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入门04】王道永不过时,暴风雪山庄+逻辑流TOP推荐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别墅派推理小说代表作 【推理入门04】王道永不过时,暴风雪山庄+逻辑流TOP推荐榜

【推理入门04】王道永不过时,暴风雪山庄+逻辑流TOP推荐榜

2024-07-03 0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一期:

本期要介绍的作品类型古老且经典,相较于新本格作者飞上云端的各类脑洞流派似乎过时已久,但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两种堪称“王道”级的故事依旧才是推理小说最迷人的主题。“暴风雪山庄”,光这个名词就能让很多人兴奋起来——因为某些原因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各类离奇的连环事件,受限于封闭环境而只可能出现在登场者中的凶手人选,寻求真相与求生的欲望同时拉起悬念的张力,营造出最刺激的紧迫感。大雪封山、暴雨毁路、流落孤岛……这种场景甚至不局限于推理作品,一直是小说创作中最适合演出戏剧性故事的舞台范本,让人物冲突集中爆发,彻底催化情节的剧烈演变并带来震撼的结局。

尤其对于推理小说而言,暴风雪山庄往往意味着自动排除了外人作案和警方过早介入事件的干扰,从一开始就为侦探搭建好了最佳的舞台;再加上通常是连续杀人案件,每死一个人都意味着一分压迫感与求生悬念的加码,同时也排除掉了一个凶手名额(大概),让读者不得不重新确认自己思路的方向——身处绝对安全的现实,静静欣赏书中困于逆天绝境的人物们勾心斗角,挣扎求生,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阅读体验更过瘾的呢?欣赏此类故事,一定得先备上舒服的座椅和饮料,最好再挑一个窗外风雨肆虐的坏天气,窝在舒适温馨的室内,稍稍压抑因为兴奋而跃跃欲试的心情,然后翻开书页,开始一场纯粹的极致享受。

至于“逻辑流”,顾名思义,可以说是推理小说类型的基础本源。推理推理,最招牌的特征就是逻辑,理论上所有正统的推理小说都必然是要强调逻辑的作品。而更狭义的逻辑流则是指以此为核心创作主题的故事,这种推理小说甚至可以不怕剧透、甚至可以没有所谓的“诡计”,因为它们的卖点并非离奇的动机或手法,而是侦探如何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视角里,纯粹通过逻辑推演来锁定凶手。

不必担心忽略了诡计就失去了乐趣,就像最早的福尔摩斯故事里也并非都有离奇的诡计手法,以埃勒里·奎因为代表的逻辑流作家们,正是通过纯粹的逻辑推演来揭示凶手,在这个过程中让属于理性与公正的魅力绽放无疑。还有什么比“挑战读者”四个字更能让人跃跃欲试的呢?不是被动接受华丽的揭秘,而是与故事里的侦探站在同一起跑线,参与其中,在阅读过程里自己动脑盘出故事的真相——如果“暴风雪山庄”故事是属于享受型读者的盛宴,“逻辑流”作品就是实践派推理迷的天堂。(PS.本榜单唯一入选条件就是适合本期主题推荐的作品,所以不会拘泥于刚好TOP10,也完全可能出现多榜重复入选,但并非指这个题材的最佳作品排名。没有提到的欢迎补充,但是大部分冷门作和神作未上榜可能是因为题材诡计撞车重复,或者实在过于古早or内容太过另类猎奇不适合推荐,并不代表不如榜上作品。部分未提及的神作,以后会陆续补充提到甚至做单篇鉴赏。)

暴风雪山庄作品TOP推荐榜:

No.24《钟塔杀人事件》——青稞

国产的暴风雪山庄类作品其实相当之多,但是各种XX庄杀人事件的口碑大多不尽如人意。本作看名字就知道对于010的“钟表馆”和北山的“钟城杀人”带有致敬意味,贵在诡计是原创的。连环杀人,多重解答,对建筑结构的利用都做到了,算是值得一看的作品。可惜就是缺乏爆点,虽然元素齐全干货十足,但无论诡计还是推理都少了一个真正能让人惊叹的trick。最后的真解答也多少有些想当然了,其实对推理小说而言不用弄这么多重的解答和反转,只要能搭配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诡计,就已经足够成就一篇佳作了。

No.23《时空旅行者的沙漏》——方丈贵惠

第29届鲇川哲也赏获奖作,科幻设定的暴风雪山庄,主角作为侦探穿越到N年前发生灭门惨案的大家族豪宅亲历命案当晚。穿越救爱人的套路确实滥俗到爆,但本作却是不折不扣的纯本格推理,没有让科幻设定过于喧宾夺主,还有非常古典的“挑战读者”环节。各方面而言都中规中矩,也没有大的槽点,可惜只有一起命案较为精彩地利用到了穿越的设定,其他还是传统的手法,没能将科幻设定更进一步地结合并挖掘出亮点来。

