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始皇尚水德,还是天数思想,为何秦国流行数以六为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金德 是秦始皇尚水德,还是天数思想,为何秦国流行数以六为纪?

是秦始皇尚水德,还是天数思想,为何秦国流行数以六为纪?

2024-06-11 1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支持“数以六为纪”是因为秦始皇尚水徳的另一方面是秦朝的其他方面规定,制度也和“水徳”一说关系密切。在五德学说中,水尚黑。而秦朝的服饰多为黑色,就连皇帝的龙袍也是一黑色为主。五德学说中又有,水尚阴,水徳对应刑杀。秦朝在刑法方面,主张刑罚严厉,不重视仁义和气。

因为秦朝方方面面的规定都和水徳有关,所以很多学者都把“秦始皇崇尚水徳”作为解释秦朝很多问题的选择。

2、有关“水徳”解释的疑点

但是,在后世人对史料的考证和对比中发现,“数以六为纪”并不是秦朝特有,只是在秦朝比较流行。

早在先秦时期,“数以六为纪”就已经形成,在两汉时期依然流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重了“六艺”;春秋战国和周之间重视六卿;《周礼》中的分官制度为六官。《左传》中记载的“郑六卿”“晋六卿”、宋“六卿”乃至周“六军”与诸侯“三军”、晋国之“六正”与“三十帅”都可以证明,“六”这个数字早就被普遍的使用。

也就是说,秦朝“数以六为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受到一些先前思想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秦始皇崇尚水德”这一点。

而且,“水徳”这种说法最大的疑点就是:汉朝的纪数方式。尽管汉代的五德属性因为刘邦和项羽的对峙有所争议,但是汉代在制定度量衡上并没有遵循“五德学说”这个规律。因为不论是“土命”对应的数五还是“火命”对应的数七,都没有在汉代得到体现。

汉代大多制度都是遵循秦朝旧制,但是在数字的规定上却和秦朝不同。汉朝受秦朝影响很大,五德之说在古代对君王德影响其实很大,这样的有悖于五德之说,这些种种不禁让人怀疑,秦朝的“ 数以六为纪”是否是为了顺应水徳?

这看起来,“数以六为纪”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史记》中说的“ 方今水德之始”。

3、天数思想的影响

天数思想是古人在对天象研究得出的规律后总结出的思想。在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原因了解很少,所以认为很多事情是受到天象的影响。因此,对天数思想很是崇奉。

天数思想存在的时间早,对古代的中国人的生活,行为甚至是帝王的决策都有很大影响。从先秦时期就早已流行起的“尚六之风”来看,秦朝“数以六为纪”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天数思想的影响延续了先秦时期的做法。

《周易》把数分为地数、天数,以此来象征着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天数和地数代表的奇数和偶数的不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同时又以数分天地,奇为天,偶为地。天数思想中,和天配位的数字有:“三”“六”和“十二”,《左传》《国语》《逸周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古人认为,天象运转和人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和天象有关的东西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常常会在“地上”的人的生活之中有所体现。“三”“六”“十二”这些直接和天象有关联的数字,势必会被用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体现。《左传》中这样写道:“ 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国语》有云“ 天之三辰……地之五行”,在这样的的信奉基础上,“天道三人道三”的观念在当时尤为深刻。从这些也可以看出,天数思想的影响力之大。

那既然,“三”“六”和“十二”都是和天象有关联的数字,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都偏偏用了“六”,而不用“三”和“十二”呢?

其实,在秦朝之前,对“十二”的崇奉也很普遍。我国古代有岁星纪年法,就是用木星的公转周期来纪年,其周期也大概为十二年。《左传》中有记载:“ 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根据天象来看,“十二”是一个很尊贵很重要的数字,一年十二月。

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数最好不过十,古人以“九”为尊不无道理。“十二”虽然符合天象,但是他毕竟已经超过了“十。”《易系辞》 中这样规定:“ 天一, 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轨,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超过“十”的“十二”无法顺应变化而行鬼神。

而“三”则是因为太小了,如果用“三”来纪数,则会造成很多麻烦。作为“三”的倍数,“十二”的半数,“六”,用来纪数就显得合理很多。而且在天干地支中,十干与十二支相配,与每干相配的不多不少恰好就是六支。以此看出,“六”这个数在天数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拿他来纪数也是最合适不过的。

4、一些其他解释

虽然从五行和天象两个角度来解释是主流被认可的两个观念,但是,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发挥作用。简单地为大家梳理梳理。

音律在古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古人认为:音律和度量衡之间是存在某种奇妙的联系的。

《律历志》是《汉书》将音律、历法、度量衡合并记叙在中的一本综合性的律历,其中称 律分为十二,又又分阴阳。这一方法其实也是在模仿来自天文学上的“十二辰”。“ 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 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都是出自《律历志》,这也正好解释了音律和数字之间的联系。

如果是在制定的度量衡的时候考虑到了音律,那么“六”和“十二”是很难被躲过去的。

还有人提出,秦朝的这种度量衡规定,和秦王一统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秦朝为何如此钟情于“数以六为纪”,学者们的说法其实有很多,至今还没有确定的定论。

一项决定不可能就只是一方面的影响就能够做成的,所以在我看来,秦朝“数以六为纪”的这项规定很有可能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从“五德学说”还是“天数思想”来看,“六”都是最合适的一个数字。

《易经》中有句话叫:“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这句话恰好就是五行学说和天数思想的一个结合。古时候,人们以水来作为依托,用五行解释天地宇宙之间的关系。“五德学说”和“天数思想”其实也是有着关联的。

可惜的是,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早就在他的陵墓中长眠不起了,也不曾留下什么具体的话语来解释秦朝“数以六为纪”的规则。现在的种种说法都只是我们后人根据已经有的史料记载对前朝的合理推断甚至是猜测罢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