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染病监测系统流程图怎么画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研究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研究

2023-09-17 0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公元前埃及“大瘟疫”流行开始[1],随着历史中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的侵袭,公共卫生防控工作一直在不断发展,其中“监测”——对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解释和利用,是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关键一环。与此同时,及时进行合理的监测系统评价,可以为有效实现公共卫生监测目的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对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及其评价的理论指南、方法步骤、评价指标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今后开展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综合评价工作或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1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概述

1968年,第21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公共卫生监测是公共卫生实践的基本功能[2]。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有关部门都对公共卫生监测有着详细的定义,见表 1。公共卫生监测的方式也从仅对流行病事件予以简单地观察和记录[1],发展为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相对完善的机制,监测的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的扩充和创新[3]。

表 1 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 Table 1 Definitions of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na and WHO 组织或国家 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4] 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健康相关数据,为计划、实施和评价公共卫生实践所需 中国[5]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健康事件、卫生问题的资料,经过科学分析和解释后获得重要的公共卫生信息,并及时反馈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人或机构,用以指导制定、完善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与策略的过程 表选项

随着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内容和范围在逐渐丰富和扩大。如今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已覆盖了疾病监测(包括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环境监测以及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等方面[6]。如美国已有“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NNDSS)[7]“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BRFSS)[8]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surveillance for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9]、肿瘤监测相关的“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项目(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10]等;我国开展了“全国伤害监测系统”[11]“全国死因监测系统”[12]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13“]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14]“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15]以及某些传染病专病监测系统(如流行性感冒[16)]等。这些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如我国“全国死因监测系统”,从1978年的初步设想开始不断发展,到2013年监测点个数已达605个,监测人口超过3亿,覆盖全国人口的24%[12]。

2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的官方理论指南

为了使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更好的实现其预期目的和目标,及时对监测系统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工作可提高对监测数据信息的利用,改进当前系统运行中的不足,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依据。关于如何评价监测系统,国际上部分官方组织发布过一些指南与框架以供参考,见表 2。

表 2 国际官方组织发布的部分监测系统评价指南 Table 2 Selected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 evaluation guidelines by international official organizations 组织 年份 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 Protocol for the Evalu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 Systems[17] 2004 Overview of the WHO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18] 2005 Evaluat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national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19] 2006 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s: Guide to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20] 2008 Assessing the 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an Assessment Tool[21]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88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Surveillance Systems[22] 2001 Updated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s[23] 2004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Outbreaks[24] 加拿大健康监测协调委员会(Health Surveillance Coordinating Committee,HSCC) 2004 Framework and Tools for Evaluating Health Surveillance Systems[25]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uropean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ECDC) 2006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EU wide surveillance networks in 2006-2008[26] 表选项 3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的方法步骤

Calba等[27]针对现有监测系统评价结果,提出评价监测系统的过程应基本包括:①定义评估的监测系统。②设计评价步骤。③实施评价。④归纳总结。而综合目前较权威的、应用较广的WHO[17]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3]提出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框架,一项完整的监测系统评价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1)发起评价、组织人员。评价工作可由政府部门或负责监测系统工作的部门发起。需要具有较高权威性的政策小组来监督管理整个评价过程。该小组负责制定评价计划、建立评价工作小组、做好充足的评价准备工作以及保证评价结果及建议的有效利用。具体实施评价工作的小组成员应包括监测系统运行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和擅长政策制定、流行病学、卫生信息等方面的专家。各小组成员应职责分明,任务分配合理、公平。

(2)描述被评价的监测系统。要对监测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描述:监测系统的目的、监测的事件或内容、监测的人群、监测系统的运作流程、监测系统所用的资源。为了实现更均衡和可靠的描述,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例如了解监测系统的工作手册、咨询各个监测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查看监测系统直接的报告结果等。

(3)评价监测系统的效能。评价监测系统的运行效能可以从简明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敏感性、代表性、及时性、阳性预测值、数据质量、稳定性和有效性等几个属性来进行评价。由于不同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方式和性质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监测系统需要拟定不同的评价属性指标。对此,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运用德尔菲法(又称专家咨询法)[28]等方法建立适于各监测系统评价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4)展示评价结果,提出建议。通过对监测系统效能评价指标进行适当的分析、综合、解释和判断得出最终的监测系统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展示。同时,在结果中应当陈述监测系统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针对评价的结果,评价工作小组应提出监测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或解决问题的建议。政策小组应向国家级的决策部门汇报评价的结果和建议,并应确保评价结果的可用性和建议的可实施性,以促进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此外,还要总结本次评价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评价工作做准备。

4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的基本属性指标

不同监测系统由于其监测目的、内容、方式和性质的不同,需制定相应的、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但综合来说,对一个监测系统的基本属性评价,其一级评价指标基本包括简明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敏感性、代表性、及时性、阳性预测值、数据质量、稳定性和有效性等[17, 23]。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时,必须考虑对这一系统及其目标具有最高优先权的属性。

