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汇集中国元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粮液配比比例 五粮液:汇集中国元素

五粮液:汇集中国元素

2024-04-29 07: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年前,五粮液登陆纽约时报广场,在“世界的十字路口”上,五粮液以世界品牌的身份展示着中国白酒的形象。五粮液代表着中国,经过3000多年历史的传承,五粮液全身血脉都彰显着中国标志符号。

五粮液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和谐品质的典型代表。品味五粮液,品味的不仅仅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千年发展历程的厚重积淀。

五粮液工业生态园区全貌

五粮和谐:中国哲学的精髓

五粮液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从古老的僰人的“蒟酱酒”,到唐宋时代的“荔枝绿”、“姚子雪曲”,从明清时代的“杂粮酒”到现在的五粮液。五粮液的历史也是中国哲学史的缩影,深刻反映中国思维的精髓。

宋代时,宜宾绅士姚君玉用玉米、高粱、大米、糯米、荞子五种粮食混合配置了五粮液的前身“姚子雪曲”。明代,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配方中这样记载:“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粮凑足数,地窖发酵天锅蒸。”

“陈氏秘方”配方中的五种粮食及百分比例为:高粱40%,大米20%,糯米20%,荞麦15%,玉米5%。1960年以前五粮液采用的配方,对“陈氏秘方”中五种粮食的配比作了适当的调整:高粱24%,大米28%,糯米7%,荞麦31%,玉米10%。1960年以后的优化配方用小麦取代了荞麦,并对五种粮食的配比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调整: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

现代科研证明:高粱味甘性温,富含铁和蛋白质,有健脾益胃的功用;大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糯米含有钙、磷、铁、维生素B等,有补虚、补血、止汗、健脾暖胃的作用;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功效;玉米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

实际上,《周礼》记载,当时宫廷食医(营养师)为皇上配餐就以六食(稻、黍、稷、粱、麦、瓜)为主,注重保健养生,合理搭配营养。《黄帝内经》总结出健康饮食指南:“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

不仅古代养生秘方在五粮液的历史中传承,而且五粮调更传承了中国哲学的实质。单从名字上看,“五粮”即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经由传统工艺汇精华于一“液”,这本身就是一种“和”而为一的过程。这恰恰反映出五粮液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和谐文化。

五粮液调和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之精华,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致力于各种成分的相互谐调,使得色、香、味相互平衡,犹如人生品味,体现了“和谐”的最高境界。

另外,“五”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是有神秘的象征意义的。“五”为满掌之数,古人学会掐指计数,至满掌的五而止,或许就此产生五这个数字的“圆满”、“具备”的语义。天有五星,地有五方,年有五时,物有五行,声有五音,颜有五色,谷有五粮,食有五味,人具五脏所具有的“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思想,也是和谐理想的体现。

不仅如此,中国哲学历来强调“天人合一”,主张身心要健康统一,人和环境要和谐统一。中国人追求的是人与宇宙天地乃至世间万物的和谐与共生,认为人与自然都是密不可分的、平等的存在物,对自然一直抱着一种热爱、崇敬、保护和欣赏的态度,源源不断地从自然中汲取美的营养,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内心。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美酒。绿色王国宜宾的独特生态环境,是生产出浓香甘美的生态美酒五粮液的基础。宜宾不可多得的绿色生态环境,是五粮液保持出众品质的根基。这也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最佳体现。五粮液把天、地、人的完美结合配制成醇香的美酒,五粮液的传统工艺与五粮配方,无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可以说,五粮液正是天地精华元气的象征。

因此,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和“和谐”之道在五粮液中可以找到新的解释:五粮液采天地之灵气、汇江河之脉流、融五谷之精华、纳人和之风情,把天、地、人的完美结合酿制成醇香的美酒,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五粮液注重感官上的色、香、味俱全,讲究酒的内在品质——醇和厚,注重饮用后的绵长回味,它的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正是中国和谐文化在酒文化中的最好体现。

五粮液古窖池

诗书大成:中国文化的精品

在中国历史上,美酒总是出现在诗歌、书画中,刺激文人骚客吟诗作赋。在一杯杯一盏盏觥筹交错中,流传多少千古名篇、成就多少大家名士。

公元765年的夏天,也就是唐代宗永泰元年6月,半生颠沛的大诗人杜甫从嘉州(今乐山)乘船东下,至戎州(今宜宾),本地刺史杨使君设宴东楼。杜甫终于尝到了宜宾的名产“荔枝绿”,同时还有戎州牛口庄糟头房名酿——“重碧春”。

