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读后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SLF 《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读后感

《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读后感

#《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读后感|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3年第3本书,今天读完啦~

这本书还是疫情前的不知哪年别人送的,之前翻过几页,就没再读下去。果然,人生很多事情是需要到一定的阶段,才会主动去接触某些事情。

当年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定是看这个书名就没什么读下去的欲望,但现在呢,只花了一周左右时间就一口气看完了!而且非常推荐各位理财投资小白也读一下,它值得!!!

这周如果不是之前买的书看完了,大概我也还是不会这么快去翻开这本的,现在看完了这本,这周我又买的14本书目前也已经到了13本,上半年的数量已集齐~

闲话到此,依然照旧先分享下我划线的句子——

1、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这句虽然已经知道了,但重复的多才更能烂熟于心)。

2、“一带一路”+“亚投行”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战略构想,这个更大的“圈”,有可能解决困扰我们多时的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的慢性病。

3、放眼望去,路上几乎所有的车都慢了,美国、欧盟、日本,如果大家都慢了,那就不是车不行,而是因为我们都遇到了坡。这个坡就是全球经济的需求在放缓,这是由经济周期和全球人口结构所导致的。

4、中国经济是两轮前驱,前面两个轮子动力最足,一个叫房地产投资,一个叫基础设施投资,它们被统称为投资拉动。而后两个轮子,一个叫消费,一个叫出口。

5、“酸辣粉”SLF:常备借贷便利,“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

6、有人戏言:《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其实应该叫“世界500大”。因为它排名先后次序依据是营业收入而非利润,所以你会看到,这500强并非股价500强、市值500强。光大是不行的,大、未必强。

7、为什么在过去GDP两位数增长的年份,中国股市却反而下跌呢?因为GDP根本就不代表利润。做投资,我们关心的是企业利润,而GDP却仅反映营业收入!

8、现在人们发现,经济周期明显缩短,过去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现在逐渐变成了十年一遇,甚至2008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大家变成了五年一大病、三年一小病、月月犯毛病。现代经济之所以呈现加速变化的周期规律,专业上有个说法,认为是“债务周期”决定的。

9、巴菲特说,你在分辨市场是否过热时,要看股市总市值和GDP的比例。

10、只有企业利润做高、成长,股市的市值才能够长期增长。

11、投资其实是一场有关投票的游戏。那些取得伟大成功的公司,都未必是自己最喜欢的,但却是绝大多数人都爱的“大众情人”。

12、资产泡沫很可怕,一切萧条往往都是资产泡沫破灭引发的。

13、并不是说供给侧就一定是加大供给,加大供给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所有的过剩产能,都是由当初的恶性竞争和过剩供给导致的。

14、传统行业看规模,新兴行业看壁垒。

15、当十多年前我们的手机还在热播两只蝴蝶的时候,日本就已经满大街出现了二维码,日本提早我们十年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但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16、“创新”这个词,在日本经济白皮书里翻译成了“技术革新”,这意味着日本式的创新都是“补丁式”的,而不是“颠覆性”的,极致的技术让日本经济一度辉煌,如今又成为了它的诅咒和桎梏。

17、全世界的黄金也就只够装满3个北京水立方。

18、我们人类不仅度过了1929、1969、1973、1987、2001、2008年那些萧条崩溃的日子,甚至远比当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回过头看,你会发现,其实整个人类历史,就是建立在信心之上的一个常常的牛市。

19、判断一个金融资产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的现金回报,这是价值唯一而且不变的基石。

20、好公司的标准是:高投资回报率。

21、从投资的角度,寻找“剩”者为王赢家通吃的公司,这可能是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唯一不变的投资规律和最有价值的常识。

22、巴菲特取得巨大投资成功的秘密,其实都写在了他的童年经历中:第一步,想办法收集大量现金;第二步,找到并投资一个好生意,这个生意本身还能不断继续产生现金;第三步,制定战略和原则,把现金源源不断投入新的好生意,让它循环往复第一步和第二步。巴菲特管它叫滚雪球,他说,人生就是要找到一段很长的坡和一块很湿的雪,然后把雪球滚下去就对了。

23、被忽略掉的问题,就是未来它到底是赚钱还是亏钱。

24、巴菲特一直寻找的,是那种能看清眼前的起手牌,而且能猜出后面三张牌的生意。这就要求这个生意必须很简单,人人需要、需求稳定,不会因为技术发展和文化断层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几个条件同时锁定,消费品就成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的首选。

25、巴菲特很少主动投资科技类公司,关键在于,巴菲特的办法有一个前提和重要的边界:长期投资。而科技类公司,在下一个五年甚至十年,连是否存在都无法保证,更别提去预测可能都并不存在的三张牌——利润。所以科技公司并非没有价值,而是巴菲特的方法并不适用。为什么巴菲特坚持长期投资呢?其实长期投资就是为了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

26、损失厌恶心理:亏一元钱带来的痛苦,需要赚两元钱带来的快乐弥补。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人们在赚钱的时候日渐麻木,根本停不下来,最终高位接盘;而价值出现时,出于一买就套的损失厌恶,所以又无人敢买。

27、市场的运行,由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决定。但是,基本面会受到人的主观情绪影响。

28、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29、高手,在他看得准的时候,敢于百分百地下注,all in(全押)!如果看不准,一分钱也不浪费。但是新手相反,模棱两可的时候敢于一拍脑袋押下大注,真正大机会出现时反而犹豫不决、浅尝辄止。这就是普通人和专业者、专业者和大师之间的差距。

