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名词解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重要必考点有哪些 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名词解释

2024-06-28 2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人体解剖重点知识必考题知识点归纳

人体解剖基础知识,大一的学姐给大家总结归纳了下面的知识点,包括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名词解释和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试题

1、器官:几种不同组织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2、系统:形态不同、共同完成一种连续的功能的器官组合在一起称为系统

3、内脏: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孔道与外界相通,统称为内脏

4、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5、椎孔:椎体与椎弓构成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纳脊髓

6、椎间孔:相邻两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7、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是骶管麻醉的定位标志

8、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围成,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9、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推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后外侧纤维环薄弱,易引起椎间盘突出

10、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借骨连接 连接而成,具有参与呼吸运动,保护胸腹腔器官的功能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是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

12、胸骨下角: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内有剑突

13、肋弓:第8~10对肋软骨的前端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下缘形成肋弓

14、翼点:位于颅侧面的颞窝内,是额、顶、颞、蝶四骨之间相交的区域,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骨折时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5、前囟:位于颅顶矢状缝前端充填的纤维组织膜,呈菱形,新生儿多于生后1岁半闭合。

16、鼻旁窦:位于同名颅骨内,并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内衬黏膜构成;包括上颌窦、蝶窦、筛窦、额窦各一对17、桡神经沟:肱骨中段的后上方 从内上 斜向 外下 的浅沟 称桡神经沟,内有桡神经通过

18、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后方的浅沟,内有尺神经经过

19、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伸肘180°时呈一直线,当肘关节前屈90°时呈一等腰三角形,这种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提示有肘关节脱位

20、耻骨下角:两侧耻骨下支、坐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所成的夹角称耻骨下角

21、足号:跗骨和跖骨借骨连接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器官等作用

22、腹般沟韧带:腹外斜肌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形。

23、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内侧 半上方的一条斜行肌腱裂隙,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

24、骶管裂孔:骶骨内的骶管,上端与椎管相连,下端开口呈三角形,称骶管裂孔

25、股三角:位于股前面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缝匠肌围成,内有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

26、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之间的消化道称上消化道

27、下消化道:空肠至肛门的消化管称下消化道。

28、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线。

29、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十二指肠与空肠相连处的结缔组织称十二指肠悬初带,是空肠起始端的标志,也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线

30、回盲瓣:回肠突入盲肠的肠管称回盲瓣,既可限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可以阻止大肠内容物返流小肠的作用。31、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急性阑尾炎的压痛点。

32、齿状线:由肛柱的下端和肛瓣边缘共同围成的锯齿状的环行线,它是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也是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

33、肝门:肝的脏面有一“H"型沟,其横沟称肝门: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

34、肝胰壶腹: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35、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潜在间隙称腹膜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可经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

36、直肠子宫凹陷:是直肠与子宫之间较大而恒定的凹陷,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37、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38、蝶筛隐窝:在上鼻甲的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的凹陷称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部位。

39、声门裂:两侧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40、喉室: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部分,向两侧延伸为喉室;喉室产生润滑液,润滑声带41、肺门:肺内侧面近中央处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

42、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称肺根

43、心切迹:左肺前缘下份有一明显弧形回陷称心切迹,由心脏压追左肺形成

44、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的部分;其组织结构硫松,炎症时易水肿,引起窒息45、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密闭腔隙称胸膜腔

46、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的半环形间隙称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

47、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

48、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肾的部位

49、肾区:位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肾病变时该处有叩击痛

50、肾窦:肾门向内凹陷形成的腔隙称肾窦,容纳肾大小盏、肾孟、肾血管和脂防组织

51、肾柱:肾皮质伸入肾髓质的部分称肾柱52、肾缔: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为肾蒂;左侧肾蒂较长

53、肾乳头:位于肾髓质,即肾锥体的尖端部分,外形圆纯,朝向肾窦

54、脂肪囊:脂肪囊为包被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层,是肾囊封闭药物注射的部位55、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此处黏膜无论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光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56、精索: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深环一段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和神经等

57、前尿道:男性的前尿道是指尿道穿过海绵体的部分

58、睾丸鞘膜腔:鞘膜脏、壁 两层在睾丸后缘相互移行围成密闭的腔隙称睾丸鞘膜腔59、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与子宫体相接部分稍窄细称子宫峡,是产科剖宫取胎处

