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阅中国》纪录片第四集孤独的路勇敢的心文字笔记,分享给需要做摘抄纪录的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简阅中国前两集观后感 《书简阅中国》纪录片第四集孤独的路勇敢的心文字笔记,分享给需要做摘抄纪录的人

《书简阅中国》纪录片第四集孤独的路勇敢的心文字笔记,分享给需要做摘抄纪录的人

2024-02-01 08: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女权先锋的诞生——寄信人 李贽

人们将女人关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法国女权运动先驱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这样形容女性的困境。波伏娃之前400年,16世纪的中国明代,一位男性竟然与她的观点不谋而合。

“人有男女之别,但如果说见识也分男女,怎么可能?见识有高低之分,说男子的见识全都高远,女人的见识全是短浅,岂不可笑?”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湖北麻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儿。一个叫李贽的老师,在佛寺开堂讲学,一个叫梅澹然的寡妇前来听课。400多年前,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李贽是出了名的狂人,12岁的时候他就公开撰写文章,挖苦孔子。接下来数10年,孟子、朱熹、周敦颐等儒学大师一一被他讽刺。他批判儒家礼教,主张人人平等,号召大家保持一颗童心。李贽54岁辞官,后来移居麻城,他在佛寺设坛开讲,竟然公开剪去长发,招收的学生更是男女不限。前来求学的人中,就有一位叫梅澹然的大家闺秀。女人进入学堂,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激怒了卫道士,他们集中火力向李贽开炮。更有一些所谓的好心人劝劝诫,妇女见识短浅,不值得教她们知识。

面对这种情形,李贽给那些好心的朋友们写下了这封信,“倘若一个女人乐于听到正论,乐于学习超脱世俗的佛道,明白俗事不值得留恋,恐怕当今世上的男子见着她,都该羞愧流汗。这样的人,不正是孔圣人也希望遇到的人才吗?可是现在这样的人却被看作是见识短浅的人,太冤枉了吧,但是冤枉不冤枉,对于她本人没什么关系,害臊得出丑的,只是这些有偏见的旁观者罢了。”

古代的中国女性生活非常不易,明清时期尤甚,明代士绅家的女子,7岁以后就不得与男性同桌吃饭。《闺戒》、《闺范》和《列女传》是必修课程。在梅澹然生活的时代,一个游历中国的西班牙人,在笔记中这样描述。在广州全城,除了一些轻佻的妓女和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外,竟然看不到一个女人。当时有位姓宣的夫人,丈夫活着时经常殴打她,但丈夫过世后,他不得不与另一个寡妇一起自缢殉夫,只因社会要求她恪守妇道。宣氏只是《明史》中众多烈女的一员,《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明代宣氏这样的节烈妇不少于36000人。

寡妇梅澹然显然不屑于做烈女,他的父亲梅国桢,不仅做过兵部侍郎这样的高官,还是一位大文豪。梅家的显赫地位,把李贽和梅澹然推到了风口浪尖。

“周武王之妻邑姜,与周公、召公、太公等人,并列武王时期的十个治国贤臣,武王之母太姒与名臣散宜生、太颠等并称四友,可这些女子要是让市井小儿听说了,一定要求她们遵循三从四德,做个不出闺房,相夫教子的妇人。如此对待太姒、邑姜这样的女子,岂不荒谬?”

李贽不推崇女性的贤良和妇德,而是发自内心地,欣赏她们的智慧和能力,一直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他欣赏梅澹然,称呼她为澹然师,认为梅澹然虽是女身,却称得上出世丈夫,没有几个男人比得上她。

命运对梅澹然很刻薄,她订婚之后还没有过门,丈夫就夭亡了。

为了摆脱被安排的婚姻,梅澹然选择了带发修行,这是那个时代的独身主义。她顶着舆论的压力,奉李贽为导师,与他研讨学问,往来通信。

“见识短的人,只能看到百年以内的事,或者更近,只看到自己。

有远见的人,则可以超脱形骸之外,看透生死之间,达到历经劫难,也淡然自若的境界。”

公元1601年,李贽讲学的佛寺被一场人为的火灾毁灭。一年后,礼部一名叫张问达的官员,上书万历皇帝,责难李贽,称其邪说惑众,罪大恶极。张问达痛斥了李贽的四大罪状,其中一条是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指的就是梅澹然这桩公案。76岁的李贽被判有罪,李贽的女门生梅澹然,一个逆流而上的奇女子。相关史书仅用了4个字描述她的结局,“遭谤而死”,年仅37岁。

