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行书入碑先河的晋祠《贞观宝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家杨宝 开创行书入碑先河的晋祠《贞观宝翰》

开创行书入碑先河的晋祠《贞观宝翰》

2024-06-11 10: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碑碑阴列有李世民并州之行的陪同人员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等初唐诸功臣的名字和官衔。

这篇铭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拟人的手法,盛赞山明水秀的晋祠圣地,进而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初建晋国的史迹,联系大唐的建立,确定“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为政以德和分封制的思想。特别是“非德无以启化”和我们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可谓一脉相传。铭文最终达到了宣扬李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和巩固其政权的双重目的,是一篇难得的“治国宣言”。

彼时为李世民最后一次到晋祠,在这里他感谢西周唐叔虞的神恩,并祈求李唐王朝能够国祚久长。唐太宗终身雅爱书法,尤其酷爱王羲之的墨宝——行书《兰亭序》真迹,他曾遍求天下二王真迹,每有所得,必日日临写赏玩,并命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诸大臣不断鉴别和临摹,以广流传。据后人猜想,他去世后,可能把《兰亭序》真迹陪葬于其墓中。王羲之所以在书法史上享有如此盛名,应该说和唐太宗本人的特别爱好和高度评价分不开。

《晋祠铭》是不是仅次于《兰亭序》及二王诸行书帖的中国早期行书艺术杰作?我不敢妄言。但是在今天很少能见到王羲之真迹的情况下,将《晋祠铭》与各种王羲之复制品相比较,绝不敢低估其价值。

李世民传世之作除《晋祠铭》外,还有《温泉铭》《屏风碑》。可惜这两铭早已不复存在,仅有《温泉铭》一张唐代传世孤本拓片,且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道士王圆录在敦煌鸣沙山千佛洞中发现后不久,即被法国人伯希和劫去,今为法国巴黎图书馆所收藏。于是,《晋祠铭》碑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李世民的这篇《晋祠铭》,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于一体,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应该说李世民的《晋祠铭》开创行书勒石之先河。当时铭文拓片已经作为珍贵礼品赠送外国贵宾(见《旧唐书东夷传》)。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尝五至祠下,辄摩挲此碑”,以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集联,颂扬此碑,并书于亭柱。咸丰年间,因朱书集联早损,德研香以方笔魏体重书此联,并刻于石上,至今仍嵌于贞观宝翰亭内。

《晋祠铭》碑刻复制碑,为亭内左面一通,乾隆三十七年(1772),太原县令周宽和雍正进士、晋祠人杨二酉(号柳南,晚号悔翁)共同主持,精选旧拓本,由年轻书法家杨二酉先生族曾孙杨育(别号者亭)摹勒上石。至今保存完好无损,摹刻俱佳,几近乱真。

《晋祠铭》成了盛唐王朝“德治”的基本宣言,可谓“贞观之治”的精髓所在。从文学角度看,《晋祠铭》是盛行于初唐的文辞华丽、气势磅礴的骈体文,和脍炙人口的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滕王阁序》比《晋祠铭》晚 30年。何况,虽然王勃文才比李世民高,可是思想性、哲理高度和深度,远远不及唐太宗的《晋祠铭》。

李世民的《晋祠铭》,对唐代晋祠的园林建筑规模,进行了很具体而又很夸张的描述:“金阙九层,玉楼千仞”,足见当时晋祠建筑群已经有相当规模,从他对建筑和水系的反复描述,可以肯定晋祠已经是一座“大观园”“大祠堂”“大寺庙”了,而且肯定比《水经注》时代要宏伟得多了。晋国祠堂和晋水二者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实用功能已经表现得很明确、很充分了。从这里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李世民既总结并继承了在他以前的 1500年,又影响了他去世以后,直至今天的又一个一千多年的晋祠,大大丰富了晋祠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晋祠铭》中描述的晋祠,至今基本上没有走样,达到了“芳猷永嗣”。我认为在东方文化的人文景观中,在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巧妙与合理上,晋祠不失为典范之一。晋祠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园林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它保存甚为完好,并且对环境科学的保护和利用,也算得上古今中外的高标准,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认可。另外,《晋祠铭》本身的较好保存,大大丰富了晋祠胜境的文化内涵。所以对《晋祠铭》的研究,也将是政治、哲学、历史、文化、艺术、文博等各个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本文转载自《太原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