30、市场“时而”可以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不可预测。如果一个投资者很有耐心,能够等待一个成功押注定价偏差的机会,那么他就能够击败市场。

31、你正确或错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正确的时候能赚多少钱,错误的时候会亏多少钱。

32、真正好的投资都是无聊的。

33、繁荣——崩溃的过程在形态上是不对称的;一个长期、逐渐形成的繁荣之后,往往是急促、短暂的崩溃。

34、我富有只是因为我知道我什么时候错了。我基本上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错了而幸存下来的。

35、科班金融对风险有一个具体定义:价格波动叫作风险。但是巴菲特和一些投资大师说,本金亏损才是风险,波动不是风险。而来到真实的商业和投资世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本金回报率,当某项资产回报率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坚持持有也是一种风险,即使并不威胁本金安全。对一项资产来讲,它最本质的价值,其实就是预期未来带来的现金流收入,对楼盘来讲意味着租金,对公司来讲意味着利润,对股票来讲意味着分红。这才是价值的来源。

36、不仅仅在中国,房子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主流的投资品种。

37、经历了“失落的20年”,日本人对房子产生了巨大的观念变化。曾经他们像今天的我们一样买买买,买房买车,到美国洛克菲勒中心买地标,甚至曾经东京都的房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人当年拿着坚挺的日元到全世界旅游,也跟我们今天一样买名贵的奢侈品,但是经历世事沧桑之后,这些四五十岁的日本人发现,所谓的“拥有”不过是一个妄念。

38、伟大的公司某种程度上和人的命运很像,有时候不过是你正巧踏在了时代和产业的鼓点上而已。

39、有前景的好行业很多,但是好行业未必等于好投资,它中间缺掉的重要一环是产业爆发。

40、经济危机和大公司的衰败,大多是遇到了需求的天花板,所以多数制造业公司都是属龙虾的,大红之日,也是大悲之时(开始走下坡路了)。

41、钱并不是印钞厂加班印出来的,而是通过金融体系“派生”出来的。

42、元认知:学习学习的能力,思维思维的能力。

43、科技公司之所以非常非常难投资,是因为它们都是时间的敌人,而非时间的朋友。科技公司往往在顶峰只能待7~10年,因为总有新技术不断出来挑战你,为了维持巅峰,科技公司需要不断拿出钱来搞研发,所以科技公司都很伟大,但是未必是好生意。

44、为什么有钱人看起来更抠门儿——因为有钱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预期投资回报率较高,因而倾向于将钱再投资而不是消费掉,所以显得更抠门儿。

45、对投资人来讲,泡沫烟花易冷,需要小心参与,但是泡沫破灭、经历洗牌之后,它可能也正指明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

46、千年企业“金刚组”,创办于公元578年,它的经历说明不管经济繁荣还是衰退,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永远是生存之道。

最后说一下我的感悟——

1、之前我就说过,看了一定量的投资逻辑和技术讲解的书后,挺需要了解一下国内A股的历史的,没想到这本书就有涉及!虽然,它不是类似《美股70年》那种,纯纯讲美股各个年代涨跌细节的,但也总归是以中国为基础,结合各个板块对比外国市场进行分析的。

而且,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发展虽然落后了,但却也给了我们结合别国问题和危机找出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的机会。不管是欧美还是东南亚市场,都有我们能学习借鉴的国家,这就相当于考试前吃好睡好一样,虽然未必一定考出好成绩,但有了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作为基础来支持,总也不至于太差!

2、从书里短短的段落文字对日本经济的描述,我也一定程度了解了他们的历史,这个弹丸小国,如今从经济的角度去观察的话,我真切感受到了它的厉害!虽然后来发展落后了20年,如今也是问题重重,但人家曾经的辉煌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还真是不能小看了它~

3、我个人这两年的感受来说,房地产的爆发已经由2016年这一次,变成了“两三次”,而从本书中则更能了解到,我以为的这两三次其实也只是我成年之后发生的,而在此之前,地产的上涨潮可能也不止一次。同时,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房地产都经历过数次甚至10次以上的涨跌潮,那么,当下我们因疫情导致的房价下跌还值得忧虑么?未来日本的房价究竟会怎样谁又能保证呢?其实说到底,买不买房跟居民收入是否增长相关,如果日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也许就又开始买房了呢?谁知道呢!

2016年房价上涨到底是拿地等成本高昂,还是因为市场因素的需求越来越大所导致?

本书的解答方向是深圳人群的收入增加导致的需求增加,进而引起了深圳房价上涨,又带动了周边乃至全国。因为当时房价最先上涨的就是深圳。

而这个收入的增加又和2015年上半年创业板的大涨有关。创业板的大涨会带动一批高管致富,致富的人自然有了更高标准的生活等个方面需求,而买好房子、住更好的社区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这个因果关系还挺奇妙的吧?原来并不是因为需求拉动了经济股市才上涨,那么问题又来了,创业板当时的上涨又是出自于什么原因呢?我猜测许是大跌后资金压在了一批创业板里不错的企业身上吧!

4、看这本书会发现了解经济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事儿,比如说这个“泡沫”,历次衰退都是因为有各种“泡沫”,但是就好像之前看电影提到的:“地震后火山熔岩流过的地方,之后那里的土壤都变得异常肥沃”,不知道“泡沫”原理是否也是如此,虽然它很残酷,导致了很多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股市大跌、人们生活水深火热,但是,一切经历洗礼后,似乎又开始孕育了新的生机!

也许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每次大危机都是一次大洗牌,它会让那些老弱病残的企业或制度遭受淘汰,但也让那些值得生存下来的都生存了下来,且以后发展得更好。

Over,晚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