西藏极受尊崇。亦称帝释、天帝释,佛教护法神之一,为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居须弥山顶之善见城。TAG标签耗时:0.0051751136779785 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