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酸碱性食物 饮食

饮食

2024-07-02 17: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Img. via UI8

语言和文字真是人类最为伟大的特点之一。由于文字的诞生,人类得以与同伴沟通。语句的不同排列顺序,产生不同的逻辑与含义。这种“定义”正是为什么明明尝起来是酸的橙子,成为了我们口中的碱性食物。

因为食物的酸碱性与酸碱性食物有着不同的定义。

食物的酸碱性顾名思义,是指食物本身带有的酸碱度。基本上我们可以用味觉来判断这一点:比如说橙子、橘子都是酸性的。但是对酸碱性食物的定义呢?从生理角度来说,它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消化分解产物的酸碱性。正是因为这个定义,橙子成为了“碱性食物”。

刹车来得太快我控制不住自己啊

其实...... 我是在胡说啊

上文的“酸/碱性食物”是【子虚乌有的定义】。经查阅相关资料,酸/碱性食物的定义与生理性根本毫无关联。营养角度来讲,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实际上是指该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的灰分,溶于水后水溶液的酸碱性决定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一个非生理性概念,决定食物酸碱性的食物灰分,是指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这与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和利用后的代谢产物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在逗我,还是想真正做一期内容出来?

当然是有的,不然就不会有这篇内容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揭开真相

Img. via Waikit Kan

事实上,酸碱性食物——这个小小的非生理学概念能被广泛传播——其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交易。对,你猜的没错,它确实是由一系列商业操作而诞生的伪科学概念。

2008年,在那个传统媒体还是“话语权威”的时代,“第一位提出酸碱体质的人”登上了各大主流媒体(包括央视)进行宣传。其身份是某生物制药公司董事长,宣扬“酸碱性体质”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家碱性甲壳素产品“第六要素”。除此之外,网络上开始大量出现某某专家“现身说法”的文章,阐述“酸碱性体质”与“酸碱性食物”的概念。

一篇浙江在线-今日早报于2014年的“报道”

于是“酸碱性体质”和“酸碱性食物”便堂而皇之的成为了“科学概念”,甚至在随后的市场营销事件中,出现许多XJBX的文字,比如上方截图。

尽管“酸碱性体质”已被多次证伪,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认可”了这场商业推广的影响——将“酸碱性食物”默认为与人体生理相关的营养学概念。直至今日,我们仍能在网络上搜索到相应的文章,而百度百科也收录了相关词条。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酸性食物”

所以,这就是纯粹的伪科学?话不能这么绝对,这里的酸碱性与人体健康还是有不小联系的,而这位“第一人”所阐述的部分观点也有一定道理,其错误更多在于推广产品时的商业性动机。

接下来为了梳理清楚逻辑,让我们先从人体的酸碱度说起。

酸碱性

Img. via Olga Zalite

*以下部分内容整理自知乎问题《“酸性/碱性体质”是不是伪科学概念?为什么?》与PrecisionNutrition的《All About Dietary Acids and Bases》

首先,讨论酸碱性时对象肯定是溶液。当我们讨论人体酸碱度的时候,对象便是人体中流淌的体液。然而不同部位的体液拥有不同的酸碱度,我们常指的人体酸碱度的目标对象其实是动脉血液,其正常的酸碱度范围值是7.35 - 7.45。

而人体酸碱度主要由三个缓冲系统作为调节机制:

1.化学缓冲系统:由细胞液相关成分,通过血液循环调节

2.呼吸缓冲系统:由肺参与,通过呼吸作用调节

3.肾脏缓冲系统:由肾脏参与,通过肾脏滤过功能调节

所以在缓冲系统的管理机制作用下,人体酸碱度会维持在一个动态波动范围当中,缓冲系统会采用多种方式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当我们摄入过多酸性or碱性食物后,缓冲系统会通过某些作用、甚至是体内物质来中和酸碱度,使人体保持酸碱平衡。

老铁,听起来没什么毛病啊?这样酸碱度不就相对稳定而不会出现所谓的“酸性”与“碱性”吗?不不,这正是问题所在:

*以下内容摘自知乎问题《“酸性/碱性体质”是不是伪科学概念?为什么?》回答者孙若兰的评论内容:

身体排解过量酸的能力是一定的,不是无限的,当酸性物质过多身体不能充分排解的时候,这就有了微酸体质。

排除过多酸性物质的过程要牺牲骨头内的钙镁磷酸盐,导致骨质流失,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丧失它们原本的功能,导致体内荷尔蒙的改变,例如血液中甲状旁腺荷尔蒙增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减少(是重要的细胞修复的荷尔蒙),压抑蛋白质的新陈代谢从而减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自我修复,加速体细胞的衰老过程,但新细胞的生长被抑制,氧自由基的增加,高血压,免疫能力下降,肌肉萎缩,脑力衰减,口腔分泌液偏酸,容易导致口腔细菌真菌的生长,甲状腺功能降低,肝排毒功能下降等。

这里我们对“微酸体质”这一概念持保留态度,但是该回答者对【酸碱平衡】的解读与我们查阅到的外文资料有许多一致(尽管过于危言耸听,同时不排除其中有错误阐述,但是包括骨质流失、甲状腺功能降低等都是存在的)。有兴趣查看本回答的朋友,建议理性看待评论区中出现的种种质疑。毕竟所谓“酸中毒”也不过是PH值低于7.35的血液,按照化学概念依旧属于碱性。

*注:以下内容继续基于“酸碱性食物”的“生理学定义”进行论述。如果你阅读了外文资料,会发现酸性食物英文单词是acid-forming food,而碱性食物是base-forming food。他们没有酸碱性体质的说法,但十分强调acid-base balance(酸碱平衡)的概念。

事实上,“摄入过多酸性食物”应该加个前缀“长期”,所以它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慢性损害”过程。由于过程很难得到定量分析,所以即便知道存在一定程度危害,却没法定义其程度的大小。但让我们换个思考角度,既然知道了“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危害,那何必继续争论概念的对错?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做到更为均衡的饮食结构呢?

相信你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倘若希望身体健康,在大量摄入酸性食物的同时,不要忽视了碱性食物的摄入。

酸性食物

Img.via Chris Rushing

但为什么总拿酸性食物说事?别急,先让我告诉你酸性食物都有哪些,你自然会明白:

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好吃的食物都是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往往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

那照你这么说,酸性食物岂不是我们吃得最多的...

没错,我们日常中最爱吃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从提供高蛋白的肉类、蛋类到提供碳水的米饭、面食等通通都是酸性食物。尤其对于我们健身爱好者而言,酸性食物占比更是大大高于普通人。

那么哪些是碱性食物呢?想想咱开头提到的橙子——基本上蔬菜和水果都是碱性食物。所以对于健身的我们而言,既然知道了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与风险,那就多吃水果和蔬菜呗。

如果你真的没法实现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那么有两条小建议,仅供参考:

1.考虑适当补充谷氨酰胺,咦好像发现了谷氨酰胺的另一种用途?

2.考虑适当补充碳酸氢钠类补充品,比方说苏打水(现在的碳酸饮料几乎都加入二氧化碳,跟碳酸氢钠没有关系噢)

记住,我们的口号依然是:

多吃水果和蔬菜!建议是每餐都吃!没有借口!

关于作者

About THE E.N.D.

THE E.N.D.

The Energy Never Dies

虎柔馆幕后码字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