No.22《九因谋杀成十》——约翰·迪克森·卡尔

卡尔用海上孤船实现的“暴风雪山庄”故事,谜面一如既往地吸引人:船上发生命案,凶手留下了清晰的新鲜指纹,确认指纹为真。可总共九位乘客,取样后发现那枚指纹居然不属于船上的任何一人!调查直接陷入僵局,接下来继续发生连环杀人案。万幸的是,第九位乘客正是大名鼎鼎的H.M.爵士,这一次他当然也能在船到岸前找出真凶。最大噱头自然在于指纹的诡计,不过关于现实可行性不知这次卡尔是否还有亲自做过实验,总觉得有点理想化。

No.21《福尔摩斯症候群》——J·M·埃尔

推理迷狂喜的搞笑作,一群资深侦探、狂热福尔摩斯迷齐聚被大雪围困的贝克街旅馆举行“福学家”聚会,4天后消防员破门而入只发现了11具尸体,好家伙集体团灭。就问光听这故事梗概想不想看吧?大型讽刺、搞笑、解构、戏谑现场,一片混乱,鸡飞狗跳,从头死到尾,乱七八糟版“无人生还”。标题的“福尔摩斯”+“症候群”已经完美揭示了本作的内核,既无厘头又充满彩蛋,搞笑荒诞又古典正统,最后结局甚至还有惊喜的大逆转。看似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却是幽默与讽刺并佳的另类小品,强烈推荐给资深福尔摩斯迷。

No.20《魔眼之匣谜案》——今村昌弘

一个“两天内必死四个人”的预言,一处孤岛山庄,十一名男女,四起密室杀人。今村的文笔比出道作有了长足进步,整体叙事没有那么尬了,角色尤其是女主比留子的形象也变得讨喜多了。真有预言的超自然设定,但是涉及到案件依旧是传统本格逻辑流,还包含了一个不错的叙诡。本作的特色就是在确定真有预言这回事(不是其他故事里那种纯营造气氛的童谣杀人)的前提下,大家已经被困于此,知道接下来一定会死四个人,书中人物们要如何通过行动来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牺牲者——从这方面来看今村算是很好地利用并结合上了科幻设定,值得鼓励。

No.19《格林家杀人事件》——范·达因

古典大师的经典启蒙之作,比之后世的各种孤岛暴风雪山庄可能显得保守平淡,但经典自有经典的魅力。范·达因严格遵循自己的二十诫,摆出大量公平的线索,让读者充分享受推理的乐趣。或许很多桥段和诡计如今看起来不那么惊艳,但那不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恰恰是后世无数作品,都摆脱不了大师的影子。

No.18《水母不会冻结》——市川忧人

科幻+本格+叙诡+三线叙事,非常惊艳的出道作,最大亮点在于作为“暴风雪山庄”模式却提出了“凶手应该是外来者”的观点。迫降在山谷里的水母船上六人全死,且死因经检测均为他杀,这样凶手就只能是外来者,可外人又不可能进入或逃离大雪封山的现场。最后的解答和叙诡非常有冲击力,不足之处是有些莫名其妙的美国背景和同样莫名其妙的角色人设,另外关于死者均为他杀的推理部分也有一个不严谨的地方。除去这些小毛病,多种元素混搭出了不错的鸡尾酒效果,绝对是近年来值得一读的新颖佳作。

No.17《伊芙琳的七次死亡》——斯图尔特·特顿

当推理小说写类似桥段时,对于剧本杀简直是降维打击。每天穿越到不同人身体里来经历的豪宅杀人案,无法逃离,无法回避,直到找出真凶。非常真实的穿越体验,附身到角色体内不仅使用着对方的身体,甚至还会被对方的性格所影响。这意味着附身大胖子老头的时候主角就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和行动力,很多调查行动无法顺利开展;而当穿越到一个急性子莽汉身上时,思考能力和耐心也会大打折扣,会忍不住做出破坏真相的过激行动。情节紧凑,悬念拉满,设定和氛围都非常带感,读之令人欲罢不能放不下来。可惜结局有些虎头蛇尾,浪费了本来有可能成为神作的潜质。

No.16《尸人庄谜案》——今村昌弘

近年名气非常大的新作,继《嫌疑人X的献身》后第二部囊括日本三大推理榜单年度冠军的小说。丧尸围城形成的暴风雪山庄,在压迫感方面带来了极限的体验,外面已经遍布丧尸,被困在建筑里的人类还要自相残杀,属实是不能更惨的绝境了。虽然设定可怕但文风偏二次元,读起来流畅刺激,悬念层层加码,求生的希望一点点被挤压,阅读体验很爽,其中一个案子利用到丧尸的设定也很巧妙。但本作的缺点同样突出——作为出道作,文笔堪忧,在人物塑造和某个案件布置还各有一个大雷。此外作为科幻设定系,已经整体引入了丧尸围城的大背景,作案手法大部分时候居然仍是在翻来覆去地讨论什么房卡掉包、机关反锁房门之类过时的平庸把戏,不免令人失望。

