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单页版式结构、外形结构,以及一些传统专业用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籍内页排版 线装书单页版式结构、外形结构,以及一些传统专业用语

线装书单页版式结构、外形结构,以及一些传统专业用语

#线装书单页版式结构、外形结构,以及一些传统专业用语|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线装书单页版式结构

【书页】--书籍的页张,古书页分上页、下页两部分。

以上图为例,右半是上页,左半是下页

【鱼尾】--书口中缝处刻有鱼尾形的标记,多在书口中部的上、下方各刻一个,以便于折缝,叫双鱼尾。也有只刻一个,叫单鱼尾。有的书如明刻《春秋书法钩玄》刻了三个鱼尾。鱼尾的式样有黑鱼尾、白鱼尾、线鱼尾、花鱼尾等多种。

【象鼻】--即书口上下两端的界格。

【书耳】--即边栏左上方(或右上方),刻有记载治书篇目的小长方形栏格。

【天头】--即书页上栏以上的空白处。

【地脚】--即书页下栏以下的空白处。

【衬纸】--有些书,特别是修补过的旧书,为了使书页挺、硬、每页内部衬有一张新纸,叫衬纸。

【界行】--书页上的直线叫“行”或“界”,古人也叫“边准”或“解行”。

【格行】--书页上的横线叫“格”。界、格合称“界格”或“行格”。

【版框】--即书页版面的四周。

【栏线】--又叫“边栏”,即版框四周的界格线,古人也叫“匡郭”。线又分单栏、双栏。单栏为一条粗线;双栏为内粗、外细的两条线,也叫文武线。双栏又分左右双栏和四周双栏等名目。栏线除直线外,还有用卍字形图案组成的栏叫“卍”字栏,用竹节形图案组成的栏叫“竹节栏”,用花纹图案组成的栏叫“花栏”,用古乐器图案组成的栏叫“博古栏”等。另外,还有仿效帛书的朱丝栏、乌丝栏。朱丝栏也叫“红格”,即用红色印制的界格;乌丝栏也叫“蓝格”,即用蓝色或黑色印制的界格。

【行款】--即书页正文的行数和字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刻家所刻的书,行款往往不同,这也是考证版本的一条依据。

二、线装书的外形结构

【书口】--亦称版心、版口,即上、下书页中间折叠的直缝处。书口有黑口、白口、花口之分。折缝上有黑线的称黑口,粗黑线叫大黑口,细黑线叫小黑口。折缝上没有黑线的叫白口。折缝上印有文字的叫花口。书口是折叠的准线,按照这条线折页,书页才能整齐。

【包角】--即书的右侧上下两隅,上隅的叫上包角,下隅的叫下包角。

【书脑】--即书籍穿孔订线右侧的空白处。

【书脊】--又叫书背,意思书籍的脊背。

【书首】--即书籍的上端头部。

【书根】--即书籍的下端根部,有些书在根部写上书名、册数,以便检寻。

【封面、封底】--又叫书皮、书衣。书籍的面子,如同人的衣服,所以叫书衣。封面有单、双页之分,单页叫“扣皮”,双页叫“筒子皮”。有些书封面里还有一页内封面,上面有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和年月等。也有人把内封面叫做封面,把外封面叫书皮。

【函套】--即装存书籍的套子,用以保护书籍,一般用硬纸板为里,外面裱敷蓝布或各种丝织品。只围裹书面而露其上下两端的叫“四合套”;全部围裹的叫“六合套”。开函处挖作云环式的称“云环套”;挖作如意式的叫“如意套”。

