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欢乐谷一日游全攻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龙谷一日游攻略小红书 上海欢乐谷一日游全攻略

上海欢乐谷一日游全攻略

2024-06-30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游玩路线

进门右转去 异度空间(鬼屋)——天地双雄——摇摆伞——欢乐风火轮——魔幻陀螺——谷木游龙——绝地雄风——飞旋驼峰——峡谷漂流——蓝月飞车——大洋历险——矿山历险——金银岛——激流勇进——极速旋风——完美风暴——天幕水极(晚上)——旋转木马——返程

一圈下来该玩的都玩了,入园之后建议先去玩大型项目就去玩,越到后面排队时间越久。

注意事项 暴风之旅

1.进门后记得拿乐园地图; 2.勿穿拖鞋上游乐设施; 3.园内可以带零食和水,也有KFC等快餐店,园内食物相对贵些; 4.欢乐谷的游玩项目适合成人的多,不建议带小朋友去; 5.水上项目可在门口买雨衣(10元3件)或者现场购买(10元1件),官方显示只能在园内购买,但我看到还是有不少游客选择自带; 6.七个游玩区:阳光港、欢乐时光、观风湾、金矿镇、蚂蚁王者、上海滩、香格里拉; 7.乘坐过山车不建议带手机; 8.园内观光车30元随便坐; 9.自动行李寄存柜20元,不建议带太多东西,存里边拿起来不方便,而且每个项目都有放随身携带包包的地方。

表演推荐

1.新上海滩风云

上海滩 燃烧、爆破、枪战、高空追击,为你实景还原一个鲜活的三十年代老上海滩。意外之处是惊喜,本来没打算看表演了,结果听着声音过来了,现场很棒,比电视的5毛特效强太多了。

2.天幕水极

天幕水极 大型跨媒体实景水秀《天幕水极》。以天地初开,永恒之剑的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水影之上时空转换,虚拟现实,视听盛宴震撼全感官 。

项目推荐一

必坐的五个过山车

1.谷木游龙

古木游龙 全是用木头做的,全长1200米,10次失重,而且失重感很强,入园的第一个项目,建议早点排队。

2.绝地雄风

绝地雄风 号称最高的过山车,两段垂直90°的坠落,最后一段会激起一大波水浪,但不会湿身,惊险刺激,建议睁着眼玩,特刺激。

3.蓝月飞车

蓝月飞车 园内速度最快的过山车,上来就很快,时速120km/h,把头都甩歪了,对颈椎压力大,有颈椎病不建议玩,玩的时候尽量姿势直立。

4.矿山历险

矿山历险 在假山中穿梭,名副其实的过山车。不要乱挥手,会碰到假山哦。

5.大洋历险

图片来源:网络 全球最受欢迎的悬挂过山车(脚是悬空的,给人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项目推荐二

全程尖叫

1.天地双雄

天地双雄 简称“跳楼机”(黄色为下坠塔,紫色为上升塔),坐上升塔时3-4秒上升50-60米,很舒服,建议坐面朝湖面那一侧,既然选择坐了就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景色真的很美。

2.大摆锤

大摆锤 速度+失重,110km/h,可达15层楼的高度,有种被甩上天际的感觉。

3.峡谷漂流

峡谷漂流 很清凉,虽然有一次性的雨衣,但还会淋湿。

4.飞旋驼峰

飞旋驼峰 第一次玩还敢睁眼,这一次全称闭眼还狂叫,真是越来越怂了emmm...会有失重感+头晕。

5.激流勇进

激流勇进 高空冲下,溅起超大水花,看着都凉快。

6.完美风暴

完美风暴 360°反转倒立,还会在空中倒立停留5秒,瞬间提升,下落,翻滚,惊险刺激。

项目推荐三

我们一起转圈圈

1.神奇草帽

图片来源:网络 转的头晕,坐前勿进食。

2.欢乐风火轮

欢乐风火轮 360°高空旋转,听名字好像转的很快,其实还好。

3.摇摆伞

摇摆伞 360°转起来。

4.极速旋风

图片来源:网络 被誉为“滚筒洗衣机”,360°的“天旋地转”。

5金银岛

图片来源:网络 360°慢速旋转上升,带你俯瞰整个欢乐谷(拍照圣地,恐高勿坐)。

6.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 化身浪漫女主角,晚上拍照很好看。

不推荐项目

1.飞行影院

飞行影院 3D高空环游,在迪士尼看过飞跃地平线的就不要看这个了,差距蛮大的,LED屏幕分块明显,屏上还有“安全出口”几个字很出戏,画质也不好都是像素点,一点儿也不觉得美,倒是有一丢丢恐怖,一条龙时不时出现一下感觉要吃了你。观后感:里边空调很凉快。

2.魔幻剧场

剧场在此处对面,吐槽的图都忘拍了,哈哈 从头到尾一脸蒙逼,不知道演的是什么,身边的两个外国人看完之后说了句“What’s this?”两个演员全程晃的我头晕。观后感:空调确实很凉快,转累了、热了可以来避个暑。

3.四维影院

四维影院 一只熊和一只什么动物带只乌龟给忘了,有点儿倒霉熊的意思,比前两个稍微好一点儿,还有点儿喜感,不喜欢看的如果时间充裕坐里边吹吹空调也不错。

完美的一天结束。

之前有个小伙伴玩了一天尖叫了一天,第二天嗓子都哑了,但是觉得值。

毕竟芳华正茂,还请肆意尖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