No.15《隐形圈》——保罗·霍尔特

保罗招牌式的将传统诡计包装上极佳的氛围营造,在孤岛城堡里举行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聚会cosplay杀人案。城堡主人邀请众人到此,非常中二地给每个人安排亚瑟王传说的角色身份,接着预言自己的死亡,然后果然在密室中死于石中剑下。接下来包括增援赶到的警察在内接连死人,真相也不断反转,让人喘不过气来,最后的解答也合情合理。只可惜相对于亚瑟王传说下的暴风雪山庄连环杀人的大噱头,结局还有些配不上如此华丽的开篇谜面。

No.14《萤》——麻耶雄嵩

暴雨中的流萤馆连环杀人案,麻神比较“正常”向的作品,依旧有着结尾的大反转和招牌叙诡,但并无令人撕书的恶意崩坏。非常古典和传统的暴风雪(雨)山庄,融入家族传说与诅咒,凶手说难猜其实很明显,说简单确实又很难猜。没有刻意追求崩坏的麻神还是能让人读得开心的,“反常规”叙诡挺有意思,只是看到最后也没发现跟“萤”有多大关系……

No.13《紫丁香庄园》——鲇川哲也

鲇川哲也之前就被推荐过的招牌作品。虽然严格意义上不算完全封闭的空间,毕竟中途有人员进出甚至警察侦探登场,但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封闭设定本意就是为了将嫌疑人范围锁定在庄园内部,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作的设定并无影响。全书两个简单又精巧的核心诡计几乎让后来一半的暴风雪山庄故事变成了拙劣的模仿,盖因如此诡计实在太过经典,太过适合这样的主题。或许没有很多激动人心的亮点,却绝对是质量过硬的本格标杆之作。

No.12《七个证人》——西村京太郎

西村京太郎大名鼎鼎的代表作之一,拥有让人第一眼就让人想继续看下去的华丽开篇——十津川警部与七名男女在一座神秘孤岛上醒来,发现他们各自都是一年前某起杀人案的目击证人,而此刻岛上的街道房屋和一切设施与千里之外东京当时的案发地一模一样……直接在孤岛上还原另一起案件的场所和所有当事人,这种败家行为不比造一座“xx馆”之类的更带劲吗?这座孤岛同时充当了翻案当年真相的辩论法庭+眼下发生连环杀人案的暴风雪山庄,舞台直接拉满,读者只需静静欣赏七位演员的表演……

No.11《斜屋犯罪》——岛田庄司

第一期密室榜单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暴风雪山庄的经典佳篇。如假包换的暴风雪+神秘莫测的流冰馆,最神之处在于命案发生后已经有警察+侦探赶到同住,之后依旧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继续发生了诡异的不可能犯罪。岛田大神难得文笔叙事也同时在线的名作,除开那个惊人的诡计,本身对流冰馆的塑造,神秘的小丑人偶的描述,暴风雪下接连发生的密室杀人与离奇事件的氛围营造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阅读体验极爽,让整本书成为了一场推理迷的饕餮盛宴。

No.10《大雪中的山庄》——东野圭吾

那时世上还没有“畅销君”,96年的他还是坚守本格创作的较真者。标题顾名思义,纯正的暴风雪山庄故事,却又不乏新颖的亮点与惊喜,东野圭吾被极大低估的早期佳作之一。另类有趣的“剧本杀”设定,七位演员来到别墅,要在老师的安排下扮演一整场“暴风雪山庄连环杀人案”并找出“凶手”,任何离开或联系外界的举动都被视作全员失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位同伴消失,现场只留下描述其死状和线索的字条。看起来只是简单的恶作剧或者演技考核,直到他们在纸条假代的凶器之外发现了真正沾上人血的花瓶……心脏骤停,气氛突变——那些“消失”的同伴,真的只是完成表演任务以后退场离去了吗?……文笔、动机、主题这些东野君如今的强项表现得平平无奇,稚嫩无比,反倒是案件本身非常吸引人,将本格经典套路玩出了新花样。到底只是演戏还是真死人了的悬念反复横跳,结局揭示的动机果然坑爹,但是合情合理的反转与精妙的叙诡令人心折。绝不是为了欺骗而欺骗的炫技玄虚,而是实实在在融入故事剧情的有趣布局,甚至读者看完都可能意识不到这个叙诡的存在。温馨提示,记得看到结尾时一定要重新翻过头去回顾每一章的标题。

No.9《星降山庄杀人事件》——仓知淳

最原汁原味的正统暴风雪山庄作品,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多余设定,没有任何想规避俗套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元素堆砌,就是发生在暴风雪山庄的杀人事件。纯粹的本格逻辑流,霸气的作者恪守黄金时代公平性的骄傲,甚至在每一章开头直接用上帝视角提示梳理诸如“叙述者绝不可能是凶手,清放心排除”等关键要点。结尾大段大段的华丽推理,还有类似叙诡的惊喜反转。虽然并无特别爆炸的剧情和离奇的诡计,但正统王道的风格一定能吸引最纯粹的推理迷。

