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资源禀赋论三者对比与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资源禀赋论三者对比与总结

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资源禀赋论三者对比与总结

2024-04-16 1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问到简述理论并做出评价时可以把每一个框框都套进去就行啦。自由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中的重点,一定要自己可以口头讲述出来噢!

斯密绝对成本论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急需一种理论去支撑新兴资产阶级。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去支撑让各个国家主动打开自己国门进行对外贸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里强调国际分工,并用英国生产生铁与法国生产小麦的例子论证了如果两国进行和国际分工,则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绝对成本理论在资本主义上升期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但只说明了而某些产品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才能获得收益。于是比较成本论就诞生了,李嘉图用英国与葡萄牙之间的贸易来论证了他的理论: 英国与葡萄牙进行国际分工之前,在毛呢和葡萄酒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如果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论,英葡两国是不会产生贸易的,因为英国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都绝对高于葡萄牙。但是李嘉图通过分析认为,两国仍然可以进行对双方有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对而言,葡萄牙生产酒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所以应该分工生产酒,以酒交换英国的毛呢更为有利。英国两种产品的成本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毛呢的劣势较小一些, 所以应分工生产毛呢,以毛呢交换葡萄牙的酒更为有利。这种“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思想,是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依据这一思想进行国家间的分工和贸易,对各方都有利。英葡两国依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进行国际分工,英国分工生产毛呢,葡萄牙分工生产葡萄酒,所生产出的产品总量增加了。

因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认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俄林认为商品生产除了劳动要素外,还包括资本和土地,必须从生产的三大要素在各国的差异分析入手,才能探寻到产生国际贸易的真正原因。

我觉得如果想深度学习国际贸易学的同学可以观看中国大学慕课里山东大学范爱军老师的慕课,超级nice

一起交流学习可以v. 我Gina017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