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1.1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籍装帧设计图片手绘简单又好看 知识1.1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知识1.1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2024-06-26 1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知识1.1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扫一扫

知识1.1 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概念

我国的书籍设计大师宁成春说过,设计师是用情感和共鸣来打动读者的。书籍设计中,应该淡化设计师个人的风格,强调书本身的个性。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形态,不同内容的书有不同的处理手段,一定要多样化,不要强调共性。对设计师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学习之旅是从认识书籍装帧设计的相关概念开始的。

1.1.1 书籍的含义和结构

从古至今,书籍都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它记载着事件、思想、经验、理论、技能、知识等丰富的内容。在古代,书籍也称典籍或载籍;在现代,书籍的含义有所延伸,它是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是指以承载信息为目的,通过文字、图像或其他视觉符号,在一定的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成卷册的著作物载体。

▲各种类型的书籍

现代书籍不仅包括艺术、文学、科技等不同类型的书籍,还包括纪念图册、邮册、产品图册、企业宣传图册、纸品与印刷样册等类型的印刷书册。

书籍有很多页,其整体结构丰富且严谨。制作工艺简单的平装书,其结构通常包括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版权页、前言页、目录页、正文等。制作工艺精良的精装书的结构,可能还增加了护封、勒口、腰封、环衬页、书签带等。

▲精装书的主要结构

我们可以拿出一本精装书,从前往后翻阅,以此来简单认识书籍的基本结构:书籍最外面是函套(部分精装书才有函套),函套即封套或书套,是把书籍放进一个厚纸板做的书函,用于保护书籍;然后是护封,护封里面是封面(正封),打开封面可以看到前环衬页;往后翻可以依次看到扉页、版权页、前言页、目录页;再往后翻可以看到内文页,包括篇章页、正文页;书籍的最后是后环衬页、封底等。

1.1.2 书籍装帧设计的含义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书籍是先有“装帧”,后有“设计”的。“装”的原意为“对书画、书刊的装潢、装裱、装订”,“帧”原是关于字、画的量词,相当于“幅”。书籍设计一直都与装帧密切相关,人们习惯使用“书籍装帧”这个词。但如今,书籍设计已不能仅仅用“装帧”的原意来概括。我国著名的装帧教育家邱陵曾经提出,人们对书籍装帧有很多误解,多数人以为装帧设计就是封面、护封、插图设计。封面和插图对书籍装帧固然是重要的,但它并不是装帧的全部,也不能概括“装帧”。装帧包括具象部分,如插图和封面;也有一部分非具象的,如文字、排版、质感、肌理、色彩布局等。这些集合起来,才构成一本书总体的装帧设计。

综上所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涵盖从书籍文稿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过程,包含的环节很多,如选择开本、装帧形式、纸张材料,设计封面、腰封、字体、版式、色彩、插图,以及印刷、装订等,并且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连接、密切相关。书籍装帧设计需要围绕书籍主题来整合形式与内容,可以说是一种从前到后的系统性设计,也是由内至外的整体规划性设计。

1.1.3 书籍装帧设计的功能

书籍装帧设计本身应具备与读者交流和互动的功能。归纳起来,书籍装帧设计具有以下4种功能。

●具有承载信息的基本功能。书籍是为了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信息载体,因此承载文字、图片等信息是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功能,合适的书籍装帧设计可以使书籍载录得体、方便阅读,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具有保护书籍的实用功能。书籍在翻阅、运输、储存的过程中难免遭到损坏,因此书籍装帧设计需起到保护书籍、延长书籍使用寿命的作用。起初为了保护书籍正文,出现了封面、封底、扉页等结构;后来精美的封面也让人不忍损坏,人们开始使用护封;随着时代发展,书籍装帧设计更加考究,开始出现类似产品包装的盒状保护层,即书籍的函套,函套除了具有保护书籍的作用,也起到一定的装饰和宣传作用。

●具有美化书籍的艺术功能。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精致设计与编排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严格考究材料、结构、工艺,融入个性与创新思维,可以使书籍更具艺术感染力与吸引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使读者在视觉享受中沉浸于阅读,对书籍内容产生美好的联想。

●具有促进销售的经济功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要使书籍脱颖而出、抓住读者的视线,很大程度上依靠书籍外观。这便要求设计师求新求异,设计出使读者眼前一亮的书籍外观。此外,精心设计书籍各部分的细节与附属品(如腰封、书签、明信片等),也能增加书籍的附加值,加强书籍的市场竞争力。

▲《吴为山雕塑·绘画》《吴为山写意雕塑》/设计:速泰熙

《吴为山雕塑·绘画》装帧设计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线装手法,又与古代线装不同:把线分成三组,每组线都正好形成了吴为山的“山”字;中间的线是铜线,体现了雕塑铜的质感;两边的线是丝线,与绘画的特质相通。在《吴为山写意雕塑》装帧设计中,设计师吸收了吴为山“写意雕塑”的艺术语言,把书装订成“一层层如刀劈斧削一般”,切口全部喷古铜色,封面、封底、书脊全部从吴为山的雕塑作品斑驳的青铜肌理中寻找底纹。

名家品读

速泰熙

速泰熙,我国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1986年起专业从事书籍设计,1999年被评为“建国50年来产生影响的十位装帧家”之一,2011年被选为第二届“南京文化名人”之一。速泰熙首次提出“书籍设计是书的第二文化主体”“创·可·贴——书籍设计的标准”“有根的现代”等设计理论。

速泰熙的书籍设计作品《吴为山雕塑·绘画》《吴为山写意雕塑》《雕塑的诗性》等9种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速泰熙三任该活动评委,多次获全国书籍设计展金银奖。速泰熙除了在书籍装帧上有着不凡的造诣,他还为多家出版社创作了两千余幅儿童读物画,被收入《儿童画十家》一书;其设计的许多动画片造型也获奖不断,广受好评,其中“大耳朵图图”更是深入人心。

扫一扫

图片:速泰熙作品赏析

技能练习

通过网络搜集与书籍装帧设计相关的图书的图片,或前往书店、图书馆等场所进行挑选,选择至少10张你认为美观、有创意的书籍装帧设计图片,分析其艺术美感和实用性,从而锻炼自己的资料搜集能力,并提升分析与鉴赏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