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是保胎和丰胸的灵丹妙药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工合成的孕激素保胎副作用 孕酮是保胎和丰胸的灵丹妙药吗?

孕酮是保胎和丰胸的灵丹妙药吗?

2023-09-23 11: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保胎

保胎

孕酮降低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子宫肌肉收缩,降低子宫肌对各种刺激(特别是缩宫素)的敏感性,使胎儿安全生长;

使子宫内膜这“土地”更佳肥沃,供给胚泡营养

使子宫内膜这“土地”更佳肥沃,供给胚泡营养

这一过程用医学专业名称称为“蜕膜反应”,指受精卵着床后,在孕酮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位于胚泡种植处深部的血液供应更加丰富,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更加旺盛,从而为胚泡提供营养;

丰乳

丰乳

孕酮和雌激素联合作用,促使乳房充分发育,为准妈妈产乳作好充分准备;对于未孕女性而言,通过吃孕酮是无法达到丰胸效果的,因为乳腺细胞的增长需要较高水平雌孕激素联合刺激。

抑制排卵

抑制排卵

受孕后女性体内孕酮水平会越来越高,高水平的孕酮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排卵。

试想,若是人体没有这种怀孕后便抑制排卵的机制,便存在怀孕后再次受精的风险。

这样一来,不仅妈妈可能承受不住多胞胎的压力,对于不同时期孕育上的宝宝而言,被迫同一时期被分娩出母体,肯定对宝宝是不利的。

所以人体非常精巧,通过这种负反馈机制,使得受孕后的女性便不再排卵,避免了风险。

孕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由于孕酮对于女性极其重要,因此也被开发作为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如下方面:

1.黄体功能不全

孕酮由黄体分泌,当黄体功能不全时,体内孕酮水平不足,使子宫内膜未能及时转换,而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因此往往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这种情况下于排卵后1~3日每日肌注10~20mg,连用7~10日。

2.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孕酮有保胎的作用。若怀孕20周以内有阴道流血可能预示着先兆流产;若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则为习惯性流产。

当有上述情况时,可在检查出怀孕后便每日肌注10~20mg孕酮,持续注射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或直至妊娠3个月胎盘形成后为止。

3.闭经

女性月经周期是在雌孕激素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当生育期闭经时可以通过“人工周期”的方式来调节月经。

即模拟体内激素的周期及水平,通过外源的方式为身体补充雌孕激素,使之恢复月经。

4.功能性子宫出血

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较为多,若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可用孕酮进行质粒。

具体做法是每日肌注10mg,连用5~10日,如在用药期间月经来潮,立即停药。

孕酮挺好,多用点对身体有没有害?

是药三分毒,孕酮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偶见头晕、头痛、恶心、抑郁等症状,一般较轻;

有时可致乳房胀痛和腹痛;

长期使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并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由于胚胎的异常为导致流产的常见原因,孕激素的保胎治疗可能使异常妊娠保持到足月,从而增加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婴儿的出生率。

医生说孕酮也有天然的和合成的,我该怎么选?

孕酮按照提取加工方式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孕酮和人工合成孕酮。天然孕酮是由天然植物萃取后制成,人工合成孕酮是用化学工艺方法由类似物质合成加工的。

天然孕酮与人体自身产生孕激素结构一模一样,而人工合成孕酮的结构与人体产生孕激素相似却不完全相同。

相对合成孕酮,天然孕酮因与人体自身孕激素相似而副作用少,能减少胎儿的畸形发生率,减少妇女的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风险。

若短期服用,比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治疗,天然孕酮和合成孕酮的差别并不明显;

但若需要长期服用,尤其是怀孕需要保胎的准妈妈,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天然黄体酮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孕酮低可以食补吗?

若有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状,或者有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病史,可能反应出体内孕酮水平偏低。建议及时到医院做检查。若确定需要补充孕酮时,除了用药补充外,食用含孕酮高的食物也可以辅助增加体内孕酮含量,比如维生素E、黄豆、桃子、柚子、山楂、草莓、猕猴桃、鸭梨等。

但孕酮较低时不能单独靠食物获取,因为食物中孕酮含量很低。所以,若需要补充孕酮,还需要遵从医嘱进行药物补充。

作者:Yao,医学博士

参考资料: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8月.

[2]程泾,徐键.妇科临床用药指南[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张建平,王良义.妇产科药物手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