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莫兰迪色系的高级感,从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高级灰色衣柜 设计色彩:莫兰迪色系的高级感,从哪来?

设计色彩:莫兰迪色系的高级感,从哪来?

#设计色彩:莫兰迪色系的高级感,从哪来?|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雅淡而不输气度,稳重又彰显风范,如此既带古典魅力又有现代格调的灰色系,才得以在平面设计领域担以重任。

中性灰的RGB值是143。

而今天所讲述的高级灰又叫莫兰迪色,下文将统一用莫兰迪色著称。

莫兰迪色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颜色,而是一种色彩关系。实际上它是来自于意大利艺术家莫兰迪的一系列静物作品命名的色调。

它不是一个颜色,甚至未必是一个精确数量的颜色组合,而是基于莫兰迪画中,总结出的一套颜色法则。

■ ■■■■

画中色彩饱和度低,颜色之间相邻得非常和谐,一点都没有喧宾夺主,或者局部突出的感觉。

我们通过调合把颜色的纯度调低,让其隔离了颜料原本的光泽,让每种颜色都蒙上一层中性的灰调,同时又不会让整个画面显得过暗。它的本身只是低色彩纯度,而不是把色彩去掉。

鲜艳的色彩会带给人强烈的情绪感,看久了会使人疲惫,而加入灰元素则既保留了原色本身也不失明亮和高雅。莫兰迪色的色彩运用关键在于搭配,在水粉画中高级灰特指一个色系或一组色。它本身没有一个色是独立存在。

/

怎么会有高级感 ?

合计三个加分项

莫兰迪色 —— 被称为世界上最舒服的配色,并成为全球高级色的代名词。

它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的角角落落。在西方,莫兰迪色成为影视、建筑、装饰、服饰等领域的最流行颜色。

第一个加分项

审美的变化

它凭什么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高级感呢?

一个原因是,这个时代对“高级”的审美早就不是那种暴发户式的金光闪闪了,各种金项链、银手表的堆砌只会使得自己与时代的格格不入,正是如此各种高亮色的搭配,也逐渐让我们远离这个时代的高级。

而那种藏而不露、低调沉稳,从情绪上自然而然地发出一种高贵的疏离感,才是主流社会对于高级的定义。莫兰迪色系一股淡雅之风,色彩明亮却毫无喧宾夺主与当代审美非常适合,从而为色彩本身的高级感加了不少分。

第二个加分项

色彩搭配的优势

当然还有技术层面是在于它的技巧点上,这一色系不鲜亮,它在每一个色度里都添加了一点灰度,仿佛蒙了一层灰。

渗入色彩的灰色和白色调,让色彩失去了各自原本强烈而浓重的颜色,优雅地与其它的颜色调和在一起。

若几种相近的莫兰迪色调叠加起来,则会创造出多层次的高级质感,可以使画面相互制约、互相抵消,在观者这里达到了一种情绪上的舒缓和平衡,制造一种高级灰调的视觉平衡感,这是第二个加分项。

第三个加分项

推崇者的艺术追求纯粹

第三个加分项,我们知道莫兰迪色系推崇者莫兰迪本人,就是一个对于艺术的向往是相当纯粹的人。

他终生定居在故乡波隆那,长期住在封达查街,一生只旅行到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意大利城市,为的是去看古迹、美术馆与展览会,仅有一两次走出意大利边境到瑞士。

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让莫兰迪有了“僧侣画家”的绰号。莫兰迪对于艺术的向往和纯粹,也为此色系的高级感再加一分。

/

乔治 · 莫兰迪的艺术

僧侣画家

在那个人人标榜“奢侈艺术”的时代,莫兰迪的绘画风格沁人心脾。

而如今,当性冷淡风成为时尚圈设计的一大热门风潮时,莫兰迪式的极简风格和“高级灰”的色调成了各大时尚品牌的争相使用的设计套路。

仔细观察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十分钟爱调制这些灰而不失明亮优雅的色泽,正如他的一生一般,宁静而神秘。

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研究这些瓶子和周围生活的景色。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这些基本的生活物品是他的最爱。

他早期受到塞尚和毕加索的影响,也就是从这些大师们的作品里,莫兰迪提炼出了自己的莫兰迪色系:灰色、米白、粉橘、灰蓝、橄榄绿……

每个颜色就像画在石灰打底的墙上,渗入了灰色和白色调,失去了各自原本高饱和度的颜色。

而且这些被掺杂了灰色和白色调的色彩,相互之间无论怎么搭配都会显得很和谐。后来逐步在立体派和印象派之间,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他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在他的画面上,每一个色块都是灰暗的中间色。然而,这些孤立看来都毫无神气的颜色,经他的巧妙摆弄,不但不脏,不闷,反而熠熠生辉,显得高雅精致。

/

莫兰迪色系的涉及领域

最舒服的配色指南

莫兰迪色系的配色被大量用于家装、服饰领域,给人宁静、优雅的感觉。近年人们津津乐道的高级灰和性冷淡色系,都与莫兰迪色系有着紧密的关联。

服饰领域

莫兰迪色调的视觉色调以其柔和、宁静、舒心获得了不少设计师的青睐。

印刷领域

这种带有灰色调的色彩,也常常被运用到我们的印刷领域中,搭配上各种印刷纸张,让颜色与印刷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家居领域

莫兰迪色系是个超级百搭的选择,与环境高度契合,使得色彩与格局相融合在一起,最终让空间格调品味上升。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