李贽写信给一位打算营救他的朋友,“牢狱之死,战场之死,团甘如饴也,兄何必救我也。”

一个早春的清晨,李贽用一把剃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倔强一生的李贽用这种轰轰烈烈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殉道。晚明诞生了李贽,却不配拥有李贽。李贽的思想点亮了未来,可那个繁荣一时的明王朝即将走到尽头。

单亲妈妈育儿记——寄信人 顾若璞

女汉子是当今时代的新物种吗?答案是否定的。

顾若璞,这位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杭州单亲妈妈,和今天任何一个女汉子相比都毫不逊色。

“丈夫的离开,让我悲伤到了极点,躲在殡所的帷帐后流泪。忘了,他已经逝去多时。我为什么还能活着?在这里继续写诗作赋呢?”

这是晚明女诗人顾若璞写给弟弟顾若群的书信。公元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顾若璞的丈夫撒手人寰,留下她和年幼的孩子。这一年,顾若璞28岁。

顾若璞出身书香门第,15岁时嫁给了同乡的贡生黄东生。黄东生的父亲黄汝亨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黄东生以父亲为榜样,带着光宗耀祖的使命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但都以失利告终。屡战屡败,让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黄东升内心越来越颓丧。31岁这年,黄东生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然而他还是金榜无名,这次失败彻底击垮了黄东生。第二年春天,黄东生因病离世。老迈的父亲,年幼的儿女和一个前途未卜的大家庭,顾若璞该如何面对呢?

“为贞节而死简单,守贞节却不易。孩子们还小,我要像唐代柳仲郢的母亲那样,用熊胆煎制药丸,帮助孩子强身健体。学欧阳修的母亲,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教孩子读书,一点点地,等待他们长大。”

生活在明清时期的女性,对生活没有自主权。像顾若璞这样经历的女子,大多会迫于压力选择改嫁,依仗下一任丈夫可以活得轻松安稳些,但是顾若璞却不同,她选择了独身,她把家中的资产做了规划,细致地核算用度,同时她还靠织布补贴家用。顾若璞的两个儿子,一个8岁,一个6岁。做女管家的同时,她还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我一直惴惴不安,担心辜负东生最初的志向。将来九泉之下也没有颜面见他。做饭织布之余,我就翻开家中收藏的书籍,从四书五经到《古史鉴》,《皇明通纪》和《大政纪》,日夜阅读,只觉得时间不够。孩子们进来,我就让他们点亮灯笼,坐在屋中一角,讲解我读书的领悟,有时候我还带着他们背书到三更半夜才罢。我以此为乐,并不觉得疲倦。”

今天看来,说顾若璞是教育家也不为过。为了让孩子们成才,除了身体力行共同学习,她还探索全新的教育方式。顾若璞打造了一艘小舟,小舟就停泊在西湖断桥边,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孩子们可以摒气杂念,专心致志。顾若璞的两个儿子,黄灿和黄炜,长大之后都成了杭州当地颇有名望的文人。

更加不拘一格的是,顾若璞同样重视对女性的教育。顾若璞是黄家以及顾家所有女性的启蒙老师,她鼓励女孩子们读书学习,关心时事,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培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文学团体——蕉园诗社。

有学者据此推断,曹雪芹在塑造女性人物的时候,受到了蕉园诗社的启发,而顾若璞可能正是《红楼梦》中大家长贾母的原型。当时,有不少长辈,尤其是女性长辈,责备顾若璞的所作所为。顾若璞反驳,女性的文化教育应当和男性的文化教育同等重要,只有有知识的女性才能成为好妻子和好妈妈。

“时日一长,见识也一天天累积,这些圣贤之书可以洗涤心性。

我还要读《诗经》《离骚》这样的诗赋,那些优游潇洒的词句,仿佛可以寄托心中的哀思,舒缓满怀的愤懑,不至于因忧愁而生病。春天鸟儿鸣唱,夏天虫儿唧唧,它们感应时节发出声响。我呢,也随性写下文章,藏在箱子里。虽然也是不平则鸣,但哪敢与古时候的班昭、左棻相比,就是邯郸学步罢了。”