No.8《捕鼠器》——阿加莎·克里斯蒂

1947年,BBC为伊丽莎白二世的祖母皇后八十庆生筹划贺礼,然而玛丽皇后说她“只要阿加莎”,于是阿婆连夜将之前创作的一个短篇改编成了《捕鼠器》,结果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连续不间断演出时间最长的舞台剧。与《控方证人》类似,《捕鼠器》同样是阿婆又一出圈级的传世经典,并且改编作品的知名度远远大于推理原作本身。作为主要以对话构成的剧本,《捕鼠器》的阅读体验其实完全不逊色于任何阿婆的其他小说,反倒因为纯对话的快节奏能让读者迅速入戏,一口气看完。发生在暴风雪小旅馆的故事,篇幅短小却五脏俱全,阿婆招牌式的反转和绝对猜不到的凶手依旧令人熟悉。该死,这是第几次被骗了……

No.7《双曲线的杀人案》——西村京太郎

西村京太郎的另一高分代表作,开篇遵循古典十诫自爆“双生子”诡计,公平又自信。精彩的双线叙事——一边是东京的双胞胎连环抢劫,因为警方无法证明到底是其中那一位具体实施而对他们束手无策;另一边是乡下大雪封山的“观雪庄”宾馆连环杀人,直到最后一位幸存者留下绝笔日记在警察终于赶来前死去……结尾巧妙地将两条线交汇收拢,果然如双曲线一般精彩。虽然有些小瑕疵和bug,但整体而言属于各方面都达到了优秀水准的经典佳篇。

No.6《东京结合人间》——白井智之

究极恶心的设定,开幕雷击的重口味描写就能直接劝退大部分读者。鬼畜大佬白井智之的代表作,这还不是最那啥的一本。设定系就设定系,为什么一定要设定这么令人不适的猎奇玩意?别急,看看本作的高分评价和优秀口碑,捏着鼻子继续读下去——嚯,原来是纯正又精彩的本格推理。推理元素干货满满的孤岛暴风雪山庄故事,完美结合上了科幻设定,却又纯粹依靠本格推理推凶。精彩的伏笔回收与多重反转,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好看就完事了的另类奇作。

No.5《馆系列》——绫辻行人

最爱这个题材的作者出现了,以至于如果不用合集概括怕是要占掉榜单一半位置。之前推荐过的《十角馆事件》和《钟表馆事件》都是孤岛无人生还模式和猎奇建筑暴风雪山庄模式里鼎鼎大名的代表,此处不再重复。几乎每一本都有奇奇怪怪的建筑和熟悉的闭馆连环杀人,虽然时不时来个气人的叙诡和犯规的密道机关,但那种暴风式山庄独有的带感氛围就是如此让读者欲罢不能。《黑猫馆》、《暗黑馆》均属值得一看的佳作;《迷宫馆》新鲜的创作推理小说比赛、《奇面馆》里众人带着上锁面具的压抑感也各有特色;至于《水车馆》、《人偶馆》和《惊吓馆》评价一般,不是粉丝就可以不用补了。010说过要写满十本馆系列,期待还未问世的最后一本能带来最难忘的阅读体验吧。

No.4《狱门岛》——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大师最被人推崇的杰作,两次日本推理历史Best100票选第一名。日式故事独有的鬼魅、阴森与妖艳,孤岛上神秘家族里三姐妹三个晚上接连被杀,典中典的昭和推理代表作。孤岛暴风雪山庄最吸引人的特征就是封闭环境下对于幸存者人性的压榨与煎熬,而《狱门岛》之所以是值得反复欣赏的经典,也正因它隐喻的是日本这整个孤岛国家——战后、战败、宗教、金钱、传统村落、分家本家、社会转型、压抑、继承、情爱、反叛……压抑的岛国环境塑造了压抑的民族性,故事里的疯子其实是现实里整个民族扭曲矛盾性的外显。

No.3《暹罗连体人之谜》——埃勒里·奎因

推理小说“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开山鼻祖。唯一一本没有“挑战读者”环节的国名系列,淡化了奎因最招牌的逻辑流推演,却成就了国民系列里最好看刺激的一篇,并开创了一个日后令无数推理迷着迷的经典模式。论品质或许不是奎因最棒的作品,但是地位加成摆在这里。在这个故事中倒没有暴风雪,奎因父子是被突如其来的山火逼上了峰顶的一栋别墅。不同于只是封路禁止人员外出的暴风雪,肆虐的山火会一刻不停地慢慢逼近山顶,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威胁。在如此生死倒计时的绝境里,山顶别墅里还发生了更令人心乱的连环杀人案。从头紧张到尾的生死竞速,保留直到最后一页的求生悬念,不断逼近的山火无形中大大加剧了故事的紧张刺激感,读起来让人手心生汗,凶手什么的其实都无所谓了,就想看到最后众人能否成功逃脱。最后山火烧塌房屋,困在地下室里等死时依旧要在众人面前揭露真凶的奎因简直不要太帅——当然,这一次他自然也装X成功了。