60、阴道穹: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分之间形成的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

61、会阴:指封闭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有尿道、直肠及女性阴道等通过62、狭义会阴: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

63、动脉:输送血液离心的血管称动脉

64、卵圆窝:指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的卵圆形凹陷,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65、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 分叉处 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有一结缔组织索 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66、体循环:循环于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大循环

67、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下行注入右心房。

68、窦房结: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 交界处 心外膜的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69、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 在胰头的后方汇合而成,收集腹腔内除肝和直肠下端外 所有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70、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71、危险三角:面部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区城称危险三角:此处静脉无静脉瓣,该区炎症如处理不当,可逆行向上引起颅内感染72、胸导管:起位于第1腰椎前面的乳糜池,向上穿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

73、乳糜池:胸导管起始部的囊状膨大,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位于第1腰推的前方

74、巩膜静脉窦: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房水由此汇入眼静脉。

75、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侧处的白色圆盘状的结构,无感光能力称为生理性盲点

76、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位于蜗管的基底膜上,能接受声波的刺激

77、黄斑:距 视神经盘 颞侧约3.5mm处 的黄色圆形小区 称黄斑:其中央略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78、壶腹脊:膜壶腹内的突起 称壶腹崤,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79、咽鼓管:又称欧氏管,是沟通 鼓室与鼻咽部 的通道,可保持 鼓室内外 的气压平衡。

8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 聚集的部位,分布于大、小脑 表面的灰质 称皮质

81、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分布于大、小脑的白质 称髓质。82、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 团块状或柱状 结构83、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结节状 结构

84、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85、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成束的神经纤维 被结缔组织 包绕形成的条索状结构86、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对第一腰椎下缘

87、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下面,近枕骨大孔处的部分 较隆突 称小脑扁桃体

88、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内有脑脊液

89、基底核:包埋在 大脑髓质内 的灰质团块,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和杏仁体

90、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大脑水平切面 为一宽厚的白质层,呈“><“形

91、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 骨膜 之间的狭窄腔隙,是硬膜外麻醉的部位

92、硬脑膜窦:硬脑膜某些部分 两层分开 形成的含 静脉血的腔隙 称硬脑膜窦

93、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

94、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 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 吻合而成,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 的周围

95、脉络丛:在脑室附近,由软脑膜、毛细血管和室管膜上皮 共同突入脑室内 构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97、视交又:是由双眼视网鼻侧半交叉纤维和双眼视网膜顾侧半不交叉纤锥所共同学96、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节与节之间 借 节间支 相连 构成串珠状的 神经节链,称为交感干

98、锥体系:指由大脑皮层发出 并经延髓锥体 抵达对侧 脊前角的皮质脊髓束 和抵达 脑神经运动核的皮质核束

人体解剖重点知识必考题

简答题1、简述骨的形态分类及各类骨的结构特点。

答:骨按外形不同,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长骨呈管状,中部稍细称骨干,两端膨大称骨骺:短骨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扁骨呈板状: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2、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答: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轴助结构:韧带和关节盘;膝关节内的关节盘称半月板,能增强关节稳固性,有利于关节运动

3、简述推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

答:椎骨有椎体、推弓和七个突起。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下各伸出一对上下关节突;向后伸出一个棘突。椎体呈 短圆柱状,位于椎骨前部;推弓呈半环状连于后部,二者共同围成椎孔。特点:①颈椎 椎体较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②胸椎 椎体侧面和横突末端前面 有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 斜向 后下方③腰椎 椎体粗大,棘突为矢状位的骨板,水平后伸。

4、简述推间盘的位置、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答: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纤维环后外侧部薄弱,破裂时髓核可由此 突出压迫 脊神经和脊髓,引起 椎间盘脱出症。

5、简述肩关节的组成及构造特点

答:肩关节有肩胛骨的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①肱骨头大,关节孟小而浅,两关节面差别较大②关节囊薄弱,韧带松驰,其下壁薄弱,肩关节 易向 前下方 脱位③关节囊内有 肱二头肌 长头腱 通过。

6、简述骨盆的组成,小骨盆上、下口之间的分界

答:①骨盆由骶骨、尾骨、左右髂骨 及其骨连接构成;②以界线为界分为大、小骨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环行线

