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钱银子是几两 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2023-04-11 2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影视剧中,吃完饭了,还要去问店小二多少两银子,然后,店小二还要找零,除非是拍纪录片,否则,剧情就太拖沓了。自然,如果要表现穷苦,还是要掏铜板的。

扔下大块的银两就走,即显得人物比较有钱,还显得豪气,正好可以用来衬托江湖豪侠,富商巨贾,或者高官贵戚的气质。即使要问,也是交由下人处理,或者扔下一个大块银两,说不用找了。当然,也有可能有突发事件,需要赶快离开,比如躲开不愿意见的人,异或被人跟踪,或者跟踪别人。

当然,这些只是在文学影视作品中的表达,特别是明清以后的小说中,才大量出现银两的使用。这也符合实际情况,银子作为正式货币,开始大量使用,原本就起自明朝中后期。

根据《明史·食货志》的记载,明英宗继位,收取税赋开始使用折算银两的方法,废除了之前不准使用银两交易的禁令。从此,“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所谓的钱,即常见的铜钱。至于银、钱的换算,在不同时期换算比率是不同的,比如明孝宗时期,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七百枚铜钱。宋朝时,经济发达,银子短缺,一两银子最高时,可以兑换2000多枚铜钱。其他时期也基本类似,这就像现代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一样,在不断的变化。

在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金银都是非常匮乏的,甚至铜的供应量都不足够。英宗之所以敢使用银两折算,是因为明朝并没有完全禁止海外贸易,所需的大量银两,就是通过海贸,从美洲大量获得的。这时候的中国才是真正的金银遍地。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数十亿两白银的赔款,把大明朝积累下来的银子大量的赔了出去。

明清时期,银子的规制,大多是五十两左右的马蹄形大银锭,用来统一上缴税赋时容易计算。而民间流通的,多为锤形中银锭,也称小元宝,大约十两左右。更多使用的是小馒头状的银锞子,一个大约一两、二两。其他的就是小于一两的散碎银子。

通常情况下银两交易,还是要找零的。当时的人们,有专用的称,来称量散碎银两,并且有专用工具进行银两的切分。钱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们替古人操心。至于扔下大块银子不用找零的富豪,肯定也是有的。这跟我们现在的某些富豪,大把大把的撒钞票应该是一样的。有银子就是任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