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2024-07-06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一)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认为文化工作可抓可不抓,农村文化建设根本不重要,导致相当部分的乡镇常年没有或很少有文化活动经费,文化设备简陋,人员走失严重,无法起到辅导、娱乐和活动中心的作用。

(二)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好的,这些村镇一般经济基础好,基层领导较重视,大多数农民又有一定文化水平,乡镇设有文化专干,有关业务人员较齐全,阵地建设较好,能坚持常年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二类是一般的,只有兼职文化专干,业务人员不齐,经费投入少,有阵地但开展活动不经常;三类是较差的,这些村镇的经济条件较差,基层领导不重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经费,常年不开展活动。

(三)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主要表现:一是文化生活消费偏低。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认为看看电视、进网吧上上网、看看电影便是文化消费。二是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甚至赌博打牌。

(四)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人才匮乏。一些乡镇由于分配到文化站工作的人员大多专业不对口,即使对口也是不专业,同时文化站工作人员大多数在编不在岗,造成闲时难得有人问,忙时无人管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农村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乡镇文化中心职责和职能

党中央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镇文化中心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一)转变工作思路。镇文化中心应该摆脱“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借助文化中心熟悉农民文化需求及掌握乡村文化活动特点的优势,在宣传、科普教育、职业培训、艺术辅导、文艺创作、文艺演出、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二)研究乡土文化。群文工作者应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学习他们自主自发的能力和精神,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节季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

(三)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中国农村蕴含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因子,像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风情、故事传说等,是一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只要进行科学开发,引导群众参与创作,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形成乡村的文化产业,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繁荣农村文化。

三、发展农村文化的对策及思考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首先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健全考核机制。一是党委、政府应该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农村文化工作,并将文化工作的各项任务列入党政班子政绩考核之中;二是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党委和政府都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文化工作;三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群团组织对文化工作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并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加大文化工作含量;四是要用典型引路,认真总结经验,要定期召开典型现场会,表扬推广好典型。

(二)构建文化工作队伍网络。乡镇文化中心要保证有一至二名专职的文化专干,配齐图书室管理员和其他业务人员。同时,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提倡科技文化下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科技、书法、美术、摄影、文学、舞蹈、器乐等各种培训,为农村培养科技文化人才。

(三)做好文化常下乡活动。利用专业队伍的优势,编排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艺节目,利用节假日经常到农村巡回上演。乡镇文化专干要深入农村,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结合起来。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2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1.1 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许多农村社区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投入不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相比,经费投入远远不够。(2)流于形式。乡村文化建设过于形式,虽然进行了乡村文化建设,但是却很少起到实际作用。

1.2 乡村发展主体单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发展模式仍然过于单一,而且面临许多的困难,目前乡村文化发展主要由基层政府负责,缺乏社会力量未参与进来,这样就阻碍乡村文化的发展。而乡村发展主体单一,造成供需机制不协调。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探讨

2.1 将发展乡村文化思想落实到实处

想要实现乡村发展的全面,落实发展乡村文化发展非常重要。所以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视,明确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要起到带头领导的作用,对乡村文化建设在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条件,同时还应向各农村地区宣传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性,使各农村地区不断发展乡村文化。

2.2 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

制度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就应建立规范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更加的有序。但是当前乡村文化管理体系,仍然存在队伍结构不足、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乡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对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首先对于当前乡村文化的管理,应进行全面的改革,目前对于乡村文化发展,乡镇的文化站主要的操作部门,并拥有对辖区文化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乡村文化管理不尽如意,在办事过程中,存在机械性以及被动性,使得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许多的困难。所以重构乡村文化管理体系,转变只由乡镇管理乡村文化的局面,可以使上级文化部门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由上级文化部门,对各地区的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发展进行完全管理,同时对于乡村文化发展,应及时的进行明确。其次应建立健全村庄社会文化管理队伍。选出一名合适的人选,负责乡村文化事业,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农民队伍,发展乡村文化,并与上级的文化管理工作协调配合,充分队伍中每个人的才能,为发展好本村的乡村文化不断的努力。同时作为发展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应积极的进行融资,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2.3 完善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

