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战德国全力攻打苏联 二战史

二战史

2024-07-04 1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东方主战场

  1945年5月9日,德国国防军代表在柏林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卫国战争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苏联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一天,斯大林发布了告人民书,他说:“三年前,希特勒公开宣称,支解苏联,把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以及其他地区从苏联割裂出去是他的任务。他直截了当地声明:‘我们要消灭俄国,使它永远不能再站起来。’这是三年以前的事情。但是,希特勒的妄想本来就不能实现,战争的进程更把它打得粉碎。实际结果与希特勒分子的梦话正好相反。德国被彻底打败了。德军正在投降。苏联获得了胜利,虽然它既不打算支解德国,也不打算消灭德国。”斯大林庄严地宣布:“同志们!伟大卫国战争的结果是我们完全胜利了。欧洲的战争时期结束了。和平发展时期开始了。”

  斯大林还给红军和红海军发布了第369号命令:“为了庆祝对德国的彻底胜利,在今天,5月9日,胜利日,22时,我们祖国首都莫斯科以祖国的名义,用1000门火炮齐鸣礼炮30响,向获得这次辉煌胜利的英勇的红军部队和海军舰艇和部队致敬。”

  6月24日,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苏军作战部队、海军部队和莫斯科卫戍部队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

  在阅兵式上,伴随着急促的鼓声,200名苏军战士倒持纳粹军旗,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主席台走去。当走到主席台下方的列宁墓前时,他们齐刷刷地向右转,把这些战利品扔到列宁墓的基座前。当战士们将所有的旗子都扔完后,红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其实,这200面旗帜只是伟大胜利的冰山一角。在这背后,是希特勒德国数百上千万军队的灰飞烟灭,是被希特勒蹂躏的各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苏联军民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不论从参战军队的数量来看,或者从斗争的持续时间、紧张程度、规模和最后的结果来看,苏德战场总是欧洲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场。

  战争期间,纳粹德国一直都将数量最多且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布置在东线,仆从军除意大利在东线和北非两个战场作战外全部用于东线作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野战集团军有320.6万人(一说305万)被配置在东线,其余的59.4万人(其中包括配置在芬兰战区的6.7万人,这些兵力也用于对苏作战)分散在其他各个战区。东线德军配有3350辆坦克、60万辆汽车、60万匹马以及7146门火炮。此外,东线还有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以及斯洛伐克等仆从国的军队84万人。德军的2770架一线飞机(占其总数的65%,其中水平轰炸机775架、俯冲轰炸机310架、单引擎战斗机830架、双引擎战斗机90架、侦察机710架、水上机55架)也被派往东线作战。

  1942年6月16日,配置在东线的德军三个集团军群共有167个师,计有260万人(6月7日数字);此外在芬兰还有5个师,共9万人(6月7日)。其余49个师则分散在挪威、法国、巴尔干半岛、德国本土以及非洲。此外,还有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斯洛伐克仆从军88.8万人(6月7日)。

【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第702页

  1942年7月1日,德军野战集团军兵力有284.7万人在东线,在芬兰另有15万人,其余则分散在西线、巴尔干半岛、挪威和北非。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含开进途中的军队)、西班牙和斯洛伐克仆从军共有106.9万人(7月5日)。

同上,第702页

  1942年11月23日,在东线,德军的约277个师中有191又2/3个师属于各集团军群,另有4又1/3个师由统帅部支配。此外在芬兰还有9又1/3个师。其他战区,挪威有9又2/3个师、西线50个、东南战区7又1/2个、非洲4又1/2个。德军仆从军的78又2/3个师中,罗马尼亚的25又2/3个师、意大利的11又1/2个师、匈牙利的13个师、西班牙和斯洛伐克的2个师以及芬兰的17又1/2个师分布在苏德战场,在其他战场上,只有意大利的9个师配置在非洲。

  1943年7月1日,德国野战陆军在东线共有310万人,拥有2269辆坦克和997辆突击炮;其他战区则只有130万人,拥有873辆坦克425辆突击炮。此外,东线还有500多辆旧式坦克,西线只有约100辆。此外,在东线还有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西班牙仆从军53.5万人(7月9日)。

同上,第711页

  英美盟军于1943年7月1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后,希特勒感到西线的威胁增加了。于是,他开始采取措施加强西线的防御。但是,由于苏军接连发起猛烈突击,希特勒仍然不得不将最庞大的兵力留在东线。1943年10月,德军所有的681.5万人中,有390万人部署在东线,另有18万人部署在芬兰,合计苏德战场共有德军408万,约占60%。

《德意志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8卷,第247页(朱世巍在《东线:大崩溃》2020年版第168—169页和《东线:1945年的春天》2020年版第5—6页引用了该数据)

  1944年6月1日,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前夕,德军仍有157个师在东线,在芬兰另有7个师,其余121个师分散在挪威与丹麦、西线、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还有79.3万仆从军在东线(5月1日)。

【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 第722页

  英美盟军在西线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后,德军仍然在东线保持了最大的兵力。1944年7月1日,西线德军共有82.9万人,而东线德军则有199.6万人,在苏芬地段则另有6万人。1944年8月,德军在东线仍有210万人,而在法国只有100万人。1945年元旦,德军兵力大约有338个师的规模,其中188个师、50个独立团和180个独立营(相当于228个师)部署在东线,另有73个师在西线、18个在意大利北部、9个在挪威和丹麦。此时,东线德军共有223万人,另有匈牙利仆从军30万人。

  此外,德军在1939—1945年总共消耗了2.6亿发线膛炮弹、6500万发迫击炮弹、近200亿发子弹,其中大约70%的枪弹和75%的炮弹消耗于东线。

  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德双方在战场上持续保有的兵力总数平均达到了800万—900万人,有时甚至超过了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战场。在苏德战场1418天的战争进程中,有1320天进行了积极的战斗行动。而北非作战的1068天中却只有309天有积极的作战行动,意大利战场的663天中有492天,西欧战场的338天中有293天。苏德战场的战线长达3000—6000公里,而北非、意大利和西欧战场则分别只有350、300和800公里。

【苏】约夫菲等:《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手册(1917—1977)》,第24页

  法西斯德军的基本兵力也大都消耗在了苏德战场。根据德国陆军总部在1945年4月5日发布的命令,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3月31日,东线战场上德国部队伤亡人数为100.1万死亡,396.6万人受伤,还有128.8万人失踪,共计625.5万人,而同期德军在西欧和地中海(不包括巴尔干各国)的损失只有126万人。德国官方史书《德国陆军(1933—1945)》一书则声称从二战爆发到1944年11月30日,德国陆军和党卫军共死亡和失踪3251868人,其中苏德战场有2416784人(死亡1419728人,失踪997056人),占74%。当然,这些统计数据并不完整。根据德国政府在1999年公布的数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在各战场死亡的485.29万人中,有381.17万人死在东线,占78.5%。

徐焰:《铁血西线》,第255页

  1941—1943年,由于欧洲第二战场尚未开辟,德军得以将绝大多数的兵力部署在苏德战场,所以在这一时期,东线德军死亡人数占其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其中德军1941年总共死亡35.7万人,其中东线就有302495人,占84.7%;1942年死亡57.2万人,其中东线506815人,占88.6%;1943年死亡81.2万人,其中东线700653人,占86.3%。

  1944年,由于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东线消灭德军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德军在这一年死亡的180.2万人中,仍有1232946人死于东线,占68.4%。1944年6—8月,德军在西线总共损失293802人,同期在东线却总共损失916860人,后者是前者的3倍。而在当年6—11月,德军彻底损失的145.7万人中有90.3万人在东线,占比62%。1944年12月—1945年4月30日,德军彻底损失200万人,其中67%折于东线。

  在战争进程中,苏军共俘虏德军303.57万人。而战后关押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战俘营中的德国国防军战俘共有2733739人,其中德国人2388443人,奥地利人156681人,其余为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南斯拉夫、柏林、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丹麦、挪威和其他国家官兵。在战俘营中,共有381067名德军战俘死亡。

  德国仆从国的军队也同样损失严重。其中芬兰军队死亡失踪8.4万人,被俘2400人;匈牙利军队死亡失踪35万人,被俘51.37万人;意大利军队在东线死亡失踪4.5万人,被俘4.89万人;罗马尼亚军队死亡失踪48万人,被俘20.18万人。总计死亡失踪95.9万人,被俘76.68万人。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战俘营中,匈牙利战俘死亡54755人,罗马尼亚战俘死亡54612人,意大利战俘死亡27683人,芬兰战俘死亡403人,合计137753人。

  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4年底,德军在东线损失15673辆坦克、5231辆突击炮、2898辆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榴弹炮、9153辆装甲车以及369辆其他装甲车辆,总计33324辆战车。

  在消灭德国空中力量方面,苏联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战争期间,德军损失的8万架飞机中有4.7万架损失于东线(出自徐焰《铁血苏德》,可能偏高),其中1.1万架在空战中被击落(其他损失于地面炮火、机场遇袭、事故和磨损等)。截至1945年1月31日,德国空军人员的损失情况为:死亡158572人,去除训练和非战斗死亡,在各战区阵亡120770人,其中东线占52932人;负伤216579人,其中在东线负伤116818人,训练负伤10991人;失踪156145人,其中东线占49210人。

  欧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能够发生有利于反法西斯阵营的根本转折,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苏联军民的英勇斗争。众所周知,在入侵苏联以前,德军通过闪击战,仅以微小的损失就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而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希特勒和德军将领们原本苏联会在闪电攻势的打击下迅速崩溃,所以并没有留下多少后备力量。然而战争一开始,他们都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苏联的政治和经济远胜于波兰和西欧、北欧国家,士气民气也比这些国家旺盛的多。德军到处遇到顽强的抵抗。况且,苏联的战略纵深极为广阔,德军的后勤根本无法保证自身的长距离推进。结果,德军一面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一面却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严重代价,陷入了长期的消耗战。

  由于进攻力量耗尽,法西斯德军不得不于1941年12月初停止了进攻,苏军随后在莫斯科城下发起了大规模反攻,德军全线溃退。这是纳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希特勒的闪电战在强大的苏联面前彻底失灵了。虽然德军在次年春天站稳了阵脚,但是德军再也不能恢复1941年的实力了。1941年夏,德军可以在三个战略方向同时发起大规模突击,到秋天也仍然可以在一个方向发动主攻,而在其他方向发动辅攻。但到了1942年春夏,德军就只能在一个方向发起战略进攻,而不得不在其他方向转入防御,而即使是这唯一的进攻方向,也必须依靠相当数量的仆从国军队来弥补自身兵力的不足。

  1942年6月底,德军向苏联南方发起突击,起初取得了较大的战果,到这年9月初已经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并威胁到了高加索产油区的腹地。然而,德军在这两个方向上遭到了苏军更为激烈的抵抗,寸步难行。在斯大林格勒,德军被迫同苏军进行惨烈的巷战;在高加索,德军虽然登上了厄尔布鲁士山顶,却始终无法越过高加索山脉。到1942年11月,德军再也进攻不下去了。苏军则趁机在斯大林格勒开始了猛烈反攻,包围了德军重兵集团,并于次年2月初彻底歼灭之。随后,在1943年年初,苏军又一次发起了全线猛攻,将德军击退了数百公里。虽然德军在2—3月重新夺去了一小部分地方,但却无力扩大战果。苏军已经基本上拿到了战略主动权。随后,双方进入了3个多月的对峙期。

  1943年7月初,德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发动了有限进攻。这次进攻德军集结了大量装甲坦克,力图重新夺回主动权。然而,德军却撞进了苏军精心布置的纵深防御体系中,其装甲部队损失严重,仅仅18天就无力继续进攻。随后,苏军发起了连续突击,将德军赶回了第聂伯河西岸。此后,德军再也无力发动任何战略性进攻了,苏军则彻底拿到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在苏军争取战略主动权的这一时期,英美盟军首先消灭了北非境内的全部德意法西斯军队。但是,由于北非战场本来就是极其次要的方向,无法对欧洲乃至世界战局产生任何决定性影响,而且德军在北非的兵力也比在苏德战场的兵力小得多,因此盟军在北非的作战行动完全无法同苏军在东线的作战行动相提并论。而当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时,东线德军在库尔斯克的有限进攻已经陷入了僵局。而也正是在1943年3月及以后,英美空军在西线消灭的德军战斗机才超过了东线,成为消灭德国空军的主要力量。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结论:纳粹法西斯军队的覆灭,主要应归功于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

苏联人民的浩劫

  当然,苏联军民的辉煌胜利并不是白来的,它是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才取得的。在1418个日日夜夜里,苏联人民遭受了亘古未有的大浩劫。

  在沦陷的苏联领土上,法西斯分子到处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暴行。苏联人民被杀死和迫害致死的不计其数。在沦陷区,纳粹及其附逆者总共害死了1368.4万苏联公民(还不包括战俘),其中7420370人是被蓄意杀害,2164313人在德国死于强制劳动,还有410万人死于法西斯制造的饥荒等。在被直接杀害的740万人中,俄罗斯联邦被害180万人,乌克兰325.6万人,白俄罗斯154.7万人,立陶宛37万人,拉脱维亚31.4万人,爱沙尼亚6.1万人,摩尔达维亚6.4万人,卡累利阿约8000人。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人民竟有2660万人死于战争!

