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泽先:归根心理学讲了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做气功疗法 孙泽先:归根心理学讲了什么

孙泽先:归根心理学讲了什么

2024-07-10 2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太乙金华宗旨》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为看重的中国传统修炼学名著。该书指出:“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又指出:“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这就是说,修炼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第一,元神是什么;第二,如何守护元神。

    与元神相对应的是识神,识神与元神是修炼学的关键词,修炼就是在识神和元神之间展开的。如果想要把气功纳入心理学的轨道,我们必须对识神与元神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归根心理学认为,识神与元神是相反相成的统一体,它们的关系很像一颗生长着的树:识神是地上部分,是树的干和枝叶;元神是地下部分,是树的根。识神是显在的,我们可以明显地觉察得到;而元神是隐在的,通常“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元神缺乏正确的认知,成为深入研究气功的障碍。

    孟子说:“有诸内,必形诸外。”(告子 章句下)归根心理学对元神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元神形之于外的四项表征,即存在表征、情感表征、认知表征和行为表征,从而为彻底揭示气功疗法的心理学本质并还原传统修炼技术的真正价值奠定基础。

     (一) 元神的存在表征

    荣格读到《太乙金华宗旨》德文译本时带有深深的感谢之情,那时他在研究集体无意识这个课题上陷入了困境,是《太乙金华宗旨》关于识神与元神的论述让他豁然开朗。他说:“我要强调的是,《太乙金华宗旨》使我第一次步入了正确的轨道。在中世纪的炼丹术中,我找到了诺斯替和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联性,并可以在当代人的心理观察中得到印证。”(荣格:《太乙金华宗旨》德文本第二版序言)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荣格和他的老师弗洛伊德,是他们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学说让我们从人文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加深了对于元神存在的认知。元神是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库,包括个人一生经历的信息,也包括祖祖辈辈经历的信息。这些信息我们称之为根结。这些根结不是静止的而是活跃的存在,能对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练功的过程,就是立信归根、理顺根结、重建人格、开发潜能的过程。

    同时,在练功实践当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元神所包含的个人无意识的相关内容(见归根疗法案例之二),以及集体无意识的相关内容(见归根疗法案例之四)。

    (二)元神的情感表征

    老子在《道德经》第16章指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在这一章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归根复命。其中的根,指的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而归根,指的是朝向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之归复。

    人类普遍存在着归根意识,即存在着朝向宇宙和生命本源的归复意识。在这种归根意识的作用下,凡是与宇宙和生命的本源密切相关的存在,都会引起人们本能的关注,并激发内心的归属、依赖、敬畏、崇拜之情。人们在表达这种归根意识的时候,能够获得生命力、凝聚力、洞察力和创造力。人类社会的很多传统美德,都与归根意识的表达密切相关。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归根意识是以激情的形式存在,所以又称作归根情结。归根情结是人们本心自性的体现,包含着良知与仁爱情怀。例如,故乡情结是对家乡的爱,双亲情结是对父母的爱,祭祖情结是对祖先的爱,民族情结是对国家的爱,宗教情结是对大自然的爱。

    归根意识(归根情结)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深处,并渗透到意识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意识的发展。这种作用太过普遍,太过深刻,反而使人们不知不觉,于是归根意识就成为“人人心底有,个个口中无”的一种存在了。

    (三)元神的认知表征

    识神和元神是人们认知能力的基础和智慧的来源。长期以来,有一个重要的事实被人们普遍忽略了,那就是对“智慧”二字的明确认知。由于智和慧两个字每每连用,于是大家就以为智和慧是一回事。其实不然,智出于识神,而慧出于元神。

智,是由“知”和“日”两部分组成。“知”即见识,就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包括读书、思考、实践等等。“日”即时间,表示人们对外部世界探索和认识的时间积累。人们的见识与日俱增,于是形成了智,也就是形成了对事物能认识,辨别,判断处理和发展创造的能力。

    慧,是由“彗”和“心”两部分组成。“彗”即扫帚。“心”即人的内心世界。一把扫帚放在心头,慧就开始运行了。这是为什么呢?扫帚是中国民间常见的清扫工具。清扫什么呢?清扫内心世界的两大障碍,从而获得超越的能力。这两个障碍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源于负面情绪,所知障源于观念僵化。这两样东西会使生命系统的熵值增高,所以必须通过修炼及时进行清扫。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48章)。读书、思考、实践等等是识神的功夫,是“为学日进”的过程;而修炼则是元神的功夫,是“为道日损”的过程。当修炼达到一定的程度,有效地清空了那些障碍,生命系统获得足够的负熵,这就叫做“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智与慧既有差别,又有关联。智出于识神,慧出于元神,二者都是洞察能力。智是分辨万物、寻因求理的洞察能力,即分析式的洞察能力;而慧则是体认万物同根、万物归根的洞察能力,即整合式的洞察能力。智是小聪明,慧是大聪明。智与慧的关系,就像一棵树,智是树干枝叶,而慧则是根。树长得越高大,就越需要更深更长的根,即所谓“树大根深”,二者相反相成。

    (四)元神的行为表征

    多少年来,人们只重视智的教育,而忽视慧的教育。我们只有研究智的心理学,却没有研究慧的心理学。这种倾向,会产生“树大根浅”的危机。纵观当代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种种危机,诸如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人口危机、经济危机、战争危机等等,归根到底,都源于人类的智慧危机。人们越来越缺少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资源——慧。

    众所周知,识神的行为表征是智商(IQ,Intelligent Quotient),同理可知,元神的行为表征就应该是慧商;(HQ,Hui Quotient)。

    智商(IQ)与慧商(HQ)各有不同。智商彰显个人的能力,慧商彰显集体的能力;智商侧重局部的运筹,慧商侧重全局的运筹;智商是战术把握,慧商是战略把握;智商是知觉的力量,慧商是本觉的力量。智商衡量小聪明,慧商衡量大聪明。人若是智商高而慧商低,就会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小我、不顾大我,只顾利益、不顾道义,这就好比树大而根浅,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慧商充足人在社会中不会迷茫错乱,因为他有觉悟心;不会孤立无援,因为他有诚信心;不会自私残酷,因为他有慈悲心;不会随波逐流,因为他有公义心;不会狂妄冷漠,因为他有感恩心;不会狭隘刻薄,因为他有宽恕心;不会固守己错,因为他有忏悔心;不会傲慢离群,因为他有谦和心;不会媚上欺下,因为他有平等心;不会逞强纷争,因为他有礼让心;不会贪婪苦恼,因为他有知足心;不会奢靡浪费,因为他有俭朴心。这十二个方面,称之为“慧商十二心”,也叫做“国学十二心理维生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