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导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色鹿人物形象 【绘本导读】

【绘本导读】

2024-06-16 07: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注我们

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因此,艺术创作要到民间去,要以传统为“筋骨”。绘本《九色鹿》就是以敦煌壁画的一个神话传说为“筋骨”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由台湾地区的林秀穗和廖健宏夫妇创作的绘本《九色鹿》,曾获台北市立图书馆2017年“好书大家读”奖。与以往几个版本不同,这对绘本界夫妻档让古代经典“遇见”现代形式,让我们在“神话故事”中寻找至纯形象,在“纸上电影”中欣赏至静影象,在“思想实验”中发现至美意象。阅读绘本《九色鹿》可以带给幼儿一次触碰善与美的机会,进而触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至纯形象:讲述一段“神话故事”

故事由扉页上玄鸟的回忆开始。玄鸟以“认识了九色鹿,我就学会了飞翔”的独白开始回忆:在沙漠边上的王宫里,王后想变美,命令采药人去森林采草药。采药人在森林里遇见了九色鹿,赞叹其美丽,转身时被黑熊吓得掉到河里,九色鹿从河里救起采药人。采药人许下诺言,愿意一辈子侍奉九色鹿,九色鹿轻言“不必在意”,只要求采药人不要说出自己的行踪。回到王宫,采药人因为没有采到所谓让人变美的草药,担心被王后责罚,便说出看见九色鹿的事。又因为贪恋重赏,带着国王去抓九色鹿,欲为王后做一件九色鹿皮衣裳。“我”虽振翅疾呼“快逃”,九色鹿还是被包围。当九色鹿以自带的“霞光”将射向它的箭挡成花瓣,射手惊呼“神鹿”而停止射箭。九色鹿来到国王面前讲述采药人失信之事,并点醒国王“怎么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惭愧的国王下令抓采药人。最后,慌忙逃跑的采药人再次落入河中,王后因为没有得到九色鹿皮而抑郁失宠,“我”却从此和九色鹿一起住在森林里,而且仍会看到九色鹿救人于危难中。

展开全文

至静影象:演绎一幕“纸上电影”

绘本《九色鹿》的画面表现形式很独特,作者通过至静影象呈现出“纸上电影”的美学效果,这种效果是通过“虚写”手法实现的。当“镜头”聚焦画面中的主要角色时,主要角色呈现清晰的黑色影象,而其它角色和景物由黑变浅成为“模糊”的背景,至静的画面呈现立体感和流动感,让人产生“看电影”的感觉。透过画面的虚虚实实,读者可以肆意遐想,在“黑白”间辨是非,“虚实”中探真假,绘本的形式与内容成为一体。

除此以外,《九色鹿》的绘画方式既古朴又现代。绘本以仿古丝绢的感觉设计底色,用无边框的大量跨页模仿中国古代画卷的长卷式构图,画作者擅长运用黑色剪影,结合汉画像石的绘画语言,呈现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中国味”和古朴感。色彩上采用了西式画法,在黑色剪影上加入低彩度的色彩,主要以色点、色线或色块的形式表现在九色鹿和玄鸟身上,增加了画面和人物形象的神秘感。

至美意象:开启一场“思想实验”

九色鹿至美的审美意象是善良、大爱和慈悲。“把千年的爱和光洒满童年”正是绘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大爱似光,有无形的力量,是物种存活的条件,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慈悲如地心引力,有无穷的能量,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是真善美的种子,是“无我”的前因。

幼儿对“善良就会发光”的发现让我明白,幼儿能读懂绘本的审美意象。在反复阅读、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再通过有效提问能让幼儿展开想象,开启“思想实验”、把握至美意象。

文 : 张书琴

排版:周慧敏

校稿:张书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