吴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人员损失问题》,载《历史教学》2015年第20期,第5页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苏联公民被押送到德国及其仆从国进行奴隶劳动。苏联被驱使到德国劳动的人数为497.8万人,仅俄罗斯联邦17个州被押送到德国从事劳动的人数就达240万人。在被宣布为战俘的570万苏联公民中,有330万人被杀害和死于饥饿、疾病和非人的对待,其中近200万人是在1941—1942年冬天死去的。德国粮食部还研制了“专供俄国人吃的面包”的配方:50%的黑麦面,20%的甜菜,20%的锯末,10%的麦秸。但是,即使这样的面包也不给生病和受伤的战俘吃,他们几乎全部死去了。

  根据1946年苏联“德国法西斯占领者罪行调查国家特别委员会”的材料,战争爆发后处于德国等国占领区的苏联居民约8800万人;战后这些地区的人口,加上复员、回迁和被掳掠到德国又平安返乡的共计5500万人。在战争期间,城市居民人口从2500万减少到1000万,农村人口从6300万减少到4500万。

  惨重的人口损失给苏联的人口恢复工作带来了严重困难。全苏居民的人数只是到1955年初才达到了1940年的水平,在曾经沦陷的个加盟共和国中,人口水平恢复的时间更晚:乌克兰在50年代末,拉脱维亚在60年代中期,白俄罗斯则要到70年代初才恢复。

  法西斯德军在苏联境内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和掠夺。在被侵占的苏联领土上,战前的人口占45%,工业总产值占33%,播种面积占47%,牲畜头数(折算成大牲畜)占45%,铁路里程占55%。在被侵占的地区被全部或部分地被毁灭或掠夺的有:工厂和企业31850个(小厂不计在内),国营农场1876个,机器拖拉机站2890个,集体农庄9.8万个,商店、食堂、饭店和其他商业企业21.67万个,铁路车站4100个,电话电报机关、无线电台和其他通信企业3.6万个,医疗所6000个,临床医院门诊部3.3万个,疗养院976个,休养所656个,中小学校8.2万所,专科学校、技术学校1520所,大专院校334所,科学研究所和其他科研机关605所,博物馆427所,公共图书馆4.3万所,剧院167所。

  德寇在其侵占的苏联领土上毁灭或抢劫了:金属切削机床17.5万台,锻锤和压力机3.4万台,掘煤机2700台,风镐1.5万个,发电站500万千瓦,高炉62座,平炉213座,纺织机4.5万台,纱绽300万个。苏联最重要的工业设施遭受了严重的物质损失。

  苏联农业受到的物质损失并不低于工业。在被侵占地区原有1160万马匹中,有700万匹被侵略者消灭或抢走;原有牛3100万头中有1700万头被宰杀;原有2360万头猪,有2000万头被宰杀;原有羊4300万只,被宰杀的有2700万只。农业机械化设施被敌毁坏或抢走的有:拖拉机13.7万辆,联合收割机4.9万台,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4.6万台,复式和简式打谷机3.5万台。毁坏的还有:集体农庄畜牧建筑物28.5万座,果园50.5万公顷和葡萄园15.3万公顷。

  德寇在苏联的沦陷区毁坏了交通运输和通信设备,毁坏并劫走了车辆。在这些地区战前铁路里程达12.2万公里,被侵略者破坏和运走了6.5万公里路轨。侵略者破坏了1.58万辆机车,42.8万辆货车。侵略者毁坏、打沉或抢去客轮、货轮、拖船与辅助技术船舶共4280艘,非自动船4029艘。2.6万座铁路桥中有1.3万座被破坏。被侵占地区的所有207.8万公里长的电报电话线路被德寇破坏或劫去。

  苏联居民的住宅被炸毁和烧毁。在苏联的一些被侵占的城市中,256.7万座住宅中,有120.9万座被毁掉。按居住面积计算,这相当于上述城市总住宅面积的50%。在苏联的一些被侵占的农村中,1200万座住宅中,有350万座住宅被德寇破坏和毁掉。

  德寇抢劫和毁坏了商品储备、农产品、半成品、原料、燃料、材料、成品和其他珍贵财物。在被侵占地区居民的财物多半被德寇抢劫和破坏。

  总计,苏联受到的直接物质损失按战前国家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相当于1280亿美元。这些都是因德寇战时在其占领苏联的地区破坏和抢劫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财产而给苏联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在被侵占地区苏联国家资财的损失占战前该地区全部国民资财的2/3。

  在俄罗斯沦陷区,由于德国入侵者破坏了城市及其工业,留下的工人数只及战前的17%,工业企业只剩下13%,比战前减少了87%,牲畜头数减少情况如下:马匹数只及战前的23%,牛——40%,羊——30%,而猪只剩下10%。被侵占的地区解放后拖拉机只剩下50%,联合收割机——58%,而且这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损坏严重。除了一些最重要的设备和牲畜被疏散到苏联东部地区以外,其余的都被德国侵略者毁坏、抢劫和消灭了。

  乌克兰沦陷区被解放时,工人数只及战前17%,工业企业数只及战前19%,即减少了81%。马匹数只及战前30%,牛——43%,羊——26%,猪只剩下11%。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损失严重。与战前相比,拖拉机只剩下39%,联合收割机——40%。在这里,除了部分设备和牲畜疏散到苏联东部地区以外,一切也是都被德军抢劫和掠夺一空。

  在白俄罗斯沦陷区,由于德国侵略者穷凶极恶地破坏城市及其工业,所以,和战前数字相比工人只剩下6%,工业企业剩下15%,马匹剩下39%,牛——31%,羊——22%,猪——12%。拖拉机减少了90%,联合收割机减少了95%。这些地区与上述地区一样,除了疏散了一小部分物资外,其余都被法西斯匪徒抢劫和毁坏了。

  除去直接损失外,苏联国民经济受到的物质损失还有:(1)直接军事费用以及因战争和改组国民经济所需的补充开支,包括军事工程用费、军事生产费、防空费、企业迁走和迁回费用以及军事怃恤费;(2)在卫国战争期间因被侵占区停止生产,居民和社会主义企业收入上的损失。

  由战争引起的直接军事费用和补充开支以及在卫国战争期间居民和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收入方面的损失按战前国家价格计算共达18900亿卢布,相当于3570亿美元。

  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给苏联国民经济造成的物质损失表现在苏联人民和国家因被占领地区内停止生产而在出产和收入方面所受到的损失。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有大片土地被德军侵占,那里的国营与合作企业停止了生产。苏军解放了这些地区以后,那里的产量很长时间低于战前水平。因此,苏联全境少出产了大量商品。

  只是在卫国战争期间少生产了,或者说在被侵占地区国民经济所受到的损失有:煤炭3.07亿吨,电力720亿度,钢3800万吨,铝13.6万吨,拖拉机5.8万台,金属切削机床9万台,糖6300万公担,粮食110亿普特,土豆19.22亿公担,肉6800万公担,牛奶5.67亿公担。即使该地区的生产水平保持在1940年的水平上,这样巨大数量的商品本来是可以生产出来的,但是由于该地区和企业被侵占而停产了。

  没有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时期和之前的历史上遭受过像苏联这样的惨重损失。

  然而,苏联人民并没有被如此惨重的损失所吓倒。战争结束后,在联共(布)和苏联政府领导下,自1946年起开始实施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低23%;1947年,这一指标只比1940年低7%;1948年——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决定性一年,比1940年提高了18%。第四个五年计划大体上用了四年零三个月提前完成。1950年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超过计划25%。五年计划期间,在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工业企业,工业的职工人数比战前增加了300多万人。相应地,运输业也在四五计划期间全面恢复。

  农业方面,1947年取消了战时和战后初期实行的粮卡制度。到1950年,农庄、农场和其他国营农业企业的固定生产基金已达到1940年的116.8%,拖拉机总台数(按15马力计算)达到136.4%。这一年,棉花、甜菜、土豆、肉类、奶类和羊毛的产量已超过1940年。但是在1950年,农业总产值只有1940年的99%,直到1952年才超过1940年的水平;1950年的谷物产量为8120万吨,而1940年则为9560万吨;全国播种面积直到1951年才超过1940年的水平。

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到1945年,苏联红军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无产阶级武装力量。然而,苏军的强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夺取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苏军指战员们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付出了巨额的“学费”。朱可夫后来对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说:

《我这代人的见证——关于斯大林的思考》,第276页

  苏军的战斗意志十分强大,这是无疑的,甚至连当时纳粹的报纸都承认这一点。早在1941年6月29日,《人民观察家报》上就有一篇文章指出,“苏联士兵视死如归的精神超越了我们在西方的敌人。忍耐力和宿命论思想使他们能一直坚持到和掩体一起被炸掉或是在白刃战中倒下为止”。在7月6日,《法兰克福报》上登载了一篇类似的文章,其中声称“德军在西线闪电般突破之后,失败方通常会发生的精神崩溃并没有在东线以同样的程度上演。在大多数情况下,苏军没有丧失作战能力,而是试图反过来包围实施钳形攻势的部分德军”。这是这场战争中新出现的战术现象,事实上对德军而言这是出乎意料的新战法,后来在9月的《人民观察家报》上对此是这样说明的:“在德军渡过布格河以后,第一波攻击部队可以相当轻松地向前推进;接着,后续波次突然遭到凶残的火力拦截,而与此同时先头部队也遭遇了从背后射来的火力。我们不得不称赞如此出色的纪律,它使守军能够守住本来已经等同于丢失的阵地。”

  但是,要想赢得战争,光靠战斗意志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强大的实力以及得力的指挥。无疑,当时的苏军这三项都不合格。在战争准备方面,德国利用了占领区和仆从国的大量资源,使其军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德军具有在波兰和西欧几次战役中积累起来的进行现代战争的经验,又经过充分动员,装备了新式飞机和坦克,因而在快速性和机动性方面占了优势;德军大部分兵力事先集中在苏联边界附近,随之便突然侵入苏联境内。而苏联虽然预先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在战争爆发前许多工作都没来得及完成,或者被耽搁了。结果,苏联在1941年甚至1942年都没有击退德军进攻乃至大量消灭德军的能力。

  在战争开始时,苏军上到最高统帅,下到普通士兵,都没有现代战争的经验。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内,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在指挥战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战争中的具体事务干涉过多。例如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斯大林不仅亲自过问战役情况,而且直接干预部队的调动和部署,他要求铁木辛哥“从小打小闹转向大兵团作战”,下令骑兵在24小时内越过战线,深入敌后,甚至对在什么地方、在哪条公路布雷,也给予详细的指示。

