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学派 论亚里士多德

论亚里士多德

2024-07-11 2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确保“逻辑一致,逐词对译”?

如何确保“逻辑一致,逐词对译”?

逻辑一致性原则意味着原文与译文在如下五个方面的一致:

第一,“主词—谓词”结构的一致。

第二,逻辑联接词一致。包括两个方面:外在逻辑联接词一致与内在逻辑联接词一致。逻辑联接词包括:“并非”“如果...那么”“并且”“或者”“当且仅当”。

第三,量词(含“存在量词”与“全称量词”)的一致。

第四,模态词(含“必然”“可能”)的一致。

第五,论证模式(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范式例证”)的一致性。

逻辑一致性原则的实践效果是“三译”:译概念,译命题,译论证。哲学思维的第一步是对世界进行概念化,所以,务必译出原作中所有概念。哲学思维的第二步是对世界中的物与事进行陈述,这种陈述的结果就是命题,所以,务必译出原作中的所有命题。哲学思维的第三步必然基于已有的陈述推导出新的陈述,这种推导结果就是论证,所以,务必译出原作中论证结构。这种论证结构,或者是演绎推理,或者是归纳推理,或者是类比推理,或者是范式例证。

“逐词对译(de verbo ad verbum)”要求在保证译文合乎语法与逻辑要求的情况下,译文中的每个字都能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所谓“格义”不涉及逻辑一致性原则,只涉及逐词对译原则。即在逐词对译过程中,注意中西文化术语之间的疏通与转换。

反“逻辑一致性原则”译文例证:

πάντες ἄνθρωποι τοῦ εἰδέναι ὀρέγονται φύσει. (Aristoteles, Meta. 980a21.)

所有人自然地追求知道。(陈庆译)

Omnes homines natura scire desiderant.(trans. William of Moerbeke)

Omnes homines natura scire desiderant. (trans. Bessarione)

Alle Menschen streben von Natur nach Wissen. (trans. Hermann Bonitz)

Tous les hommes ont un désir naturel de savoir,..(trans. Victor Cousin)

All men naturally desire knowledge. (trans. Hugh Tredennic)

All men by nature desire to know. (trans. W.D.Ross)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中文译法一)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中文译法二)

以上《形而上学》开篇命题是一个关于人之属性的全程量词命题:

主词:“所有人(πάντες ἄνθρωποι)”(“所有”是全称量词)

谓词:“自然地追求知道(τοῦ εἰδέναι ὀρέγονται φύσει)”

显然,中文译本颠倒了原作中的“主词——谓词”结构,将作为主词的“所有人”归入了谓词范畴。

好的译本造福子孙,坏的译本造恶子孙,所以,译者肩负一个民族文化活力之涵养重任。

伟大的翻译乃是与不朽者一起不朽之事业!

陈庆 法学博士 法学副教授

西南大学拉丁文经藏研究所所长

西南大学法学图书馆馆长

陈庆 法学博士 法学副教授

西南大学拉丁文经藏研究所所长

西南大学法学图书馆馆长

写于西南大学拉丁文经藏研究所

2016年9月23日

译文解释:

“所有人”:πάντες ἄνθρωποι。两个拉丁文译本对应的翻译是Omnes homines;德译本对应的翻译是Alle Menschen;法译本对应的翻译是Tous les hommes;两个英译本对应的翻译是All men;中文译法一是“人类的;中文译法二是“所有人”。//疏证:(1)πάντες是形容词πᾶς的阳性、复数、主格形式,义为“所有的”。(2)ἄνθρωποι是阳性名词ἄνθρωπος的复数、主格形式,义为“人”。(3)“所有/πάντες”是一个全称量词,具有逻辑意义。拉丁文译本、德译本、法译本与英译本都将πάντες ἄνθρωποι译为“所有的人”。从逻辑上看,中文译法一的译法,即将“所有人/πάντες ἄνθρωποι”译为“人类”,未译出这里的量词含义。

“追求知道”:τοῦ εἰδέναι ὀρέγονται。两个拉丁文译本对应的翻译都是scire desiderant;德译本对应的翻译是streben...nach Wissen;法译本对应的翻译是ont un désir...de savoir;Hugh Tredennic的译法是desire knowledge,W.D.Ross的译法是desire to know; 两个中译本对应的翻译都是“求知”。//疏证:(1)ὀρέγονται是ὀρέγω的第三人称、复数、现在时、陈述语气、中动态形式;ὀρέγω的拉丁文对译词是porrigo,它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够...”或“伸展到...”;第二,“思慕...”“向往...”“追求”。(2)εἰδέναι是动词οἶδα的完成时、不定式、主动态形式;οἶδα的基本含义是“求知”。古希腊文动词的完成时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动作完成并伴随某种持续性的结果。作为οἶδα的完成时、不定式、主动态形式的εἰδέναι,应该理解为这样一种“求知”:处于完成状态并伴随某种与求知有关的持续性结果。这种“处于完成状态并伴随某种与求知有关的持续性结果的求知”,就是中文世界了的“知道”。即“道”通过“求知”而被人的理智把握到的状态。所以,εἰδέναι译为“知道”,τοῦ εἰδέναι ὀρέγονται译为“追求知道”。两个中译本中的“求知”没有译出εἰδέναι所蕴含的完成时内涵。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求知”是一种过程,而“求知”的完成形态是“知道”。在完成形态的“求知”状态下,即在“知道”的状态下,人的“追求/ὀρέγονται”才得以实现。由于“追求/ὀρέγονται”本身又表示“舒展”“伸展”“够着”,所以,当人达到“知道/εἰδέναι”状态时,人就获得了生命的舒展。这种生命舒展既是因于自然,也合于自然,因为“自然/φύσις”的本义就是生长。拉丁文译本、法译本与两个英译本的译法突出了“追求/ὀρέγονται”蕴含的“欲求”内涵,德译本译法则强调到达“知道”的过程的艰辛性。在翻译“知道/εἰδέναι”这个词时,拉丁文译本、法译本与Ross英译本都用了“知”这个词的不定式结构,而德译本与Hugh英译本用了“知”这个词的名词结构。前一译法强调“知”的过程,后一译法强调“知”的结果,而原文中的“知道/εἰδέναι”既蕴含“知”的过程义,也蕴含“知”的结果义。

3. “自然地”:φύσει。两个拉丁文译本对应的翻译是natura;德译本对应的翻译是von Natur;法译本对应的翻译是naturel;Hugh英译本对应的翻译是naturally;Ross英译本对应的翻译是by nature; 两个中译本对应的翻译是“是…的本性”。//疏证:φύσει是阴性名词φύσις的单数、与格形式,在句子作状语,而φύσις义“自然”,所以,φύσει译为“自然地”。拉丁文用natura的离格结构翻译“自然地/φύσει”。法译本将“自然地/φύσει”做形容词化处理,而两个中译本则将其做名词化处理,并且将“自然/φύσις”理解为“本性”。“自然/φύσις”是与“约定/νομος”相对的概念。如前所述,“自然/约定”二元划分是哲学思考的基石。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话,亚里士多德试图表达三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人、自然、知道。『自然=φύσις』被译为“本性”后,该词所蕴含的“自然/约定”二元分析架构就被掩盖。就此而言,两个中译本的译法值得商榷。

人赞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