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的技能有哪些分类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05-28 21: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访谈主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访谈时间:2022年11月11日 14:30 - 15:30

  主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处

  访谈嘉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 王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处  吴昌广处长、邓岳方副处长

 

  

  主持人:同志们,广大网友们,大家下午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正在积极推进《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和审批,组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生态保护修复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提升相关工作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我局专门组织了这次“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在线访谈,希望能与全市民众网友们一同探讨我市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问题。我们会尽力解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也希望各位网友能够积极、认真的对全市生态保护修复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2-11-11 14:30:10

  海边客:生态修复是个新名词,主要有哪些理念和原则呢?

  王东:生态修复通过协助已退化、损害或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获得改善、恢复或重建,进而增强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修复应当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一是尊重自然、保护优先。二是系统修复、综合整治。三是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2022-11-11 14:35:09

  深圳大学学生:请问嘉宾,深圳市各区的生态修复的界限如何划分?市里与各区该如何落实权责?资金如何计划?有没有相关的案例或课题题材供即将论文答辩的学生参考,谢谢?

  吴昌广:我市即将出台《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对于界限划分、权责落实、资金计划进行了规划安排,建议后续关注我局相关公告。

  2022-11-11 14:39:54

  小仙女:请问有什么渠道了解到生态修复的知识吗,科普、宣传之类的?

  王东:我局主办的“山海连城 自然深圳”市民讲堂已开展多期,取得了市民的热烈反响。同时各个区也会定期在街道、社区公园内组织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活动,为大家科普相关知识。此外,可以通过我局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城市研究微信公众号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系统以及动物保护等科普知识和最新政策动态。

  2022-11-11 14:43:42

  张生:这几年深圳的生态质量提高非常明显,为居民们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请问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邓岳方:在生态格局维持方面,确立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划定并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实施重要生态空间统一管理。在生态系统要素治理方面,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积极推进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红树林、珊瑚礁、沙滩等典型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在城市生态品质提升方面,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高标准推动公园、绿道、碧道建设,持续改善蓝绿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和开敞度。

  2022-11-11 14:55:29

  H2O:深圳市生态修复有哪些目标或者指标吗,能具体看出修复成果的?

  邓岳方:《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生态质量和修复治理两类19项指标,全面保障我市生态修复工作稳步推进。

  2022-11-11 15:06:53

  子涵妈:希望规划局多组织组织保护生态相关的教育科普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多参与学习。

  王东:大家很关心自然科普教育等相关工作,我们也推荐几个好的自然科普教育园地。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是我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坝光银叶树湿地公园拥有国内唯一的古银叶树园,是了解湿地保护、红树林等相关知识的特色公园。同时,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等也是具有重要观赏、科普教育意义的区域。

  2022-11-11 15:15:29

  骆小小:深圳现在和国内大城市相比生态保护情况如何,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呢?

  王东:我市山、海、城有机融合,既具备高度城市化特征,又拥有以森林和海洋为主体,农田、河湖湿地等互为补充、类型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全市原生性和半原生性山体60余座,森林覆盖率接近40%,维育了繁茂的南亚热带特色森林;河流呈网系发育;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海岸线长约260.5公里,自然沙滩50处,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均有分布。深圳湾湿地是东半球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具有国际意义。

  2022-11-11 15:23:50

  叫我小王吧: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生态修复的名义实施工程项目的行为,请问对于生态修复究竟要如何界定,为了修复而开展工程建设反而影响了生态的自然恢复能力,所以是不是不采取人为干扰更好?

  邓岳方:生态修复遵循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因地制宜。针对生态系统轻微受损、恢复力强的区域,实行自然维育,减少人为干扰,更多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自然演替和更新恢复。对于严重受损的生态系统,需要基于原有的生态基底人为辅助修复或开展生态重建,才能消除胁迫因素,重建生态系统,使其进入良性循环。

  2022-11-11 15:32:24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活动到此结束。直播结束后我们将把本次的直播实录公布在网站“互动交流”下的“在线访谈”栏目中,以供大家查询。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感谢广大市民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再见!

  2022-11-11 15:33:1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