  苏军的各级指挥人员也严重缺乏组织和进行战役的经验。从军区(方面军)指挥员到团级指挥员,绝大多数在任都不超过一年,他们在事态瞬息万变、极端复杂的情况下,不是经常能够定下正确的决心。例如西方面军第22集团军司令员叶尔沙科夫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

《西方面军司令部就第22集团军战败原因给斯大林的报告》(1941年9月3日),载《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9卷,第76—77页

  基层官兵的战斗素养也很差。红军炮兵主任沃罗诺夫在1941年8月15日给斯大林呈报的预备队方面军第24集团军于1941年7月20日—8月5日在叶利尼亚地区的作战情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沃罗诺夫就第24集团军在叶利尼亚市地区的作战经验给斯大林的报告》(1941年8月15日),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9卷,第68—72页

  由于不会打仗,苏军在战争的开始阶段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战争初期的18天内,苏联西部各军区(方面军)的170个师中丧失了28个师,有70多个师的人员和技术兵器丧失了一半;约200个燃料、弹药和武器库丢在敌占区。其中比亚维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中的损失最重:阵亡失踪341073人,负伤76717人,合计417790人;损失4799辆坦克、9427门火炮和迫击炮、1777架作战飞机。

  在战争前三个月(1941年第三季度),苏军不可恢复损失多达2129677人(含153526名非战斗死亡),占损失总数的75.6%;其中仅失踪被俘人员以及漏报的损失即达1699099人,占损失总数的60.3%;此外,还有665961人负伤,21665人患病。其中斯摩棱斯克战役和基辅战役的损失最重:前者阵亡失踪486171人、负伤273803人,合计759974人,损失1348辆坦克、9290门火炮和迫击炮、903架作战飞机;后者阵亡失踪616304人、负伤84240人,合计700544人,损失411辆坦克、28419门火炮和迫击炮、343架作战飞机。

  不过,烈士们的鲜血并没有白流,他们的积极作战最大限度地迟滞了德军的进攻,并消耗了其突击力量。在战争的前三个月,德军尚能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发动强大的突击,但到了9月底,德军只能在莫斯科一个方向上发起主要突击,而在其他两个方向上发起辅助突击。此外,经过前三个月的惨重失利,斯大林和苏军指战员们也获取了一些经验教训。

  在莫斯科方向,经过67天的激烈战斗,苏军取得了首都保卫战的伟大胜利,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及时调来了统帅部预备队。预备队通常用于恢复防线、在新地区组织防御、加强各方面军第一梯队的力量、增大防御纵深以及对敌实施反突击。在整个11月,最高统帅部从其所属预备队和部分地从其他方面军抽调11个步兵师、9个骑兵师、1个坦克师、16个步兵旅、8个坦克旅、4个独立坦克营,以及相当数量的炮兵团,拨入西方面军编成内。预备队每次出动和进入交战,都是有组织的和秘密进行的。而在莫斯科防御战役中,共向莫斯科方向运送了26.58万节车皮的兵员。正由于调来了预备队,苏军才得以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构成新的绵亘的正面,使敌人的进攻速度大为降低,并得以实施一系列强大的反突击,为最终转入反攻准备了条件。

  历次防御战役表明,为了阻止敌人战略重兵集团的进攻,必须集中使用几个方面军的兵力,并严密协调其行动。这一任务在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地带内(加里宁方面军的积极行动迫使敌人把第9集团军的正面从莫斯科方向转而向北),以及在其他战略方向(苏军在提赫文和罗斯托夫的反攻)都顺利完成。

  对坦克防御的组织与实施有了很大进步。10月初对坦克防御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反坦克兵力兵器密度低,在防御前沿前几乎是平均地配置成一线;反坦克地域很少;完全没有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和快速障碍设置队。这样组织的对坦克防御不能同敌坦克,尤其是不能同突入防御纵深的敌坦克进行有效的斗争。到11月,在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每公里正面的反坦克火炮密度已从0.7—1.8门增加到3.3门,防坦克地雷已从95枚增加到540枚。为了抗击敌坦克的冲击,开始使用了全部炮兵以及步兵的反坦克兵器(包括反坦克手榴弹、集束手榴弹、燃烧瓶)。反坦克地域的数量已从1—2个增加到16—20个。在个别情况下,还建立了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和快速障碍设置队。对坦克防御是根据敌坦克集团可能的突击方向建立的,并且梯次配置在集团军战役布势的全纵深。

  苏军的纵深防御体系也初步建立起来了。在11月,有些集团军,例如第16集团军,除构筑第一(主要)防御地带外,还构筑了第二防御地带(集团军防御地区);方面军还构筑了第三防御地带(方面军防御地区)。

  苏军战斗行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他们使用了各种武器不断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在个别情况下还实施了炮火反准备。巧妙而灵活的实施兵力兵器机动对粉碎敌人的企图起了极大的作用。兵力兵器机动既沿正面实施,也由纵深向前实施。例如,在11月底,为了加强第16集团军,就从方面军其他地段转隶了4个步兵师、2个坦克旅、2个摩托车团、6个炮兵团和许多独立分队。在出现敌强大坦克集团突破威胁的每个方向上,在短时间内就集中了大量的反坦克兵器。当集团军的兵器不足时,方面军指挥部就把自己的预备队或从其他集团军抽调兵力,派往危急地段。

  在各次防御战役中,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反突击多半都是为了争夺兵力密度最大、工事构筑最好的主要防御地带而实施的。如主要防御地带已被突破,那么就在战役纵深实施反突击,以阻止敌人前进,并恢复被破坏的防线(10月20—22日加里宁方面军和12月3—4日第33集团军实施的反突击)。反突击的效果提高了。在10月,反突击通常以少量兵力实施,炮火支援和航空火力支援均薄弱,因此未能达成预定目的。但是到11月,反突击就不仅阻止了敌人的进攻,而且还打退了敌人。

  防御战斗的战术也得到了完善。在会战初期,师和团战斗队形经常编为两个梯队。在宽大正面防御时(师防御正面达14—20公里),前沿前的步兵武器的火力密度很低。到11月,当步兵兵团的防御地带已有所缩小、战斗队形以编一个梯队为主时,将近80%的步兵武器就都参加了扼守前沿的战斗。

  工事构筑也发生了变化:营防御地域的工事最初主要是散兵坑和单兵掩体;在会战过程中,先在排、连防御地域内,后在营防御地域内,将单兵掩体沿正面用堑壕连接起来,向纵深用交通壕连接起来。因此,在战斗过程中就能隐蔽地实施兵力兵器机动,并使防炮、防空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了防御的稳定性。工程障碍物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炮兵、装甲坦克兵、机械化兵和航空兵的战斗使用方法有了改进。炮兵负责压制和消灭敌人的火器和有生力量,抗击敌坦克和步兵的冲击,参加炮火反准备,掩护己方军队免遭敌航空兵的突击。装甲坦克兵团和机械化兵团(部队)通常用于与步兵配合行动,有时单独对敌实施反冲击,扼守个别地域;作为后卫掩护步兵兵团撤退;用于设伏与敌坦克作斗争;用作游动火力点或编入反坦克地域加强步兵师的对坦克防御。

  但是,苏军在这一时期的防御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当时,方面军和集团军的防御战役都是在宽大的地带内,在兵力兵器密度不高的条件下进行的。由3—7个集团军编成的方面军,其防御地带宽度可达300—350公里乃至350公里以上。由4—6个师编成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要防守30—100公里宽的地带。因此,集团军通常只构筑和占领一个防御地带。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第二(后方)地带。即使构筑第二地带(如11月份那样),也只在第二梯队或预备队配置范围之内构筑。在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的条件下,方面军和集团军的防御纵深不超过20—25公里,直到11月份,主要方向上的防御纵深才加大到30—50公里。此外,11月战斗队形以编一个梯队为主的防御战术,使苏军指挥员无法使用第二梯队来增强防御力量和实施反冲击。要克服这一矛盾,只有按照兵团战斗能力的大小来规定其防御地带。

  为粉碎德军向莫斯科的冲击,苏军阵亡失踪514338人,负伤143941人;损失2785辆坦克、3832门火炮和迫击炮、293架作战飞机。不过,苏军毕竟粉碎了德军向莫斯科进攻的一切企图,并迫使其停下了进攻的步伐。德军的闪击战在强大的苏联面前彻底破产了。

  在粉碎了德军向莫斯科的进攻后,苏军在莫斯科城下立刻转入了强大的反攻,将德军击退了100—250公里,并击溃德军38个师。苏军的反攻是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各方面军都没有强大的快速兵团,作战时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而且军队的总人数也并不超过敌军。极端复杂的情况使苏军在调集战略预备队、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转入反攻的时间等方面倍感困难。统帅部不得不利用防御中形成的军队部署,在敌军集团对苏军威胁最大的地点实施突击。

  为了进行反攻,动用了三个方面军。这种做法在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因为苏军必须在宽广的地带内对敌人战略重兵集团实施数个突击。主要突击指向德军中对莫斯科威胁最大的主要突击集群的两翼和后方。这些突击集群的溃败,使整个苏德战场的形势大变,开始有利于苏军,并为苏军转入总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统帅部成功地解决了转入反攻的时间问题,把开始反攻的时间定在全部准备工作完成之前,因为此时敌人由于丧失突击力量已无力进攻,同时又来不及转入防御和构筑防线。

  莫斯科附近反攻获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达成了战略上的突然性。苏军隐蔽地集中了战略预备队,严格地保守了作战计划的机密,并在宽大正面上展开进攻。而且苏军转入积极进攻行动的地点起先是在战略正面的两翼(罗斯托夫和提赫文附近),然后才是主要的莫斯科方向。这样,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就完全出敌不意。

  但是,在反攻过程中,苏军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方面军进攻地带宽达300—600公里;集团军达25—100公里;步兵师进攻地带宽达5—6公里,有时达8—10公里甚至更多。方面军进攻战役纵深为150—250公里;集团军为30—60公里;步兵师为18—25公里。平均战役密度不超过14公里正面一个师。方面军的战役布势成一个梯队;集团军成两个梯队。第二梯队只有一个师,很少有两个师,这就不足以在战斗过程中增强突击力量。方面军在2—3个方向上实施突击;而集团军一般在两个方向上实施突击。这就分散了兵力,削弱了突击集团和延长了战役持续时间。

  苏军在反攻过程中也暴露了如下缺点:炮兵沿正面平均分配;炮兵火力只用于炮火准备期间;坦克兵团和部队兵力分散,它们同步兵和炮兵的协同动作不密切;没有很好地侦察敌人的对坦克防御;把工兵部队当作步兵部队使用等。

  1942年1月10日,斯大林和副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发出指示信,提出了取得战斗胜利必须遵守的两个条件。

《斯大林文集(1934—1952)》,第314—318页

  然而,正如朱可夫所指出的那样:“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应无条件地执行。但是,我想再次说明,1942年冬季我们还不具有足够的兵力兵器,来实现所有这些总的看来都正确的广泛进攻的思想。而没有兵力,军队就不能建立必要的突击集团,不能实施有效的炮兵进攻,在1942年粉碎像希特勒德国这样强大的有经验的敌人。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对的。只有西北方面军前展比较顺利,因为敌人在那里没有绵密的防线。”

  不过,在指示信发出后,苏军的战术仍然有了部分的改进:在1941年12月,步兵师进攻地带宽为8—10公里以上。任务纵深:当前任务5—7公里,尔后任务将近20公里。但经验证明:由于兵力兵器密度低,以及敌人在预有准备的地区抵抗增强,步兵师是无法胜任上述任务的。因此从1942年1月起,步兵师开始受领5—6公里宽的进攻地带,受领的任务纵深:当前任务为1—2公里,尔后任务约8公里,因而更符合了师的实际能力。

  在为期一个月的反攻中,苏军阵亡失踪139586人,负伤231369人;损失429辆坦克、13350门火炮和迫击炮、140架作战飞机。

  1941年第四季度,苏军的不可恢复损失仍然高达1007996人,占总损失数的60.8%;其中失踪、被俘以及漏报的不可恢复损失共有636383人,占总损失数的38.4%。以上数字相比第三季度已经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苏军的战斗技能正在提高。此外,在第三季度还有590460人受伤,44504人患病,13557人冻伤。在整个1941年,苏军的不可恢复损失多达3137673人,占到了总损失数的70.1%。