重碧春酒为春天酿造,冬天成熟,或冬天酿造春天成熟,其色为重碧,在戎州远近闻名。酿造重碧的原料是四种粮食,具体都是哪四种尚不可断言,但配方上,重碧春是五粮液不折不扣的前身已经无疑。牛口庄的岷江渡口,舟楫不绝,以茶换酒、以马换酒的商客纷至。“茶酒马互市”一时成为“牛口庄”的一道风景线。

此酒此景让54岁的杜甫忘去了颠沛流离中的落魄,他在此作《宴戎州杨使君东楼》一首:“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当时重碧春酒本已居于百酒之上,诗酒相传,更使它名声远播。杜甫去后,重碧春便被戎州官府定为名酒——“郡酿”。

几百年后,北宋诗人黄庭坚与此酒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他曾为其赋诗《安乐泉颂》一首:“姚子雪麴,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当时,黄庭坚被贬戎州,一待就是三年。他在此共创作了诗57首、词20余首、赋颂5篇,尝遍戎州美酒,咏酒词就写了15首。戎州美酒刺激着黄庭坚,使其一展疏宕洒脱、通达清迈的天性,“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白发又逢红袖醉,戎州,乱摘黄花插满头”。

这三年中,黄庭坚还对戎州酒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庭坚居戎州时在《醉落泊·陶陶兀兀》词中叹道:“街头酒贱民声乐”,“醉看檐雨森银竹”。宋代戎州酿酒业的兴旺为酒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黄庭坚以诗文创作和实践活动大力推动了戎州酒文化的发展。

不仅如此,黄庭坚一生的大多数书法精品都是在宜宾期间创作的——宜宾是黄庭坚书法创作的分水岭,可以说是宜宾成全了一代大家。

据《山谷年谱》可知,黄庭坚在宜宾期间共有墨迹86件存世。再加上后来发现的海内孤本《凤墅帖》中的《近贤帖》与《介卿帖》2拓片共计88件作品。如加上他元符元年所写的《南园遁翁廖君墓志铭》等已经散佚的作品,黄庭坚在宜宾创作书法作品当不下100件。

这些作品与其前期作品相比,有明显的风格差异。不仅有鸿篇巨制《诸上座帖》出笼,也有《牛口庄题卷》等大字榜书脱手。此时,其以前“风华展示期”的迟疑、稚拙已经一扫而光。不仅保留了“苦志证悟期”的沉稳,而且书风更加飘逸、流畅、自然。

此时的黄庭坚不论稿书行楷,还是大草榜书,均用笔精熟、细腻,提按起伏非常灵巧,其连带游丝变化多端,字势字形自然生发。同时,相关习气也基本定型:他放颜体缩短之笔,长枪大戟非常明显,一波三折过犹不及,虽然善变但又过头了,故有“长蛇挂树,舟人执蒿之”讥。此时的黄庭坚不仅“高执笔,令腕随之意左右”,而且“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了——其原因都是他在戎州“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而顿悟笔法之故。

黄庭坚在宜宾期间留下大量与之相关的名胜古迹,在宜宾目前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流杯池及其石刻、旧州塔2处与其有关。另外,诸如锁江亭、吊黄楼、笔点丹池、涪翁楼、山谷祠、思坡乡、锁江石、牛口坝、荔枝滩等名胜古迹也与黄庭坚相关。

走进纽约时报广场的五粮液广告

复兴白酒:中国方式的传承

但是,古老的传统正在受到侵蚀。近年来洋酒不断涌入中国,建立并倡导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的文化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五粮液提出了“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口号,逐渐扛起中国白酒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大旗。

纵观世界性名酒,每一种名酒的背后都有其所在地域、所在民族的深厚的文化背景,白兰地里蕴含着法兰西的浪漫与激情,威士忌中流淌着苏格兰的贵族气质,伏特加中有着俄罗斯的直爽与刚烈,而五粮液则蕴含了中国和谐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诗经》有谓“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的饮酒活动,从乡饮酒礼、燕礼,到一般的聚家宴饮,正是在这一精神影响下形成了系统贯穿儒家礼教思想的酒礼。通过酒礼把饮酒活动与传布治世思想紧密联系起来,是区别中国酒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酒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美酒是一种艺术佳作,以其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独特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水的性格“柔”,火的性格“刚烈”,其实酒是一种刚柔结合体)。酒的东方审美特点分协调美、柔性美、诗乐美。五粮液属于协调美。它体现了中国酒文化“中庸”的基本精神,形成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五粮液酒文化则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缩影。

“各味谐调,恰到好处”不但是五粮液和谐品质的完美写照,更是人生处事的至高境界。五粮液把生活的五味酿制成浓香的美酒,表达着对人生真谛的一种追求、一种领悟,体现和追寻着传统文化中的三重饮酒境界,这也是五粮液倡导的酒文化的精髓之一。

