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应该如何破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产能过剩现象 当今世界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应该如何破解?

当今世界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应该如何破解?

#当今世界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应该如何破解?|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今世界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应该如何破解?

当今世界已陷入巨大的发展困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发展停滞,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精英层普遍地感到迷茫,社会继续发展之路在哪?

美国比较其他发达国家来说,因为有通过霸权谋利的手段,继续挥舞霸权大棒,通过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出于霸权利益的需要,在世界各地反复制造冲突与战争。

俄乌冲突以来,世界再次陷入严重対抗的困境中。美国主导的北约为了霸权利益,持续东扩,最终导致俄罗斯对乌克兰这个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采用特别军事行动,而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则对其采用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空天情报支持与大規模的武器与军事人员支持,使战争至今仍在持续,局部地区战斗空前的惨烈。在这期间,俄罗斯核武器亮相,北约欲继续东扩至瑞典、芬兰,波兰、立陶宛等国也相机蠢蠢欲动生事,直至有触发第3次世界大战的核战危险。而在亚太,美国则频繁地采用经济与军事等多种手段来遏制中国。世界似乎再次进入到一战、二战世界大战这样大规模毁灭性战争循环的迹象。

难道世界的发展就此完结?难道毁灭性的战争就是世界发展的宿命?

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由此所构筑的意识形态,发展就是市场竞争,垄断与霸权的丛林法则就是世界发展的宿命。按照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理论结论,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历史发展的终结。

但是,这显然是一个十分错误的结论。历史不仅没有终结,而是现实的世界其实已经开辟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只是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所构筑的这种意识形态,迷惑了、遮住了人们的视线。

《资本论》的续集《信用价值论》(蔡定创、蔡秉哲著,2015年第1版、2020年第2版)理论发现,当代世界并不仅仅是存在着由“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资本生产方式,还存在着由“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当代社会是由两种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两种生产方式同时作用。由“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是资本生产方式,由“集聚生产”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才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资本生产方式基础上不可能产生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不管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都是属于资本生产方式。原来认为建立在“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资本生产方式,只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能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资料不管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是属于资本生产方式,而在资本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则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是“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与“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两种社会生产力同时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是资本生产方式与社会资本生产方式同时共存的一种复杂的生产方式结构。“集聚生产”的社会新生产力,不仅是在中国发展壮大,当代世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这种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也早已经产生,社会的发展方向显然是“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逐渐的被先进的、更高的“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所替代。

世界发展的现实,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已经显示出了,“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对劳动价值创造的巨大威力。只是因为西方经济学蒙蔽了人们的眼睛,使人们看不到已经发生作用的“集聚生产”社会新生产力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而处于迷茫中,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前途。在我国学界,因为主导理论仍然是西方经济学,所以同样被西方经济学迷住了眼睛。看不到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发挥了资本生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在起作用。

因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主流经济学,由其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落后于现实世界发展的错误观念。 这些错误观念在应对现实世界产生不同的发展情况的时候,却继续用传统的资本生产方式的手段来应对现实,当这些手段都失灵的时候,决策者在应对现实世界时就显得不知所措,甚至惊慌失措(像目前处于霸权困境中的美国,就很有些举止失措)。即使是战略头脑清醒的精英阶层,例如像美国前政界要人基辛格博士,在这个新世界面前对发展的前景也显得十分迷茫。原因都在于传统的思想理论固化了人们的头脑。

其实,这个发展了的世界与过去不同,已经从多方面显示端倪。

在俄乌冲突中,美国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立即就遭受到了反噬。俄罗斯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武器自卫,使得欧洲国家立即就陷入能源危机与通货膨胀。美元霸权也因此受到威胁。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也因为中国的全产业链效应而遭受失败。

为什么过去一度十分灵验的制裁等霸权手段,在世界已经形成的全产业链的面前失效?霸权手段是“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资本市场竞争的生产关系,而全产业链的形成,其中就包含有“集聚生产”的社会新生产力在起作用的新生产关系。

“集聚生产”,它是这样一种社会生产力,在已有的劳动产品基础上适当的聚集与集合,就会产生新的使用价值。它有两种价值产生方式,一种是聚集效应,第二种是聚合反应。前者指的是在已有的劳动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聚集而产生的效应;后者主要表现在知识产品的价值生产方面。在《信用价值论》第2版第 23 章有一个知识生产的示意图(注:《信用价值论》第1版没有这个图):