  苏军技术兵器在1941年的损失也十分惊人,包括2.05万辆坦克、6.3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79万架作战飞机;其拥有量分别从2.26万辆、7.65万门、2万架减少到了7700辆、4.86万门、1.2万架;而野战部队保有量则分别从1.42万辆、3.29万门、9200架减少到了2200辆、3万门和5400架。

  在莫斯科城下的反攻胜利结束后,按照斯大林的命令,苏军立即发起了全线总攻,其中主要方向仍然在正西方向。至4月底冬季结束后,苏军虽然在某些方向上将敌人打退了100—350公里,击溃了德军大量兵力,但未能完成预期任务:西方向的主要突击未能围歼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基本兵力;西北方向的进攻虽然给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造成颇大损失,但未能做到粉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西南方向击溃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解放顿巴斯、克里木的企图也没有实现。苏军在冬季总攻中损失严重,其中仅在历时近3个半月的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中就阵亡失踪272320人,负伤504569人;损失957辆坦克、7296门火炮和迫击炮、550架作战飞机。在整个1942年第一季度,苏军不可恢复损失仍然多达675315人,此外有1011040人受伤,117007人患病,51410人冻伤。

  苏军未能完成预期任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苏军在刚刚稳住阵脚,人力物力遭受重大损失,苏德战场总的兵力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斯大林就想以一次较大的进攻击溃德军,全面取得主动权,是不现实的。要想从德军这样拥有雄厚军事实力的军队手中夺得主动权,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苏军最高统帅部赋予它的部队的是一项与能力不相适的任务。部队缺乏武器弹药,缺乏庞大的坦克兵团和机械化兵力。正如朱可夫所指出的:“我军缺乏完全合乎要求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而战争实践证明,没有它们要想实现凌厉的、大规模的进攻性战役是不可能的。要想抢在敌人前面,迅速迂回到敌人侧翼,切断敌人后路,包围和分割敌军集团,只有借助于强大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第二,三个战略方向同时进攻,分散了兵力,使最高统帅部无法集中使用预备队以扩大战果。第三,苏军指挥人员缺乏组织和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和战斗的足够经验。在取得初期胜利需要及时增强突击时,没能及时投入兵力,在发展进攻时,速度缓慢,并且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在两翼扩大突破口,从而使敌人能够封闭突破口,并使进攻的苏军孤立。

  在冬季总攻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后,斯大林部分地吸取了教训,在1942年春季制定下一步计划时,决定近期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但却又规定同时应在部分方向上发起局部进攻,在夏初消耗、疲惫敌人,待积蓄足够的预备队后,再展开大规模进攻。同时,苏军上下也对德军1942年夏季的主攻方向作出了严重误判,即认为德军将主要进攻莫斯科,但实际上希特勒将矛头指向了苏联南方富饶的经济区。

  1942年5月8日,德军首先向克里木的刻赤半岛发起猛烈进攻,12天内,苏军守卫部队溃不成军、损失惨重:阵亡失踪162282人,负伤14284人。这次防御战役失利的基本原因是:未能判明敌人的企图,部队成横方向一线配置,协同动作组织不善,丧失了对军队的指挥。随后,德军攻陷了孤悬敌后坚守了250天的塞瓦斯托波尔。

  5月12日,西南方面军在哈尔科夫方向转入进攻。起初苏军进展顺利,但进攻第6天其侧翼即遭到德军袭击。苏军又一次遭到了惨重的失败:阵亡失踪170958人,负伤106232人。苏军在哈尔科夫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必要的预备队来掩护进攻集团的两翼;各方面军缺乏战略协同,使西南方面军在进攻时孤军深入,在防御时孤立无援,而德军因没有受到苏军在其他地域的牵制性进攻,则可以无所顾忌地调遣兵力阻击和攻击苏军;苏军战役指挥员在战役态势有利时没有投入快速兵团扩张战果,不利时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停止进攻,以消除来自南面的威胁;最高统帅部在混乱的局势中未能认清形势,接受总参谋部的建议,实施正确的战役指挥。

  此外,苏军在列宁格勒附近和杰米扬斯克地域的作战行动,以及西方向的作战行动也没有成功。苏军最高统帅部在条件尚不充分具备的情况下,急于分兵同时在若干不同方向实施一系列进攻战役,加之战略战役侦察上的失误,结果非但没有达到歼灭德军、改善态势的目的,反而招致了失败。这样,苏德战场的整个局势至6月底发生了不利于苏军的急剧变化,战略主动权重又落到德军统帅部手中。德军大大改善了军队态势,并为在苏德战场南翼进行主要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苏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以阻止德军的继续东进。

  1942年4—6月,苏军的不可恢复损失重新上升到了842898人,占总损失数的54.4%;苏军负伤552437人,患病154210人。

  6月28日,德军向苏联南方发起了夏季进攻,在不到一个月内向前推进了150—400公里。苏军阵亡失踪370522人,负伤197825人,损失2436辆坦克、13716门火炮和迫击炮、783架作战飞机。但是,随后德军就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和高加索山前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至11月中旬,德军的突击力量已然消耗殆尽,无力继续发动新的进攻。随后,苏军就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发起了强大的反攻,在1943年1月又在广阔的战线上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尤其是在西南方向。苏军一共歼灭了德军及其仆从军的5个集团军,并击溃了其他大量部队。

  在124天的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中,苏军采取各种措施增强防御的稳定性,提高防御的积极性,大量消耗德军,制止了德军的进攻,赢得了在主要方向集中并展开预备队的时间,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苏军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建立大纵深多地带的防御,增强防御的弹性。为增大防御纵深,逐次消耗德军兵力,苏军先后构筑了4道防御围廓,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掩护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全长约500公里,距城市约60公里;中层围廓,全长约150公里,距城市约30公里;内层围廓,全长约70公里,距城市约15公里;市区围廓,沿城市边缘构筑,全长约50公里。此外,担任第一梯队的各师还向主要防御地区前方派出了前进支队。前进支队阵地距主要防御地区40—60公里。为加强对德军坦克的防御,苏军构筑了反坦克地域、反坦克支撑点,设置了防坦克障碍物,并建立有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和坦克预备队。

  斯大林格勒防御战期间,方面军防御纵深从30—50公里增加到120公里,集团军从20—25公里增加到30—40公里。由于预先构筑了几道大纵深的防御地带和防御地区,因此就能在各道地区逐次抗击敌人的突击。如果在顿河大弯曲部德军每昼夜前进2—3公里,而在各道防御围廓战斗期间每昼夜前进1—2公里的话,那么在市区战斗中他们每昼夜只前进30—40米。

  第二,及时前调战略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防御交战开始前,苏军大本营从战略预备队中及时前调第63、62、64集团军占领主要防御地区。在防御交战过程中,苏军大本营持续不断地向该方向前调战略预备队。仅在7月23日—10月1日,即前调55个步兵师、7个坦克军、9个步兵旅、30个坦克旅。10—11月,又从战略预备队前调25个步兵师、9个骑兵师、6个坦克和机械化军以及大量炮兵部队。为统一指挥这些部队,还及时组建新的方面军机关,如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面军以及西南方面军。这些措施对稳定防御和转入反攻起到了重大作用。

  第三,顽强防御与坚决的反突击和其他作战方向有限目的的进攻战役相配合。苏军防御作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表现在在某个方向预有准备的防御,不仅在战术行动上强调守攻结合,而且在战役上也强调配合以坚决的反突击,强调与其他战略方向有限目的进攻战役相配合。在整个防御交战阶段,苏军实施了数次方面军反突击和10多次集团军反突击。苏军注意正面坚守与两翼反击相结合。例如,8月20—28日第63、21集团军在谢拉菲莫维奇西南地域,9月3—15日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24、6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9月29日第57、51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地域实施的局部进攻战役都对粉碎敌人的计划起了重要作用。这几次局部战役不仅削弱了在市区作战的敌军集团,而且为苏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时期,苏军防御战斗的战术有所改进。步兵师的防御地带从会战开始时的15—42公里缩小到会战结束时的12—14公里。战斗队形通常编为两个梯队,师还建立合成预备队、坦克预备队、反坦克预备队以及支援步兵的炮兵群。主要防御地带的纵深4—6公里。其工事构筑在会战初期与1941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因为防御是在有限时间内建立的。到防御阶段末期,除单个掩体外,还出现了堑壕和交通壕地段。主要地带除第一阵地外还开始建立了另外两道阵地。与莫斯科防御时相比,在敌主要突击方向上每公里正面的市雷密度:防坦克地雷从500—540枚增加到800枚,防步兵地雷从250枚增加到650枚。各防御阵地开始用工程障碍物予以掩护。

  在市内战斗中,通常利用石质建筑物建立适合环形防御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火器均配置在各个楼层和楼梯间,因此在支撑点前形成了很大的火力密度。为了保障支撑点的守备部队躲避轰炸和炮击,在建筑物周围构筑了掩壕。在支撑点的接近地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障碍物,派出了设伏的反坦克歼击手。支撑点的守备兵力编成从班到连不等,并加强有反坦克兵器、火炮和迫击炮。强击群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制定了强击群在城市作战的战术。

  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中,还出现了对准备进攻之敌实施炮火反准备这一大城市战斗中的新趋势。炮火反准备是在集团军范围内组织,在狭窄正面(9月27日第62集团军的炮火反准备地段是1公里,10月5日是3公里)和30—40分钟内以每公里正面80—15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实施的。在许多情况下,炮火反准备给敌人造成了大量杀伤,打乱了敌军的战斗队形,并为反突击和反冲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实施反攻前,苏军统帅部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适时制定了反攻计划,正确地选择了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机,及时前调预备队,隐蔽地集中兵力,从而取得了反攻的胜利。苏军反攻主要有下述几个特点:

  第一,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转入反攻的时机。苏军将主要突击方向选在德军战役布势中薄弱的两翼,实施向心突击,完成了对德军重兵集团的合围,组成了坚固的合围对内正面。同时,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组成坚固的合围对外正面。到12月底,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已相距170—250公里。突击是在德军已耗尽进攻能力、尚未来得及以战役预备队建立起防御集团时实施的。然而,由于兵力、兵器不足,苏军未能使合围、分割和各个歼灭德军的行动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停顿的过程,不得不从合围对内正面抽调部队派往合围的对外正面作战。

  第二,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突击方向。在方面军和集团军进攻战役中,主要突击都是针对敌防御最薄弱之处、能沿捷径进至敌基本集团的后方并便于使用各兵种的地形上实施的。各方面军和集团军都充分采用了以突击集群作战的方法,在突破地段上果断地集中了兵力兵器,因此达成了对敌的必要优势。

  与莫斯科地区的进攻作战相比,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进攻作战中,兵团和部队的战斗任务纵深增大了,战斗队形编成也发生了变化。兵团和部队通常都编成一个梯队,在突破敌纵深不大、工事构筑不充分的防御时,这种队形符合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的要求。师炮群的编成已有所增大,因而提高了对敌火力杀伤的效能。

  在斯大林格勒,苏军第一次充分实施了炮兵进攻。与莫斯科反攻时相比,火炮密度提高近1倍,炮火准备持续时间延长。在消灭被围敌军集团时,为支援步兵和坦克的冲击,第一次采用了徐进弹幕射击。

  装甲坦克兵和机械化兵对达成进攻的高速度起了决定性作用。战争开始以来,第一次在一个方向(斯大林格勒方向)集中使用了大批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近12个坦克军和5个机械化军)。它们主要组成集团军快速集群,用于在战役纵深发展胜利,还用作方面军预备队。当情况需要时,坦克军还把部分坦克旅配属给步兵师,作为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使用。为了提高进攻的速度,坦克军在许多情况下用于完成对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尔后在战役纵深迅速发展胜利。

