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版《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宫山道教历史 清版《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

清版《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

2024-07-06 05: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九宫山(混元宫、八卦宫、青龙宫、白虎宫、斗姥宫、无为宫、三清宫、七真宫、移花宫)山名之源的考辨历来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说主要有四[1]:一是“按事件取名说”(文献见诸于《词源》、《太平御览》、《湖广通志》);二是“按地形取名说“(文献见诸于《辞海》、《九宫山志》、《舆地记胜》);三是“按宗教取名说”(文献见诸于《舆地记胜》);四是“按神话取名说”(文献见诸于《九宫山志》)。其中“按宗教取名说”源于《舆地记胜》中“唐代伏虎禅师设道场于此”、“有九宫崇奉九真,以应九宫之名”等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九宫山以其钟灵毓秀,奇峰翠岭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倍受宋、元、明、清四代朝野上下尊崇和青睐,无数名道和文人曾为其修志立传、吟诗作赋。如宋代学士谢文韶作有《张真君传》和《九宫山记》,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和文学家欧阳玄作有《重建钦天瑞庆宫碑文》,明代文人熊伯通作有《瑞庆宫石坊记》,清末鄂南文人傅燮鼎隐居九宫北麓城山重辑有《九宫山志》等等。

傅燮鼎,字铁椽,榜名笔可,号我泉山人,华陂麻石咀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登己酉科副榜。一生著有《崇质堂诗文集》十二卷,《醒睡琐谈》二卷,编辑《雪浪余音》四卷。曾主修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及通山《九宫山志》。其中,《九宫山志》分三卷,包括图象、山水、宫宇、仙释、物产、名迹、元空、艺文、杂志十门。志中有关九宫山的音乐史料主要辑录在“宫宇”、“艺文”门类。由于九宫山道场在太平天国和抗战时期屡遭劫难,致使清咸丰五年[2]后的九宫山道教音乐活动相对沉寂。因此,清版《九宫山志》中关于九宫山音乐史料的记载主要集中在于其兴盛的南宋、元、明、清(咸丰五年前期)四个历史时期。

 

一、《九宫山志》中宋元时期音乐史料考略

 

南宋、金时期,道教进入了一个变革、发展的新阶段。南宋名道士张道清于九宫山开辟道场章醮后,南宋王室对九宫山道教也推崇备至,敕封张道清为“太平护国真牧真人”,九宫山声名远扬,全国各地道士慕名前往,奉道修身。嘉定十一年(1218年),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奉圣诏到九宫山钦天瑞庆宫为国建醮,祈祷国泰民安。由于历代帝王的垂青和南北道派的融合,九宫山道场渐由御制子孙庙演变成为道教全真的“十方丛林”。鼎盛时期的九宫山道场有三千道众在此修炼,朝圣香客日达万人,此一时期的九宫山道教音乐也得到了积极发展。

关于宋、元时期九宫山道场的音乐活动情况,《九宫山志》卷三“宫宇”中有如下载述:

   万寿宫  九一宫左,本长森旧称,为国家祝厘取义。周端熹住持,同治间道士,祈遇贤复建新宫。南山下面西向起两层楼,有轩曰“听涛”,我泉山人题。堂柱联云:圣寿长齐北极,自南宋来醮设罗天,万岁松簧铿古韵;仙宫分列东偏,看西崖外图开瑞霭,一池藻采映晴空。

我泉山人为清版《九宫山志》修志者傅燮鼎别号。从志中所记载的新宫堂柱楹联可知:自南宋以来笙、箫、管等乐器在九宫山“罗天大醮”等道教大型法事活动中多有运用,古韵仙宫、合乐笙歌,道教音乐成为九宫山道场的重要组成内容。

又据《九宫山志》卷九“艺文”中“宋元记传碑文”载谢闻韶所撰《张真君传》:

