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翼法】清廉故事大家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于谦口音 【清廉翼法】清廉故事大家讲

【清廉翼法】清廉故事大家讲

2024-02-09 0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名臣于谦所作的《石灰吟》,这首诗将其清正廉洁、鞠躬尽瘁、刚正不阿的慷慨气质充分展现了出来。

于谦既是一位文学家,更是明朝力挽狂澜的功臣。他在明朝中期领导了京师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大军的进攻,挽救了明朝覆灭的危机。正是这位能臣,在年仅16岁时就吟唱出了流传千古的《石灰吟》,这首诗所表现的品格,也成为他一生的行事准则。

于谦年少有为,23岁就考中进士,30多岁时巡抚山西、河南。彼时的官场风气混乱,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在官场上作威作福、收受贿赂。许多官员为求仕途升迁、或抱有不想得罪的目的,纷纷怀揣金银财宝给王振送礼。而于谦回京述职之时,却两手空空而去。同行有人劝他,既不送金银财宝去攀附权贵,最起码也准备些特产送点人情吧。于谦却潇洒一笑:我这两袖中自有清风,这便是我带的见面礼。

回去后于谦作诗言明志向“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句话是说:朝见天子我也两袖清风,免得被左邻右里说长道短。凭着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一心为民、脚踏实地的作风,于谦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称赞。由于不向恶势力低头,于谦惹恼了太监王振,王振将他诬告入狱、问罪论死。幸而山西、河南的老百姓为其上书鸣冤,最终阻止了王振陷害忠良,于谦逃过一劫,得以官复原职。

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后,仍住在“仅避风雨”的居所,皇帝见他一心为公,不为家人置办任何家产,就专门赐给他一处西华门的府邸。然而于谦坚决推辞:“现在国家境遇艰难,我怎敢自己安居呢!”

清明廉政的好官永远被老百姓爱戴,于谦高洁的品质也随着他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及成语“两袖清风”流芳百世,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追求与写照。

原标题:《【清廉翼法】清廉故事大家讲—《“两袖清风”的于谦》》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