  然而,使用混编坦克集团军的经验表明,把机动能力不同的几个兵团编入坦克集团军给战役过程中的军队指挥造成了极大困难。结果步兵师落后于坦克军,限制了集团军的机动。战斗实践表明,在同一方向作战的几个坦克军(机械化军)在方面军范围内编在一起是合理的。因此,1943年1月21日国防委员会决定解散混编坦克集团军,组建单一兵种的坦克集团军。

  苏军比以往历次战役都更加普遍地把航空兵大量集中使用于各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反攻最初几天,苏军航空兵就夺取了战役制空权,并一直保持到战役结束。在完成合围、抗击反突击和歼灭被围敌军集团以及实施空中封锁的作战中,航空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苏军取得了航空兵进攻以及在战役纵深发展进攻时空军集团军与快速集群协同作战的经验。若把远程航空兵计算在内,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飞机占苏联空军兵力的36%。

  第三,隐蔽企图,达成突然性。反攻前,苏军采取种种措施迷惑德军,在诸如战役企图、主攻方向、各方面军重兵的集结、反攻开始时间等方面比较成功地达成了突然性。

  在军队指挥和协同动作等问题上也有了进一步的进展。战役开始前,各级司令部就各兵种与航空兵的协同动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对部队和分队的指挥一般都通过指挥观察所进行。无线电比莫斯科会战时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尤其在装甲坦克部队中使用得更为普遍。但当时苏军电台的有效作用半径还不大,技术状况也欠佳,因此军队指挥和军队之间的协同动作时常出现中断现象,这也不能不影响到进攻速度和战役的整个进程。

  在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中,苏军阵亡失踪323856人,负伤319986人,损失1426辆坦克、12137门火炮和迫击炮、2063架作战飞机;而在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中,苏军阵亡失踪154885人,负伤330892人,损失2915辆坦克、3591门火炮和迫击炮、706架作战飞机。

  1942年,苏军的不可恢复损失总计3258216人,占损失总数的44.2%;此外,负伤3475721人,患病577073人,冻伤58268人。技术兵器方面,损失1.51万辆坦克、7.03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21万架作战飞机。

  1943年7—8月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组织和实施战略防御的艺术相比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防御作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次会战是方面军群通过预有计划的防御,削弱敌突击集团,为尔后转入反攻而大量保存自己,而完成了重大战略任务的典型。防御的特点是:多地带的防御编成、周密的工事构筑、纵深梯次的兵力部署、极大的兵力兵器密度;在敌人可能实施突击的方向上最大限度地密集使用兵力兵器,巧妙地集中和使用战略预备队。这些对提高防御的稳固性起了促进作用。

  战役防御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防御是纵深梯次配置的。它由数道防御地带和地区组成,同时由军队事先占领。战役防御的另一特点是高度的积极性。达成防御积极性的手段是:实施炮火反准备和反突击(参加反突击的兵力约有84%的步兵部队和70%的炮兵);在防御交战过程中实施了兵力兵器(各方面军70—100%的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团和近40%的炮兵)的机动,其中包括从未受冲出的地段机动兵力兵器。

  按照堑壕、交通壕和斜切阵地的完善体系构筑起来的防御战术地幅,在战争年代第一次包括了两个防御地带,并具有了阵地防御的性质。通过巧妙地贯彻集中兵力而不平分兵力的原则,提高了在敌主突方向上的兵力密度,使之由每公里正面0.6—1.1个营(1941—1942年防御战斗的一般标准)提高到1.5—2个营。在主力集中的方向上,师防御地带的宽度已缩小到6—15公里。反冲击通常投入了师的近48%的步兵分队、67%的炮兵和90%的坦克,并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对坦克防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表现在:建立反坦克支撑点(第一梯队师各建立4—13个支撑点,根据中央方面军10个师的经验,每个支撑点有13—15门火炮),把防御工事与军队的战斗队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大反坦克兵力兵器的密度,广泛使用反坦克炮兵预备队和地雷爆炸性障碍物,把快速障碍设置队作为军队战斗队形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装甲坦克兵和机械化兵在防御中起了重要作用。坦克部队和兵团在步兵战斗队形中被用于设伏或充当游动火力点或固定火力点。在许多情况下建立了兵力约1个坦克团的坦克预备队。

  在库尔斯克附近阻止了德军进攻后,苏军立刻转入了强大的反攻,并取得了胜利。这一反攻是在苏军拥有战略主动权和兵力兵器优势的情况下,通过预有计划的防御做好准备的。反攻之所以能获得胜利,首先是由于苏军转入进攻的时机选择得当。苏军反攻开始的时刻正是德寇基本突击集团遭受重创和进攻陷入困境之时。取得胜利的另一因素是,在西方方向、西南方向以及其他方向上进攻的苏军各方面军群之间具有组织良好的战略协同,这就使敌军指挥部难以变更部署向受威胁的方向调动部队。

  对于取得这次反攻胜利起重大作用的还有一个因素,即在库尔斯克方向上事先就建立了庞大的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用以发展各方面军的进攻。

  对于苏军来说,这次是首次突破敌人预有准备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并随即发展战役胜利。这一任务之所以能完成,其原因是:各方面军和集团军都建立有强大的突击集团;在突破地段上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各方面军均拥有坦克军团,各集团军也拥有庞大的坦克(机械化)兵团。

  与以往各次战役相比,这次反攻开始前更广泛地进行了战斗侦察,而且所用的兵力不仅有加强连,还有先遣营。

  在反攻过程中,苏军各方面军和集团军获得了抗击敌人坦克重兵集团反突击的经验。抗击反突击时,所有各兵种和航空兵都进行了密切的协同动作。为了制止敌人前进和击溃其进攻部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在以部分兵力进行顽强防御的同时,还向敌人反突击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实施了猛烈突击。由于技术兵器和加强兵器有了增加,库尔斯克反攻中苏军的战术密度较斯大林格勒反攻时提高了1—2倍。

  进攻战斗战术方面有一个新的做法,即部队和兵团的战斗队形由一个梯队改为纵深梯次配置:在反攻中建立1—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方面军第二梯队(如沃罗涅日方面军)和强大的快速军队集团,这在战争以来是第一次。这种做法使方面军司令员得以不断增强第一梯队的突击力量,向纵深和两翼扩大战果,突破中间防御地区,并抗击德军的强大反突击。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部队和兵团的进攻地段和地带比以前狭窄的缘故。

  军队的指挥大为改进,这是由于指挥所靠近战斗队形,由于更广泛地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以及恢复了军这一级指挥机构所致。

  在反攻过程中,炮兵更坚决地集中在敌军主要突击方向上,这就构成比以往历次防御战役更高的战役密度。提高炮兵在反攻中的作用。在进攻部队的主要突击方向上,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0—230门,最大密度达到250门。此外,炮火准备结束与冲击支援开始之间的脱节现象得到克服;集团军炮兵群按第一梯队军的数量划分为炮兵分群;步兵团除已有的支援步兵炮兵群外,还建立有直接瞄准射击炮兵群。

  在库尔斯克反攻中,各兵种和航空兵的使用方法有了改进。坦克和机械化兵的使用规模更大。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密度较之斯大林格勒反攻时为高,达到每公里正面15—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然而,在突破敌人纵深梯次配置的坚固防御时,这样的密度仍嫌不够。坦克和机械化军成了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扩张战果的基本工具,而坦克集团军则成了方面军的扩张战果梯队。同时,奥廖尔战役的作战经验表明,使用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来突破阵地防御是不合算的,因为要完成这些任务损失重大。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对防御的战术地幅的突破是由先遣坦克旅完成的,而坦克集团军和坦克军的主力则用在战役纵深内作战。

  工程兵的主要任务是:排除障碍物,修复和铺设道路、桥梁,在地雷场中进行排雷,掩护翼侧,巩固已占领的地区和保障苏军强渡江河障碍。

  空军完全夺得了制空权,使敌人空军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空军在与地面部队密切协同下用于在战场上空行动。

  在库尔斯克防御作战中,苏军阵亡失踪70330人,负伤107517人,损失161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929门火炮和迫击炮、459架作战飞机;在奥廖尔进攻战役中,苏军阵亡失踪112529人,负伤317361人,损失258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892门火炮和迫击炮、1104架作战飞机;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中,苏军阵亡失踪71611人,负伤183955人,损失186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23门火炮和迫击炮、153架作战飞机。

  库尔斯克反攻胜利结束后,苏军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间断地对退却的敌人进行追击,发起了强渡第聂伯河的战役。1943年8—12月,苏军基本解放了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并夺取了第聂伯河上几个战略登陆场。这样就具备了在白俄罗斯实施进攻,完全解放右岸乌克兰,并在西方向和西南方向顺利发展进攻的条件。

  在第聂伯河会战中,苏军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准备和实施高速度、宽正面的战略进攻;在同时向几个方向进攻的各方面军之间组织协同;追击敌人和从行进间突破其中间防御地区;为增强纵深内的突击力量而使用战略预备队。

  各方面军(集团军)指挥部巧妙地准备和实施了追击,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完成了从各个小型登陆场发起的旨在坚守和扩大登陆场的进攻战役。追击敌人是在宽大地带(方面军在250公里宽的地带,集团军在100公里宽的地带)沿数个方向以每昼夜30—40公里的速度进行的。追击时,苏军主力收拢成行军纵队前进,而派出先遣支队实施追击。先遣支队迅猛而坚决的行动,使敌人无法将其部队有计划地撤退到中间防御地区。

  苏军在克服江河障碍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在通常情况下,苏军都在夜间,不进行炮火准备即在宽大正面上从行进间强渡江河。只在某些场合才进行预有准备的强渡。为迷惑敌人,苏军指挥部在强渡过程中还采用假渡和佯渡。

  缺少供坦克和炮兵用的重型渡河器材,对于强渡江河,首先是对于顺利地强渡第聂伯河曾产生过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苏军往往采取徒涉的方法或从敌人手中夺占桥梁渡河,并广泛利用就便渡河器材。

  在总攻过程中,苏军更丰富了夜战经验。不仅部队和兵团,甚至战役军团也开始采取夜间作战的方法。

  各兵种和航空兵的使用得到了改进。在追击敌人过程中,炮兵往往跟不上先遣支队,因此在强渡第聂伯河的头几天,炮兵就未能以其火力进行有效的支援。所以在强渡时和争夺登陆场的战斗中,广泛使用了担任直接瞄准射击的火炮。

  装甲坦克兵在追击和扩大登陆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缺乏重型渡河器材,因此在夺占和扩大登陆场时无法发挥其突然性。

  由于制式渡河器材往往跟不上部队,工程兵曾采取一切办法,利用应用器材强渡江河。当时制式渡河器材普遍感到不足,而且不能及时前送,舟桥一般在渡河开始后第七昼夜才架设,架设木桥则要到第十昼夜。

  空军继续掌握着制空权。在总攻中,空军对敌人退却中的部队及其渡场实施了突击,保障了苏军夺占、巩固和扩大登陆场的战斗,并担任空运弹药和给养的任务。

  在追击和强渡江河过程中,由于各级指挥所力求靠近部队的战斗队形并广泛使用了无线电通信,因而可靠地保障了军队指挥。

  由于交通线拉长,加之后方往往落后于部队等情况,部队常常不能及时获得一切必需品。燃料供应中断的现象导致坦克和机械化兵团前进迟缓,航空兵行动受到限制,炮兵和制式渡河器材落后于部队,而弹药数量不足,又影响了炮兵对部队战斗行动的保障。

  在近三个月(1943年9月26日—12月20日)的第聂伯河下游进攻战役中,苏军阵亡失踪173201人,负伤581191人;损失263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125门火炮和迫击炮、430架作战飞机。整个1943年,苏军的不可恢复损失达2312429人,负伤和患病人数达5545074人。苏军技术兵器在1943年的损失情况是:坦克和自行火炮损失2.35万辆、火炮和迫击炮损失2.53万门、作战飞机损失2.25万架。