与顾若璞同一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受顾若璞影响,像男子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了当时杭州的一道风景。黄媛介就是这样的女子。她出身文人家庭,有很高的绘画天赋,与丈夫一起住在西湖边上,丈夫操持内务,黄媛介上街卖画,挣钱养家。这些女性凭借自己的奋斗,打破了千年来严苛的社会规范。为女性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据说顾若璞很长寿,90岁的时候仍然在学习,她用坚韧睿智的品格撑起一个家族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高考人生——寄信人 袁枚

如果说今天的高考是走独木桥,那么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就是走高空钢丝,能走到最后的人物,大多都能成为史书上的一笔。为了金榜题名,学子们一头栽进令人窒息的科举战场。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叫阿通的书生,就陷入了一起科考纠纷。

“阿通啊,已经17岁了,在家吃得好穿得好,读书却很懒惰。送他到江宁县报考,主要是想磨砺他,并非真指望他能考上,如果能通过考试加入江宁县籍,就再好不过了。毕竟江宁是祖宗丘墓之地,一旦舍弃,我心中怎么过意得去呀,谁知道这件事让江宁本地人不满?以冒充籍贯的罪名把阿通告到官府。但这事啊,我并不怨恨他们,反而认为是坏事变好事。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确有私心。”

信中提及的阿通,本名袁通。清代的大文学家袁枚,到了60岁还膝下无子,堂弟袁树便把自己的孩子阿通过继给了他。袁枚生活在杭州,但祖坟却在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袁氏一族一直把江宁看作故土。如果通能入江宁府读书,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况且袁枚也知道当时江宁的学习氛围更宽松,科举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公元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袁通在报考江宁院士的时候,被指控冒籍,因而失去了考试资格。冒籍,指的是考生假冒籍贯参加考试,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移民。袁树对此愤愤不平,写了千言诉状,跑到官府鸣冤。然而,袁枚的态度全然相反,他给弟弟写下了这一封信:

“参加考试其实是次要的,有没有真才实学是根本。阿通如果有才华,考到江宁还是杭州,都可以,甚至不参加考试都行。可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考到哪里也不行。咱们身为长辈的,不去教导后辈读书学文的道理,而同别人争闲气,有必要吗?还是好好根据阿通的本性,因材施教吧。”

江浙一带,从古至今都是人文鼎盛的科举大省,考生人数众多,竞争相当惨烈。如果对袁通开了先例,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冒籍行列中。江宁考生的反对合情合理。望子成龙的袁树不冷静了,袁枚却是清醒的。袁通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一年重阳节,袁枚出对联考察袁通,他出上联“家有登高处”,袁通不假思索对出下联“人无放学时”。袁通的个人体验,说出了数百年一代代考生的心声,期待放学的心情,至今从未改变。

“知子莫若父,阿通文理粗浮,离“秀才”二字还相距很远。我想起了李鹤峰的女儿李含章,她的儿子考试失利,她曾安慰道,‘我当年生你,决不是为了求功名,才叫你去读书的’。现在的士大夫们,都没有她这样的气魄和见解,应该羞愧的无地自容,要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有了功名,也一定会误国殃民,害人害己。没有基础的墙,虽高必倒,咱们如今这么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他。”

写这封信的时候,袁枚已经75岁。回首一生,他对科考的残酷,仕途的艰辛,深有体味。袁枚从小天赋极高,12岁的时候竟然和自己的老师一同考中秀才。23岁,他参加顺天府乡试,告捷。第二年参加会试,考取贡士,紧接着参加殿试,他名列第五,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进修。可惜好景不长,3年后的袁枚,因为在满文考试中得了最下等,被迅速外放到江南做知县。他立志做一名受百姓拥戴的基层小官,抗旱灭蝗,治理一方,他做得井井有条,卓有成效,但是在官场多年,他逐渐发现,很多人做官并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是满足一己之私。清高的袁枚不愿意卑躬屈膝,为了升官而委屈自己。在仕途上奔波10余年后,他在33岁那年辞官归隐。

“人所处的境况各不相同,有的人不得不求科名,比如我和你,家里没有土地,不去读书求取科名,这一辈子的生活都没有着落。有的人呢,则不一定非要求科名,那好比阿通,如果能在家安分守己,不造事端,没有丑行,像汉代马援的弟弟马少游所讲的那样,做个乡亲邻里口中的好人,就是咱们家的好孩子了,我死后阿,也能瞑目,还奢求什么呢?”

