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 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3张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种地形部位图解大全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 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3张PPT)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 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23张PPT)

2024-06-28 02: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地形图的判读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的概念。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了解山地不同部位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通过地形照片与等高线地图的观察、对地形的模拟,能判读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能在地图上识别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知道坡度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一、知识梳理二、典例讲解三、链接中考目录一、知识梳理考点一:基本概念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例:甲的海拔是 米,乙的海拔是 米。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例:甲乙的相对高度是 米150050010001、自主复习:阅读课本24页的内容,找到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2、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等高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1 等高线:2.2 等高距: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线,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之差。2.3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2)同图等距: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3)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动手实践:绘制等高线地形图(1)不同的组用黏土捏出山峰、鞍部、缓坡、陡坡、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并绘出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观察总结其各自的等高线地形图特点。(2)第一组:用黏土捏出山峰、鞍部,并总结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特点。(3)第二组:用黏土捏出缓坡、陡坡,并总结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特点。(4)第三组:用黏土捏出山谷、山脊,并总结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特点。(5)第四组:用黏土捏出陡崖,并总结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特点。绘制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势高低的判读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上数值越大,海拔越高。2、坡度陡缓的判读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3、山体常见地形部位的判读判断五种地形部位:陡崖山谷山脊鞍部山峰山峰①②③③④⑤字母 山体部位 等高线特点①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②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 处凸出。③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 处凸出(易发育 。)④ 多条等高线 。(如果有河流流经易形成 。)⑤ 相邻两个 之间的低地山峰降低鞍部山峰陡崖重叠山谷高山脊低⑤①②③④⑤河流瀑布知识小结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的_____距离,称为海拔。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_____距离,叫做相对高度。3.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是_______。4.等高线密集的地方_______,等高线稀疏的地方_______。5.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是_______。6.等高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弯曲是_______,向数值高的方向弯曲是_______,一般产生河流的是_______。等高线海平面垂直垂直坡度陡坡度缓山峰山脊山谷山谷研学旅行知识锦囊研学一:上山路线②和④,哪条视野更开阔,理由是什么?路线④视野更开阔。因为地处山脊,中间高,两侧低。研学二:午餐安排在鞍部的平地进行,我们应该在图中哪个地点集合?②地点处研学三:要举行攀岩交流,应该到达哪个地点?①地点处研学四:河流甲段与乙段,哪段更适合进行漂流,为什么?乙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河流流速较快,有利于进行漂流。甲乙研学五:A附近有个水坝,说说这个水坝选址在这里有什么依据?位于“口袋形”地区的“口小”处,利于建坝同时上游腹地广阔,库容大,而且有支流汇入,水源较充足。A典例讲解:1.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BA.200米 B.208米 C.253米 D.297米2.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300100200100300200300100200100300200ACDB凸高为谷:等高线凸向数值高的方向,为山谷凸低为脊:等高线凸向数值低的方向,为山脊D1.某校组织学生到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研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了该地等高线地形图为野外考察作参考。读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千米,候车亭在凉亭的________方向。(2)虚线M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P点与Q点分别是索道的起点与终点,两点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____米。(3)你是否支持在该景区修建索道,请先表明你的观点,再说明理由:300东南山脊700-750支持:方便游人上山;省时省力;体验乘坐缆车;感受空中观光;增加景区收入等不支持:破坏景区原始风貌,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等链接中考:2.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甲乙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②气象哨建在王村不建在余村的理由是: 。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已知王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 ℃。④从王村修建公路到余村,有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余村: ,李村: ,气象哨: 。乙方案好,因为乙通过路线的坡度平缓,施工较易。山谷鞍部山脊余村在山谷,气象哨应建在山脊,地势较高,便于观测。6506.1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