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家的最高功力是让听众讲故事(故事思维)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故事性思维 故事家的最高功力是让听众讲故事(故事思维)书评

故事家的最高功力是让听众讲故事(故事思维)书评

2024-06-18 21: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 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沟通技巧。

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有许多人都擅长讲故事。有一次赵国企图派兵攻打燕国,燕王急忙派大臣苏代出使赵国。苏代拜见赵王,讲了一个鹬蚌相争的故事。他分析利害,劝说:“燕赵两国好比就是鹬鸟和河蚌,强大的秦国就是不劳而获的渔夫。”赵王觉得很有道理,便停止出兵。

在古代,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胜过千军万马。在今天的商业时代,拥有故事性思维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砝码。

安妮特•西蒙斯的《故事思维》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她告诉我们如何培养故事性思维,去影响他人,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达成自己的目标。

安妮特是美国研究故事思维在营销和团队中应用的管理专家,号称将故事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第一人。她的特长是“化解棘手局面”,曾培训过微软公司、美国国家航天局等机构的高管,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员工。《故事思维》就是安妮特多年咨询服务职业经历的总结。

那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这里面有三个要点,该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该怎么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家?

01

该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启发和影响他人呢?

安妮特帮我们总结了能够有效提升影响力的六种类型的故事:“我是谁”的故事;“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的故事;“愿景”的故事;“教学”的故事;“行动价值”的故事;“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我们应根据讲故事的不同场景、不同目的,选择这六种不同类型的故事中的几种故事来组合使用。

比如,你刚刚收购了一家企业。你跟公司的员工还没有互相了解,你想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把公司经营好,那么在第一次见面会上,你该说些什么呢?如果你一上来就说:“嗯,是的,我收购了这家公司。大家放心,只要好好跟我干,我保证大家都有好的丰厚的收入和发展前途。” 他们怎么知道你不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他们怎么能就相信你是一个有的能力领导者呢?

所以在你想影响公司员工之前,你必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你是谁?为什么你在这里?只要你很好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大家才可能相信你后面所说的话。

那好,你怎么回答这两个问题?你大力宣扬自己有见识、有能力、讲信用,甚至你还可以拍胸脯,发誓自己将如何如何。公司员工就会相信了吗?他们可能更怀疑你的人品,更质疑你的能力,心里也许在想:“又是了一个只会吹牛皮的人……”

有一个企业家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与新收购的一家饭店员工第一次见面的会议上,他向员工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十二岁的时候,随父母到城里面打工,当时他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在一家饭店当门童。每天看着那一些穿着名牌服装、开着豪车的客人,心里面充满了羡慕,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那样事业有成、生活富裕的人。十年后他成了这一家饭店的大堂经理。20年后,他成了饭店的董事长。现在他有了新的目标,他连续收购了好几家颇有实力的饭店,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饭店集团……

当他的新员工们在聆听他的讲述时,感受到的是他的艰难,他的努力和勇气。他们相信这个老板既然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那么一定也能把这个公司经营的更好。

也就是说,你想通过讲故事影响他人的想法和将来的行为,那么你首先必须要取得大家的信任,让大家相信你的人品,相信你所讲述的都是真实可能实现,你所承诺带给他们的利益是能够实现的。当然,这个时候你光给他们愿景还不够,你还要告诉他们实现目标的途径,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别人的成功经验,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和行动的策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02

要讲的故事确定下来了,那么该怎么去讲呢?

我们从小听故事、看故事,按理说,讲个故事并不难。但不少人会说自己做了充足的准备,故事内容也相当的精彩,听众的反应却平淡无奇,没有达到影响听众的预期。原因又是什么呢?

