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开始「抓考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企业严抓考勤是进步还是落后 大厂开始「抓考勤」...

大厂开始「抓考勤」...

2023-05-12 1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丨HR新逻辑-原创首发

作者丨HRLogic编辑中心

过去十年,是互联网高速增长的十年。

互联网大厂,就是这十年职场人趋之若鹜的地方。进入大厂,意味丰厚的薪资、可观的福利、名企的光环以及宽阔的晋升空间。

即使996骂名在外,看在高福利和高薪资的份上,仍有很多人向往。

但近两年,大厂光环渐弱,越来越不香了…

今年年初,海外科技大厂大裁员,国内大厂则悄然卷起了「严抓管理」的比赛。

大厂开始「抓考勤」...

大厂的管理,开始抓考勤

去年11月,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会议上,怒斥京东中高层管理人员用PPT欺骗自己,称部分高管醉心于PPT和奇妙词汇,吹得天花乱坠,但是执行一塌糊涂。会后刘强东发布全员信,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副总监以上的高管全部降薪10%-20%。

去年12月,李彦宏面向百度全体员工进行了一场内部直播,讲了贪腐、亏钱和赚钱,后来被整理为一篇名为《简单之约:谈机会谈挑战,新思考新要求》的文章。

去年12月,字节跳动 CEO 梁汝波在全员会议上表示,公司会持续地进行「去肥增痩」。

互联网从业者正在被迫经历从无序到有序,而在试验了年终奖缩水、房补餐补取消、大裁员等降本手段后,大厂将降本增效的目光移到了考勤上。

据大厂日爆统计,元旦后百度MEG(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开始抓考勤,多个团队口头通知,要求早上10点之前到公司。同时,工作日下班免费打车的时间将从9点改成10点。

美团从2月1日开始执行考勤新规,上班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最迟10点),迟到1次算轻度违纪,绩效*0.8,迟到3次算中度违纪,年终绩效直接*0.5。saas、基研、外卖等部门的多个组收到了11小时的考勤要求。

腾讯新考勤亦规定员工10点前要到公司。

阿里也开始抓考勤,上午9点半要到公司,中午午休到1点半。提出目前抓考勤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大家识别每个业务的现状。

自“996文化”盛行,互联网大厂在国内掀起「弹性工作制」的热潮。

也即,不硬性规定员工的上班打卡时间,甚至有的大厂不作打卡要求,一切以项目成果交付来衡量团队的工作效率。

这样弹性宽松、自由来往的工作氛围,也成为大厂吸引求职者的亮点之一。

因此,对于突然抓管理抓考勤这一操作,很多人判断,互联网企业要不行了。

实际上,从考勤严抓、取消大小周等制度的新规落地,无不说明,互联网大厂们正从高速增长期,慢慢过渡到平稳运行的成熟阶段。

对应的,大厂的管理逻辑也需要随着发展模式的重心相应变化,这是互联网从业者需要适应的新秩序。

大厂开始「抓考勤」...

大厂开始「抓考勤」...

考勤不是单纯的“数工时”

考勤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表面上是用于管理员工的在岗时间,避免惰性带来的危害。但考勤如果只是单纯的“数人头”,则是对考勤管理的一种浪费。

在过去,工厂、车间惯用时间、件数去衡量一个工人在岗的效率,企业通过考勤制度,确认每个员工的在岗时长。而现在,管理者们明白了效率才是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于是学会了以结果为导向,考察员工的工作效率,考勤成为基础的辅助工具。

因此,人们常说,当一个公司开始抓考勤,就说明开始走下坡路了。但光靠结果导向想要管理好公司,除非你司是人才密度极高的奈飞。

然而,打造如奈飞般的企业文化,是一条漫长的路。

大厂突然开始严抓考勤,真的意在“数工时”吗?

显然不是。

首先,考勤服务于绩效,只有将考勤与绩效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脱离绩效只讲考勤,只会让员工对「考勤」停留在“扣全勤奖”的刻板印象上。这和工厂车间限制劳动力工作时长的目的无异,在更讲求脑力劳动的企业而言,为了考勤而考勤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养成得过且过的坏习惯。

其次,严抓考勤只是开始,后续的管理制度更新,会是一段时间内的大厂常态。比起突然抓考勤是大厂走下坡路的说法,小逻辑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一整套管理组合拳,从考勤开始,后续会有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将自由、散漫的大厂风格规范化,走向更合理、更合规的大企之路。

大厂开始「抓考勤」...

管理制度设计是HR的必备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每个HR必备的基础技能。

有的公司为了方便,直接“复制粘贴”网络上的管理制度模板,认为管理制度大同小异,无需花费心思去按需设计。

以至于员工入职后看到的员工手册,与入职后实际体验有所出入。这不仅无法在管理上得到好的效果,还容易在劳动纠纷中让公司成为不占理的一方。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设计管理制度,都是HR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每个公司需要因地制宜的方案。

大厂开始「抓考勤」...

能落地的好制度,如何设计?要从这几个方向出发:

1)从公司规模和业务性质出发,适配的才是最好的。规模大的公司更重效率,规模小的公司更讲人情,从事娱乐业的企业与从事科技类的企业也应当设计不同的管理方案。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2)从尊重人性出发,有奖有罚。管理制度对应的对象是员工,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规则,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尊重员工的制度,才能得到员工的尊重和维护。

3)从法律法规视角出发,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盲目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无视员工基本权益的制度,只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风险。因此,每个人力资源从业者都应该掌握基础的《劳动法》和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4)从实用性出发。所有管理制度的设计,最终都是服务于规范员工日常工作行为的,实用的、可落地执行的规则,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否则员工手册只是废纸一张。

5)从激发性出发,从激活员工工作动力的视角,设计管理条例。正如一位管理学家曾说:“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让员工自愿奋斗,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才能。

大厂开始「抓考勤」...

写在最后

自由狂奔的互联网大厂开始按下减速键,是从收紧管理开始的。

抓考勤,幸运地成为第一枪。

自此稳步走向成熟期,还是在下坡路寻求新增长?评论区聊聊,你怎么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