No.2《地狱之缘》——黑克·塔伯特

传说中世界十大密室的第二名,受到诸多推理名家推崇的推理史上不可能犯罪经典怪篇。暴风雪中的新英格兰原野上,木屋里神秘的降灵仪式 。第一句话就牢牢抓住了读者的心——“我来到这里,是为了让一个死人改变想法”。最纯粹的古典哥特风推理小说,包含招魂、密室、消失的足迹、幽灵、飞天怪鸟、不可能的指纹、穿墙杀人……诸多暗黑怪诞的元素融合于一个冷风嶙峋的故事里。宛如极地一般洁白死寂的环境,连续发生不可思议的灵异事件,在场的魔术师逐一试图给出合理的手法与诡计解释,却又在新的无解谜题面前败下阵来。将氛围这个要素拿捏到极致的暴风雪山庄作品,十几个不可能犯罪现象背后又都有着纯本格的简洁解答,喜欢古典哥特黑暗怪奇风格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代表作。不过由于小说本身的晦涩加上翻译问题,对部分读者而言阅读体验可能不是很好,最后解答时需要反复查阅配图和回顾原文才能完全看懂。

No.1《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

殿堂级的传世神作,阿婆又一部单篇开创一个经典推理小说新类型的代表作。十位不同身份的客人被邀请到孤岛上,按照童谣里的预言一个接一个死去,直到最后团灭,无人生还。如果奎因的《暹罗连体人之谜》是开创了传统的暴风雪山庄模式,阿婆的《无人生还》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为读者带来了更刺激的童谣杀人与孤岛绝境模式。这部作品是如此超越时代,甚至激进到都不给凶手和侦探留下位置,将其身份隐藏到了最后一刻,杀至最后一人,杀至全员团灭。这一绝赞创意之经典不单单只是为推理小说塑造了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新类别,更重要的是极大影响了后世包括《大逃杀》、《饥饿游戏》在类的诸多类似题材作品,乃至近年大火特火的“吃鸡”类游戏和影视剧,让这一经典主题类型就此经久不衰。阿婆大胆地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受害者、证人、凶手和侦探的角色构图,在与世隔绝的孤岛环境里,在“黑暗森林”般的残酷规则下,只剩下众人之间欲望与求生本能的绞杀挣扎,最残酷也具戏剧张力的华丽演出就此开幕——无人生还,人性永恒。

逻辑流作品TOP推荐榜:

No.24《半途之屋》——埃勒里·奎因

传说中的“瑞典火柴之谜”,承接国名系列的转型之作。从这部起奎因开始更加重视之前被忽略的除去逻辑推理之外的小说部分,加入了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好看”的元素桥段。阅读体验比起出道时不再那么沉闷无聊,但又远好过后期过于“好莱坞化”的娱乐叙事,依旧保留了招牌的逻辑推理,中间还有大段的法庭辩论。奎因在本作里的形象也变得更加鲜活有趣起来,甚至还当了一次不错的僚机。当然如果想看奎因本人是如何撩妹的,可以去补同样属于中后期作品里风格和定位都差不多的《从前有个老女人》。

No.23《心灵侦探城冢翡翠》——相泽沙呼

去年斩获年度五榜冠军的大热门新作,侦探是美少女灵媒的设定系作品,堂而皇之地用超能力破案。为何这种题材被放到最强调真实严谨的逻辑流榜单呢?剧透是肯定不行的,只能说看到最后自然明了。二次元文风,又是美少女侦探,超自然的灵媒元素,这么火也不稀奇了。当然文笔和角色塑造槽点颇多,的确有太多过于随意和狗血的地方,这一点甚至不如之前介绍过的同类型国产作品《乱神馆记蝶梦》。别被那些奖项给唬住,但也并没有到某些评论吐槽的那么差的地步,放低期待去欣赏还是一部挺好看的作品。

No.22《那种可能性早已料及》——井上真伪

有名的“反推理”逻辑流作品。福尔摩斯那句最经典的名言“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无论多么离奇都是真相”被彻底解构,本书中侦探的信条是“一切诡计的可能性都已料及,那么一一否定之后事件真相只剩下奇迹本身”。面对一起离奇的陈年旧案,侦探所做的不是破案,而是不断面对抛来假说和诡计的挑战者,逐一否定对方所言犯罪的可能性,直到大家承认这就是奇迹而非人为的诡计。很新颖的设定,几乎没有真正的破案,全书都是对垒双方的辩论,为逻辑流这种最古老的叙事方式找到了创新之处。行文非常中二羞耻,不过每个诡计被挑战者解释完之后侦探一句酷酷的“那种可能性早已料及”也确实带感。故事超尬,文笔稀碎,但喜欢这个创意和此类风格的读者值得一阅。

No.21《谜案演奏家》——猫特

相当惊艳的国产本格佳作,而且最难得并非花里胡哨的诡计流,而是扎扎实实的纯逻辑流。依旧是开篇遵循古典十诫的提前告知双生子诡计,大段大段篇幅的纯逻辑推理,适当的炫学又并无尴尬的设定,真的很令人惊喜。不拖后腿的朴实文笔,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现实背景,严谨不浮夸的逻辑流正统本格,恰到好处的个人私货和小创意,这才是读者们需要也喜闻乐见的国产原创推理。

No.20《荷兰鞋之谜》——埃勒里·奎因

那个男人在古典推理的巅峰黄金时代,用几本名字里带国名的佳作为读者们带去了最愉悦的谜题挑战。比起出道作更像推理谜题而非一本小说的尴尬,本作已经开始包含有凶手刻意进行的诡计创作了,行文也更加有趣,当然读者依旧难逃奎因的逻辑魔爪。其实奎因作品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每次锁凶的最核心逻辑都异常简洁明了——哪怕你没有搞清楚那些绕来绕去的旁枝细节,只需要从一处开篇就点明的条件判断,就足以指认凶手了。既然xxxx,说明xxxx,那么只剩下xxxx情况,凶手就只可能是这个人不是吗?

