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可改善尿路障礙,水腫,嘔吐脹氣,暈眩,腎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苓散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 五苓散可改善尿路障礙,水腫,嘔吐脹氣,暈眩,腎炎

五苓散可改善尿路障礙,水腫,嘔吐脹氣,暈眩,腎炎

#五苓散可改善尿路障礙,水腫,嘔吐脹氣,暈眩,腎炎|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五苓散是一個相當熱門且重要的中藥方劑,尤其是日本人的最愛,在Google Trend始終是網路熱門中藥,搜尋量日本佔第一名。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此中藥功用強大!

本方首見於《傷寒論》,歷代醫家都很重視對本方的研究和運用,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展。然而,後代對此方劑主治的理解與運用機制不同,區分為7種看法,列出如下:

太陽蓄水證:此派認為五苓散專治蓄水證這派看法最多,近代中醫教科書幾乎都是這樣寫。由於感冒傷寒太陽病表邪未解,內傳太陽膀胱之腑,體內水液積蓄在下半身(下焦),水蓄膀胱氣化不行,形成太陽經腑同病。外有太陽表邪,正邪相爭,運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法。 不屬於蓄水證:此派認為,這是「屬太陽表證合陽明裡熱津傷證」,是屬於「太陽病」與「陽明病」並病,因為熱傷體內津液所造成,因此會口渴。 蓄水與失水並存:此派認為其病機為汗,吐、下等津液大傷在先,氣化失司,水液內停在後。日人伊藤嘉紀也認為「這是因為在胃內與細胞間隙中水液滯留,而血液中水分不足」。 水熱停蓄膀胱:此派認為,「水道為熱所秘,故令小便不利」所謂:「熱在膀胱,故以五苓利水瀉熱」、「太陽之熱,傳人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吳謙提到:「乃冶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 脾失轉輸:此派認為,為「口渴」與「小便不利」是為脾臟氣血異常,運化水液能力失調所造成。 太陽與少陰同病,形成水寒互結:此派認為「因為太陽寒水之經,本寒而標熱,太陽表邪不解,病邪人里,從本化寒,使水寒之氣互結三焦」。清代柯琴認為:「是寒邪在太陽之半表裡,用五苓散飲暖水利水而發汗」。由於太陽與少陰相表裡,這是太陽與少陰並病,由於太陽病失治或誤治,邪犯少陰,氣化不及而致寒水不化。 不在太陽,而在三焦:此派認為「此治小便不利之主方,乃治三焦水道,而非治太陽藥也。把這個方劑定位在調治體內三焦水道,不屬於六經辨證範疇。

近代中醫師普遍認為「五苓散」的運用機制是第一種,這主要是因為此方劑主要就是被用來治療尿路障礙(無尿、頻尿...等等),因此被定位為治療膀胱疾病方劑。如果就六經辨證本質而言,應歸類於「太陽與少陰同病」,水寒互結之證較適當。

如果是化熱的證候,應屬「豬苓湯」證。一個人如果平時脾胃氣血虛弱者,脾臟運化水液失職,亦容易出現此證。

此方原本是散劑,目的是要使藥性較長時間停留在胃中,緩行經絡,以輸脾歸肺,下達膀胱,體內津液流暢,水得盡去,津液不傷。所以徐大椿就指出:「此乃散方,近人用以作湯,往往鮮效。」但實際上本方目前臨床上多作湯劑服用,亦有片劑、顆粒。

關於五苓散症狀,由於是太陽病表症,所以會出現:頭痛、發熱、脈浮。由於膀胱氣化不利,因此小便不利,口渴口乾。由於脾臟運化水液失職,水入即吐。

這是因為原本水飲停蓄下焦,加上飲入之水不得輸布,勢必導致愈飲愈蓄,水無去路,反而上逆,則水人即吐而成「水逆證」。

《黃帝內經》提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邪傳太陽膀胱之腑,膀胱氣化失常,則小便不利。水蓄不化,精津不得輸布,出現口渴口乾。

古人說:「渴欲飲水者,以五苓散救之,可知用五苓原是治水,不是治渴」,所以五苓散所治之水,是體內水液運化障礙所致,非煩渴、消渴之水。

《黃帝內經》提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因為水濕內停,困阻脾陽,或脾虛不運,水濕內停,脾虛不運,脾不制水,水濕流溢肌膚、經脈,導致水濕泛溢肌膚經脈而導致水腫、身重、下肢浮腫。

由於水濕阻中,脾胃失和,胃氣上逆則嘔吐,脾濕下注則腹瀉,二者兼有則成上吐下瀉之霍亂證。

體內水濕聚則為痰,水停則為飲,水濕停聚,久而不去則成「痰飲」,痰飲上泛,肺氣不利,則吐涎沫,短氣而咳嗽。痰飲為陰邪,易蔽阻陽氣,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躋下悸動,頭暈目眩。

現代常運用於:腹瀉、腹脹、急慢性腎炎、腎小球腎炎、肝硬化腹水、一般水腫、心源性水腫、腸炎、尿瀦留、腦積水、胸水、傳染性肝炎、泌尿系感染、中心性視網膜炎、青光眼等屬於水濕內停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加減法:兼腹脹者,加陳皮,積實以理氣消脹。兼熱者,去桂枝,加黃苓以清熱。中暑霍亂泄瀉者,加滑石以利濕清熱。伏暑身熱而大渴者,合人參白虎湯以益氣清熱生津。水腫較甚者,加桑白皮,橘皮,大腹皮、車前子以增強行水消腫作用。若水氣壅盛者,可與五皮散合用,則利水消腫之力更大。夏日痛風,選加威靈仙、防風、防己,細辛,木瓜,惹政仁,蒼耳子等以祛風勝濕止痛。

中醫古書寫到,五苓散是古代御醫的「預防方」,專門預防瘟疫,古今各種怪病也經常運用此方改善,值得現代人深入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