  1944年1—5月,苏军进行了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克里木半岛的战役,解放了整个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及其右岸的绝大部分地区和摩尔达维亚的一部分。苏军进抵喀尔巴阡山山前地带并进入了罗马尼亚境内,从而为恢复苏联疆界迈出了第一步,并彻底扭转了苏德战场南翼的军事政治形势和战略态势,使之有利于苏联。至此,苏军已具备了向敌中央集团军群实施突击,在卢布林和利沃夫等方向上发起进攻,以及向巴尔干发展进攻的有利条件。

  在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战略进攻中,苏军统帅部进攻目的坚决,采用了有效的歼敌方法(割裂散战略防线、合围敌军集团),正确选择了主要突击和辅助突击方向,力求达成战略突然性。战略任务是根据情况逐次完成的。在第一阶段,主要以两个方面军的相邻翼侧沿向心方向实施突击,围歼了敌人的重兵集团;在第二阶段,则以三个方面军的同时突击,割裂敌人的防线,尔后各个歼灭敌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通过自己的代表和总参谋部实施了战略领导,而在作战过程中,实施战略领导的方法则是给各方面军明确任务,规定新的分界线,实施战略预备队的机动,把一些集团军由一个方面军转隶给另一个方面军。

  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作战的特点是:在不同纵深先后实施多次方面军战役和集团军战役。各次战役的准备工作也有一系列特点:首先,准备工作是在8—15昼夜的短暂战役间歇或是在前一次战役过程中进行的;其次,多次战役是在冰雪漫天的冬季和早春泥泞季节准备的。这两个因素都给建立突击集团和军队的物质保障造成了困难。但是,部队仍保持相当高的进攻速度,步兵兵团的平均速度达每昼夜8—15公里,坦克兵团达15—25公里。

  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过程中,主要突击通常都是针对敌防御弱点实施的(科尔孙—舍甫琴科战役、罗夫诺—卢茨克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值得注意的是,以两个集团军的相邻翼侧(科尔孙—舍甫琴科战役、罗夫诺—卢茨克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或以三个集团军组成的集团(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乌曼—博托沙尼战役)实施主要突击。60%集团军的突击集团由7—9个步兵师组成,其他集团军的突击集团则由4—6个师组成。突击集团一般建立在进攻地带的一翼或中央。有时,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整个地带内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地带往往与突破地段一致(第27、52和近卫第4集团军在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各次战役的规模随战役目的、兵力兵器数量以及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方面军进攻地带一般宽160—450公里,纵深50—350公里,战役持续12—45昼夜。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进攻地带宽8—300公里,纵深10—200公里,集团军的战役持续时间为6—22昼夜,平均进攻速度从每昼夜1—2公里到16—18公里不等。坦克集团军在方面军战役范围内实施1—2次连续战役,每次战役纵深50—175公里,持续时间3—22昼夜,平均进攻速度每昼夜15—18公里,有时达25—30公里。方面军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强大的快速集群(从2—3个坦克军或机械化军到3个坦克集团军)代替了第二梯队。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战役布势为一个或两个梯队。在没有第二梯队的情况下,则指派预备队。第二梯队或预备队通常为1—2个步兵师;在个别情况下,第二梯队为1个步兵军(第60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在绝大多数战役中,靠指定突破地段的方法在主突方向上坚决集中了兵力兵器。方面军的突破地段的宽度占其进攻地带的8—11%,但这里却集中了50—80%步兵师、70—90%的火炮和坦克和几乎所有的飞机。在集团军突破地段集中有70—100%的步兵师、60—100%的火炮和近100%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就保障了对敌的极大优势,并为高速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提供了有利条件。

  得到坦克加强和直接支援的步兵在战役中起着决定作用。步兵在炮兵协同下完成任务,在初春的泥泞季节以每昼夜8—12公里的速度突破敌人的防御。在多数战役中,为了完成对敌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方面军和集团军都使用了快速集群。其任务是向战役纵深发展突破。尽管气象条件复杂,快速集群仍能不停地迅猛追击敌人。坦克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的先遣支队在完成追击任务时起了重要作用。在道路泥泞的条件下,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组建了乘坐马车的专门的追击支队以及由步兵、坦克和工程兵分队组成的混成支队。这些支队迅速插到退却之敌的翼侧和后方,截断敌军的退路。追击速度根据不同条件每昼夜可达5—35公里。

  在整个战略性战役中,苏军多次合围了德军重兵集团。对被围之敌,主要采取逐步压缩合围正面(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或对已突围之敌的翼侧实施突击以及在敌人的退路上设防堵截(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列夫卡战役)。对突围之敌,则采取翼侧突击,或在其退路上层层设防堵截的方式予以粉碎。对有些被围之敌未能全歼,主要原因是: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兵力过少,对敌企图判断错误,加之道路泥泞,兵力机动困难等。

  在进攻过程中,苏军多次粉碎敌人的反突击,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了以合成集团军和坦克集团军临时转入防御的方法。这时,集团军的防御正面为25—45公里,有时达110—130公里,通常根据不同情况均构筑1—2道防御地带,纵深为6—10公里或15—20公里。

  苏军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均按炮火准备、炮火支援和炮火护送三个阶段全面计划和实施炮兵进攻,冲击的炮火准备一般持续20—50分钟;炮火支援主要是对1—3公里的纵深实施逐次集中射击,有时对1公里纵深实施单层徐进弹幕射击;对步兵和坦克纵深战斗的炮火护送主要以集中射击的方式实施。同时广泛采用了直接瞄准射击,从而以少量的火炮和弹药完成了射击任务。

  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历次交战中,苏军大量使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战争以来,首次出现一个方面军拥有三个坦克集团军的现象(如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中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这些坦克军团都用于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从而大大扩大了战役规模,提高了进攻速度。在多数场合,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快速集群使用,用于完成对敌人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如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和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在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和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中那样)或协同步兵兵团突破敌人防御即用在第一梯队作战(如坦克第6集团军在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中那样,这是由于在短时间内难以组建突击集团)。突破敌人防御后,坦克集团军即迅猛追击敌人。只在个别场合,坦克集团军才在步兵兵团完成对敌人整个防御战术地幅全纵深之突破后进入突破口(如坦克第6集团军在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中那样)。

  坦克集团军在突破防御战术地幅期间进入交战,有助于提高进攻速度和最迅速地转入扩张战果阶段,在当时具体条件下,这种做法证明是完全行之有效的。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各次战役中,坦克集团军和以往几次战役不同,有时还用来在合围的对外正面进行防御,以抗击敌人的反突击(如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和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中那样)。

  空军集团军按计划实施了航空兵进攻,其航空火力准备通常在进攻之前在突击集团地带内实施,在炮火准备结束前10—15分钟结束;其航空火力支援主要是以强击机和轰炸机的大编队实施30—50分钟的集中突击,尔后以小机群(1—2个中队)对敌实施梯次突击。在整个进攻战役期间,乌克兰各方面军的空军集团军共出动飞机6.6余万架次,大大高于敌航空兵的3.1万架次的出动量。

  总之,苏军在整个战役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发展了军事学术理论和实践。但在战役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在纵深战斗和追击过程中,炮兵尤其是支援炮兵跟不上突击集团和追击集团的进攻速度;航空兵有时无法出动;后勤保障,尤其弹药和油料补给跟不上,等等。在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的进程中,苏军阵亡失踪270198人,负伤839330人;损失466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32门火炮和迫击炮、676架作战飞机。

  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苏军调集了240万人的庞大兵力向扼守白俄罗斯突出部的敌中央集团军群发起了规模庞大的战略进攻(“巴格拉季昂”行动)。截至7月8日以前,即歼灭敌人28个师,35万人;而在整场战役中,苏军共歼敌近50万人。这一胜利根本改变了整个苏德战场的战略局势。敌北方集团军群已被孤立在波罗的海沿岸。拔掉白俄罗斯突出部以后就解除了由北向乌克兰第1方面军实施翼侧突击的威胁。苏军前出至东普鲁士边境,并抵达维斯瓦河,为实施东普鲁士战役和在华沙—柏林方向的战役,开辟了新的前景。

  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的战争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略性战役之一。进攻地带宽度在开始阶段为700公里,而结束时达到1000公里。部队前进的深度达到550—600公里,战役第一阶段的进攻速度平均达到每昼夜20—25公里。参加战役的人员和技术兵器数量都超过1944年其他各次战役。苏军经过三年浴血奋战之后仍能集中如此大量的兵力兵器,这首先就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军同时在数个彼此相距甚远的地段顺利地突破敌防御,使德军指挥部无法有目的地使用预备队,从而保障了对敌重兵集团的分割、合围和各个歼灭,并最终导致德军在白俄罗斯整个战略防线的崩溃。

  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计划,在战役中对防守白俄罗斯突出部最强的敌军集团实施了主要突击(维捷布斯克和博布鲁伊斯克敌军集团)。歼灭这两个集团,就能在中央集团军群的翼侧打开缺口,并为击溃该集团军群创造有利条件。依靠战略预备队顺地解决了给在主突方向作战的各方面军提供加强的任务。这次战役在妥善组织和实施方面军群的战役战略追击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方面军群的追击开始于进攻的第2—3天,并由各兵种与游击兵团、航空兵紧密协同在宽大正面昼夜不停地实施。

  白俄罗斯战役丰富了苏军关于围歼敌军重兵集团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次战役中,既有用几个方面军去完成合围的战例,也有用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去完成合围的战例;既有在防御战术地幅内实施的合围,也有在深远的战役纵深内实施的合围;既有用快速部队完成合围任务的情况,也有使用诸兵种合成兵团完成合围的情况。合围和歼灭被围敌人,已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在建立合围的对外正面过程中,同时就对被围敌人实施空中封锁,将其割裂并加以各个歼灭。战斗行动夜以继日地进行,并有炮兵的密集射击和航空兵突击予以保障。合围的对外正面一律是不固定的,因此,即使有个别敌军集团突破对内正面,也到不了对外正面就受到苏军的截击而被消灭。这些措施都使围歼敌军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装甲坦克兵的使用方法也是此次战略进攻的一大亮点,特别是集团军和方面军快速集群进入交战的方法,有了进一步改进。四个集团军的快速集群中有两个快速集群(近卫坦克第2军和坦克第11军)是在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后进入交战的。所有方面军的快速集群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在许多方向上,上述快速集群采取了先后逐次进入交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保持突击力量,以便迅猛地发展进攻,并且使战役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尽管森林沼泽地地形条件复杂,苏军快速部队的前进速度有时仍达到每昼夜50—70公里。

  这次战役的另一突出之点就是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的速度很快。在这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是诸兵种合成兵团。例如,在各集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行动的22个步兵军之中,于战役第一日即突破敌人主要防御地带的有6个军,而突破敌人整个防御战术地幅的有8个军。形成如此高速度突破的原因是:部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炮兵和航空兵对敌人防御进行了有效的压制;在突破过程中各兵种大胆而果断地行动;党政工作起了良好的组织作用。

  但是,就在这次战役中,由于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仍然不足,以及炮兵和航空兵对敌人防御纵深的压制仍然不够,某些集团军(第3、65集团军)司令员曾不得不使用其快速集群对敌人防御战术地幅实施突破。经验再一次证明,为了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步兵兵团必需得到较多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加强。尽管森林沼泽地限制了坦克的行动,但是只要周密地侦察坦克可以通行的方向,并对其行动实施工程保障,坦克也并非不能使用。

  此次行动,参加战役的炮兵数量很大。使用炮兵的最重要的原则,是果断地将炮兵大量集中于主要方向。此外,在改进现有炮兵部署方面(就战术组织原则而言)又前进了一步,而且还创造和实行了炮兵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新方法,即双层徐进弹幕射击。

  经验还表明,在白俄罗斯作战地区,炮兵的直接瞄准射击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许多兵团用于这一目的的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突破地段20—30门。在进攻过程中,绝大多数直瞄火炮都作为随伴火炮直接在步兵战斗队形中行动。团、师和军属炮群指挥员与步兵部队和兵团指挥员配置在一起,保障了炮兵与步兵在进攻中的密切协同,并在决定性方向及时集中炮兵火力。

