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保险密度创新高、保险深度滑至七年来谷底,释放哪些信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口密度排名 2022年全国保险密度创新高、保险深度滑至七年来谷底,释放哪些信号?

2022年全国保险密度创新高、保险深度滑至七年来谷底,释放哪些信号?

#2022年全国保险密度创新高、保险深度滑至七年来谷底,释放哪些信号?|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北京商报

随着各地区年度保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公布,31省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出炉。2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88%和3326元/人,与保险密度创十年来新高不同的是,保险深度2022年继续走“下坡路”。此外,保险深度跑赢全国的地区主要在北方,而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和东部发达地区保险密度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各地区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有何根本原因?未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的趋势走向如何?

深度跌、密度涨

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考量指标。保险深度指的是地区内的保费收入总和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比例,可以反映该地区保险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保险密度是指地区内的人均保费,它不仅代表着该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也体现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大众保险意识的强弱。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全国各地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以及最新经济发展数据计算,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为3.88%,放眼近十年数据,保险深度在2020年达到4.45%的顶峰后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为近七年来最低。

在保险深度超过全国的15个地区中,除了上海(4.7%)、广东(4.6%)、浙江(4%)、四川(4%)外,均为北方地区。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北京(6.6%)、黑龙江(4.8%)、吉林(3.8%)。

对于北方地区占据保险深度排行榜的多个“席位”,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北方一些省市的保险消费都快于经济增长,所以保险深度较高。

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总保费收入与人均保费收入均有明显提升,但保险市场的空间不均衡性也越发凸显。分地区来看,2022年北京地区保险深度升至第一,为6.6%。西藏地区1.8%的保险深度则最低。

与保险深度“走弱”不同,2022年全国保险密度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值,为3326元,人均保费较2021年增长147元。分地区来看,2022年北京地区保险密度人均1.26万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不难发现,保险密度与当地的发达程度一般呈正相关态势,包括北京(12604元)、上海(8416元)、江苏(5076元)、天津(4881元)、浙江(4785元)等在内的8个地区保险密度超全国平均水平。

与保险密度超4000元的6个地区均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不同的是,甘肃(1971元)、贵州(1309元)等七个地区保险密度不足2000元。

地区保险密度高于全国,说明当地民众对保险的认知较为全面,配备保险更齐全。在李文中看来,保险密度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通常收入水平越高的地方保险密度越高。各地的文化传统对民众的风险意识与保险意识有着较大影响,这也会导致部分地区的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都较低。

险企需聚焦差异化、深耕细分领域

缘何会形成保险密度走强、保险深度下跌这一反差?

在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看来,保险密度走强、深度下跌取决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计算公式,在总体保费规模增速相同的情况下,人口总量的增速放缓乃至部分地区负增长,会导致保险密度的提升,而国内生产总值高于保费增速,会导致保险深度下降。

“保险密度走强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增长和保费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人口增长越来越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引起的;保险深度下跌是因为近年来保险业进入转型期,2021年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2022年虽然增速达到4.58%,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但仍然低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因此保险深度持续下跌。”李文中表示。

对于未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的走势而言,随着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保险密度或进一步提升,而保险深度的变化则取决于保险业是否能够回到中高速增长的路径。李文中表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经济将有更快增长,但人口低增长的状况将会继续,因此保险密度将会进一步提升。此外,我国保险业当前发展的常态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因此李文中对保险深度下跌这一局面有可能扭转持乐观态度。

需要关注的是,顶层设计频频喊话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须提高。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指出,我国保费规模已是世界第二,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须提高,险种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不够,要大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可根据各地差异化的保险需求,“因地制宜”开发区域化保险产品。除此之外,避免产品同质化,聚焦细分领域仍是险企待进一步发力的方向。

李文中表示,由于我国人身险的体量已经远大于财产险,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的提高受人身险的影响更大,人身险的需求主要是个人与家庭需求。而且,“80后”“90后”的保险意识明显增强,保险消费的主动性明显提升。因此,人身险业需要在这样有大背景下重点深耕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做好客户细分,开发设计更多个性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财险业则应继续服务好国家产业政策与社会治理的需要。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