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荐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伏尔泰的情诗 名诗荐读

名诗荐读

2023-05-06 0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查良铮 译)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其代表作品有《荒原》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1943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 查良铮,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著有《探险者》《旗》等诗集。他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其诸多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名诗赏析

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并曾于198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诗歌现代派运动的领袖,他的诗歌和文学批评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艾略特深受玄学派的影响,他认为“奇思妙喻是对某一修辞手段精雕细琢、推演深化,使其进入创造性思维所能达到的境界”,因此,他在诗歌作品中常常使用客观对应物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也是艾略特迈向《荒原》的前奏曲,诗人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中年男子无法对爱人表达爱意的矛盾心理。全诗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 “我”与“你”共同走向“房间”的 过程,这里的“我”是意识层面的自己,而“你”则是潜意识层面的自己,“我”和“你”共同构成了一个个性复杂的普鲁弗洛克,在决定是否进去“做客”之前,“我”和“你”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普鲁弗洛克不停的“决定”、“变卦”,但是在经过几次对“我敢吗”和“我可有勇气”的思考后,他彻底犹豫了。第二部分中,普鲁弗洛克看到了婚后男人孤独的样子,仿佛婚姻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白烟”,因此,他像螃蟹一样用“粗糙的爪子”撤退了。第三部分是普鲁弗洛克对自己的退缩所做的辩解,“倦了”、“装病”、秃了的头都是他害怕退缩的理由,他不是能够复活的拉撒路,他惧怕死神,没必要去冒险。第四部分是普鲁弗洛克的自嘲,即便自己鼓起勇气去寻访他的情人,海妖都会被人声唤醒,而自己最终也难逃溺亡的宿命。

在这首诗中,艾略特使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并达到了非人化的效果。在诗歌的第一部分,诗人将“夜晚”和被麻醉了的病人做了对比,虽然二者一个是时间概念,另一个却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状态,但“夜晚”暗示着个人的衰落以及上流社会的黑暗,而被麻醉的人会慢慢丧失知觉,坠落于黑暗,丧失知觉的普鲁弗洛克丧失了自己的决策能力,变得犹豫不决,同时,这里麻醉病人的手术台也暗指下文中提到的女人们放置胳膊的桌子,普鲁弗洛克将女人想象成了检查内脏的医生,于是暴露出了自己内心的怯懦,而他本身其实也正是病态社会中的一位病人。艾略特还将贫民区的“街道”比作“一场冗长的争论”,用脏乱狭长的街道暗示主人公那漫长且令他烦躁的心理斗争,面对这样的心理斗争,主人公最终选择了用赶路来继续麻醉自己的内心。艾略特还用“黄猫”的行为体现“黄雾”的状态,让读者想象出黄雾逐渐跨散到整个城市的样子,而猫最终的沉睡又与诗歌开头的被麻醉的人相照应,暗示了主人公消极逃避的心理,此外,艾略特还将想要逃跑的普鲁弗洛克比作了有着“粗糙的爪子”的想要偷偷潜到海底螃蟹表现主人公想要逃避的心理。

艾略特在创作这首诗时使用的这一系列的比喻充分体现了他“非个性化”以及“客观对应物”的诗学理论,他将具体的事物变为表达主人公心理的载体,让人们在阅读时能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客观事物并产生如临其境的心理反应,同时,这样的写法也使得诗歌更具幽默感和讽刺性,用一个现代都市中的典型形象揭露了西方现代人的精神荒原现象。

(刘思佳: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 编:陈爱中

本期编辑:刘思佳

审 核:朱星雨、黄琳涵

简介:一个兼顾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学术园地。有“名诗名点”、“学院批评家”、“北方诗话”、“诗学往事”“域外视野”等栏目,并不定期举办“诗在哈尔滨”的高端诗学论坛。公益性质,目前无稿酬。所刊发文章皆经过作者授权,如有转载或者引用,请联系本公众号或者作者本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