33岁从头来过的袁枚,多了一份看透世俗的超然,他在江宁买下一座废弃的庄园,精心设计装点,建成了一座富有情趣的私家园林。取名“随园”。随园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外墙,类似今天的公共花园,袁枚把随园打造成了读书会友和授课的文化胜地。热爱美食的他,甚至推出了《随园食单》,中国古代经典的美食烹饪和品鉴著作。他描绘的326道佳肴,让观者食指大动,随园很快成为苏杭一带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的子孙,也是这天地间的一苍生,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世人太过于庇护和宠爱他们了。”

袁通是幸运的,因为有袁枚这样的先人。袁枚离开人世时,袁通已经23岁,他顺应天性,在作词领域找到了方向,最终成为当时词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袁通顺遂而幸福的一生,正是袁枚对他的期待。  

今天的很多父母,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备受煎熬。诗人袁枚在200多年前,就给了我们一份极有远见的教育样本。人生不是考试,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做父母如此,教育子女也是如此。

大清第一农夫——寄信人 郑板桥

这些竹子,是一个人的标签,肆意而潇洒,苍劲而犀利。画家画的不单是竹子,也是他自己,一笔一画间,都是他的骄傲与倔强。

“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读书人是士农工商的最后一等。最好的农夫,可以耕种100亩地,差一点的七八十亩没问题,再次,也有五六十亩。他们损耗身体,付出辛劳,养活天下人。假使没有农夫,全天下的人都要饿死喽。”

写这封信的人,正是大清第一奇人,书画界的鬼才,“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收信人则是郑板桥的堂弟郑墨。这封家书写于1744年,乾隆9年,51岁的郑板桥正在河南范县做知县。

在中国历史上,仕途坎坷如郑板桥者非常罕见。他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43岁才中进士。因为不谙世事,不拍马逢迎,赋闲待业了6年。一直到快50岁的时候,经人推荐做了一个七品芝麻官。郑板桥在外做官,妻子和孩子都在老家泰州。一家人只能托付给弟弟郑墨照料,郑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和堂弟郑墨感情最深。

郑墨来信,告诉兄长家里收了3万斤秋粮,郑板桥非常高兴。堂弟仕途不通,也不擅长文字,治家却是一把好手,郑墨经营着郑家300亩田产,是个不折不扣的农夫。古代社会,农夫的概念比较宽泛,既指亲身耕作的人,也包括经营农业的人。

“我曾经嘲笑唐人写的七夕诗。他们谈论牛郎织女,总是绕不哀怨的主题。实在是脱离了这个传说原本的意味。织女,代表衣之源,牛郎,代表食之本,它们作为天星,身份最为尊贵,老天都眷顾它们,普通人却不明白衣食的重要。咱们家乡的妇人,虽然不能织绸织布,但能主持家务、干针线活,也算是不失勤劳的本色。“

郑板桥是个不折不扣的农家孩子,他生长在乡野。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生活一直非常拮据,郑板桥的母亲早逝,他由乳母抚养长大。乳母是一位质朴的劳动妇女,对郑板桥的一生影响很深,郑板桥对农民有天然的亲近。

在范县做父母官的时候,他经常到田野视察民情,了解农户们的生活,有时候,他甚至会穿上便服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从田野归来,就和农户一起吃饭,完全没有知县的架子。他讨厌那些农家出身,一朝为官便忘掉根本的人,还写文章讽刺他们,“多少金台名利客,略啖腥膻滋味,便忘却田家甘旨。”这样的言行,自然会招致同行的非议和算计,在他们眼中,郑板桥是个不折不扣的异类。

“现在的读书人可不一样喽,一捧书本,就想着考举人、中进士、做大官,做官之后又盘算着,如何赚大钱、造房子、买田产。他们呀,从一开始便走错了路,后来越走越偏,总没个好结果,还有一些没发迹的人,就在乡里为非作歹,言行丑陋,真让人受不了,这世上,难道就没有人看重自己的品德吗?难道就没有人拥有经世济民的理想吗?难道就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心性高洁、堪比古人吗?其实有很多的,但是好人总被坏人牵累,实在是有口难辩哪?”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的时候,遭遇了荒年。他不顾别人阻挠,让百姓写借条,开仓放粮,救活了10000多人。秋粮欠收,他又把借条都烧了,百姓感激郑板桥,为他立了生祠。郑板桥60岁的时候,潍县遭遇大饥荒,他上书请求开仓赈灾,而上司却扣压不报,情急之下,他提前打开了粮仓,这一次他被人揭发,只能辞职。郑板桥一生短暂的仕途,就这样终止了。

