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封面设计的基本逻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籍设计课程介绍怎么写 图书封面设计的基本逻辑

图书封面设计的基本逻辑

2024-04-15 13: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聊完版式设计的基本逻辑,编辑又来插手封面设计了。

跟上次一样,编辑并不讲封面的具体设计,只谈与封面有关的设计逻辑,因此不算“外行指导内行”,望设计师们勿喷。

图书封面是一个综合的多维度系统,想要从一个角度去讲清其基本逻辑并不容易。本文尝试从三个维度去分析图书封面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再分析其设计逻辑。三个维度分别为:(1)图书封面的主要构成;(2)图书封面的主要元素;(3)图书封面的主要功能。

一、图书封面的主要构成及其设计逻辑

封面之所以称“面”,是因为封面就是一本书的脸面。封面的样貌展示着一本书的风格和气质,封面上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名等信息,封面的好坏甚至影响着读者是否购买这本书。图书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封底)、书脊、勒口;大众所认知的封面一般是一本书的正面部分,即封一。根据不同的装帧要求,封面的形式还有腰封、护封、袋封等。

1. 封一(面封)。封一是图书的第一个页面,又称面封或前封面。封一占据封面的核心位置,也是设计师重点设计的部分。

2. 封二(封里)。封二即封一的背面,又称封里。封二一般没有任何设计内容,但有时候也会被塞下无处安放的内容。

3. 封四(封底)。封四是图书的最后一个页面,在一本书的最底下,故也称封底。封四与封一在设计上是一个整体,风格不宜差别过大。封四设计应尽量简洁,一般会放置书摘、推荐语、内容简介等辅助信息。

4. 封三(封底里)。封三即封底的背面。封三常不放内容,但封面空间不足时,也时被借用。

5. 书背(书脊)。书背是连接封一和封四的部分。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将一本书看作一个人,其背面显示竖排书名的部分,就像是他的脊背,故名书背。书背也称书脊。宽度超过5mm的书脊应放置书名和出版者名,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应放置作者名。书脊上的文字一般要竖排,书脊较宽时也可以采用分行横排。

6. 勒口(折口)。勒口指封面或护封在翻口处向里折叠延伸的部分,其动势犹如用绳子勒住某物的样子,故名。勒口的作用是防止封一翘边,并加厚封面,更好地保护书芯。勒口的宽度一般是80—100mm,但也要根据开本和用纸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勒口上可以留白,也可以放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广告宣传信息。有勒口的图书,前勒口代替了封二的位置,后勒口代替了封三的位置。

7. 腰封。包在封面腰部的一条纸带,又称书腰纸。腰封主要作用是放置图书宣传信息。腰封的高度一般是图书高度的三分之一,最高不超过图书高度的一半。超过图书高度一半的腰封,实际上已经起到了护封的作用,这时候内封就不再需要勒口。

8. 护封。包在图书封面之外的封面,也可称包封、外封。有护封的图书,必然有内封,护封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封及书芯。护封的各个部件和普通封面一样,同样有封一、封二、封三、封四、书脊、勒口;不同的是,护封是独立的一张纸,可以添加更实用性的功能。比如:有些护封可以拆解为书签;有些护封两面都有内容,两面都可用作封面;等等。

9. 袋封。即用袋子来做图书护封。这种封面形式较少,一般用于创意性图书。

二、图书封面的主要元素及其设计逻辑

1.封一:书名、作者、出版者名。

书名字体应符合图书内容;主书名字号要大于副书名;书名中一般不允许有逗号、引号之外的其他标点;书名要和CIP中的书名一字不差,包括标点符号;书名断行时要注意,虚词(的、之)要断到上一行尾;书名字体要获得授权,这点非常重要。

封面作者名一般不超过三个,超过三个的可以用“等”代替;作者名是两个字的,两字中间最好加空格,显得不局促;作者名应放在和书名比较紧密的位置,便于读者一目了然;作者名字号可以比著作方式大,但也不能大过副书名,以免喧宾夺主;作者名与著作方式之间可以用空格,也可加装饰符号,但要与封面风格一致。

出版者名一般有固定格式,不同开本的图书,出版者名的大小会不同,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2. 封四:条形码、定价。

条形码大小是固定的,设计师不能缩放;原始条形码是位图,建议改为矢量图,以提高印刷质量;封面底色比较深时,条形码下面可以铺一层白底,防止不好扫码;封面底色是白色或较浅的,可以直接放置二维码。

3. 书脊:书名、作者、出版者名。

书脊上书名字号应与书脊宽度相和谐,避免宽书脊小字号或窄书脊大字号。书脊作者名字号一般比封面作者名字号小,以适应书脊的狭长空间。书脊出版者名要按照设计规范来,距离书根的距离要标准。