发展乡村文化需要长期进行,而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基础是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备,另一方面缺少文化人才极端,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对此首先应健全基础设施,由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所以必须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建设“农家书屋”、“运动场所”等,这些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普遍的推广,并且应加强服务质量。其次还应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组织乡村文化发展队伍,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参与到组织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培训,给与其精神上的肯定,以此不断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对于外文化的冲击,能够提高抵御能力。最后还要进行乡村文化人才的建设,应培养具有才能的人,使得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更加的壮大。另外还建立乡村文化协调发展起来,充分发挥文人、艺人的作用,并加强文艺团体建设,以带动其他人,结合当地乡村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2.4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培养“乡土艺术家”。近年来,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科技下乡、健身器材下乡等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着,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农民化、乡土化和本土化的新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迫切的任?铡?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平原;景观肌理;保护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部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地域辽阔,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平原主要集中在中部,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向辽东湾逐渐倾斜,其中,乡村面积占有很大比重,中部平原乡村以农业区为主,具有中国乡村景观的共性问题。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等城市乡村由于区域和气候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情况等元素的综合作用,本质上的乡村景观肌理又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一、乡镇企业建设与自然景观肌理保护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看中乡镇的经济发展,因此,政策主要倾向于对乡镇企业的扶植和鼓励,大量的企业到乡镇去建厂发展,考虑的重点在如何解决劳动力和以开厂促进财政收入方面。事实上,乡镇企业在带动乡村发展方面了的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肌理的整体性。

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不规范导致多数乡镇企业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分散的企业设置也对环境造成了可怕的污染和破坏。相对于城市的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乡镇的区位优势已经降低很多。就长远发展角度而言,零散的乡镇企业破坏了原本优美和谐的乡村景观肌理,突兀的企业建筑和设备占据了农田的平面格局,因此,普通村屯发展经济是应该建立在对自然风土和景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乡村自然景观作为整个乡村肌理中的一部分,整体性不应被点状的厂址破坏。

2.自然肌理的保护。

辽宁中部平原地区乡村目前形成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农业生产对乡村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目前农村面临以水资源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生活废弃物对形成环境造成的污染;城市污染物向农村的转移。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自然景观的质量也降低,部分地区甚至几乎完全丧失。辽宁中部平原农区是辽宁乡镇发展的主要部分,这种基于环境和肌理维护前提的自然景观肌理的保护应给予重视。

二、乡村聚落景观肌理问题

1.缺少规划使部分乡村聚落景观肌理遭到破坏 。

科学合理且被规范执行的规划是城市和乡村合理发展和建设的前提,而目前我国乡村最缺少这样的规划,部分聚落盲目扩张,缺少引导和控制,造成聚落界限模糊,不易辨认,乡村聚落形态受到破坏。

2.建设中的乡村特色的定位 。

乡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就是乡村景观追求自然和静谧,一些乡村建筑抛弃独立性,一味迎合城市建筑的特点,不考虑当地特色,追求洋气和豪华,丧失了乡村特色,造成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这个问题在辽宁中部平原农区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城市人口的向城乡边缘的扩张,这个问题更应该加以重视。

3.乡村建筑景观肌理的秩序性和统一性的缺失 。

传统中国乡村的建筑极富协调之美,在大的统一前提下也允许内部的差别。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和村民收入的提高,各类新式民居打破了原来的协调统一,部分民居甚至模仿城市建筑,造成建筑景观的混乱。总体上本区的建筑景观存在混乱趋势,一些新式民居大量出现。

三、乡镇文化建设与自然景观肌理保护

1.乡村文化建设的独立性缺失。

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促使乡村居民对快节奏、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更为向往,对于本地乡村文化和文化景观的忽视造成了,乡村文化景观肌理特色性的缺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城市居民因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齐的农田、现代的洋房建筑充斥着山野乡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两方面都极大威胁了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景观。

