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期纪念塔图片 郑州二七纪念塔

郑州二七纪念塔

2023-09-23 0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化工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崔寅鑫)

大家好

我是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崔寅鑫

我今天要讲的红色故事是:郑州二七纪念塔——二七大罢工事件

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河南郑州二七广场,是河南省会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全称为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二七纪念塔”的由来

在上个世纪20年代,北京到武汉的铁路全线开通,因为这条铁路经过郑州,也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但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时代,在铁路上辛勤劳作的工人们也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21年1月,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创立,向“工人夜校”的工人们传授文化知识,启发工人觉悟,并且倡导工人们要团结起来,于是“工人夜校”就成为了联系和团结工人的营地,于同年9月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的16个分工会逐渐的组织建立起来,并且决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普乐圆(今二七纪念堂)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的落成大会,但于2月1日清晨,各地代表一千多人在前往会场的路上,突然被反动军警阻拦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代表反抗军警阻拦,冲进会场,在郑州分工会委员高斌的宣布下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此举激怒了反动军警,围堵会场、破坏大会、殴打工人,使郑州陷入白色恐怖事件之中。

林祥谦,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为了反抗军阀对总工会的破坏,1923年2月4号上午10点,林祥谦下达了罢工令。世世代代当牛作马的江岸铁路工人,在林祥谦的指挥下,拉响汽笛,高擎铁棍,涌出各厂站,犹如铁流直泻,势不可挡。一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大罢工,从江岸开始,沿着全长2400多华里的京汉铁路向北迅速蔓延,在不到3小时内,实现了全路总罢工。

2月7日,罢工进入生死搏斗的紧要关头。反动军阀在各站点对手无寸铁的工人进行大屠杀,工人领袖林祥谦等52位同事壮烈牺牲,林祥谦被捕后大义凛然,高呼着“我头可断,工决不可上”,威武不屈,当晚惨遭杀害,时年31岁。

有学者认为,林祥谦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英勇就义的第一位烈士。200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林祥谦光荣当选。

同样,看到二七塔的联体双塔结构就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汪胜友,安徽巢县人。中共党员。京汉铁路郑州机务厂工人,1925年,京汉铁路总工会恢复后任郑州分工委员长。另一个是司文德,河南汤阴人,中共党员1918年司文德到郑州铁路工务段做工,1923年罢工带领纠察队员维持罢工秩序表现勇敢。1925年京汉铁路总工会恢复后被推举为郑州工务段工人总代表。1926年,汪胜友和司文德组织秘密战斗小组,配合北伐军在铁路沿线打击封建军阀。1926年10月6日被逮捕,10月15日被杀害在长春桥西门外(今郑州二七广场)。

当时残忍的敌人将二人的头颅割下,用铁丝串在一起,悬挂在电线杆上达7天之久。二七塔采用的是联体双塔结构,主要就是为了纪念汪胜友和司文德两位烈士。

“二七精神”

“二七大罢工”是继“五四运动”之后的一次伟大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一心、不畏生死、坚强不屈、拼搏争先的革命精神。扩大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于是也形成了“二七精神”。二七精神是郑州这座城市的灵魂,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七精神不断汇入新的历史内涵,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现在的二七精神,它可以是不怕吃苦,拼搏刻苦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态度;可以是团结众人,嫉恶如仇的品德;可以是勇于奋斗,战胜困难的勇气;可以是坚定信念初心,勇于奉献的品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七精神”的内涵也需要被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但是,无论二七精神的内涵怎么变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核心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结语

郑州,这个位于天地之中、中原腹地的城市,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郑县,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这个被人们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七大罢工” 这一段永不退色的红色记忆,承载着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的无畏精神与不屈抗争,在这座城市中间傲然挺立的二七纪念塔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历史见证。

二七塔在郑州经历了许多年的风吹雨打,从建成到现在,也经过了多次修缮和粉刷,曾经它是郑州市最高的建筑,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塔已经远远比不上城市中其他的高楼大厦。现在的二七广场作为郑州的商业圈,二七塔也早已埋没在那些高大的建筑当中,不过它的钟声从未停止过,而且每到夜晚,它依然是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的安逸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在前人创造的安定环境下,在党的领引下,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发扬革命斗争之精神,为建设美好和谐的中国,感动并奋斗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