四合套

六合套

【骨签】--又叫书别子,即别在函套上的小签子,用以固定书套。

【书签】--即贴在封面左边的一张长方形的纸质或丝质的小条,用以题写书名。有些书签是请擅长书法的名字题写的。

【标签】--即封面右上方粘贴的方签,标明本册卷目、篇目,以便检索。

挨着书签的那个正方形的是标签

【孔眼】--即钉在书脑边的小孔,用以穿线、下捻。孔愈小愈好,大则损伤书脑,且不美观。

【书箱】--木制,用以盛装大部头书或珍本图书,根据书籍大小及数量设计。讲究的书箱,用料特精,如红木、樟木之类,上面雕以花饰,镌刻书名,形同艺术品。

【夹板】--一般用楠、檀、梨、樟或其他硬质木料制成,前后各一块,用以夹护书籍。夹板光滑明洁,略大于书册,左右两边挖孔穿带,以固定书册。

三、一些传统的专业用语

【书品】--指书的品相档次、特点。

【白文】--为引起阅读者注意,出版者将正文中的某些文字刻成醒目的凹体字,叫做“阴文”。

【黑钉】--出版者常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黑块印在正文中表示缺字,其形状如■或▋,俗称“黑钉”。

【墨围】--把书中的字用直的墨线圈起来,形状如口,这叫“墨围”;通常用以表示注疏或小标题,起到醒目的作用,便于检索。

【印鉴】--也称“藏章”或“印记”,是古书收藏者盖在书上的印章,以表示他们对所藏书籍的珍爱。这些印览常盖在书页的卷首、卷尾,或序目之前。印览上有用印人自己的姓名、别号、室名或他们爱好的言词等。但也有伪造的印鉴。印鉴对于鉴别版本和考证古书的流传经过,具有一定作用。

【楷体】--又称“软体”,一种类似手写楷书的印刷字体。

【宋体】--又称“硬体”。横平竖直、横轻重重的方形印刷字体,板滞生硬、俗称“宋体”。明代以后印书用这种字体的不少。现代印刷铅字即仿这种字体。

【大题】--即书名的总称。

【小题】--即书中某卷或某一章节的题目。

【序、跋】--说明编著书经过或简单介绍书籍内容的文字。在正文之前的叫“序”,在正文之后的叫“跋”。有自己的,也有他人所作的。

【书尾】--即一部分书全文的末尾。书的末尾完全的,叫“到尾”;书的末尾欠缺不全的,叫“不到尾”。

【书牌】--出版者在书籍的序目后面或书尾镌有刻书字的姓名、常号或书坊字号及年月的牌记,俗称“书牌”或“木记”。

【撰、著】--写作文章、书籍叫撰或著。也有人用“著”称那种内容有独创性的文章和书籍,用“撰”称内容一般的文章和书籍。

【编、选】--综合诸说加以编排、组织的叫“编”,选择编印前人作品的叫“选”。

【纂、辑】--集合各种文章加以分类的叫“纂”;搜集各种材料,使之系统化的叫“辑”。

【述、学】--整理古人研究成果,加以阐明的叫“述”或“学”。

【传、注】--解释经文精神实质的叫“传”;说明古书字句意义的叫“注”。

【笺、疏】--对传、注再作解释的叫“笺”、“疏”。

【训诂】--用当时通行的语音解释古文、古义的,叫“训诂”或“解诂”。

【正义】--用自己的话说明经文的叫“正义”。

【集解】--有取舍地汇集各家对古书的解释,叫“集解”。

【章句】--串讲经文大意,叫“章句”。

【御、钦】--皇帝写的文章叫御制,批点的书称御批,编纂的书称御纂。皇帝主持编辑的书籍叫“钦定”。

【皇朝、国朝】--标明本朝刻的书,用皇朝、国朝字样,也有用“昭代”两字的。如《皇朝经世文编》、《国朝典汇》、《昭代名人小传》等。

【尾声】--民间散曲,末尾常有“尾声”两字,表示曲子完了的意思,但宫廷禁忌这种词汇,改用“庆余”两字。

【绣像】--即古书(如小说、戏曲)的插图,也叫“出相”、“绘像”。

【雕梓】--即刻书,也叫“雕版”、“椠版”、“镂版”、“剞劂”、“镌梓”、“刊版”、“杀青”。“梓行”、“印行”、“刊行”则是古书刊印发行的用语。

【鼎镌】--新刻书籍的名称,如《鼎镌琵琶行》,也叫“新锲”,《新锲东汉志传》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