2.乡村人文景观继承性的缺失 。

乡村文化景观的内部挑战是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及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漠视。农业发展困难,仰慕城市的繁华,许多年轻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他们已经不能承担继承乡村文化维持乡村文化景观的任务了。乡村文化景观在中老年人的苦苦维持下陷入困境,长此以往乡村文化景观恐将到达无法恢复的境地。这个问题在本区尚不严重,可通过急救措施补救之,应当迅速采取行动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3.乡村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规划和控制性的不合理。

没有规划的城市建设是危险的,乡村亦然。当前中国的城乡规划存在诸多问题,乡村规划更是起步晚、起点低、落实难,造成乡村景观建设无规划可依,片面追逐城市理念,乡村景观失序。 针对没有规划或规划质量低、落实难等问题,属于乡村自治权的一部分的乡村独立的规划制定权实则应该予以重视,严格依照规划由乡村本身来监督和落实。

四、造成辽宁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肌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地方政府一味经济指导的政策,加剧了乡村自然景观肌理的破坏。

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的利益集体,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中存在对经济利益过渡追求的现象,在监督和法制不健全情况下,为保证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会出现盲目关注效益,忽视自然景观肌理保护和良性建设乡村的情况。在乡村建设上,特别是土地利用和农民价值上,有不顾环境和居民诉求现象发生。同时,地方政府缺乏基本的乡村景观肌理保护性建设意识,以城市的标准来建设乡村, 则无法真正促成乡村的发展与进步。

2.乡村归属感和意识的缺失,导致对城市生活的过渡追求。

中国教育的落后和对乡村教育的轻视使得中国村民在文化水平上一直进步迟缓。实际上,一直以来国家都没有系统和明确的方法来培养乡村常驻居民独立的乡村意识和真正的城乡观念,这促使村民缺乏对于乡村的归属感,导致村民靠近城市,这更加剧了村民认识的局限性。

3.文化意识的失衡性。

美国著名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民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他们所有经营决策行为也都是为了最大化自身的效用,故也是理性的行为。但农民的理性程度较低,并有过度重视物质生活的倾向。中国多数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忙于生计,几乎没有能力和意识去思考生计之外的事情,村民的理性大多为生存理性。加之,教育中文化的缺失使得村民过于重视物质而轻视精神文化,因此他们多数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普及,乡村劳动已摆脱了朝夕劳作的局面,人力被节省,村民体验着跟祖辈不同的耕作方式。昔日的乡村景观的更替,快速的建筑群落的生长势必会令一个聚落内存在新旧并存建筑与景观风格,乡村生活和文化景观的发展面临更新的必要,但这种更新性应该建立在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的基础之上,在尊重乡村特有文化根基和历史演进的前提之下,进行合理化的规划与发展。面对辽宁平原地^乡村景观的诸多问题,应该从科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其在乡村景观肌理保护与规划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鄂东南;乡村文明;调查;研究

乡风文明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和中华文明。中国文明面临的最大挑战也许就是怎样保存乡村社会仅存的一点根脉,进一步复兴它,让乡村在文化中在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结构中恢复其应有的地位。[1]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是乡村文明融入城镇文明的过程,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型的过程。[2]

带着乡村文明的若干问题,笔者对鄂东南孝感市十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发出问卷4000份,收到有效问卷3265份。调查结果表明,鄂东南农村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主线,乡风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反映出乡风文明建设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鄂东南乡风文明建设态势良好

调查问卷中,希望建设文明、健康、科技、环保乡风的占97.2%,认为乡风“文明”和“比较文明”的占86.9%,认为乡风文明发展趋势“越来越好”的占66.8%。乡风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衷心拥护党的政策,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普遍感到生活改善、安居乐业,幸福感大大增强。问卷中,在回答“当前农民最满意的是什么”提问时,有98.5%的问卷回答是“中央的惠农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补一免、不交倒补”,“免收中小学生学费”,“生活有保障、行路方便、用电可靠”、“政策好、自由祥和、生活幸福”等相关内容。表现出农民群众从内心衷心拥戴党的农村政策,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给予的充分肯定。近年来,鄂东南各地区各部门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农村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等事业的繁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在稳步发展。

