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标签化与立体人物的两种倾向存在统一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物设定问题 人物性格标签化与立体人物的两种倾向存在统一性

人物性格标签化与立体人物的两种倾向存在统一性

2024-07-01 18: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久以来,关于小说创作的人物设定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最明显最尖锐的人物设定倾向,莫过于这两种。

一种是人物性格标签化,平面化的倾向,这是几乎很多作品之中的一种小说技术处理;另一种是企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场景,彰显人物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做出的不同选择,彰显立体人物的方式。

有人认为这个存在矛盾性,其实确实是如此,但是正是因为有矛盾,才存在统一性。

我觉得二者并无矛盾,而且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统一性。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典型的人物塑造方式,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才好议论这两者存在的合理性。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种,人物塑造平面化,标签化。这种人物塑造为何会出现,这最主要的是因为人的成长的过程之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在他的青春期到成人阶段,这个时期的遭遇,生活状况,家庭环境,教育环境,这些完整而真实地构成了这个人的内在生活态度,构成了他的品性,构成了他的内在气质,构成了他的三观,形成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他们在成人之后,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形成了一套对事对人的看法和观点,这些是那些标签化的人物之所以成立的根本理由,一个人的性格一经形成,便具备了相对稳定性,在日后的岁月里面,即使发生改变,也是在自己的身体内部发生的局部改变。甚至一个人的秉性在成人之前,经历的事情太深刻,太过难以忘怀,甚至这一种思想就开始在体内根深蒂固的存在下去了,这些正是构成内在灵魂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不容易轻易变更,对于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大部分人没有自发的省悟能力;即使偶有醒悟,也会在自己的自我安慰之中得过且过,很少真正的开始行动,正是因为这些,所以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少数,才有了二八定律。甚至在开始的时候,种种倾向就将他引向到了悲剧性的结局,所以才会有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说。

举个例子,我们讲岳飞,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岳和,是汤阴县有名的员外,乐善好施,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从小从来没有因为经济问题,而受到限制,受家庭熏陶,他长大之后,形成了对金钱的一种观念。后来岳飞抗金有大功,高宗皇帝赐他宅院他屡次不受,赐给美女也不要,这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有野心,而是他这个人秉性使然,有皇帝的这种封赐,别人求之不得,他情愿皇帝将它赐给其他有功的将士,这种态度恰恰是因为他父亲的那种慈善的态度影响了他,他觉得自己做了国家高官,自己住的过得去,福利比一般人好,皇帝赐给自己这些,不如将这些给其他的将士,要莫上交给国库,供给国家用,况且国家初建,也不是太富有,他的心里面始终想的是国家。

但是他这种性格于两宋时期的政治传统太不相容了。皇帝的心里面想的是,你位高权重,兵权在握,不图富贵,尽心于国,是跟自己抢饭碗。类似岳飞这类人,在封建社会,数不胜数。都是个人性格的悲剧造成的,而且在朝中的呼声一边倒的情况之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覆灭,他不会选择弯,是个宁折不弯的汉子,这跟他受母亲从小教育精忠报国的精神影响也很大。

同样的情况,我们来看韩世忠,韩世忠这个人,就比较世故,他懂得弯曲,当然也有无奈之举,这跟他生活的阅历也有关,他出身农家,有着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大小,有着农民式的保全自己的想法,两种不同的生活阅历,教育经历,是他们面对同一行为时做出不同的反应。

再说另一种倾向,立体化人物倾向。

因为人是个复杂动物,只要有动机,这个人可能做出自己性格范围之外的事情,这个怎么讲呢?我认为这个最重要的因由是人性,人性贪婪自私,人有私情,私欲。因而伟大与渺小之间,崇高与微贱之间,感性与理性之间总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是人性。人性几千年来就没变过太多,我们认为的立体感绝对是基于此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立体感的人物又从何谈起呢?

我们讲张居正是明代一代贤相,可是他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迫使吏部召自己的儿子为科举进士第一,他这个人自己很廉洁,对于国家之事奉公守法,皇帝抄家之时,发现他竟然家无余资,可是对于自己的爱子,他又岂能袖手旁观,这是存在人的身体之中的某种天然的感情,是不可能隔断的,在张居正身上,正是显示了他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微贱的统一。不光是张居正,在其他的政治人物身上,我们一再看到,这种东西在重现,比如林彪,比如某些落马的腐败官员,他们不是没有功绩,可是最终因为战胜不了人性而倒台。

另一类型,比如人在某种情形之下的做出的利己行为,这似乎不合乎这个人的性格,但是符合人性。

比如金庸在射雕之中写郭靖,遭遇强敌围攻,自己又身负重伤,这时候似乎按照他的性格他应该是告诉别人自己的处境,可是这样一来就会很危险,他也会撒谎。面对西毒欧阳锋的威逼,他还是写了颠倒的九阴真经,他固然知道这样下去,欧阳锋必然会因此而走火入魔,可是想到他危害武林,他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按说郭靖这一仁义心肠的大侠,对于敌人尚且留有三分仁义,更何况是没有太大深仇大恨的欧阳锋呢?但是在大义与小节之间,郭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种似乎违背本性的选择,似乎并没有抵消他的高大形象,反而显得他的大侠风范,这正是一个人在大事情之上的抉择。

同样的例如黄老邪,黄老邪与世无争,不拘世俗礼法,却因为女儿黄蓉,不得已多次闯入江湖,相比他的狠辣残酷,古怪性格,反倒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完美角色,闪耀了人性的光辉,并且为了女儿而帮助自己的女婿郭靖坚守襄阳,这似乎也有悖他的原则,可是这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他重情义,是个好父亲。

也有违背人性的,比如投敌卧底的,苦肉计,反间计中的死间,这些东西都是反人性的,正因为违背人性的太不正常,所以很多人对于这一点疏于防范,所以才有了许许多多的计谋韬略得以实施等等。当然这不只是在武侠之中,这些经验存在于几乎所有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之中。

当然既然外部环境对人有影响,如果特别巨大的外部环境变化之下,人的性格也会变化,比如发生突然的变故,生老死伤等等,这些也会改变一个人,如断臂的杨过,得知身世的杨康,大病之后的梅长苏等等,受到了巨大冲击的变故,会改变一个人。但这种改变,从更深层次讲,是人的情感,意识得到了某种背叛,或者是得不到释放的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好的作品总是完美的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人物立体化,最重要的是把握人性;人物性格的平面化,我觉得也不是很坏,因为这符合规律。发生突变只在强烈的巨大变化过后出现,这也是人物描述立体化的一个方面,我相信好的故事之中,一定存在着这些具体技术的交合,绝对不是简单的混搭,或者是单一的排斥,是自然而然地一种直观体现。把握这个问题的尺度,操之在我,需要每一个小说作者去深思。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