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撒西(優しい)”真的是“温柔”的意思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亚撒西是什么意思 “亚撒西(優しい)”真的是“温柔”的意思吗

“亚撒西(優しい)”真的是“温柔”的意思吗

2024-06-10 2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促成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寒假开始关注嵐的番组。在采访中,松本润和樱井翔都提到过类似这样的说法:

優しさと強さは同义语と思います(温柔和强大是同义词)

——やさしいといえば?

——強さ。(——说到“温柔”想到的是?——强大。)

大野智主演的《忍者之国》的主题曲里也有一句“本当の優しさと 強さ求めて(追求真正的温柔与强大)”。

图源自微博“岚友会社”,侵删

于是想到这其中大概是有文化差异的,国人大约不那么容易提到“温柔”这个词,即使提到了,也不大会和“强大”类比,又或者现在确实有挺多人拿这两个词并举的,但一旦这么说了就好似有点翻译腔的味道了。

那么“優しい”和“温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把“温柔”一词输入日汉翻译词典,立刻会出现“優しい”一词。

百度翻译的结果有道翻译的结果

再翻译回来:

“温柔”也很快地显示出来。

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但实际上,这种近似只是相对而言的的:

a、两个词汇仅在外延意义(理性意义)上近似,而而探寻到内涵意义(情感意义和语用意义),则有很大的不同。

b、两个词汇仅在表示“温柔”的同一个义项上近似、可作比较,若涉及到其他义项则不可互译。

进一步来看:

1、日语的“優しい”可以兼用于男女,而汉语不常用

就直观感受而言,几乎每个拥有一点日语接触经历的人都能感受到,在日语中“優しい是不分男女的,用“優しい”来形容男性是一个褒义词,而在汉语中“温柔”如果拿来形容非长辈的男性,就有点娘娘腔的味道了。

通过语料库中的数据比较,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汉语语料中,温柔指称女性的比重尤其之高,涵盖了妻子、奶奶、母亲、妹妹等一系列家庭角色乃至模特、保姆等从事其他社会职业的女性。在部分说话人的观点中,“温柔”几乎是女性的代名词,如甘永柏在《河》中写道:“河是属于最女性的,因而是最温柔的自然的生物了”。相较之下,“温柔”直接形容男性的语料很少,在CCL语料库中的168条语料中仅有3例,而与之相比直接形容女性的条目是24例。尽管汉语中直接形容男性的语料少,但当涉及到形容声音(包括说话声音、歌声、曲调)、手(包括手臂、手指、手掌等肢体部位)、目光温柔时则不避讳用“温柔”来形容男性。

而在日语中,“優しい”不止限于女性,在男性群体中同样普遍使用“優しい男”的说法,比如“ヨンジュンは柔らかいイメ一ジの代名詞。彼はデビュ一時から柔らかいほほ笑みを持った優しい男でアピ一ルした(ヨンジュン是温柔形象的代名词。他自出道以来就是一个保持着柔和微笑的温柔的男子)。”

2、日语中,“優しい”修饰的对象更为广泛

在汉语CCL语料库中,以“温柔”形容的事物出现次数较高频的有:声音(12次)、手(10次)、水(7次)、风(6次)、光(5次)、笑容(4次)、目光(4次)、言语(4次)等;

而日语的“優しい”几乎可以修饰一切名物,并随具体语境存在一系列的义位变体。与汉语相同,日语的“優しい”同样常常用来形容笑容、眼睛、话语、光等,但还有用法如“優しい味(指食物的口味温和)”、“優しい雰囲気の花柄コーデ(搭配柔和的花纹)”、“優しい皺(温柔的皱纹)”等等。優しい不止指“温柔”,还包含了“友好”(在“环境に優しい”中引申为环保)、“善良”(彼は子猫を守ってくれて、本当に優しい人です)、和善等意思。

关于“和善”,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可以看出“温柔”和“優しい”其实是不对等的、不可直译的。

参看这个视频的10分25秒,当友人A要欺负友人B时,开玩笑说“我是很亚撒西的一个人”——这时候他多半不会说“我是很温柔的一个人”,因为他本能地感受到“亚撒西”的意思不能被“温柔”代替。

在佛教五不翻中,存在“多义不翻”与“尊重不翻”的情况,与此例类似。如果源语言中某词的含义(包括理性意义和内涵意义)能够被目标语言中的另一个词语完全取代,那么这个词汇的“冗余”的,不需要“嫁接”到目标语言中,“亚撒西”不能被“温柔取代”正是证明了含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尽管说话人未必是有意识的。

3、優しさと強さ?

回到我们最初提到的问题,在日语中“温柔”和“强大”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日语“少纳言”语料库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两者并提的例子。

除了前文中说到的岚之外,我很喜欢的Aimer的《夏雪冬花》里也有一句:“あなたに出会えなければ、強さも優しさも  知らないまま”(如果不与你相会的话,温柔和强大的意思,至今无从知晓)。

还有“昨日より 強さと優しさ,大人になってる(与昨日相比,变得更温柔强大,成为了大人)”等等。

而在汉语的语境中,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与温柔同时出现的高频词语按频率从高到底排序有:敦厚、恬静/娴静/静谧/恬淡平和、典雅、顺从、贤惠,(这些大都用来形容女性)。古代汉语语料库中,与温柔同时出现的高频词语按频率从高到低排序有:敦厚、典雅、和平/和顺。虽然也存在着“温柔”与“强大”并举的情况,以表现柔刚并济互相转换的生命特质,但关涉到诗歌音韵节律意旨中的美学传统,包蕴着韬光养晦、和光同尘的人格情操的“温柔敦厚”之于中国文化则是一支更重要的传统。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发现日语的“優しい(亚撒西)”较之中文具有含义更广泛、修饰的对象更广泛、修饰的人群更广泛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温柔”的意思也会改变,仅就我能搜集到的的语料的年代比较,在新文学和媒体语言中“温柔”的用法正在逐渐改变,在特定的亚文化圈中对于“温柔”的使用也具备更多的日语化特质。但由于能力有限,对于这个问题无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