2、传统美德得到弘扬,道德科教快速发展。孝感市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问卷中,在回答“村民家庭责任感怎样”、“村民能不能做到尊老爱幼”、“村民夫妻关系如何”和“村民邻里关系如何”等提问时,分别有93.1%、96.6%、96.7%和92.3%的人选择“强”和“比较强”、“能够”和“比较能够”、“和睦”和“比较和睦”及“好”和“比较好”。 鄂东南各地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功常抓不懈,广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与全社会创业创新氛围有效接轨。积极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科教媒体向农民传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等内容,强化农民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科技文化、市场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双提升。

3、市场观念明显增强,法制意识逐步提高。不少农民紧跟市场经济的大潮,表现出较强的致富愿望和竞争意识。周田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有609人,占本村劳动力总数976人的62.4%,且在北京、武汉、广州、河北等省市形成了525人规模的豆制品加工队伍,200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7000元。白合村一农民告诉我们,因为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且广泛使用地膜、大棚、低残留农药及测土施肥等先进技术,他年均收入在35000元左右。许多农民走向市场后,能够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使经济行为置于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之下。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也在好转,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问卷中,在回答“农村社会治安情况如何”提问时,有42.3%的人回答“越来越好”。

4、社会治安日益稳定,乡村环境有所改善。鄂东南各地坚持依法治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初步建立了群防群治队伍和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实现了农村稳定。各村自制制度逐步健全,制定有涉及公益事业、计划生育、赡养老人、邻里矛盾、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村规民约,78.8%的村民认为执行村规民约对村风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84.4%的受访对象认为农村风气逐年好转,62.6%的村民反映“如今外出不锁门也不用担心被盗”。近年来,鄂东南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实施了外墙粉刷、路面硬化、公路拓宽、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停车场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2%的村民认为村内卫生状况逐年改善;85.4%的村民认为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变十分明显;82.6%的村民对政府开展的“乡村清洁工程”、“五改五通六治工程”等表示积极支持。

二、鄂东南乡风文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调查显示,鄂东南乡村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文化阵地弱化,迷信活动抬头。问卷中,有34.1%的人把“文化设施欠缺”作为“影响乡风文明主要因素”之一。村农文化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不足造成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严重退化。一是新建的文体活动场所极少;二是原有宣传文化阵地设施老化,陈旧落后。有69.7%的人把“经济发展不够,农民增收缓慢”作为“影响乡风文明主要因素”的第一选项。调查显示,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呈蔓延态势。算命、求神现象普遍,神汉、巫婆吃香走俏,人死了超度亡灵,烧五花八门的陪葬品等现象较为严重。问卷中,在回答“乡风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哪些”提问时,回答“封建迷信”的占47.6%,居所列10种不文明现象之首。在回答“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情况怎样”提问时,选择“盛行”和“比较盛行”的占30.1%,选择“偶尔发生”的占51.4%。#p#分页标题#e#

2、基层组织弱化,抹牌赌博风气盛行。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任务”,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就会文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措施和力度。问卷中,有34.5%的人认为“基层组织领导不力”是影响乡风文明的主要因素。农民闲暇时带彩打牌是主要活动之一,还有极少数不务正业的人甚至以赌博为生,一些外出经商务工农民返乡时常常聚众赌博,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粮棉产区,不少农民是“1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9个月玩牌”。问卷中,在回答“乡风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哪些”提问时,选择“抹牌赌博”的占43.3%,居所列10种不文明现象的第二位。在回答“农村抹牌赌博现象怎样”提问时,有65.4%的人选择“普遍”和“比较普遍”。在回答“村民闲瑕时间主要做什么”提问时,选“抹牌”的占58.4%。