No.19《水族馆之谜》——青崎有吾

“平成的奎因”确实不是白叫的,在第一期就介绍过的《体育馆之谜》大受好评后,青崎有吾在提升文笔的同时也保持住了后续作品的招牌式逻辑流特色。这个年代逻辑流的作品本来就极度稀有了,难得有这样一位颇具灵气的90后作家能坚持如此小众的类别,还用上非常好看的轻小说校园风故事来包装这个系列,怎能让人不爱呢?暑假、阳光、盛夏的水族馆,少男少女朦胧的感情,少见的鲨鱼杀人案……夫复何求。缺点是故事略显繁琐,登场人物太多,十一个嫌疑人看着都累记不住名字,另外乒乓比赛的水字数剧情也完全可以删去不影响阅读。

No.18《然后,门被关上了》——冈岛二人

这二位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日本奎因”,可能很多人闻所未闻,却是日本推理史上的传奇创作二人组。近半个世纪前的“剧本杀”故事,仅仅登场四个人,四个当事人被关在地下室里,通过回忆去还原侦破一起命案的真相。四个人物,一间屋子,就做到了比绝大多数设定华丽的推理小说更吸引人的魅力。一边是困于牢笼死亡倒计时的绝望,一边是总共才四个人25%的概率却始终找不出真凶的迷茫。没办法实地调查,没办法证明真伪,只能通过彼此的回忆和口供,在弹尽粮绝之前通过逻辑推理还原出真相,改编成实景剧本杀一定非常刺激。最后的结局也足够意外,犯人确实就在四人之中,犯人也并不在四人之中……

No.17《尸体长发之谜》——绫辻行人

想不到吧,叙诡专业户010大叔也有老老实实写逻辑流的时候。不要被国内版这个狗屁不通莫名其妙的恐怖封面给吓住,虽然这次也有馆,但并无任何可怕的噱头,是纯粹的本格逻辑流推理。先给出关键前提,再一个个排除,结果最后侦探一句“没有凶手”让人目瞪口呆。于是我们不得不再反过来论证最开始那条依据的合理性,推翻重来,多重解答+多重逆转,居然是TA?逻辑流就是如此令人着迷。

No.16《瑞士手表之谜》——有栖川有栖

这位前辈才是青崎有吾之前被叫得最多的“日本奎因”,连代表作都是同样的国名系列。不过有栖川很多作品都太过冗长啰嗦,这篇瑞士手表算是短小精悍。凶手拿走了死者手上的瑞士手表,就凭这么一个线索,撑起了全部的推理篇幅,并且最终锁定了真凶。非常简明精彩的逻辑推演,确定前提,正向排除,反向排除,只剩下你——那你就是凶手。

No.15《独眼少女》——麻耶雄嵩

又是他,又是这货,这次看完也会想打人吗?……有没有崩坏?有。有没有叙诡?大概。正不正常?比起麻神的其他作品意外的很正常。熟悉的背负诅咒的独眼美少女侦探人设,却是通过逻辑流破案。最后有熟悉的反转但并非荒诞的崩坏,其实是全书用一种最本格的方式完成了对本格的解构,用最正统的逻辑流故事来试图讨论著名的“奎因后期问题”。为什么好好的多重解答之后一定要来上一个崩坏的最终真相,因为不这么做作者的意图就没有达到——“奎因流”是象征推理黄金时代的正统解谜,可是你怎么保证线索的真实呢?你怎么保证侦探介入带来的影响呢?如果从起点开始就错了或者受到误导,如果侦探的推理只会引向最终的悲剧,那么这种自以为是的推断真相,是否还具有原本高大上的意义和价值呢?

No.14《法国粉末之谜》——埃勒里·奎因

奎因最具代表性的逻辑流招牌作,啰嗦、枯燥,却又古典,纯正。或许今天的很多读者看不进去这样的作品,但总有一部分人,他们好的就是这口。除去围巾线索等小瑕疵,步步为营,水到渠成,合情合理。本作还有个特点,凶手的名字直到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话才被揭晓——奎因已经在篇幅上为读者留下了最大的余地,你,能在本书结束之前找出真凶吗?

