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探源:发展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什么时期 二十四节气探源:发展期

二十四节气探源:发展期

2024-02-25 09: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前所述,殷商时期是否已有四时之分尚存争议,争议的主要源头是对于甲骨文字的解读:认为殷商为二时之分者多否认甲骨卜辞中存在冬夏,代表人物如于省吾;认为殷商为四时之分者多认为甲骨文字中包含春夏秋冬各字并有相关卜辞,代表人物如翦伯赞。

甲骨文字的考源尚存在可继续挖掘的方面,因此秉持谨慎的态度还是不妄断殷商的季节划分为好,只是确定当时人们确已了解自然物候的变化,并尝试对其规律性进行总结,于是节气开始逐渐形成。四时之分起于何时很难得出确切的答案,但从文字资料的角度来看,到了西周时期,才出现了相关的文本文献记载: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乌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乌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 ! 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尚书·尧典》

这段文字记载的是帝尧时代的四时观象授时工作,“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测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自古以来,天文历法家对这段文字的讨论和争辩甚多。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从当时作四仲中星观测的日期、时间、地理纬度,并且考虑到黄昏的朦影与所指的星宿而得出:“要而言之,如尧时冬至星昴昏中则春分夏至秋分时鸟火虚三者不能昏中。吾人若信星昴为不误,则必置星鸟星火星虚而一不顾,而此为理论上所不许;则尧典四仲中星盖殷末周初之现象也。”除此之外,还有国外学者也对四仲中星进行了时间上的测算:法国学者宋君荣 (P.Gaubil) 算出它的年代为公元前 2155 年至前 2796 年;另一位法国学者毕奥 (J.B.Biot) 所得的结果是公元前 2357 年;日本学者新城新藏定其年代为公元前 2500 年 ±300 年。12 这些推断的时间都比竺可桢推断的时间还要早,说明至少到殷末周初,我国已经有四时之分,并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定在366 天,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调节年岁。在通过制度来表达治国理想的儒家经典文献《周礼》中,也记载了对于天象观测的描述:

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周礼·春官宗伯》

这说明至少在周代,已经存在对于四时的认识,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测定,这是节气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天文、历法发展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比较具体的农时观念。萧放教授将先秦之前的时令系统划分为四时时令系统和五行时令系统,认为前者发源于西部部族,后者发源于东部部族,而前文所述的《尚书·尧典》便出于四时时令系统。随着人们天文观测和气象测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四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八节,即增添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从主观层面来讲,“四立”较早确定的原因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是春、夏、秋、冬每季的开始,有了它,其他的节气就更易发展和确立起来了。”从文献记载来看,四立节气也有呈现: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左传·僖公五年》

这里记载的是冬至(即日南至)这天,鲁僖公太庙听政以后登上观台观测天象并加以记载。后所提“分、至、启、闭”便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由此“八节”确立。《礼记 ·月令》中也有这八个节气的名称: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其中春分和秋分皆用日夜分代表,说明这一天昼夜平分。

综上所述,殷商之际是否有四时之分尚待相关资料的进一步发现或是研究,但是至迟到西周时期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便已经存在,随之逐渐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称“八节”。

八节的确立是节气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表明至迟到春秋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核心部分已经划分完毕。四时八节是为我国传统的祭祀时令:“四时八节日,家家总哭声。侍养不孝子,酒食祭先灵。”《礼记·月令》虽被认定为战国时代的文献,但其中所记载的天文历法当时承继夏商周而来,其对于节气及其物候的记载,可以明显地表达出时序对于政事、农事的规划与安排,这也是高度重视“时”与“政”关系的表现。从四时到八节的发展,也成为后世时间的基本模版:“八节的时间模式基本上表明了年度时间内的自然变化过程,后世人文性的节日在时间上基本上沿袭四时八节这一时间框架。”

发展中的节气,已然在天时的基础之上,逐渐表现出与社会生活更多方面的密切联系。

专栏

礼乐人生

供稿 | 敬 德

责编 | 诚 敬

HDJDS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