引自《信用价值论》第2版635页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来,任何知识产品的生产,都是在历史传承与积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生产。很大一部分知识产品在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可能只有隐性价值,没有显性的价值,一旦与某一个新生产的知识聚合,产生一个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时候,这种包括过去处于隐形劳动价值在内的价值,是以聚合反应的方式喷发显现出来的。所以,以聚集效应为标志的产业链也好,以聚合反应为标志的高科技知识生产也好,只有在集聚与聚合的状态下,才能产生出更多的劳动价值。产业链也是一种产品生产的聚集与集合,是属于“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的范围,所以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一旦人为地割裂开来,就会使得参与生产的各方面都受到损害,这就是当前美国采用霸权手段来应对俄罗斯,来应对中国时,自身也遭受到反噬的原因。像美国对我国所发动的贸易战、高科技制裁与脱钩,本次俄冲突中对俄罗斯所采用的全方位经济制裁,都使美国自身遭受到了反噬。

经济制裁是一种霸权手段。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这种不可逆转的大潮下,美国继续挥舞经济制裁这种惯常大棒,在当今“集聚生产”已经成为一种世界价值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新生产力条件下,必然会遭受反噬。 这都是因为“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的表现。西方经济学者不可能看到这些,只有用《信用价值论》的新理论武器才能洞察这些世界大势的微妙变化。

那么,如何才是正确地应对当前国际局势的方式?

这些年来,美国因为中国的发展而产生了空前的霸权焦虑症,对中国经济、军事等进行全方位的打压。我国的不少评论家在谈到与美国关系时,大多都是如何针锋相对式的慷慨激昂。这些年来实际上的锋芒毕露式的国际交往也使我们处于诸多不利的局面。大力加强国防军事实力,仍然是有效抵御美国军事霸权的必要手段,对于美国已经发出来的各种霸权手段,必须有效的进行应对,甚至是采用必要的反制手段,这毫无疑问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必须注意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话语权上,我们实际上仍处于十分不利的被攻击的地位。

很多人必然会很奇怪,为什么说我们会处于被攻击的地位?

我们外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理论的原意是,社会主义是消灭私有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所以需要走一段资本主义的回头路,这是因为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这一特点所造成的。对这个理论内含大家都十分熟悉,这里就不多做介绍。

但是,私有制不可能被消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这不仅是西方学者所普遍持有的观点,也为《信用价值论》的理论所证实。这也就是说,传统的社会主义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外宣的社会主义其实是遭到西方世界抵制的。虽然西方学界精英都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已经走向了没落,但又不认可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才对社会的发展前景感到十分的迷茫。

也许有人马上就会说,他们搞他们资本主义的,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与他们有何相干?

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强调的是互不干涉。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不相干。但问题在于我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在经济工作中,强调的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在改开40年以后,我国经济也进入到全面产能过剩,资本过剩的阶段,资本生产的发展到现在也发展到遭受瓶颈的阶段,需要通过发展“集聚生产”的社会新生产力来发展经济的时候了。但是由于被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蒙蔽了眼睛,不仅造成国内经济增长一直下滑,在国际经贸关系中,也同样是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应对霸权。

西方经济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话语的体系。我们强调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反霸的,是要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但是,在国际关系中使用的却是西方经济学理论所形成的同一套话语体系。而这套话语体系的本质就是市场竞争,垄断与霸权。这等于说是用霸权理论来反霸权,这只能引起霸权与次霸权国家之间更激烈的对抗。

用建立霸权的理论的反对霸权,这能反得了吗?