(1)简明性:指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应在实现其目的的同时尽可能的结构简明和操作方便,可以从信息收集的数量和类型、各流程间沟通的方式、数据分析的深度等方面来评价简明性。

(2)灵活性:指监测系统可以仅需较少的努力就能适应信息需要和操作条件的改变,可以通过回顾观察该系统是如何应对新的需求来评价其灵活性。

(3)可接受性:反映了人员和组织参与监测系统的意愿程度,可利用人群或机构的参与率、报表的完整性、数据报告率等定量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可接受性。

(4)敏感性:指监测系统发现和确认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一方面为报告事例与实际事例的比例,一方面为判断疾病或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或流行的能力。

(5)代表性:指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可以准确描述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发展、人群和地区分布,一般通过对监测报告情况和由其他资源库中得到的真实情况进行比较来评价监测系统的代表性。

(6)及时性:反映了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各个流程之间的运作速度,包括数据上报的时间、数据分析的时间、发布报告的时间等,每个阶段应有合理的时间期限进行控制。

(7)阳性预测值:指监测系统报告的事例中实际存在健康相关事例所占的比例,反映了健康相关事件定义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监测的人群中该事件的发生率。

(8)数据质量:体现着监测系统所记录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高质量的数据有较少的“未知”或“缺失”值出现,监测数据利用的价值也较高。

(9)稳定性:体现着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稳定性可通过系统软硬件出现故障的次数、修复故障所耗费用和时间等来评价。

(10)有效性:是评价监测系统有没有实现其预期目的和目标,监测系统的简明性、灵活性、可接受性、稳定性等属性均会影响监测系统的有效性。

5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的相关研究

在WHO、美国CDC等组织或国家发布的监测系统评价指南或框架的指导下,国内外学者们结合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监测系统实际情况,在相应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张未寒和王子军[29]参考美国CDC和WHO的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指南,通过改良德尔菲法尝试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传染病监测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95项三级指标;王小皙等[30]借鉴美国CDC和WHO的指南,结合我国职业病哨点监测系统运行现状,采用改良专家咨询法建立了一套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及41项三级指标的职业病哨点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游杰等[31]为了解广东省深圳市2012年投入使用的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现状,对随机抽取的15家展开此监测系统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通过资料分析、现场了解、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等方式,参考评价指南和文献,以简单性、灵活性、可接受性、时效性和数据可靠性5项指标进行了评价分析;周志峰等[32]也参考WHO及美国CDC评价指南,并结合《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评估要求,通过分析监测数据、专项调查等方法对深圳市AFP监测系统以简单性、数据质量、敏感性、及时性和可接受性5项指标展开了评价。

澳大利亚Mitchell等[33]通过文献检索、SMART原则、改良德尔菲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数据质量、系统运作、操作能力3个方面共18个指标的伤害监测系统评价框架,并且制定了一套含有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Hajdu等[34]对挪威开展的一个基于老年人医院和长期卫生护理感染的监测系统进行了评价研究,其评价指标的选择参考了美国CDC和WHO等发布的指南,最终以简明性、灵活性、数据质量、可接受性、准确性、代表性、及时性和实用性共8项属性指标对该系统做出了综合评价;McKerr等[35]依据美国CDC监测系统评价指南,对我国台湾2010—2012年登革热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从简明性、可接受性、数据的完整性、质量、有效性、及时性和阳性预测值7个方面进行了评价;Rakotoarisoa等[36]也参考美国CDC相关指南,对非洲马达加斯加2009—2014年的流感哨点监测系统以可接受性、数据质量和灵活性等8项属性指标做出了评价。

6 对我国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的建议

我国已有不少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研究,均对各个相关领域的工作开展有宝贵的指导意义,也为各个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研究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1)我国目前缺少全国范围内大型监测系统的综合性评价工作,因此需要在各小范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已实施的各个监测系统开展完整、综合、全面的评价工作,以此来发现我们国家监测工作的短板,并及时进行完善,提高监测质量和结果利用,加强国家各类公共卫生防控工作。

(2)当前我国多数监测系统评价研究偏向于危害大、传播迅速、范围广的公共卫生问题监测系统(如流感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APF监测等),而对慢性病相关的监测系统(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系统、精神疾病监测系统等)评价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需加强慢性病方面监测系统的评价研究,其他监测系统也应继续扩大评价研究范围。

(3)虽然已有较为成熟的WHO和美国CDC等组织或国家的指南可作为我国监测系统评价研究的参考指导,但我们仍应结合我国相关工作现况,并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我国监测系统评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作者贡献:

王嘉艺  ORCID:0000-0002-8396-079

王嘉艺:文章主要撰写者

王学梅:文章辅助修改

吴静:论文指导,修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