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9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体温计使用后未消毒原因分析及整改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9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9篇)

2024-06-30 17: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9篇) 时间:2022-07-16 17:40:27

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文章9篇 ,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我们于20**年3~8月份先后对所属感染质控片儿内和我区的一、二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等10家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质控检查。现将检查中发现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如下。

  1存在问题

  1.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

(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

(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

(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1.2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

(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2)个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

(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

(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

(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数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1.3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多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1.4有的医院口腔科牙钻数量不足不能保证一人一钻一灭菌的要求。

  1.5环境卫生差个别医院手术室、产房内的空调扇叶、墙壁上有尘土,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柜内有尘土,这些均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定的要求。

  1.6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有混放现象锐器盒的使用尚未普及。

  1.7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洗手依从性较低。

  2对策

  2.1加大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另一方面,更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2.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2.3加快医院消毒中心—供应室的建设医院领导应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从人力、物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加快中心供应室的建设,为供应室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最好将各科室所有的污物、器械集中到中心供应室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消毒-灭菌,既提高了功效、保证了工作质量,又加强了医院的物质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1]。

  2.4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2

  根据市卫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市医疗单位消毒隔离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我院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消毒隔离督导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指导,认真抓好日常消毒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消毒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强调各科室消毒隔离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消毒隔离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消毒隔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监控工作。   1、加强手术室、产房、人流室、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注射室、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等重点部门对消毒隔离制   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消毒、各室间能按各项消毒规定执行,每月做空气、手术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各重点科室每季度进行消毒液、空气、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监测。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酒精擦拭时间,每季度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   2、加强供应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供应室的建设,保证医院消毒工作的落实。供应室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每天进行工艺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3、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库房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   4、加强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从而使临床医务人员自发参与到消毒隔离管理工作中。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5、医院洗衣房工作人员能执行洗衣房卫生消毒制度,保持洗衣房环境清洁,工作人员上班着装整洁做好自身防护。每天对于定点收集污被物做到分检、浸泡、洗涤、缝补、折   叠、存放按照流程进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单独消毒清洗,消毒采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00mg/L,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内镜室认真对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的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的时间、消毒时间及操作者姓名。完善清洗内镜时使用防渗透围裙等防护设施,以及在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室使用多酶清洗消毒剂。同时加强科室间沟通联系,协同做好内镜诊疗前的检查,进行疾病的初筛,严把诊疗适应症。   7、口腔科加强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对口腔钳等消毒灭菌要求高的器械增加了数量,并采用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灭菌,达到了安全、确切、有效的消毒要求。此外,对科内的无菌物品摆设进行了整理,并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其存放井然有序及符合规范。   8、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保障员工安全,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规范锐器的处置流程。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按暴露源的种类进行追踪监测及指导,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9、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收集、归类,严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专人回收交接、运送至暂存点,避免造成泄漏、流失等不良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全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细节做得   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隔离意识有待加强,相关知识有所欠缺,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制度执行力需进一步提升;重点部门(产房、内镜室)的布局与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还需加强等。   三、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对医务人员要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健全完善医院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医疗废物处理等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健康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2、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设立手术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流程。   (2)治疗处置病人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一桌一抹布一消毒,病人出院后床单位按终末消毒处理。   (3)治疗室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开启后记录开启时间,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时间有累计,监测有记录。   3、已计划好产房重新规范建设和调整内镜的室间配套,将按相关设置要求配置内镜的候诊室、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等。   4、一次性物品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后处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2)凡购入我院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三证”齐全,有消毒灭菌标志,生产日期,失效期,产品包装符合要求。   (3)药库建立登记账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   良好的物架处。   5、医疗废物管理   (1)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消毒登记本,制定与处置单位人员交接、双签名制度。   (2)临床科设立医疗垃圾统计本,医院专管人员与医疗垃圾专收人员交接双签名。   (3)完善医院污水处理制度、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由于我院领导重视,我院消毒隔离工作在自查中不断地自纠、整改、完善,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医院消毒隔离工作、感染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3

  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对策略改进。结果第二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知晓率、环保意识、防护意识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显著(P0.05),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方法对第一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然后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落实,此外,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严格监督相关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2]、环境保护意识、自我防护意识。 

  1.4数据处理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研究数据,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当P消毒――>包装――>灭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每锅次的灭菌物品全部在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到临床,保证灭菌合格率达100%。

   2.5科室根据输液病人床数配置足够的止血带,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科室护士长或质控小组长定期检查,保证质量。

   2.6针对临床科室棉球、敷料过期等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购进塑封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临床科室不同需求,将棉球、敷料、棉垫等塑封成小包装供应临床使用。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做到的扎实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9

  摘要: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使护理行为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隔离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措施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并提出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了解不深,没能发现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到位。加之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有侥幸心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未能落到实处,消极被动。 

  1.2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措施落实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想及行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的培训不到位,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3日常工作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导到致出现减化操作流程,产生游击作风的现象,加之对低危物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等的日常消毒不严,就增加了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机会。 

  1.4无菌观念差部分护士无菌观念差,在工作繁忙时无慎独精神,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1.5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从事损伤性操作时不规范,如用过的针头未第1时间放入锐器盒,接触血液、体液时未戴手套等,工作时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大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 

  1.6手卫生规范执行不严,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认为麻烦而不按规定及时清洁消毒手部。有研究证明,不注意手部清洁消毒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使天使之手变成了罪恶之手。 

  1.7保清人员配制消毒液保洁人员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无配制消毒液的资执,表现为消毒液配制随意性大、浓度不准确、不认真按规定监测等。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浸泡时间掌握不准,在浸泡过程中随意取放物品。 

  2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3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措施。杜绝简化操作流程游击作风的现象发生。 

  2.4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4.1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2.4.2合理正确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必须是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配制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物品进行集中消毒,中途不能随意取放物品,消毒液现配现用,不可随添加,随时监测确保有效浓度,不能将物品保存在消毒液中。 

  2.4.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每天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正确处理污染物,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回套针帽、用手折弯针头、直接传递锐器及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要第l时间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常规执行标准预防,在接触污染或可疑污染时,按区域流程、按要求、按规定、按防护级别进行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上报并监测和追踪。 

  2.5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正确洗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各种做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用皂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并用无菌毛巾擦干,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用甘油酒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工作中每人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手消毒液,以便及时洗手。院感科、护理部、护士长并不定期抽查护士执行手卫生规范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资料表明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 2023年政治体检个人自查9篇

★ 干部提拔推荐理由【3篇】

★ 微型党课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三篇

★ 班主任技能大赛带班育人方略【5篇】

★ 丧事请柬简短范文(通用5篇)

★ 关于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自传【十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9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3000字范文(精选9篇)

下一篇: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范文十一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