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主题的名字 专栏

专栏

2024-07-01 0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直以来,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各级各类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和空间优势,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本期专栏,小编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等6个传统文化特色空间。这些空间在利用传统书院打造新型文化空间,或保存、保护、推广典籍等方面颇具特色。

一、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创建于1867年。1913年,福建省图书馆迁入正谊书院旧址办馆,直至1995年。为了更好地在新时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福建省图书馆于2009年对遗存的“正谊书院”房屋进行修缮,并于2015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为清代风格木质古建筑,实用面积约400平方米。门额上镶嵌的“正谊书院”青石横匾,书院内的部分门柱、立柱、横梁、石板等构件仍为当年旧物。目前,正谊书院正厅设博学堂,用于开展日常活动与教学;天井回廊为文化展厅,用于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展览;东厢房为国学阅览区,展示国学经典著作及闽台特色文献;西厢房为正谊书院历史文化展厅,介绍正谊书院的百年历史与时代新生。

在资源与服务建设上,正谊书院立足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打造优秀国学教育品牌为目标,重点以青少年及爱好国学的读者为服务对象,形成了国学讲堂、国学课堂、文化展堂、学礼堂、中华雅集、文化活动6大版块。通过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朱子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正谊杯”古诗文大赛、国风少年艺术团等文化品牌。开院至今,书院已接待读者30万余人次,举办公益活动1000余场。如今的正谊书院已成为福建省图书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平台,接续了传承文脉、教化育人的历史使命,开启正谊明道的新篇章。

二、石屏县图书馆古城分馆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图书馆利用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私宅,建设古城分馆,面积840平方米。

朱氏私宅始建于清中晚期,整座房屋结构严谨,雕梁画栋,青砖墁地,青瓦屋面,为重檐硬山顶建筑。石屏县图书馆在将其改造为图书馆的过程中,围绕“以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利用文物建筑自身特色进行设计。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朱家花园密集的柱子,利用书架结合柱子,形成空间的块状组合。将各部分功能空间合理布局,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让读者可以在公共区域参与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也可以拥有不同角落的私密空间。钢结构的连廊与大厅相连的楼梯,形成了独特的夹层空间,使得整个空间更具美观性和实用性,同时提供了更多的阅读空间。

石屏县图书馆古城分馆建设了三个资源空间。第一个是汇屏阅读空间,由上海市徐汇区帮扶建设,空间名称取上海市徐汇区及石屏县各一字。该空间共有书籍12,000余册,其中7,000册为少儿绘本。开辟了石屏地方文献专区,在专区一侧设置石屏旅游相关图书,便于游客阅览。空间每周开设中英文少儿绘本讲座。不定期邀请上海对口石屏帮扶工作人员,讲述上海与石屏的故事。第二个是屏·雅事空间,用于开展琴技、茶艺、线装书、传拓等培训活动,便于读者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个是晓石屏讲堂,邀请研究石屏文献老师讲述石屏文献里的石屏故事,培育石屏人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同时,为研究石屏情况,特别是石屏文献、石屏民族民俗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空间,共同推进当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辽宁省图书馆文溯书房

辽宁省图书馆文溯书房名称源于沈阳故宫“文溯阁”。文溯阁是清代为专藏《四库全书》而建的藏书楼,而文溯书房则是藏有传统文化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空间。

文溯书房位于辽宁省图书馆内,是一个侧重国学思想传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国学经典主题专区。整体采用中式设计,配备了古香古色的阅览坐席,以古典装饰和中国式风格打造庄重大气、雅致厚重的空间环境。书房内设有书画作品、茶艺等展示和交流区域,以及便于开展中小型文化沙龙讲座的研讨区域等。各空间之间采用移动隔断,无缝衔接,共享贯通,把满足不同需求的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为读者提供阅读、学习、研讨、社交、展示、休闲、创新于一体的一站式阅读服务,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文溯书房与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与特藏文献研究室比邻,融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区域,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

文溯书房设有专门的主题馆员,从事主题阅览空间内的阅读推广工作,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保障主题阅览空间的良好运行。在这里,除提供国学经典书籍之外,通过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展览、讲座、沙龙、真人图书馆活动等,立体展现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文溯书房·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已举办二十余期线下活动、十余期线上活动,内容涵盖书法、雕塑、插花、茶道、皮影、脸谱、面塑、盘纸等,线上线下参与的读者达数万人次。活动有了自己的专有名称、品牌标识、主题宣传语、固定的宣传渠道、相对稳定的真人书及读者群体,已成为馆内关注广泛、参与度较高的特色品牌。

四、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天禄遗珍”古籍展厅和文创体验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天禄遗珍”古籍展厅藏有古籍两万余册,其中明刻本、清刻本、稿本、抄本等汉文古籍线装书有近1.8万册,满文古籍有近2000册。2019年12月,作为古籍展厅的重要补充,文创体验厅正式开放,提供古法造纸、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古书装帧、碑拓体验、图章制刻等体验项目。

古籍展厅以清代风格为主,内部装饰古朴厚重,以空间环境衬托馆藏古籍特色。文创体验厅作为活动区域,采用了较为轻快明朗的颜色,将现代与古典结合。依托古籍展厅和文创体验厅两个空间,巴彦淖尔市图书馆策划开展了系列“展览+体验”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面向青少年开展了“展览+体验造纸术”的活动。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小读者到古籍展厅有针对性参观并认识各种宫廷印书用纸,了解不同纸的质地、帘纹、颜色等。参观后,再到文创体验厅通过讲解和互动体验的方式学习古法造纸的流程。

通过参观、动手体验等多种活动形式,为读者提供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的本地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和传统文化体验,也成为了本地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古籍展厅和文创体验展厅共接待来自行政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等团体及个人30,000余人次。古籍与文创体验的融合,帮助读者了解古籍,认识古籍,丰富了读者阅读体验,宣传了传统手工技艺,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文阅览室

藏文图书和藏文古籍是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一大特色。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展示这些特色资源,图书馆对阅览室进行了通透式改造,并于2019年3月以崭新面貌向广大读者正式开放。

藏文阅览室整体装修风格具有藏式特色,书架以藏式传统和现代风格相结合。阅览桌椅在制作上,一方面为方便读者查阅传统长条书,选择了藏式风格的低矮桌椅。同时也考虑年轻读者更青睐的现代风格,选择造型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阅览室藏书均为藏文图书,内容包括藏族历代学者及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传记、藏学界必备青史、汉藏佛教史等,共计万余册。

在做好纸质文献藏阅的同时,藏文阅览室还提供电子设备,读者可通过这些设备阅览200余函馆藏珍贵藏文古籍数字化成果和100余册藏文珍贵文献数字化成果。平日里来借阅的读者群体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僧侣、基层农牧民,年接待读者4000余人次。藏文阅览室作为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最重要的服务空间之一,是“西图之旅”活动场所之一。该活动每年开展7-8次,通过沉浸式讲解,让读者深入了解地方文献和图书馆服务,提升读者阅读兴趣,发挥了藏文阅览室的服务效能。

*文字和图片由福建省图书馆、石屏县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和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提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