No.13《图书馆之谜》——青崎有吾

比起《水族馆》又有了很大进步,不必要的过多嫌疑人数和支线剧情大幅删减,加入了读者喜闻乐见的主线互动的同时,逻辑推理的比重也进一步增加。美工刀和手电筒的推理一如既往让人看得过瘾,不过头发这个大前提值得商榷,之后的一系列推理并无毛病,可较真来看前提本身一开始就未必存在。当然,忽略这些bug后最终一步步锁定凶手的排查推演依旧非常精彩。唯一坑爹之处也是最被吐槽的地方就是狗屎一般的动机,比水族馆还要离谱得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凶手的判断。青崎老弟编动机要真不是强项咱就别费那个劲了,老老实实随便套用个俗套的理由就好,反正大家也不是来你这里看动机的……

No.12《毒巧克力命案》——安东尼·伯克莱

知名的多重解答经典,伯克莱曾经如此预言——“纯粹以解谜为主,重视情节却忽略人物塑造、缺乏文风和幽默感的传统推理小说时日不多。未来的推理小说,心理成分在吸引读者方面将超过数学成分”。本作某种程度上就是他对于传统逻辑流与多重解答的讽刺与解构之作,六位推理大师对于一起命案各自提出了六种解读,居然听起来都很合理,但真相显然永远只有一个。如今来看解读和逻辑本身或许不再惊艳的作品,但其实验性的地位与超前的预言性质依旧值得尊重。

No.11《紧闭的门扉》——石持浅海

完全不怕剧透的倒叙式推理作品。上来就是凶手视角全面展示了杀人过程和诡计,接着读者就可以安心欣赏凶手与侦探如何斗智斗勇,侦探如何一步步推演接近真相。逻辑推理非常扎实,步步为营,让人不禁为凶手捏着一把汗,就等着结尾什么时候罪行暴露。结果最后的结局……emmm,只能说“这也可以”……

No.10《七个证人》——西村京太郎

值得列入双榜的经典,七个证人在这样特殊的露天法庭里,是否还能坚持原来的证词不改口?布局者想要为罪犯复仇,但又要让众人心服口服,于是必须通过逻辑而非强迫来找出每个证人证词的漏洞,用事实证明这就是一起冤案。一起本来早已完美盖棺定论的案件,当第一个人终于开始翻供,第一个人的谎言开始被戳穿的时候,引发的连锁反应又会带来怎样的全新真相?

No.9《东京结合人间》——白井智之

恶心归恶心,猎奇的设定在文中却意外地老老实实为推理服务。所谓的结合人是指着两个人类可以合为一体,而结合人的后代又会有几率诞生出绝对不会说谎的特殊人类。看起来重口味的科幻故事,却牢牢立足于这个核心设定,到故事后篇展开了华丽至极的大段纯逻辑流推理,不断反转,不断抛出新的解答,直至找出唯一的真相。看完全文后读者不得不承认,本书的好评如潮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No.8《Y的悲剧》——埃勒里·奎因

奎因作品里最让人回味无穷的神作,无论文笔、情节、氛围营造、动机甚至社会派主题都处于水准之上,还拥有可以深挖的暗线结局。既古典传统,又大胆新潮。而本书最惊艳的地方就是通过奎因一如既往的招牌逻辑,最终推演出了一个光靠逻辑永远无法解决的可怕真相。面对这个真相,哲瑞雷恩先生做出了一个让他留名侦探史册的选择。仅凭四本书,就让悲剧系列成为足以比肩甚至超越国名系列的、推理史上的永恒经典,《Y的悲剧》功不可没。

No.7《犹大之窗》——约翰·迪克森·卡尔

对于本书的所有溢美之词早已在第一期推荐时穷尽了。执着不可能犯罪与新奇诡计的卡尔,为读者带来的这本良心之作,却是满满的对于逻辑推理与坚持正义的赞颂。每个房间里都有一扇犹大之窗,每个人心底也都有一扇犹大之窗,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所谓侦探的职责并不是找出凶手,而是还原真相——还有拯救无辜者。

No.6《天方夜谭谋杀案》——约翰·迪克森·卡尔

即“阿拉伯之夜谋杀案”,华丽到近乎胡闹的谜面,却贡献了卡尔少有的纯正逻辑流解答。伦敦午夜街头,博物馆外:络腮胡的白头老翁从围墙跳下袭击警察,被打昏在地又于十几秒内直接消失、五分钟后另一个年轻人拍打大门,却对上前盘问的警察举棍就敲,口袋里的字条写着(得搞到一具尸体……)、苏格兰场巡官赶往现场增援,看门人却在围着棺材跳舞、看守刚宣称晚上无人进出,馆内的马车门开,滚落出一具带着假络腮胡的男尸……三位当事人警察从三个视角还原叙述整个故事,一点点推理出这个鸡飞狗跳的荒诞之夜背后的真相,越解开真相就越觉得哭笑不得。可这还没完,菲尔博士一直憋到全书最后才姗姗登场,一句话直接否定三位警官的全盘推理,重新指出真凶。爽就一个字的阅读体验,让人看得简直不要太过瘾……