8、简述膝关节的组成及构造特点

答: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特点:①股骨与胫骨内、外侧 髁关节面之间 有半月板,增加关节稳固性,有利于运动②关节囊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韧带加强,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加强③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对关节的稳固起重要作用9、临床上计数肋骨序数的骨性标志有哪些答:①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微凸的角,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在胸部计数肋骨②肩胛骨上角:平对第2肋③肩胛骨下角:约平对第7肋

10、临床上计数椎骨序数的骨性标志。

答:①第7颈椎棘突:当头前屈时特别隆起,可用于计数颈、胸椎;②髂嵴:两侧髂嵴的最高点连线平对第4腰椎的棘突,可用于计数腰椎③肩胛骨:两侧的肩胛冈内侧端 的连线 通过第3胸椎棘突,也可用于计数胸椎

11、简述膈的结构和功能

答:膈位于胸腹腔之间,为向上膨隆的扁肌膈周围部 为肌部;中央部的腱膜,称中心腱膈有3膈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各孔分别有主动脉、食管和下腔静脉等结构通过膈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助吸气:舒张时,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有促进排便及分娩等作用

12、股三角位于何处,写出其境界和内容答:股三角位于股前面的上部,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界为长收肌;由内向外依次为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通过

13、简述咽的分部和交通

答:咽分为鼻咽、口咽、喉咽;鼻咽向前 经鼻孔通鼻腔、经咽鼓管通鼓室;口咽向前经咽峡通口腔;喉咽向 前下方 通喉腔,向下通食管

14、食管的三处狭窄位于何处,各部狭窄距切牙的距离

答:食管全长有三处狭窄,自上而下是①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②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③食管穿膈处,距中切牙40cm这些部分是损伤、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也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15、简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答:位置:胃中等充盈程度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形态:胃有两壁、两口和两缘:两壁:前壁和后壁两口:入口称贲门,出口称幽门两缘:上缘较短,凹向右上,称胃小弯下缘较长,凸向左下,称胃大弯四部:贲门部:位于近贲门附近的部分胃 底:高于贲门平面的部分胃 体:位于角切迹和胃底之间的部分幽门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又称“胃窦”,幽门部又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16、试述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答: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体表投影:肝上界:右锁骨中线上与第5肋相交,左锁骨中线上与第5肋间隙相交肝下界:右侧与右肋弓基本一致,在腹上区比剑突低3cm,平静呼吸时,肝可上下移动2-3cm,

17、胆囊底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各在何处,

答: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 稍下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18、简述肛管的形态特点

答:肛管内可见6~10条纵行黏膜皱襞叫做肛柱;肛柱下端间连有半月状的肛瓣,柱、瓣间围成肛窦:肛柱下端与肛瓣上缘连成齿状线,其为内、外痔的分界线。齿状线下方的1cm的肛管内面有一浅沟,称为白线:白线与齿状线间的环状部分,称为肛梳:肛门有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前者属平滑肌,只能协助排便,无括约肛门的作用:后者属骨格肌,有括约的肛门、控制排便的作用。19、何为腹膜腔?男女腹膜腔有何区别和临床意义

答: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不规则腔隙称腹膜腔;男性腹膜腔为封闭的腔隙;女性的膜腔借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故女性腹膜腔易感染;男性腹膜腔的最低点是直肠膀胱陷凹:女性则为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腔积液易在此处积存

20、写出体循环的途径

答: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身体各部毛细血管→汇合于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右心房。

21、简述心内各腔有哪些入口和出口

答:右心房的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出口:右房室口右心室的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左心房的入口: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左心室的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

22、简述心的外形和位置

答:位置: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外形:1、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在左侧第5肋间隙,距锁骨中线内侧1~2cm2、心底:朝向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构成3、两面: ①胸肋面:朝向胸骨及肋软骨,主要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②隔面:与隔的中心腱相邻,主要由左心室和右心室构成4、三缘: ①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②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③下缘:由右心室和左心室(心尖)构成5、三沟: ①冠状沟:为心房与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②前室间沟:为左、右心室在胸肋面的分界标志③后室间沟:为左、右心室在隔面的分界标志。