所以,在现实中,我们推行一带一路,人家认为这是意图取代美国的霸权的一种新的谋求垄断与霸权的行为。因为在西方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中就是这种理论逻辑。

在西方经济学的这一话语体系中,“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就必然产生资本生产关系,资本生产就必然产生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就必然产生垄断与霸权,一旦获得了霸权就能获得最大的市场利益。我们搞“一带一路”,虽然声称是为周边国家带来利益,但是在西方经济学的这套话语体系中,这不过是谋取垄断与霸权的一种新手法。你再做新解释也没有用,因为这也确实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最高的获利手段,不能说我们自己没有通过这种手段获取利益的想法。

其实“一带一路”的确是包含有发展“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在其中,因为没有《信用价值论》的理论支持,被西方经济学所垄断了的思维方式是看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虽然推行“一带一路”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确有好处,但是一放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这一套话语体系中,就只能是越描越黑,最后连一些参与国都认为我们是在与美国争霸中谋求垄断与霸权。

其实,在我国,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既是主流的也是主导的理论,不仅在国内经济中仅强调资本生产的作用,忽视社会资本生产(由《信用价值论》理论中所定义的一种真正属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作用。在处理国际经济关系问题时,也是沿用西方经济学的话语体系。

目前,不仅俄乌冲突中,俄美关系紧张,中美关系也益发显得争斗激烈。美国在霸权焦虑症的过程中其行为也越发显得极端,甚至第3次世界大战都有触发的危险。

其实,依据《信用价值论》的理论,既然当代社会是“劳动分工”与“集聚生产”两种社会生产力同时发挥的复合作用,由此产生的私人资本、国有资本生产、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等四大价值生产方式共存。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客观存在由“集聚生产”这种新社会生产力所支持的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的这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共存。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不是没有前途,它的继续发展就是社会主义。美国要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正确的方法不是采用传统的霸权主义的方法,而是加强他们国家早已客观存在的,由“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所支持的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在这些方面,美国其实它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因为科技生产是美国的强项,而这正是“集聚生产”发挥作用的地方。同样,我国经济也已经到了必须要通过加强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生产,才能使经济进入到可持续高增长的新阶段。

所以,如何来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用传统的反霸的路子对不对?当然也可以说没有错,因为在这方面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但是,这是一种与产生这种危机的西方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同一话语中的应对方法,本身也是产生危机的制造者。只有用《信用价值论》这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中的理论逻辑,也就是通过加强与发展全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化解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才能为我国自已营造更好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

为什么只有发展由“集聚生产”这一新社会生产力所支持的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才能化解当代世界的发展困境?

《信用价值论》的理论证明,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集聚生产”,不仅具有比“劳动分工”社会生产力更为强大的价值创造能力,而且与“劳动分工”生产方式中劳动者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其劳动价值,通过分配与交换才能获得消费不同,通过“集聚生产”的生产方式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价值,不用经过市场交换就直接进入消费。没有市场交换,也就没有价格,在获得消费前不需要购买。没有价格也就没有所有权,也就不需要分配。连市场交换都没有了,哪来的垄断与霸权?因为不能通过霸权获利,霸权会自动消失。在“集聚生产”与资本生产同时作用的条件下,资本与劳动共和,国与国之间共和,合作与共和才是最大的创造劳动价值的方式。因此,只有在“集聚生产”这一新生产方式条件下,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各取所需,共享消费。

有人这时候肯定会提出很多疑问,这怎么可能呢?

其实只要我们走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面对现实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有大量的这种各尽所需、不需要购买、共享消费的产品为我们自己所消费。例如,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服务消费、GPS导航、除专利知识之外的知识产品的消费,等等。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大量的价值高,价格低的产品的消费,其中也包含有通过“集聚生产”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劳动价值。只是因为我们被西方经济学蒙蔽的太久而看不到这些客观现实。

“集聚生产”的生产方式在西方世界也早就客观存在。西方经济学出于对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论证为永恒的,极终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思想僵化是有情可言。但是,在轰轰烈烈已经发展的社会主义客观现实面前,仍然沉醉于由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所构筑的理论陷阱中,不接受新思想就显得十分不应该。

我们不仅要用《信用价值论》的这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统一思想,解决我国当下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用《信用价值论》这一套新的话语体系,来解决当代世界的发展困境问题,在中美关系对抗的当下,化解美国当前存在的霸权焦虑症问题。这种解决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的本质,就是加强由“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所支持的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增加这两种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通过量变到质变,从而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变革。

这才是真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信用价值论》中所发现的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不同的道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世界各国政府,世界各国人民都会乐意接受的,而不会像传统的社会主义被抵制。其原因就在于,由《信用价值论》中所发现的这种社会主义道路,不是靠消灭私有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来实现,而是由具有更为强大的价值创造能力的“集聚生产”新社会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生产关系,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性来实现。

作者:蔡定创

2022.07.0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