3、社会公德意识弱化,道德观念新旧交织。调查显示,部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水准滑坡,荣辱观念不追求上进,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集体大事,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对别人的冷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是非不分,暖全然不顾。问卷中,在回答“乡风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哪些”提问时,选择“不讲社会公德”的占41.6%,居所列10种不文明现象的第三位。调查表明,45.1%的农民赞同“想办法同时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只有10.9%的人选择“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44%的人认为“有钱好办事”,15.2%的人认为“有钱就有地位”。在创业致富的问题上,52.4%的受访农民认为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学科学用科学、大胆闯、大胆试的创业精神,78%的村民选择“赚钱后盖房娶妻”,只有7.3%的农民选择“积累资金,扩大生产”。

4、价值观念产生错位,大操大办日趋蔓延。调查显示,不少农民存在“怕难、怕险、怕冒”和等、靠、要等陈旧思想观念和“不患寡而患不均”、“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有的农民在苦干致富后,“为富不仁”、“骄奢淫逸”,导致邻里反目、兄弟成仇。调查表明,在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越来越普遍。问卷中,当问及“乡风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哪些”时,选择“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占34.1%。当问及“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情况如何”时,回答“普遍存在”的占43.2%。一些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相互攀比,举债操办,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成为家庭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问卷中,当问及“办一次红白喜事一般要开支多少钱”时,回答“10000元—20000元”的占20.5%;当问及“户年平均赶情送礼开支占年纯收入比例多少”时,有21.6%的人回答占“20—30%”。

三、乡风文明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快发展,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建设文明乡风的先决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建设文明乡风的物质基础。问卷中,当问及“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应采取哪些措施”时,回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占63.2%。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活动难等实际问题。要将乡村文明建设的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对农村文明建设的要纳入长远规划,其基建投资应在各级投资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中央政府在精神文明的投入上要有所区别,贫困落后地区应该有特殊照顾。各地方政府也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以奖代补,这不仅能弥补基层投入的不足,又能调动基层干部抓乡村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2、注重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农民是乡村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二是要要结合“爱国、守法、诚信、明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德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三是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活动,帮助农民掌握致富本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四是宣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引导农民奔小康、办实业,守法经营。六是要堵塞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空洞”,抑制“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后来人”的教育监管。

3、强化载体,丰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是乡村文明建设重要内容。首先,要探讨、研究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乡风文明的内容和标准,界定内容,明确标准,以解除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疑虑和困惑,指导创建活动。其次,要按照形式与内容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设计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载体和健全的评比激励机制。第三,构筑“大文化”框架,广泛持久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计生“五下乡”活动,使其制度化、经常化,做到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寓引导于实用之中。农民无事可做,只好靠过基督教礼拜天、宗教聚会、婚丧嫁娶的大吃大喝以及修坟造墓、聚众赌博、色情、装神弄鬼这些格调粗俗、封建迷信的东西来消遣。[3]第四,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问卷中,有34.6%的人回答应把“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作为“建设乡风文明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

4、示范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作用是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乡村文明建设需要带动和示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先富起来的村民,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十佳农户”以及“身边好人”等,他们是农村中思想文化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他们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并鼓励他们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榜样,正确引导他们在帮贫济困、助残行善、尊老爱幼、团结邻里、遵纪守法等方面为群众做出示范和表率,努力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断向前发展#p#分页标题#e#

5、完善机制,健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做到有班子、有方案、有部署、有验收。工作应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并与经济社会年目标同样进行考核,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问卷中,有38.4%的人回答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其次,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民主管理进程。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再造现代乡村文明,为现代农民提供一种有别于城市的新型生活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三农”问题上的最新体现。[4]第三,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如教育、科技、党员电教、村级活动室建设等。第四,健全民间自治组织,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第五,要实施好几个大的工程,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图书工程、农民健身工程、民间艺术发掘利用工程等,积极为乡村文明建设营造宽松环境。

参考文献:

[1] 秋风.阻止乡村文明的消失 [J].商界评论,2009,(3)