23、简述颞部头皮、面部、上肢及下肢外伤后,压迫止血的部位和血管

答:颞部头皮出血,可在耳屏前方,压迫颞浅动脉进行止血面部出血,可在咬肌前缘与下颌体交界处,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前臂出血,可在臂中部,肱二头肌内侧压迫肱动脉进行止血下肢出血,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压迫股动脉进行止血足背出血,可在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压迫足背动脉进行止血24、腹腔干有哪些分支,各分部于何处

答:腹腔干包括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①胃左动脉:分布于食管腹段、贲门和胃小弯前、后胃壁②肝动脉:分布于肝、胆套、胃小弯和胃大弯的胃壁及十二指肠、大网膜、胰头③脾动脉:分布于胰、牌、胃大弯、胃底部和大网膜

25、简述营养胃的动脉血管有哪些

答:1、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2、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3、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

26、什么叫危险三角,为什么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

答:面部两侧口角至鼻根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面静脉 经 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此处无静脉瓣,若有炎症处理不当时,细菌可沿面静脉,经眼静脉蔓延到颅内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

27、肝门静脉的属支有哪些,收集范围如何答:①脾静脉②肠系膜上静脉③肠系膜下静脉④胃左静脉⑤胃右静脉⑥胆囊静脉⑦附脐静脉收集腹腔内除肝和直肠下段以外所有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

28、全身可供做静脉穿刺、输液 的 浅静脉有哪些

答:①颈外静脉②手背静脉网③头静脉④贵要静脉⑤肘正中静脉⑥大隐静脉⑦足背静脉弓

29、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各注入何淋巴导管答:全身淋巴管有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千、左右腰干及肠干。其中右侧颈干、右锁骨下干、右侧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淋巴导管,其余6条淋巴干注入胸导管

30、简述胸导管的起始、形成、注入部位及收集范围。

答:胸导管起始于第1腰椎前面的乳糜池,向上穿 主动脉裂孔 入胸腔,至颈根部 弯向 左 注入左静脉角。沿途收集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及肠干的淋巴回流。共收集左上半身、两侧下半身的淋巴。

31、简述脾的形态、位置及触诊标志。

答:脾为扁椭圆形的实质器官,色暗红,质软而脆:可分为脏、膈两面,上、下两缘;膈面平滑较凸,脏面中央有脾门,是血管、神经出入的部位;下缘钝厚,上缘2~3个牌切迹;脾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肿大时,脾切迹是触诊脾的标志32、简述鼻旁窦的开口部位,为什么上颌窦易发生慢性炎症,

答:部位:上颌窦、额额、筛窦前、中群 均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 开口于 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因上颌窦为容积最大的一对鼻旁窦,且开口位置高于窦底,炎症时分泌物不易引流,故引起慢性炎症。

33、左、右 主 支气管有何特点,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走行较垂直;临床上当发生气管异物时,容易坠入右侧主支气管。

34、声门下腔有何结构特点,有什么临味意义

答:声门下腔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特别是幼儿,因喉腔狭小,水肿时常可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

35、喉腔分为哪几部,各部分如何划分。答:①喉腔被前庭襞和声襞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部分。②前庭襞以上的部分称喉前庭,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部分称喉中间腔③声门裂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部分称声门下腔

36、组成喉的软骨有哪些,其结构特点如何答:喉的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一对杓状软骨甲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由两块近似立方形的软骨板在前正中线处愈合而成环状软骨呈戒指状,有支撑气管、保护呼吸道通畅的作用会厌软骨形似树叶,吞咽时遮盖喉口杓状软骨左右各一,有声带附着

37、简述肺的位置和形态。

答:肺位于胸腔内,膈的上方,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左肺狭长,右肺粗短:每侧肺呈半圆锥体,分为1尖、1底、2面、3缘;肺尖突入颈根部,可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约2~3cm肺底与膈相邻,外侧面称肋面,内面称纵隔面,中央的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前缘、下缘都较锐利,后缘圆钝:左肺前缘的下部有心切迹: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39、简述肾的位置及椎体、肋的对应关系答: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的上部左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上缘,下端平第3腰推上缘。右肾受肝的影响,比左肾略低半个推体。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

40、输尿管狭窄部分在何处,有何临床意义答:3处狭窄分别在:输尿管起始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输尿管穿膀胱壁处。3处狭窄常是泌尿管道结石易滞留的部位。