真君姓张讳道清,字得一,号三峰,郢之蒲骚里人,宋绍兴丙辰五月二十日午时……庆元乙卯,宁宗临御慈惠居……不数年,新构落成,殿则三清、玉帝、三官、五岳、三王、龙神,阁则混元、九皇,堂则佑圣、天师、天光、道统、真官,楼则左钟右鼓,次而方丈库、听斋厨、云室宾馆等,莫不轮奂一新,丹青炳焕。三年丁巳,真君还长森,郢中大旱,田里如赭,遍祷名山弗应。邑令闻真君归,亟委僚佐礼请。既至,对天焚香……甲子,宁皇亲书瑞庆宫额,饬修缮司……(瑞庆宫)藏经凡五千余卷,至于法服象简、金冠玉圭、铜钟法鼓,锦幡供器、鹤氅师号、词牒等,皆出赐贲,圭书炳丽,极一时之盛焉。

谢闻韶系南宋文人,曾著的《九宫山记》和《张道清传》,是后世修撰《九宫山志》的重要史料。碑文中详细地记述了张真君于九宫山修道从乐的情况,其中的“左钟右鼓”、“铜钟法鼓”、“锦幡供器”、“极一时之盛焉”等碑文记述,说明当时的九宫山道场不仅香火旺盛,而且斋醮科仪音乐活动十分频繁且规模盛大。

卷十一“艺文”中的“宋元明古近体诗”则载有虞集《寄九宫山提点车兰谷二首》,其中一首云:

九宫山高白云深,之子入山何处寻。清秋孤鹤自致远,大海苍龙常在阴。祝侯解作禁火并,赵郎会鼓临风琴。怜予白发归最晚,孤负故人招隐心。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儒林四杰”之一。他一生著述丰硕,主要有其领修的《经世大典》和著述的《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其《寄九宫山提点车兰谷二首》,系其与被元室敕封为“文正明道诚德法师,教门高士、本宫住持,五品秩提点”的御制派第八代传人车可诏 (字兰谷)的会友之作。诗句中的“清秋孤鹤”、“孤负故人”和“赵郎会鼓临风琴”的描写,可见当时九宫山道场的音乐除运用于斋醮法事活动外,也是道众日常交游、摄养身心的重要载体。

上述《九宫山志》中对宋、元时期有关音乐活动的记述,表明九宫山在这一历史时期已成为道众慕名仰望的全国著名道场,同时也是文人墨客抚琴吟诗、寄情山水的名山胜地。

 

二、《九宫山志》中明清时期音乐史料考略

 

明代,从全国范围而言,道教呈现衰微趋势,然而武当山却迎来了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永乐皇帝朱棣的重视,武当山聚集了天下众多的名道志士。明朝廷不仅为武当山御制乐章,钦降乐器,而且还配有专职官员,负责教习乐舞。由于武当山道教的显著影响和湖北各地道教的彼此交流,九宫山在这一时期也进一步成为雄据荆楚的著名道山。

朱廷立(生卒不详),明代文学家,一生中多次游览九宫山,著有赞美九宫山风光的《两崖集》等诗作。

《九宫山志》卷三“两崖行窝”载:

