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最早的“中国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犁地区的地图图片全图 康熙与最早的“中国地图”

康熙与最早的“中国地图”

2024-07-17 0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他曾亲自主持官修了王朝的国家地图——《皇舆全览图》。

《皇舆全览图》又名《清代内府舆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五十六年(1717年)测绘,五十八年(1719年)全图告成。康熙亲命名为《皇舆全览图》。在当时,该图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地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是中国第一次经过大规模实测、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全国地图。其范围之广,内容之精详,超过了以往任何中国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中指出,该图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遣西洋传教士分赴各省测地绘图。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皇舆全览图》。”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国家统一,开始了大规模全国范围的实地测量。

当时欧洲尚未有如此大规模的测量活动。在这份地图的绘制过程中,雷孝思、杜德美发现了地球经线的长度因纬度上下而有所不同,从而第一次在实践中证实了地球为椭圆形的理论,为世界地学作出了重要贡献。《皇舆全览图》的测绘,也成为世界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出木刻版《皇舆全览图》,有总图1幅,分省图和地区图28幅,西藏及蒙古以西地方多空白。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印行铜版图,以纬差8度为1排,共分8排,41幅。这种以经纬度分幅的方法在中国是第一次使用。在文字记注上则是内地各省用汉字,东北和蒙藏地区用满文。故后人又题名为《满汉合璧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流传较广。

康熙六十年(1721年),又刊印一次木刻版。木刻版所包含的地域范围与康熙五十八年的铜版图相似。总图已详绘有西藏和蒙古及以西地方,分省图和地区图增至32幅,其范围东北至萨哈林岛(库页岛),东南至台湾,北至白喀尔鄂博(贝加尔湖),南至海南岛,西北至衣里必拉(伊犁河),西南至拉打克河屯(列城)以西。在西藏边境还标注出朱母郎马阿林(珠穆朗玛峰)。

由于舆图主要用于战争,也是行政权力的象征,私人收藏舆图就有谋反之嫌,故深藏内府,未能刊行,没有进入到社会应用领域。这种做法和观念影响了舆图的普及,妨碍了舆图的技术进步。所以历史上有关的文献记载都较为零散,给后人研究该图带来一定困难。雍正元年(1723年),意大利人马国贤把这幅地图带到欧洲,制成铜版四十一幅。一九二九年在沈阳故宫被发现,题名《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晓。雍正四年(1726年),此图收载到《古今图书集成》书中,分图216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法国地理学家丹维尔译为法文,传到欧洲。

雍正继位后,对《皇舆全览图》以及为绘图所广泛搜集的中外地图和中亚与东亚的地图资料格外重视。特命法国传教士雷孝思、杜德美、巴多明等,再绘以中国为中心及广大周边地域(包括北冰洋沿岸、西伯利亚和中亚及南亚)的巨幅地图,全图共分十排,自北向南排列,每八条纬线为一排,俗称《雍正十排图》,正名仍称《皇舆全图》。

到乾隆时又扩大了测绘范围,补测了西北地区康熙朝未及实测的地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西北边疆,先后两次派遣人员带领洋人和西藏喇嘛,前往新疆准噶尔诸部和回部等地区测绘,将天山南北雨路补绘齐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完成了《乾隆十三排地图》(即《乾隆内府舆图》)。《乾隆内府舆图》图幅比《皇舆全览图》增加了一倍以上,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西达红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实际上是一幅亚洲大陆全图。至此,中国疆域版固完成大一统之格局,再现了汉唐之世的统治疆域,时称“传三十六国之规模,宏二千余年之声教。”

嘉庆以后,各省在舆图绘制中抛弃了科学的测绘方法,退回到传统的计里画方上,制图水平大为衰退。我们看到康乾之后的许多舆图,都是传统的编绘。

同治二年(1863年),湖北景桓楼刻本《大清一统舆图》,也是根据《康乾内府舆图》编制的,是一部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舆图集。它起到了公开内府舆图的作用,成为以后编制舆图的蓝本。

到了清末光绪年间,清政府创办了陆军测量,开始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测量和绘图以及舆图的出版有了一些发展。

康熙、乾隆年间的地图测绘成果不仅影响了整个清代,还影响到民国初年。《皇舆全览图》仅测绘过程就逾十年之久,人力物力所耗也绝不是区区小数。《皇舆全览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有学者称,《清代内府舆图》与《古今图书集成》及《四库全书》,均为18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当时走在世界前列,比西欧各国要早将近一个世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