  在战役中使用了大量空军(五个方面军所属的空军集团军、远程航空兵和国土防空歼击航空兵)。航空兵不间断地支援了陆军在战役整个纵深内的行动,同时又坚决集中兵力于最重要的方向上。方法是:用航空兵兵团沿正面广泛实施机动,把航空兵兵团由一个空军集团军转隶给另一个空军集团军,以及将作战活动转移至主要方向。通过这些方法,苏军得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强大的航空兵兵力对敌人实施猛烈突击,保障地面部队顺利地完成发展进攻、消灭被围敌军集团和在战役纵深内追击敌人等任务。

  兵团和部队在实施追击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追击通常编成两个梯队实施,第一梯队编有全部坦克和大部分炮兵。师建立先遣支队(约为1个加强有坦克、炮兵和工程分队的搭乘汽车的步兵营)。其任务是:夺取敌后的桥梁、渡口、登陆场、道路枢纽,并扼守到主力到达。除先遣支队外,还派出前卫在主力之前行进,消灭敌后卫部队。师主力通常成行军队形沿1—2条路线实施追击。

  白俄罗斯战役是苏军与游击兵团协调一致实施突击的典范。战役开始的前三天,游击队就根据统一的计划,在各条铁路线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活动。仅在6月19日一夜之间就破坏敌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线路约9600处。在战役中,游击队与进攻军队协同行动,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消灭了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夺取了渡口、居民点,并一直扼守到主力到达,参加了歼灭被围敌军集团的战斗,进行了不间断的侦察。

  由于战役规模巨大和战斗行动激烈,物质器材的消耗量极大。而由于地形条件复杂,铁路遭受严重破坏,缺乏修复铁路的人力和器材,加上运输工具不足,物质器材的前送就经常发生困难。但是,经过苏军巧妙地机动物质器材和运输工具以及全体后勤人员的紧张工作,尽管条件困难,仍然顺利地完成了受领的任务。

  苏军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阵亡失踪180040人,负伤590848人;损失295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447门火炮和迫击炮、822架作战飞机。

  1944年8月20—29日,苏军在摩尔达维亚和罗马尼亚境内实施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此次战役,苏军以微小的代价粉碎了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基本兵力,毙伤敌12.5万人,俘敌15万人,同时迫使德国的仆从国罗马尼亚退出战争。

  此次战役是短时期内围歼敌重兵集团的典型战例之一,是实施合围战役的同时又在复杂的山林战区条件下在对外正面实施迅猛进攻的富有教益的范例,是苏联军事学术高度发展的生动体现。它与白俄罗斯战役一样,在建立合围对内正面的同时,在相距被围之敌85—100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移动的对外正面;分割并各个歼灭敌人是对付被围敌军集团的基本方法。与其他合围战役不同的是,在这次战役中,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机械化军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坦克第18军的部分兵力,是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52集团军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第37集团军的步兵兵团一起在合围对内正面转入防御的,其任务是阻止敌人向普鲁特河对岸撤退;而近卫第4集团军、突击第5集团军、第57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则实施进攻,以分割被围的敌军集团。这时,炮兵、航空兵则对突围之敌实施炮兵和航空火力突击。

  苏军各方面军和集团军正确地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并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兵力兵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苏军进攻的顺利实施。乌克兰第2方面军把主要突击方向选在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与德第8集团军的接合部,该接合部没有永备工事,防御兵力薄弱,而且该方向是通往普鲁特河渡口和进入德军主力之一第6集团军后方的捷径。乌克兰第3方面军也同样把防御薄弱的德、罗军的另一个接合部选为主要突击方向,出敌意料之外。这两个方面军均在各自的主要突击方向上高度集中了兵力兵器,从而保障了强大的首次突击。据统计,这两个方面军在突破地段上集中了67—72%的步兵、61%的火炮和迫击炮、85%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几乎全部航空兵,从而形成了很高的战役密度:每公里正面近240—280门76毫米以上的火炮和迫击炮、35—7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高速度地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对顺利实施这次战役起了保证作用。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突破速度特别快,其所属各步兵师只用了3个小时就突破了敌主要防御地带,而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也只用了4—5个小时。这样高速度的突破在伟大卫国战争年代里是极其少见的。更为罕见的是,坦克集团军在战役第一天就进入突破口发展进攻。获得这一战果的原因在于突破的组织工作十分巧妙,因为在突破过程中使用了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对巴赫卢伊河以东敌防御全纵深实施猛烈的突击,从而在敌防御中造成了缺口。

  军队的纵深战役布势对向战役纵深迅猛发展进攻起了促进作用。例如,编入方面军突击集团的5个集团军中,第27、37集团军都编为两个梯队,而第57集团军则编为三个梯队,这就保障了兵力的及时增强。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第二(第三)梯队和预备队投入交战主要是为了扩大突破地段;第37集团军则是为了粉碎敌人的突围企图。

  在战役中有效地使用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卫国战争的其他战役不同,在这次战役中坦克集团军不是在完成对敌防御战术地幅突破时,而是在摧毁敌防御战术地幅之后才进入突破口。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和第37集团军都在战役第二天投入交战,用于消灭敌预备队,完成对第二防御地带的突破以及在战役纵深继续发展胜利。值得注意的是,在突破敌防御以后,乌克兰第2方面军还有第二梯队的1个集团军和2个军(13个步兵师),乌克兰第3方面军总共还有12个步兵师、1个摩托步兵旅和1个坦克旅尚未动用。由于保存了这样强大的预备队,各方面军就能在合围对外正面顺利发展进攻,并能加强负责歼灭被围之敌的兵力,以及完成其他任务。此外,大量集中地使用坦克对敌最坚固的支撑点实施冲击的做法起了很大作用,因为敌人丧失了这些支撑点,其防御的稳定性就遭到了破坏。

  在合围对外正面追击敌人时,快速军队也起了重要作用。这时,快速军队都是在宽大正面沿独立方向遂行任务。例如,在追击敌人时,坦克第6集团军的行动地带宽24—50公里,每个军都在两个相隔3—20公里的方向上作战。由1个加强坦克旅或1个机械化旅组成的军先遣支队通常脱离主力20—30公里。追击速度达每昼夜30—35公里到40—60公里,有时达70公里。

  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炮兵的战斗使用有了进一步改进,因而保障了任务的顺利完成。进一步增大急袭射击在炮火准备中所占的比重和使用全部炮兵参加急袭射击的做法,经实践检验是完全正确的,它保障了对敌的可靠压制和在敌防御中打开缺口。在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和保障快速集群进入交战时,都在主突方向集中使用了炮兵,并由集团军司令员实施了炮兵的集中指挥,这也是炮兵使用的特点之一。

  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及随后解放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战役中,都顺利实施了进攻的航空火力支援。进攻一开始,各方面军的空军集团军对敌实施了不间断地突击,从而保障了地面军队的高速进攻。两个空军集团军的机场都最大限度地靠近了前线,轰炸机机场距前线30—40公里,歼击机仅20—25公里,强击机仅30—40公里。

  此次战役,苏军阵亡失踪13197人,负伤53933人;损失7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08门火炮和迫击炮、111架作战飞机。1944年,苏军彻底损失1763891人,负伤患病5114750人;损失2.37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33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48万架作战飞机。

  1945年1月12日—2月3日,苏军进行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苏军在波兰人民军第1集团军的协同下,解放了波兰大部国土,并前出到柏林接近地。苏军歼敌35个师,并使另外25个师损失50—70%,单是被俘的德军官兵就有14.74万人。苏军的凌厉攻势为下一步打击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之敌,以及为最后打击柏林方向之敌创造了条件。

  这次战役突出之点是,同时在四个地段对敌防御实施突破,实施了威力强大、纵深很大、速度很高的正面突击,因而得以分割当面的敌军集团并加以各个歼灭。战役经验表明,实行深远的正面突击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效果。

  这次战役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正确选定了主要突击方向,并且建立了强大的突击集团。由于在宽度占方面军地带15%的突破地段上巧妙地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因此取得了对敌的决定性优势(步兵、炮兵、坦克超过敌人9倍),并且造成了高于前几次战役的战役密度(每公里正面上有230—250门甚至更多的火炮和迫击炮,80—11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这就使苏军得以可靠地压制敌人防御,并在突破和发展进攻时实施强有力的突击。

  苏军向前推进了500—600公里。进攻速度达到每昼夜25公里。有几天快速部队的进攻速度每昼夜达到70公里,诸兵种合成兵团也达到过45公里。各集团军在5—6天内即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向敌纵深推进了150—180公里,每昼夜速度达30公里,而且未经休整就一直攻到奥得河一带。

  战役的另一特点是:迅速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普瓦维登陆场的苏军第一天就突破了敌防御战术地幅,而马格努舍夫和桑多梅日登陆场的苏军则在第二天突破了敌防御战术地幅。突破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速度,原因在于炮兵火力从未间断,步兵和坦克的突击强而有力,各兵种之间的协同动作十分密切。追击战的打法也颇有可借鉴之处。这次追击昼夜进行,正面很大,速度很快,并同时在数个方向实施,从而对占领后面的几道防御地区以及从行进间或经过短时间准备后强渡江河障碍起了保障作用,对于封锁敌人强大的守军并各个击溃敌人起了促进作用。而强大的先遣支队积极主动、奋勇作战对此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总宽73公里的各个狭窄地段实施的突破,在方面军战役第3—4天便发展成为在500公里宽的整个地带内的追击。在主突方向,追击是在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和粉碎敌浅近战役预备队以后开始的;而在其他方向上,追击则是在受到合围威胁的敌军开始撤退以后开始的。

  坦克集团军、独立坦克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在追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内,它们在合成集团军之前45—100公里,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内则在合成集团军之前30—35公里处,以每昼夜30—35公里(有时达70公里)的速度前进。主力昼夜不停地前进,高速追击。第一梯队军,有时坦克集团军都派出了由1个加强坦克旅或机械化旅组成的先遣支队,在主力之前30—40公里处行动,夺取重要地区、渡口和其他目标,并扼守到主力到达。值得借鉴的是,坦克军团和兵团广泛实施机动,绕过强大的抵抗枢纽部,对阻止方面军主力进攻之敌的后方实施突击。

  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宽约35公里的地带内以每昼夜30公里的速度追击。在战役中,集团军先遣支队起了重要作用。它们通常由1个坦克旅或1个搭乘汽车的步兵团及其他加强兵器组成,并紧随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快速集群之后,在主力之前约50—60公里的距离上进攻,保障步兵兵团成纵队前进。

  对敌抵抗枢纽部和筑垒城市广泛实施了迂回和封锁,对敌守军则留待战役结束后予以消灭。例如,对敌波兹南等筑垒城市的敌军集团便先进行封锁,在战役结束后的10—20天才消灭该地守军。为此目的只使用了少量兵力,便粉碎了敌人固守筑垒城市以削弱苏军向纵深进攻的企图。

  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建立深远的战役布势是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方面军的第二梯队不用于增强主要突击方向的突击力量,而用于保障方面军翼侧(如突击第3集团军,第59、21集团军),这种做法就颇有特色。

  坦克集团军和坦克军是扩张战果的基本力量。其进入交战的情况各不相同。坦克军一般都在进攻第一日进入交战,参加突破主要防御地带的战斗。这样,对高速度突破敌人防御战术地幅起了保障作用。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坦克集团军于进攻第一天在敌人主要防御地带第三阵地之前投入交战,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各坦克集团军则在突破敌战术地幅后(即进攻第2—3天)才投入交战。坦克部队战斗使用上的一个特点是两个坦克集团军在同一个作战方向上行动,这种做法大大加强了方面军突击集团的力量。

  实施炮火准备的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是根据战斗侦察取得的成果实施炮火准备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则是根据炮火准备期间各佯攻排进展情况实施炮火准备的。由于使用炮兵的艺术和炮兵本身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火力急袭的时间有所增加,压制敌人防御的深度也不断加大。