41、什么是膀胱三角?它有什么特点和意义答: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此区因 无 黏膜下层,无论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光滑无皱襞,是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42、简述女性尿道起止和开口部位,有什么解剖特点

答:女性尿道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在阴道前方下行,穿过尿生殖膈,以尿道外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女性尿道宽、短(4~5cm)、直,故易引起泌尿系 逆行感染。43、简述男性尿道分布、狭窄和弯曲,有何临床意义答:3个部分: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3处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处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44、输卵管分哪几部,受精和结扎的部位各在何处

答:由内侧向外侧:①子宫部②输卵管峡部③输卵管壶腹部④输卵管漏斗部;受精处:输卵管壶腹部结扎处:输卵管峡部

45、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固定装置

答:子宫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在膀胱和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子宫分为3部: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子宫颈又分为 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的正常位置依赖于 盆底肌 承托和韧带牵引。固定子宫初带有:①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②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状态③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下垂④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状态。46、简述阴道穹的形成以及腹膜腔的关系和临床意义答:阴道上端和子宫颈阴道部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阴道穹后部较深,与直肠子宫陷凹之间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临床上对腹膜腔积液的病人,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抽取。

47简述眼球外肌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①提上睑肌: 提上睑②内直肌: 使眼球转向内侧③外直肌: 使眼球转向外侧④上直肌: 使眼球转向上内⑤下直肌: 使眼球转向辖内⑥上斜肌: 使眼球转向下外⑦下斜肌: 使眼球转向上外

48、外界光线经过哪些结构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

答:光线→角膜→前房→瞳孔→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共8个)

49、写出房水的产生,循环途径及作用

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从眼后房经瞳孔到达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回流入眼静脉。作用:房水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及维持眼内压的作用,若房水回流受阻,可引起眼压升高,导致视网膜受压而出现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临床上称青光眼简述咽鼓管的功能,

50、小儿咽鼓管有何特点及临床意义?

答:咽鼓管是连通鼓室和咽腔的管道。平时关闭,当吞咽 或 张大口腔 时被动打开,使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平衡,以保持鼓膜正常形态和张力,小儿咽鼓管短而平直,管腔较大,因而咽部感染易经此蔓延至鼓室,引起中耳炎。

51、简述声波传向内耳的途径,

答: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外淋巴→内淋巴→基底膜→螺旋器→蜗神经→听觉中枢(共11个)

52、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有哪些,各连于何处

答:中脑:动眼神经连于脚间窝。滑车神经连于下丘下方;脑桥:三叉神经连于脑桥腹侧面外侧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连于 延髓脑桥沟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连于延髓后外侧沟,舌下神经连于延髓前外侧沟

53、何为小脑扁桃体,有何临床意义

答:小脑半球下面靠近枕骨大孔处较 膨隆 称小脑扁桃体。当颅内压增高时,该处可被挤向枕骨大孔,压迫延髓生命中枢,危及生命。

54、大脑皮质有哪些重要中枢,各位于何处答: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躯体 视 区:位于枕叶内侧面 距状沟两侧 的皮质躯体 听 区:位于颞横回。55、简述大脑动脉环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答:大脑动脉环由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当动脉环某处血流受阻时,可通过血流重新分布,以保证脑的血液供应

56、简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答:脑脊液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失状窦(共9个)

57、简述胸神经前支的分部。

答:胸神经前支分布于肋间肌、胸前外侧壁皮肤和壁胸膜及腹前外侧壁皮肤、壁腹膜和腹前外侧壁各肌。胸神经前支,在胸腹部的分布有明显阶段性。如胸骨角平面、乳头平面、剑突平面、肋弓平面和脐平面分别由第2、4、6、8、10胸神经前支分布。另外,胸12前支分布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平面

58、简述臂丛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其支配的肌群名称。

答:①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等②正中神经:支配 前臂前群 桡侧的屈肌、手掌外侧肌群等③尺 神经:支配 前臂前群 尺侧的屈肌、手掌内侧和中间肌群等④桡 神经:支配 前臂后群 伸肌群等⑤腋 神经:支配三角肌等。

以上就是人体解剖学重点必考名词解释,考试试题知识点的归纳,更多的医学知识,医学视频,马上关注up主-医维度解剖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