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斯大林路的民间小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犁有没有一条街 “悦”读丨斯大林路的民间小店

“悦”读丨斯大林路的民间小店

2024-06-26 1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斯大林路二巷与三巷间的民间小店。耿建新 摄

再问,她在斯大林路二巷开店已有七八年了,多少家小店开门关门,如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她的小店生意却一直不错。来往大多为熟客,且都是与我一样爱臭美的女士,没事就来店里试个新款耳环,围条艳丽丝巾换个心情,或者,选一个漂亮的水钻发夹,由她来做一个合适的发型。她的手很巧,又不爱多言,只是微笑着站在一旁提供参考意见,是我喜欢的那种生意人。与他们交往,心里有一种妥帖的舒服自在。

这一路的小吃店也极多。常常盘一个美丽的发髻,跑到马路对面去吃麻辣烫。伙计看着衣装整洁的我,用地道的四川话说:“是老客人噻!”我笑一下,不多言,心里却喜欢这种重视与亲热。偶尔下雨了,老板裹着油渍麻花的围裙与伙计坐在门口,说着在遥远的故乡发生的事。那种散淡与悠远,一瞬间让我感觉仿佛来到了四川乡下。

喜欢这种民间的、底层的、多元化的生活氛围,包括与麻辣烫与四川火锅相映衬的,是斯大林路各巷子里分布的大小馕店。它们地理位置不同,装饰与摆设各有特色。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其实不是什么店,就是一个馕坑,馕坑后多是一个简朴的房子。看不清谁在屋里忙碌,屋外大多有两个巴郎在馕坑后忙乎。一人负责将早已和好的面团反复拍打成一个圆形馕饼,然后躬身将馕贴在馕坑深处,一人负责用一根长长的铁钩将烤好的馕取出来,将它们放在一块红色布绸上。经过炉火的淬炼,金黄圆润的馕,简直称得上是件艺术品,看着都很有食欲。每天清晨上班的路上,我都能闻见空气中馕的清香。那香味使我常常不顾淑女形象,买上一个边走边嚼。

斯大林路二巷与三巷间的小吃店。 耿建新 摄

走过二巷至三巷,还有一家专门卖生活用品(包括抱枕、袜子、杯具、影集)等小物品的精品店。店主是个胖而萌的少女,每次见到她我就想叫她一声“胖猫”,没有任何嘲弄她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个名字用到她身上非常贴切。直到有一天,我在马路对面突然看到她的小店招牌,因为挂得很高,平时没有注意到。原来,这家小店就叫作“胖猫”啊!那一瞬间真是忍俊不禁,为自己的敏感,也为生活中的小幽默与小确幸。

斯大林西路四巷与五巷之间,有条幽静的小路。路两边是高大的皂角树,树枝青翠,树叶舒展,一片片延伸出一棵树的命运。夏天接送儿子上学,我常常被这片绿色弄得眩晕,仰头望去,无数细长的枝条在风中颤动着,引来鸣叫的鸟儿,声音是那样清脆。有了这片风景陪伴,炎热的夏天不再酷热。

是去年夏天吧?我端着一杯酸奶边啜饮边欣赏风景。回头,突然发现街边多了一个化妆品店,窗户是我喜欢的白色雕花,店主是个90后女孩,皮肤非常之好,简直可以用婴儿肌来形容,声音柔软清甜,介绍货品时非常有耐心。喜欢这种细腻又温良的感觉,一口气买了面膜、洗面奶与眼霜。临走时,又看上了桌上的白色纯棉桌布,那桌布有细密美丽的绣花,一朵朵玫瑰开得繁茂。女孩见我流露出喜欢的意思,马上乖巧地说:“这是我订做的,姐姐要是喜欢,我可以帮你再订一个。”我欢喜极了,立即掏出手机给她转了款。于是,我的家里也有了这样一块白色绣花纯棉桌布,来客人时铺在茶几上,整个房间有种清水之色,安静,柔软,不沾半点人间烟火气息。所谓浮生若梦,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夜幕下斯大林路三巷流光溢彩的酒店。图片来自网络

碰巧的是,在斯大林西路五巷,就有一家叫作“浮生居”的茶馆,与其说它是一家茶馆,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小巧精致的艺术陈列馆。店主是一对来自成都的夫妇,他们将遥远古雅的茶文化自茶叶之乡四川传播到伊宁这座多民族聚居的城市,随之一起搬来的还有他们在全国各地收藏的陈列品——湘绣、竹编、瓷器。最多的当然是茶壶、茶杯、茶碗、茶宠、茶席,以及装茶具的橱柜,雕花、木漆、银制的锁扣闪着黯沉优雅的光。几枝霜染的红色树叶、一簇伊犁河边采来的芦苇、斯大林路路边随处可见的五颜六色花蕾,干枯之后插在白色古朴的瓷瓶中,给了这个小店不一样的民间气息,有种执意要守住什么的神气,典雅又拙朴。女主人穿着镂空绣花的衣服,端坐于茶席正中,普洱、桂花龙井、正山小种、古树滇红、祁山红茶,一个下午,茶叶的清香自她口中缓缓吐出,流动于空气中,凝成了一种喜庆的暖,这就是属于民间的最温暖的情意啊!

此外,还有六巷的俄罗斯面包店、四巷的尾梦花草屋,它们与各类小店一起,构成了广阔宁静又散淡柔美的伊犁民间风情。著名作家周涛来到伊犁后也认为:伊犁的风俗民情是全中国最有味儿、最鲜明也是最幽深的。的确,伊犁有绝美的自然风光,有宁静的民间情调,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了这么多各具特色的小店点缀,它变得有趣而生动。究其原因,我认为伊犁是一座自由广阔、具有丰富包容力及多元化文化与生活氛围的城市。它澄澈的蓝天,清爽的空气,空气中馕、麻辣火锅、苹果与白杨叶子混合起来的清香,共同构成了只属于伊犁的画卷,只属于伊犁的味道。而我,在故乡的小城里,过着散淡如珠的生活。然后,用文字这根针,将它们慢慢串起,形成了我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伊犁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晓寅,1975年1月出生于新疆伊宁市。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伊犁州作家协会理事。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多篇小说、散文在《湖南文学》《四川文学》《延河》《文学港》《厦门文学》《西部》《伊犁河》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多篇作品获奖。2014年出版散文集《茉莉花开》。现居伊宁市,供职于水利部门。

朗读者:周 冰

周冰,喜欢用声音传递诗歌意境之美,用声音演绎文字,让文字悸动心灵,用朗诵传递情感。

来源:伊犁日报诗画伊犁

监制:刘 冰

审核:杨 林

责编:蔡立鹏

编辑:耿建新祖木拉提·阿扎提

相关链接

增添新地标建筑,伊犁这个网红村摩天轮开建

风景秀美!初冬的苹果湖,你打卡了吗?

“悦”读丨一条河的秋天

爱旅游·爱上诗画伊犁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