No.5《五只小猪》——阿加莎·克里斯蒂

即“啤酒谋杀案”,阿婆最被低估的经典作品之一。另类的童谣作品,五只小猪里有一只凶手,有几只在说谎?一桩16年前的旧案,波洛只是找来了几个当年的当事人,仅仅凭借他们模糊不清的记忆和口供,就用逻辑推翻了当初的结论,在十余年后重新找到了真凶。读者又一次在阿婆面前变成了瞎子,啤酒瓶和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矛盾,一直摆在眼前但所有人都视而不见,直到被波洛抓到了漏洞,推翻一切。

“…我向来信奉真理…人必须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这份勇气,生命就毫无意义。而给我们带来最大伤害的,就是不让我们知道真相的人。”

No.4《螺丝人》——岛田庄司

看过就会明白为何这是岛田庄司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真的难以形容这位推理之神的才华横溢,关于童话部分的脑洞如梦境般浪漫离奇,关于枪击与螺丝的推理又如钢铁般严丝合缝。读者始终被御手洗牵着鼻子走,在“好特么扯淡”和“卧槽好有道理”之间反复横跳,如痴如醉。岛田庄司在没有失掉自己招牌特色的情况下,精彩地完成了一出对于古典黄金时代逻辑流推理小说的最高致敬。

No.3《玛丽·罗热疑案》——埃德加·爱伦·坡

推理小说鼻祖早就为后世的“安乐椅”侦探们留下了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杜宾先生纯粹通过几份报纸上支离破碎的新闻资料,就用令人心折的逻辑推理大概还原出了案件的可能真相,甚至其中还考虑到了报纸和记者的风格与诉求,哪些细节是可以相信的;哪些报道是媒体脑补故意渲染不能当做证据采信的……还有比这更极端更纯粹的逻辑流吗?而爱伦坡更恐怖的地方在于,这篇小说甚至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虚构小说,因为“玛丽·罗热疑案”是1838年纽约真实发生的一起案件!书里的杜宾先生,实际上就是现实中的爱伦坡,他是在用当时真实的报纸新闻信息来试图推理出现实案件的真相!这桩疑案当时并没有被破获,但是后续发现的证据和证人证词,居然跟爱伦坡小说中的推理能够基本印证……祖师爷不愧是祖师爷,顶礼膜拜。

No.2《希腊棺材之谜》——埃勒里·奎因

“只有上帝与埃勒里·奎因知道故事的答案”,国名系列的巅峰,必然会出现在这个榜单最后的标准结局,多重解答与逻辑流的至高杰作。瑕疵肯定是有的,开头的棺材事件后面有点被忽略糊弄过去了、中间那个关于色盲的推理或许受限于时代常识是有问题的,好在本来也不是真解答、对某个角色的排除太过简单粗暴了,很多猜错的读者就是因为选了这个人当凶手……但除此之外,本作真的配得上任何溢美之词。古典,优雅,用一本小说最好地诠释了逻辑之美。或许现在来看已经不够完美也不够惊艳,但永远不要试图去说服那些看不下去奎因的读者——这份推理迷甘之如饴的解谜体验,代表了推理小说最初本质也是最大的乐趣,那是没有人能够剥夺的、理性之美的纯粹魅力。我们只需单纯地享受奎因带来的这份珍馐盛宴,自得其乐,悠哉乐哉。

No.1《X的悲剧》——巴纳比·罗斯

“如果所有的推理小说是一副国际象棋,那么国王无疑就是《X的悲剧》。” 

——希区柯克

1932年是奎因创作才华井喷的一年,佳作如云,比如上文那本著名的《希腊棺材之谜》就诞生于这一年,奎因也自此登上了推理王座,举世睥睨。可就在同一年,一位叫做巴纳比·罗斯的名不见经传作者突然跳出来,声称奎因的作品漏洞百出,不值一提。正值人生巅峰的“推理皇帝”岂能容忍这样的跳梁小丑挑衅,于是在各大媒体与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骂战。这位神秘的巴纳比当然是有备而来,光靠耍嘴皮子没有说服力,于是同年他也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X的悲剧》。被这场前所未见的闹剧撩拨到极点的读者们纷纷涌入书店购买此书,并惊讶地发现这货居然真的没有吹牛——《X的悲剧》是一本地地道道的纯正逻辑流推理小说,比之奎因的任何作品都毫不逊色,连阿加莎·克里斯蒂都不得不如此承认,这本书超越了《希腊棺材之谜》。除了中间某个案子的手法稍微有点理想化(另外聋子要如何伪完美装别人也是个小槽点,不过这个无关案件本身),其余部分简直如严丝合缝又简明清晰,越读到后面越带感。完美到如同数学证明一样优雅的逻辑分析,抽丝剥茧的层层推进,酣畅淋漓的真相揭露,居然真的有人在奎因最擅长的领域用其最招牌的方式击败了他!

直到1936年,这场现实世界里的推理大秀才最终落下帷幕。结局是那么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就像奎因笔下的推理小说一般精彩。我们究竟为何如此钟爱逻辑,钟爱解谜,因为人类对于理性与真理的偏爱与追求永不过时——没错,巴纳比·罗斯在历经四年,推出四篇杰作过后终于摘下了神秘的面具。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唯一解释毋庸置疑:正如王道永恒,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巴纳比·罗斯就是埃勒里·奎因。

下期预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