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自然灾害情况云南省应急管理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云南地震洱海有影响吗 2022年云南省自然灾害情况云南省应急管理厅

2022年云南省自然灾害情况云南省应急管理厅

2024-06-29 19: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灾情基本概况

2022年,我省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局地山洪泥石流突发重发,丽江宁蒗发生强震,昭通出现罕见伏秋连旱,风雹点多面广,低温雨雪冰冻偏重发生。据统计,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6个州(市)127个县(市、区)1042.82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67人,紧急转移安置1.88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814.34千公顷,绝收面积111.43千公顷;房屋倒塌462间,严重损坏2501间,一般损坏2.96万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62亿元。与去年相比,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27.56%、139.29%、48.88%、12.06%。

二、分灾种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全省遭受自然灾害209次,包括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地震、生物灾害、地质灾害、雪灾等,与2021年159次相比增加50次,增加31.45%,与近五年均值107.6次相比增加94.24%。2022年共发生风雹灾害58次,占总数的27.75%;洪涝灾害44次,占总数的21.05%;地质灾害63次,占总数的30.14%;生物灾害13次,占总数的6.22%。与近5年灾害发生频次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增加356.52%、生物灾害增加124.14%、风雹灾害增加71.60%、洪涝灾害增加30.95%、雪灾增加25.00%,台风灾害减少100.00%。

(二)干旱灾害

2022年干旱灾害共造成全省10个州(市)43个县(市、区)225.7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8.31万人次因旱需生活救助;2.4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169.26千公顷,绝收26.0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14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受灾人口下降51.91%,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下降93.45%、农作物受灾面积下降75.28%、农作物绝收面积下降32.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63.85%。

(三)洪涝灾害

2022年因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省16个州(市)122个县(市、区)175.8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人,紧急避险转移10741人次,紧急转移安置8369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17.58千公顷,绝收面积15.98千公顷;房屋倒塌359间,严重损坏1003间,一般损坏8474间;直接经济损失29.74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各项灾情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受灾人口下降23.77%、因灾死亡失踪人口下降81.4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下降41.94%、农作物受灾面积下降9.34%、农作物绝收面积下降28.07%、房屋倒塌下降78.58%、房屋严重损坏下降75.91%、房屋一般损坏下降58.3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3.41%。

(四)风雹灾害

2022年因风雹灾害共造成全省16个州(市)122个县(市、区)242.7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0人,紧急避险转移131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0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21.70千公顷,绝收面积34.34千公顷;房屋倒塌6间,严重损坏69间,一般损坏8256间;直接经济损失32.73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其中受灾人口增加151.54%、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增加61.29%、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下降75.94%、农作物受灾面积增加200.46%、农作物绝收面积增加163.88%、房屋倒塌下降92.77%、房屋严重损坏下降80.74%、房屋一般损坏下降61.4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86.98%。

(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2022年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共造成全省16个州(市)111个县(市、区)384.30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01.4千公顷,绝收面积33.79千公顷;倒塌房屋40间,严重损坏39间,一般损坏1996间;直接经济损失35.46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其中受灾人口上升503.04%、农作物受灾面积上升675.01%、农作物绝收面积上升689.85%、直接经济损失上升613.92%。

(六)地震灾害

2022年因地震灾害共造成西双版纳州、玉溪市、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红河州6个州(市)10个县(市、区)5.6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紧急避险转移1346人次,紧急转移安置7329人次;房屋严重损坏1207间,一般损坏10460间;直接经济损失3.95亿元。与近五年均值相比,各项灾情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受灾人口下降53.69%、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下降66.73%、房屋严重损坏下降88.12%、房屋一般损坏下降77.58%、直接经济损失下降70.97%。

(七)生物灾害

2022年因生物灾害共造成文山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曲靖市、普洱市、临沧市、红河州9个州(市)12个县(市、区)3.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67千公顷,绝收面积1.0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52.13万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除农作物绝收面积外,各项灾情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受灾人口下降85.38%、农作物受灾面积下降85.88%、农作物绝收面积增加18.7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67.87%。

(八)地质灾害

2022年因地质灾害共造成16个州(市)37个县(市、区)4.8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8人,紧急避险转移3180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939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29.69公顷,绝收面积262.12公顷;房屋倒塌57间,严重损坏183间,一般损坏372间;直接经济损失9.39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受灾人口下降1%、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下降75.17%、农作物受灾面积下降74.84%、农作物绝收面积下降80.39%、房屋倒塌下降93.09%、房屋严重损坏下降93.65%、房屋一般损坏下降76.9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7.02%,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增加133.01%。

三、灾害特点

一是滇东北发生罕见伏秋连旱,影响时间长、造成损失重。今年全省共出现三次干旱过程,累计225.74万人次受旱影响、8.31万人次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169.2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14亿元。从发灾时段看,3月至6月上旬出现旱情但影响有限,为近5年同期最轻;7月至9月下旬旱情较重,为近5年同期最重。据气象部门统计,三季度全省共出现35℃以上高温站次504站,平均气温为22.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高。极端高温干旱对昭通、曲靖、红河、玉溪等地农业生产、人畜饮水、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

二是强降雨天气偏早偏多偏强,局地洪灾地灾损失相对较重。雨季开始期偏早,进入雨季后,降雨过程频繁,强降水偏多偏强,为近年少见。临沧、曲靖、大理、丽江受洪涝影响较重,损失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和基础设施损失。此外,强降雨引发局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红河、德宏、大理、保山等地。

三是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大风和雷击事件影响较为突出。从区域上看,滇中、滇西受风雹灾害影响较重,主要为农林牧渔业损失。从造成人员死亡原因看,雷击亡人事件较多,其他主要为大风造成的构筑物、树木倒压所致。

四是年初冷空气活动频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突出。年初低温雨雪天气过程次数较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2月19日-22日的寒潮天气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造成多地大棚蔬菜、经济林果等损失较重,部分地区农业大棚、牲畜棚舍、工贸简易厂房因积雪垮塌,局部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