中国传统酒文化的第一重饮酒境界就是饮酒合欢、温克(醉后仍能温藉自持)。自周朝至春秋战国之际,统治者和儒家的创始人都反对酗酒,而试图规范人们的饮酒行为,强调饮酒“本以飨祀、养贤”的原始动机。

饮酒的第二境界选择饮酒的对象、环境、时令、情致等的取向。古人对此有许多的描述,有所谓醉乡十一宜之说:“醉花宜昼、醉雪宜夜、醉月宜楼、醉暑宜舟、醉山宜幽、醉水宜秋、醉佳人宜微酡、醉文士宜妙令酌无苛、醉豪客宜挥觥发浩歌、醉将离宜鸣鼍(一种用扬子鳄皮制成的鼓)、醉知音宜侑语无它。”

饮酒的第三境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从古至今中国人把饮酒活动与民族的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紧密结合,并形成一整套的饮酒娱乐艺术,大概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宋朝人欧阳修说得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觥筹交错,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中国人饮酒,通过对饮人、饮候、饮地、饮趣的选求;通过将诗词、歌赋、人名、物名、成语典故等编入酒令;通过投壶射中、击鼓传花、猜拳猜谜、对弈舞蹈等游戏活动,把物质享乐的酒升华为较高级的精神享乐,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的紧张与拘束。

这个境界的酒,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不再是酒,而在一种“精神”了,繁华销尽,浮躁渐去,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些精华,都出自这一境界。一杯五粮液,足以让人尽情领略饮酒的这三种境界。而其“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品质又保证了五粮液无论出现在何种场合、何种时令,总能让宾主相谈甚欢而又不失品位。

五粮液的和谐品质深深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其思想内涵强调在包容、和谐、固本的基础上不断进取、革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数千年经久不衰,与其中的包容和进取精神息息相关。

五粮液集儒家和谐思想及中国酒文化之大成,有着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必需的深厚文化力和文化认同感,不仅在国内始终坚持以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而且以白酒文化为旗帜在国际舞台上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非五粮液莫属。

历史宝藏:中国遗产的守护

宜宾市鼓楼街是一条古香古色的老街,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五粮液古窖池就坐落在这条街的26号。这16口明代古窖池经几百年的连续使用和不断维护,已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五粮液一直使用至今。正是这些窖池,奠定了五粮液辉煌历史的基础。

经过600多年的积淀,五粮液古窖泥中的微生物种群达到数百种,这些微生物参与发酵酿造而成的五粮液,其品质和口感不言而喻。把古窖泥拿到阳光下,这些“国宝”会呈现出红、黄、绿等五颜六色,而且颜色还在不断变化,非常奇妙。

上个世纪五粮液古窖泥曾流失到日本,和其一起流失的还有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和宣纸制作技术。日本人通过超强的工艺水平和科技实力,很快破解了景泰蓝和宣纸制作技术,生产出的产品比中国制造的还要精美,价格还要便宜,中国的景泰蓝和宣纸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遭受严重冲击。但值得庆幸的是,日本人没有破解五粮液的酿造工艺。

2005年,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横跨7个世纪历史云烟的五粮液明代古窖泥。不仅如此,2007年6月7日,“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主要包括: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合理配比的“陈氏秘方”,包包曲制曲工艺,跑窖循环、续糟配料,分层起糟、分层入窖,分甑分级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酿酒工艺,原酒陈酿工艺,勾兑工艺以及相关的特殊技艺等。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三大工艺流程:制曲、酿酒、勾兑。

其中,采用独有的“包包曲”作为空气和泥土中的微生物结合的载体,非常适合酿造五粮液的数百种微生物的均匀生长和繁殖,而其他白酒只利用了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以酒味不全面。“包包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的不同温度,形成不同的菌系、酶系,有利于酯化、生香和香味物质的累积,构成产品的独特风格。而五种粮食的配方,更将不同粮食的香气和产酒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风格特点,在浓香型白酒中独占鳌头。

“陈酿勾兑”是按照一定原理的配置,利用物理、化学、心理学原理,利用原酒的不同风格,有针对性地实施组合和调味。其独特之处是:实现分级入库、陈酿、优选、组合、勾兑、调味的精细化控制。现在,五粮液在传统工艺上又升起高科技风帆,形成了以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和人工尝评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勾兑双绝”。

五粮液传统酿酒技艺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复杂的过程,凝聚着众多民间传统工艺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价值。它是千百年来历代酿酒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一部生动的白酒酿造史和民族融合史。即便是在今天,这套传统的工艺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世界酒业中的一笔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酒酿造技艺是中国国粹,是民族的骄傲;“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是五粮液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奇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