[2] 李雪.开县农民工现状分析 [J].重庆经济,2011,(1)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7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68

the Influences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on the Three Rural Issues

YE Yan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 the effects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ere discussed. Som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three rural problems; impact

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背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融合乡土民情、礼仪风俗等乡村文化,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满足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休假制度的改变,现代乡村旅游的动机已经不仅是探亲休假,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好奇和向往,增大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加之政府、旅行社等外部媒介的宣传和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对于无论是农业结果的转型,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等问题都有显著影响。促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

1.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在关注城市旅游的同时开始推动乡村旅游。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1999年则是国家旅游局定义的“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口号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大力倡导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各种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开始对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评选,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为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个数超过5个(包含5个)的省、直辖市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而具体的旅游示范点类型则如图1所示。

1.2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旅游业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

1)经营缺乏规范化。虽然现在积极倡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但现行的旅游法规中缺乏对乡村旅游景区、经营范围等的规定,而景点的经营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也缺乏经营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章制度使得乡村旅游难于管理,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2)缺乏特色化。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的类型较多,多达8种,但是其实质游玩项目却大同小异,大多娱乐项目为农家乐、农家饭、打牌、唱歌,缺乏特色,可复制性强。现行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特色的情况下,盲目复制、重复建设、相互竞争,造成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大量乡村旅游项目雷同,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3)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作为吸引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难以适应落后的生活设施。因此,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在保证其特色化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舒适、便捷。现行的景区公共设施往往不够完善,例如道路、停车场都较简陋;住宿设施,例如旅店、餐厅条件较差;软件设施,通信、卫生等也缺乏保证。这些基础设施的简陋造成乡村旅游成为一次性,难以形成回头客和二次消费[1]。

4)重开发轻保护。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农村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容易陷入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的困局。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的关系

2.1 “三农”问题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是农业问题向工业问题转型的必然问题,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问题,三者相互关联但又各有侧重[2]。

1)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我国的农业发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经济并且科技技术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集约型的农业,中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我国农业还存在着购销体制不畅通问题,“产-供-销”的购销链条建立还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供给渠道、运输成本存在很大问题。

2)农村问题。农村存在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村和城市人为的分开,造成了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差距。户籍问题存在已久,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改革后合理安置解放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形成移民潮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影响诸多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城市化的进程。现阶段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政府的目标,但是如何引导企业到农村进行投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3)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改善。物质文明主要指为农民增收,为其增加物质财富。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负担较重,使得农民收入低下。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发展缺乏新鲜活力,使农村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农民的精神文明主要指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还非常有限。对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及举办文化活动都能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给农民创收。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2.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活动范围,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必然会对“三农”产生影响。对于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关系,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邵琪伟认为乡村旅游能促进“三农”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陈海鹰等分析和探讨了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三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郭涛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研究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密切,乡村旅游对“三农”影响重大,具体概括为: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对于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乡村旅游必须合理统筹规划和管理,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

3 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分析

第二部分讨论了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部分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具体讨论了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图2描述了乡村旅游对“三农”的影响方面。

3.1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在传统意义上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相互分离,但是乡村旅游把两种产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的背景为农村,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消费,带动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村传统的只依靠农业变得产业多元化。乡村旅游经济与农村紧密相连,其发展推动了和丰富了农民的就业,引导农民以旅游依托发展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使我国的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转型。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和升级,保证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我国首批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之一的襄樊锦绣园高新农业观光园,该示范园占地面积70 000 km2,于1999年6月开始建设,11月投入生产运营,已建成从法国引进的自控温室7 200 m2,单拱钢架大棚20栋,面积9 600 km2,三连栋钢架大棚10个,面积7 200 km2,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栋,面积3 600 km2,植物组培大楼一栋,面积1 200 km2,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已形成500 t绿色蔬菜,1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绿波”品牌无公害绿色保健蔬菜俏销市场。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该地区的农业由传统形式转向发展自己特色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更具市场前景、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2)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乡村旅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旅游离不开衣食住行,旅行过程中的吃、喝、玩、乐都拉动了当地的内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农产品,增加了消费农产品的机会,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自然人文风光的吸引,给当地做出了很好的宣传,起到了广泛的广告作用,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对外销售。现在很多乡村旅游地由公司牵头,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销售。这一形式降低了农民由于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的风险,同时集体销售产生规模经济、减少流通环节使销售成本效率更高,为农民谋求了更大的利益。