  各空军集团军对退却之敌、道路交叉点、桥梁和渡口实施的突击,使敌人遭到重大伤亡,从而掩护了苏军行动,对高速度实施战役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发展进攻阶段,空军集团军的强击航空兵兵团和歼击航空兵兵团隶属于各坦克集团军和坦克军的做法,促进了相互间紧密的协同动作。但是,天气不好以及转场缓慢等情况使航空兵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军队进攻的纵深大、速度快,因此,物质技术保障工作极为繁重。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的铁路线已被破坏,而修复铁路的进度落后于进攻的速度。整个前送任务的重担均靠汽车运输工具承担。后方机关虽做了大量艰巨的工作,但单靠汽车运输仍然不能完成全部任务。燃料供应短缺,也使进攻速度降低。

  诸兵种合同战斗的战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次战役中,各步兵兵团和部队同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一起,在炮兵猛烈的火力突击支援下,用3—5个小时就突破了敌人主要防御地带。步兵第二梯队的使用方法,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必须迅速突破敌人主要防御地带,二是在突破敌人整个防御战术地幅阶段要取得坦克部队的支援。通常,步兵团的第二梯队在攻占主要防御地带时进入战斗,而步兵师的第二梯队则在夺占第二防御地带时进入战斗。有时也用第二梯队实施夜间进攻。步兵军的第二梯队在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时几乎都未投入战斗,而是用来发展进攻,这种做法是很有特色的。还有两点也是进攻战斗的战术中新的做法,一是在发起进攻的当天进行战斗侦察;二是用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加强各步兵营,这就改善了步兵和坦克之间的协同动作。

  在从维斯瓦河向奥得河进攻的过程中,苏军阵亡失踪43476人,负伤150715人;损失126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74门火炮和迫击炮、343架作战飞机。

  1945年4月16日—5月2日,苏军对纳粹德国首都——柏林实施了强大突击。在柏林战役中,苏军共消灭德军70个步兵师、12个装甲师、11个摩托化师及其大部分航空兵,俘敌约48万人,缴获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多辆、火炮和迫击炮近1.1万门、飞机4500架。苏军打败了法西斯德军主力,占领了德国的腹地及其首都,迫使法西斯德国投降。此次战役,苏军作战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苏军坚决地将兵力兵器集中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配备高密度的压制火器,建立战斗队形的纵深梯次配置,从而保障了比较迅速地突破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敌军战略集团的防线,然后围攻敌主力,并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保持对德军的全面优势。例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44公里宽的地段上(占方面军进攻地带的1/4)集中了55%的步兵师、61%的火炮、79%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51公里宽的地段上(占方面军进攻地带的13%)集中了48%的步兵师、75%的火炮、73%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从而形成了在主要突破地段上的很高的战役密度和对敌的决定性优势:步兵3—5倍,火炮和迫击炮5—10倍,坦克和自行火炮7—9倍,飞机2—4倍,从而保障了苏军连续突破德军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地区。为了突破德军强大的防御,各方面军均建立了纵深的战役布势。在战役中起主要作用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战役布势均为两个梯队,此外,还有快速集群、空军集团军和预备队,从而能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并在突破敌防御、合围并消灭敌重兵集团时不断增强力量。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战役布势,包括第一梯队和由坦克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组成的强大预备队以及空军集团军。

  第二,柏林战役在战役法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特点是,方面军战役纵深与战略性战役纵深相同,而且由于受与盟军会师地区的限制而不大,方面军进攻地带也不宽,仅为120—190公里。在进攻中,集团军按方面军任务的全纵深进行一次战役,而参加强攻柏林的各集团军的战役纵深就更小,仅有90—100公里,持续时间为17天。

  第三,战役中,诸军兵种密切协同,同时在许多地段上对敌梯次配置的纵深防御进行突破,这是在敌人基本力量不是集中于第一防御地带,而是集中于第二防御地带条件下对战术地幅实施突破的一个范例。参加突破的除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外,尚有4个坦克集团军以及大量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并以4个空军集团军及1个江河区舰队的兵力支援地面部队。

  第四,根据情况,活用原则,采取不同方法歼灭被围敌军集团。苏军歼灭法兰克福—古本集团,基本上是在敌突围西逃之际,而不是在合围地域。而对被围的柏林敌军集团,则采取了首先分割开来,继之各个歼灭的方法。

  第五,在各方面军战役中,炮兵密度达到了战争年代最大数值。根据编制和战术特点,建立集团军、军、师、团各级炮兵群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兵器使用,特别是炮兵的使用在战役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六,柏林作战证明,在城区作战中不宜使用大坦克兵团。坦克兵团在市内作战中无法充分发挥其快速性、机动性和突击力,而且损失大。

  第七,柏林战役中军队指挥上的特点是,高度集中,指挥所尽可能靠前。这是城市作战中军队指挥的一个重要特点。师指挥所与第一梯队的距离为0.5—1公里,团指挥所与第一梯队的距离为200—300米,分队指挥员通常在战斗队形内指挥作战。在战斗中,上级首长与部属保持直接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战斗中,有线通信常遭破坏,无线电通信又很难使用,因此运动通信的作用更加突出。

  炮兵准备的持续时间缩短,急袭射击时间延长。同时,对敌火力杀伤的纵深增大,炮火支援的威力和纵深也提高了。这是突破地段火炮密度增大、使用炮兵方法改进的结果。

  第八,在柏林战役中,苏联航空兵充分体现出在战争年代被称作航空兵进攻的作战方式的实质。航空兵的基本力量都用于支援和掩护军队,其中78%的飞机架次用于对战场和浅近纵深目标实施轰炸突击。此外,航空兵还对敌预备队实施了突击。在与被围之敌作战时,航空兵给予陆军以极大支援,不让敌军增加兵力和从空中运输物资。空中侦察及时发现了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集中与突围,航空兵又对集中、突围之敌实施了强击与轰炸,从而保障苏军迅速歼灭敌人。在消灭柏林被围之敌时,航空兵预先对敌实施了密集突击和空中封锁。对柏林的强攻一开始,航空兵便以俯冲轰炸机小机群实施轮番突击,首先支援强击支队和强击群的行动。

  此外,在各空军集团军都建立了雷达导航中心,形成了统一的雷达情报系统,这是航空兵组织指挥上的一个创新。

  为了攻克纳粹德国首都,苏军付出了阵亡失踪81116人、负伤280251人,损失199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108门火炮和迫击炮、917架作战飞机的代价。苏军在1945年第一、二季度彻底损失800817人,负伤患病2212690人。这一年,苏军共损失1.37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6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1万架作战飞机。

  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历程中,苏军付出了巨大的流血和牺牲。再此期间,苏联党和政府动员了31812158人次(其中俄罗斯联邦21187617人次),其中223.73万人次为重复统计,扣除该项后,实际动员人数为2957.49万人。连同战前已有的红军和红海军482.69万人和国防人民委员部所属其他部门的7.49万人在内,则总计有3447.67万人。

  在所有动员的3447.67万人中,到1945年7月1日仍在服役的军人共有1283.98万人,其中红军和红海军的可出勤人员1139.06万人,另有104.6万人在医院疗伤,40.32万人在国防人民委员部属其他部门。在战争期间,所有动员的人数中共有2163.69万人彻底损失或者离队。其中379.82万人因伤病退役(含257.6万名残疾人士),361.46万人转入工业部门和地方防空部队、地方保卫部队,117.46万人转入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和机构以及其他部队,25.04万人转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以及罗马尼亚等国的人民军,20.6万人被军队开除,21.24万人逃亡,43.66万人被监禁和定罪,以上总计969.28万人。从损失和离队者中扣除以上各项外,总共有1194.41万人彻底损失。其中有50万预备役人员未经入伍即遭损失,扣除该项后总计不可恢复损失1144.41万人。

  在所有的不可恢复损失中,阵亡或死于伤员后送途中者达522.68万人,因伤死于医院者110.28万人,非战斗染病死55.55万人,根据部队和遣返机构报告的失踪、被俘者339.64万人,战争头几个月未报告的失踪被俘者116.26万人。在这些人当中,有93.97万人在沦陷区解放后被重新征召入伍,183.6万人在战后被遣返。扣除以上两项后,苏军在战争中总共死亡866.84万人。此外还有50万预备役人员未经入伍即遭损失,不计入总损失中。

  在所有不可恢复损失的1144.41万人中,红军和红海军战死5187190人(苏德战争5177410人);因伤致死1100327人(均为苏德战争);非战斗死亡541920人(苏德战争540580人);失踪或被俘4455620人(苏德战4454709人);负伤15205592人(苏德战争15186030人);患病3047675人(苏德战争3042812人);冻伤90881人(均为苏德战争)。此外,内务人民委员会的边防部队战死18900人、非战斗死7100人、失踪被俘35400人。内卫(作战)部队战死23200人、非战斗死6500人、被俘失踪68000人。

红军和红海军各季度损失人数

  苏军同盟军也付出了鲜血和牺牲。罗马尼亚在对德战争中损失了169822人。其中死21035人、伤90344人、失踪58443人。波兰人民军仅在最后阶段就损失了32000人。波兰人民军的总损失为:死17500人、失踪10000人、负伤40000人。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的同盟军损失人数不详。

  苏德战争期间,苏军损失的主要技术装备包括:

  8000门高射炮(25毫米600门、37—40毫米3100门、76—90毫米4300门);42400门反坦克炮(45毫米40200门、57毫米2200门);

  61500门野战炮(76加农炮44000门、100—107加600门、122榴弹炮10000门、122加1000门、152榴3000门、152加与加榴2800门、203以上超重炮100门);

  205600门迫击炮(50毫米99500门、82毫米82200门、107—120毫米23900门);4900门火箭炮;

  83500辆坦克(重型5200辆、中型44900辆、轻型33400辆);

  13000辆自行火炮(重型2300辆、中型2100辆、轻型8600辆);

  其他类型装甲车辆37600辆;

  各种飞机106400架,其中战斗损失46100架(轰炸机17900架,其中战损10000架;强击机23600架,其中战损12400架;战斗机46800架,其中战损20700架;非作战飞机等18100架,其中战损3000架);

  各种机动车351800辆。

  苏联海军彻底失去了2艘巡洋舰、4艘驱逐领舰、30艘驱逐舰。总计丧失212艘水面军舰和700艘军用艇,还有102艘潜艇。

《巨人的碰撞》(修订版),第450页

  法西斯德国武装部队和武装党卫军自1939年6月1日到1945年4月30日总计动员了1789.32万人。据两德统一后出版的《德意志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一书公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武装力量共有5318531万人死亡,其中在各战场上死亡4859056人(东线3817429人,西欧495482人,意大利150660人,巴尔干103693人,北欧30165人,非洲16066人,其他245561人),在战俘营死亡459475人。

  不过考虑到以上统计毕竟包含了人民冲锋队等非正规军,那么德国正规部队的死亡人数我们就取齐姆克所估计的300万—350万。此外,据俄罗斯方面统计,战争期间苏军共俘虏了德国国防军、党卫军及陆军中的辅助人员303.57万人。那么,德军在东线的不可恢复损失总数为603.57万—653.57万人。苏德两军在战争期间的不可恢复损失比大约为1.75—1.9:1.

  此外,德国的各仆从国在战争中也损失惨重:芬兰、匈牙利、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总计死亡失踪95.9万人,被俘76.68万人。

《巨人的碰撞》(修订版),第438页

  包括同盟国军队在内,则苏德两军在战争期间的不可恢复损失比大约为1.4—1.49:1。

主要参考资料

  1、【苏】《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12卷本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5卷本

  3、【苏】帕诺夫等主编:《战争艺术史》

  4、【苏】洛托茨基等:《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

  5、朱世巍:《东线》系列

  6、【英】西顿:《苏德战争》

  7、【美】格兰茨:《巨人的碰撞》

  8、【西德】希尔格鲁贝尔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9、徐焰:《铁血苏德》

  10、吴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人员损失问题》,载《历史教学》2015年第20期

  11、【苏】沃兹涅先斯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经济》

  12、【英】富勒:《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与战术)》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参考资料,不一一列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