安妮特说,你在讲述的时候,听众大约只能听见 15% 的词汇。也就是说,你讲一个故事,只有其中的15%的信息通过语言内容传递,而85%的信息是通过你的语气、表情、姿势、手势、眼神、着装等传递。所以要想讲好一个故事,你要努力保证其余的85%信息的传递渠道也要畅通无阻。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掌握讲故事的技巧。

技巧一,运用正确语气,展现你的真实情感

语气是口头讲述中最重要的因素。语气可以轻易改变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天壤之别。

比如,你对同事说“能把报告给我看一下吗?”不同的语气,会传达不同的意思。有的语气是在暗示——“懒鬼,你早就该给我看了!”有的语气则听起来像是请求——“先生,不介意的话,把报告给我看一下吧?”有的语气代表着不耐烦——“拜托,省点口舌吧,直接给我看你写的报告吧。”

在讲故事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语气平平淡淡,是不会产生感染力的。同时,如果你运用虚情假意的语气和夸张过火的手势,都会让你显得虚伪,甚至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

技巧二,用表情、停顿传达情感

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所传达的情感都要生动。

举个例子,如何快速地表达喜悦之情?你可以跟大家说:“今天我见到了我的偶像周杰伦,我真是太开心了。”你也可以面带喜悦的表情,说:“我见到周杰伦了。”很显然,后者能够更有效且更生动地传递情感。不要用语言告诉别人你的喜悦,而应该用你的表情、配合肢体语言告诉别人,你有多么的喜悦。

另外,合理的节奏和适时的停顿,可以给听众回味的余地,放大讲述者的情绪表达。例如,在讲悲伤的故事情节时,你的脸上表情凝重、伤感,这时要特别停顿几秒,让听众去咀嚼你内心深处的悲伤,故事的悲剧效果就被成倍放大了。

技巧三,让人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你的故事

运用手势和身体语言,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道具,可以凭空画出一个场景,可以传递出更丰富的信息。比如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时,为了让观众理解“避席”的意思,他特意拿了张席子铺在讲台上,然后脱下鞋子跪下来示范汉朝“避席”的礼仪动作。

比如给故事添加声效。发出几声汽车喇叭“嘀嘀”的声音,观众的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卡车倒车的画面,可能还会自行补上码头或者停车场的场景。

你要学着运用手势和身体语言,把听众引入你的故事,勾起听众对这种声音、气味和滋味的回忆,你就能全方位地调动听众的感官,让他们用全身体会故事。

03

我们学会了讲故事,但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标准,成为一个故事家呢?

《故事思维》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讲好一个故事最高级的技巧是,让别人讲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个观点背后的心理学依据是:人们重视自己所说的话和自己得到的结论,而不重视自己被告知的东西;人们重视他们索要得来的东西,而不重视免费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能够通过自己的真诚和尊重,创造一个让人心安的场景,那么人们就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他们就有可能自己转过弯来,改变固有的想法,愿意接受你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他们开始只是在抱怨、发牢骚,但是你的关注、倾听,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慢慢的卸下防御心理,敞开心扉。并且会启发他们的思路,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可能也有些错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反地,如果你自以为是,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故事,却并不知道对方关心什么,那么对方必然紧紧包裹自我防御的铠甲,抵消掉大部分你的故事能量。

那么如何让别人愿意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呢?

第一步是真诚地聆听,第二步是有针对性的提问。

只有真正聆听对方的故事,你能知道他是哪一种类型的人,他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施加影响。聆听并不是单纯的听,他是在等待更好的说话机会。一旦发现合适的时机,抓住问题的核心,通过拨丝抽茧般的提问,让别人慢慢地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时,一切将水到渠成。

安妮特在《故事思维》中,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有一次安妮特准备乘飞机回家过圣诞节,但因为暴风雪航班被取消了。当她张口向一位机场人员询问是否有另外航班可以乘坐时,这个机场人员愤怒地说:“我已经第1万次告诉你们航班取消了!”安妮特诚恳地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然后,注视着他,耐心听他讲述了这糟糕的一天。他已经加班了四个小时,情况似乎还没有好转。当他发泄完牢骚后,他的态度发生了 180 度转变,从极度愤怒到开始向安妮特道歉:“对不起,你没有像他们一样做,让我看看你的情况是否可以转飞到其他机场……”

所以,真正厉害的故事家并不是故事讲得多好,而是能够让别人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得出和你的期望一致的结论。要记住,让对方得到一个与你共同的结论,这才是你的最终目标。

安妮特的《故事思维》还详细讲述了6大故事模板,7种故事来源,9类讲述技巧,10个情景策略,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提高讲故事能力、培养故事思维的工具书。当然,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懂得了讲故事的诸多技巧和道理,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在实践中掌握这一提高自己影响力的强大武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