4.勒口: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编辑者信息。

作者简介和内容简介文字块比较窄,应特别注意字词的断行。

三、图书封面的主要功能及其设计逻辑

图书封面设计的一切出发点,皆为了实现图书封面的功能。因此,要了解图书封面设计的基本逻辑,就要先知道图书封面的主要功能。

(一)保护功能

1. 保护书芯,使其不被磨损。

2. 使图书保持平整,易于携带、运输。

3. 避免图书书芯卷页、折页。

保护功能是图书封面的根本功能,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封面的牢固度。比如:(1)勒口的宽度要足够大,以保持封面的平整;(2)护封的厚度要足够厚,防止磨损和撕扯;(3)裸脊设计的图书要考虑书芯各帖之间的牢固度,防止书帖散开;(4)平装书要考虑封面材料能否紧密和书芯粘贴在一起;(5)精装书要考虑所用纸板的厚度以及硬度,以更好地保护图书;

从封面设计角度看,有些装帧形式不利于保护图书,不建议采用。例如:(1)在封面做大面积的模切镂空,造成封面硬度降低,且容易破损;(2)采用克重较低的白卡纸做封面,又不进行覆膜、过油处理,导致封面翻折处极易磨损,图书品相大幅下降。

(二)信息展示功能。

1.帮助读者快速获取图书基本信息。

2.方便读者在书店或图书馆在架检索。

3.方便读者在电商网站网页浏览观看。

信息展示是图书封面的基本功能,设计师设计时应始终考虑封面信息的可辨识性和传达性。比如:(1)要确保书名的可辨识性,不管横排还是竖排,书名文字排列都应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减少视线移动次数。(2)横排书名的阅读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竖排书名的阅读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3)书名字号不宜太小,否则在电商网站上展示时就不太醒目。(4)书名与其他文字在字体、字号及颜色上应有明显区分,方便读者的查阅。(5)封面上的重要信息要集中呈现,不要东一块西一块,最好让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信息。

(三)内容传达功能

1.通过图形、图画、图案等表现图书内容。

2.通过整体设计反映图书的内容。

3.通过直接展示文字表现图书内容。

内容传达是图书封面的主要功能。内容传达指的是从一本书的封面可大概知道一本书的风格、能大概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让一本书的封面恰当地表现这本书的内容”是设计师应遵循的基本逻辑。具体如:(1)封面图形图画要能直接联想到图书内容,不要有歧义,也不要让读者费解。(2)封面的颜色要与图书内容有意象上的关联,不能随意设置。(3)要想实现封面的内容传达功能,设计师不能只看封面设计文案,而需要阅读稿件,进而从稿件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内容的元素,文字、图形、颜色、质感、材料等。(4)传达内容的最简单方式是,用文字标明:“这是一本×××的书”。(5)传达内容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是,用图画“借代”内容。图画可以抽象,如用三角形、曲线代表山水;也可以具体,如用大树代表生态;(6)设计师也应考虑材料对内容的反映,如表现敦煌壁画的书,封面粗糙如墙壁;如表现传统工艺的图书,其封面采用带有历史色彩的打包纸。

(四)营销功能,即广告功能。

1.宣传图书内容特点,吸引读者购买。

2.增强图书创新性,吸引读者关注。

3.通过腰封等增加广告信息,直接进行营销推广。

营销功能是图书封面的附加功能,但近年来其逐渐成为封面的主要功能之一。(1)实现图书营销功能最关键的是靠文字,设计师应极为重视封面宣传文案的设计,尽量使其成为封面的焦点,吸引读者阅读。(2)创新性封面容易吸引读者关注,设计师应极力打破内容的、空间的、色彩的局限,破除标准的、流行的、普通的限制。(3)腰封、勒口、封底、外包装等是设计师实现封面营销功能的主阵地,设计师应坚持几个原则,一是不损害封面整体,二是确保营销功能的持续性,三是体现创意特点。

(五)美学功能

1. 通过设计,增强图书艺术性

2. 通过材料搭配,增强其艺术性

3. 通过联想,增强图书的文化意蕴

美学功能是图书封面的附加功能,但在某些装帧精美的书上,其已经上升为封面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在很多场合,封面设计被称为书籍装帧艺术。(1)要想实现图书的美学功能,设计师应对全书进行整体设计,封面、内文,图画、颜色,纸张、工艺,装订、包装等都要和谐统一。(2)设计师应有艺术创作的思维,积极创想,大胆尝试。(3)封面的美学功能实现有赖于图书的文化意蕴的表达,设计师不但要摹其形,更要传其神,让封面充满灵气。(4)提倡封面的美学功能不是要牺牲封面的其他功能,而是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基础上,再考虑提升其美学功能。(5)设计师还应考虑本书的制作成本和整体盈利水平,不可舍本逐末,过度追求美学功能。

以上,笔者根据自己的感悟,从三个维度聊了图书封面设计的基本逻辑。封面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笔者未能面面俱到,仅供同行参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