“我一生中最敬重的是农夫,新来的佃户,咱们一定要以礼相待。

他们称我们为主人,我们称他们为客户,主客本来就应该平等,我们有什么好尊贵的?而他们又有什么低贱呢?我们要体恤他们,怜悯他们,如果他们需要借贷,就要成全,那无力偿还的,就宽让他们。”

公元1753年,郑板桥用三头毛驴驮着他的全部家当,辞官回乡。乾隆30年春,他画下了著名的《竹石图》。旷野中,悬崖边,细竹迎风生长,看似孱弱,却充满傲气。画上的题词,我们再熟悉不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何东西南北风。

鸱夷子皮的幸福人生——寄信人 范蠡

   幸福人生的终极秘诀是什么?5000年的浩瀚历史中,能够洞悉其中奥义的人屈指可数,春秋时期的范蠡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知道春天生发,冬天消伐,人有盛衰,福祸相依。懂得进退,知晓福祸,洞悉生死,这才称得上是贤人。”

公元前473年,一场盛大的庆功宴背后,暗流汹涌,宴席的主角是越国的君主勾践。这一年,越国的军队攻占了吴国,勾践成为新的霸主。范蠡和文种是宴席的重要配角,勾践能够称霸,离不开他们二人的辅佐。勾践曾在吴国做了3年人质,这期间范蠡跟在勾践身边受尽屈辱。文种留守越国,一面鼓励女子养蚕致富,一面悄悄地训练士卒,等待反攻的机会。两人里应外合,将勾践最终推向了霸主的位置。

然而,艰难的日子过去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到来。相传,在庆功宴当晚,范蠡驾驶一叶扁舟,不辞而别。《越绝书》记载,随行人中还有他心爱的西施。临行前,范蠡悄悄给老朋友文种留下了这封信。

“我虽不才,但我知道进退。我知道鸟打尽了,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死绝了,猎狗就会被人烹食。越王其人,相貌似长脖子尖嘴的鸟,有鹰的眼睛,还有狼的步伐。”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范蠡留给后世的箴言眼。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戴王冠的头,是不能安眠于枕席的。君王的困境,是人性的弱点,与勾践出生入死多年,范蠡了解勾践的性格。

春秋争霸,到了吴越之争已接近尾声,但精彩程度却丝毫未减。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有深仇大恨,勾践杀了夫差的父亲,夫差一心一意准备复仇。邻国的威胁,让勾践寝食难安,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对吴国挑起了战争。夫差率领吴国精锐部队反击,越军全线溃败,最终困守会稽山,灭顶之灾即将来临,范蠡建议大夫文种前去议和。文种想尽方法,贿赂吴国权臣,夫差留下了勾践的性命。在吴国做人质的10余年,勾践甘愿做夫差的马夫,恭顺而卑微,夫差逐渐消除了戒心。

“这样的人可与之共患难,但绝不可与他同安乐。危险的境地,他才需要你,安全的时候,你对他来说一无是处,现在你若还不离开,日后他必将加害于你。”

在洞悉人性方面,文种显然不及范蠡,他收到范蠡的书信后,还是选择了留下,他想要继续辅佐勾践。不久,有人向勾践密报文种要谋反。勾践赐给了文种一把宝剑,文种被迫自杀。早就离开越国的范蠡,则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

他来到齐国,给自己起了一个奇怪的新名字“鸱夷子皮”。范蠡有经商的天赋,他一边耕田种地,一边做起海产品贸易,很快,富商鸱夷子皮声名鹊起。齐国重视商业,商人的地位很高。范蠡被齐王邀请,一度担任齐国相邦。《史记》记载,范蠡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称赞范蠡审时度势,经营有道,是名副其实的“商圣”。范蠡不止一次把自己的财富分给贫困之人,他是有史记载最早的慈善家。晚年的范蠡定居在山东陶丘,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

史书记载,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据说,范蠡因特立独行被大家看作疯子,只有文种愿意与其结交。两人来到越国,一起辅佐勾践。曾经的好友,在人生的转折点上,一个执念,一个舍得,终究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遵循约定俗成的规范。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上。但总有少数人,他们不同流俗,特立独行,他们用智慧之眼,勇敢之心,点燃了一个时代的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