3.2 乡村旅游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背景,其发展必然会对农村产生影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影响:

1)乡村旅游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业观光旅游点就必不可少要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大多在较偏远的山区,道路交通的不畅更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基础建设落后、卫生条件较差。旅游作为服务行业,其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农村的卫生安全、服务水平、人文风光等方面一直是游客特别关注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初期,必然会投资大量资金去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的拉动,促使了投资商去改造农村的道路交通、住宿环境、通讯设施、游玩场所,同时改善了农村的电力、水利和卫生状况,这些不仅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也让农村居民接触到现代化的发展、享受到现代化生活,加速了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以湖南省的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文化村为例,中方县政府投资1.2亿元对“湘西最美顾村”的荆坪顾村进行整体旅游规划,不仅对古遗址、古建筑进行了维修,也扩建了景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处理了水电供给、通讯设施的问题。现在如果去该村游玩,会发现当地居民家中家电设施一应俱全,电话、网络通讯畅通无阻,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缩短了城乡差距。

2)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看、接近农村的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其中消耗的也主要是非自然环境资源,因此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较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村发展的引资带来更多机会。发展乡村旅游,给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农村的平台,做出了很好的广告宣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外界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市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农村进行投资,给农村的发展引进更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乡村旅游扩宽了投资商的投资渠道,对投资商和农村发展建设都是有利的。

3.3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民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给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同时让农民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思想和技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1)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就业的问题。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景区的各种服务人员都会从当地招聘,能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以乡村旅游景点为核心,向四周进行产业扩散,根据旅游的整体产业链来给游客提供围绕旅游的配套服务,拥有广泛的创业机会。农民以自己剩余的生产、生活资料为资本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方式通常不需要投资门槛、资金投入较低,所承担的风险也较小。这种方式农民既作为所有者又作为经营者,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经营服务,能做到直接受益,而不是传统的一次性收到旅游开发商占用土地的补偿。由农民依据乡村旅游项目自主创业更具灵活性,能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相较于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农村整体的发展都更加有力。

2)乡村旅游的发展极高了农民的素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使农民接触到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科技,对他们思想的转变起到重大影响。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培养和提升了农民的技能。现在很多的乡村旅游项目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吸引力,对村民进行了各种培训,使农民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建立,使得运动、休闲场所在农村大量建设,这些场所给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使得整个农村的生活人文风气积极向上,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4]。

4 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政府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民生大计,政府责无旁贷,而且涉及诸多方面,必须由政府牵头。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壮大培养良好的环境。

2)结合地方特色,创造自己的独特性。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为主,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很容易被其他项目模仿,造成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规划应该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地的各种资源后,把这些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文化底蕴等各种特色资源整合起来,并在配套的游玩项目和旅行过程中涉及的衣食住行上融合地方特色,使整个旅游过程变得独一无二,打造成地方品牌。

3)进行人才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人才是发展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初期必须对农民进行基本的上岗前培训,评估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这样可保证旅游的服务质量;后期还应对农民提供持续的培训,思想素质的培训、技能的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开发商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民技能、素质,还提升了服务质量,是一个利于农民创收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的举措。

4)增强环保意识,节约农村资源。乡村旅游的根本是观光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色,所以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给开发商和农民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节约农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节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倡的,在建设新农村中涉及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都倡导着节约的思想。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以环保为宗旨,兼顾全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小结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经济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有重大积极影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开发商、农民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只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必将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升级转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为农民创收和提升农民素质,从各方面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 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J].商场现代化,2007,6(3):375-376.

[2] 林邵贵.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及对策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6(3):51-53.

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范文6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1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