在山上,朱廷立建,教谕林大珠记,火废莫识其处,或云由喷雪崖外右行二里许,有石岩如小室,可坐一人,前置小案,内产石笋,堪作笔格,未知是否。

按:两崖,学出王姚江诗有“道气登山”句云:“行窝卜筑诸贤意,点瑟回琴绕太空。”其高自位置如此,盖及门徒游者为建精舍山上也。

论曰:白鹿洞开书院,旁环寺观;素华堂掩道宫,独守篱藩。自世主喜神仙之术而银建台,侈功德之谈而金佈地,缩蓬莱于别殿,若宋定陵之梦虚皇;跻太岳为化城,若明文帝之祀真武,穷奢极幻,史册讥之。瑞庆之为宫也,应祷能灵,备九重祝厘之所取怀而予输万众响善之忱,黄扉赖以禳灾,白屋资其锡福,视他方结构固有殊焉。以故海印蒙私造之辜,两宫诏狱;崇安创改图之议,五寺成墟,虽与彼同时,特彰兹异数……升香者伛偻循墙,唱喏者喁于绕室。抑且使逸客疲舆而至止,幽人欹枕而卧游。药臼茶铛,集座闲之谈柄;棋声旛影,停户外之吟鞋。龛更近乎弥陀容支禅,榻宅且邻,夫居士与爇书灯末系两崖行窝,自比茂叔之栖衡岳、晦翁之寓武夷,其诸具体而微,不愧曲终之奏乎?

上述文献中记述了朱廷立等人在九宫山的寻道问乐活动,“点瑟回琴”、“唱喏者喁于绕室”、“曲终之奏”等记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人文笔下所描写余音绕梁、空灵玄幻的九宫山道乐神韵。

王近伟《谒九宫宿杉坑寺》和《登九宫山》中,则对九宫山胜景及其音乐活动具有如下描述:

摇落深秋候,探元历万峰。林高不见寺,路尽始闻钟。涧风吹短发,岚气湿长松。老衲多情贶,殷勤说九宫(《谒九宫宿杉坑寺》)。

吴楚东南胜,仙踪寄上峰。瀑流千顷雪,云际一声钟。古木巢云鹤,悬崖俯怪松。何当脱尘罟,长傍紫霞宫(《登九宫山》)。

文中的“路尽始闻钟”、“云际一声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文人登临胜景九宫山时所聆听到“晨钟暮鼓”和“金石玉罄”时的美好感受。

王安民《九宫礼张真牧次前韵》云:

神游形不朽,端坐最高峰。日见风雷御,时闻霄汉钟。蛇龙吟古涧,鹳鹤住乔松。展拜天香喷,岑台近月宫。

柳东作《九宫谒真牧》又云:

崴嵬登万丈,仰见九宫仙。法相原可代,灵光自亘天。苍峦香烛竦,白瀑罄钟悬。朝罢还丹壑,遥疑鹤驭前。

刘景韶《谒九宫真牧二首》记述:

仰止仙关空复春,九宫天逈出风尘。死生旦暮贻真诀,吴楚山川寄谷神。一曲松簧云外落,千章芝简殿前新,陶姚亦是修元者,得似先生不坏身。

以上几首拜谒九宫山张道清道祖的诗作,不仅颂扬御制派开山者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描绘出九宫山峻拔的山势以及飞流山涧和鸣金石玉磬的无限风光和意境。

宋濂的《重赠黄尊师菊山》则载:

富川山中黄道士,朝京年老出云林。青春已遂还乡愿,白发犹坚爱菊心。石洞有牛留古迹,丹邱凭鹤探仙音。九宫自是云深处,莫谓蓬莱隐更深。

此诗系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宋濂佳作之一。文中通过对一种暮年怀乡情怀的描写,不难看出当时九宫山已成为名师高道访道问学之所和“比音而乐之”的向往之地。

张孟兼及其赵彰的《前题》,则将九宫山漂渺的步虚声韵以及林壑松枝和笙齐鸣的美妙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于眼前:

白发仙翁上玉京,珊珊环佩步虚声。春风丹凤瑶笙下,秋水苍龙宝剑横。圮上素书期老父,山中白石叱初平。九重清问频前席,林壑松枝被宠荣。(张孟兼:《前题》)

道人肮脏芝田鹤,入表秋风振羽翰。形迹暂随冠冕集,丰神拟向画图看。大开金阙钟初动,露滴铜盘食可餐。归去自寻方外乐,特留姓字满朝端。(赵彰:《前题》)

此外,《九宫山志》中还辑录了大量诗词精品,其中多处对于钟声鼓乐、笙箫管笛及飘渺的仙韵有生动地记载和描述,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九宫山道教音乐活动十分频繁。如周(失名)的《次韵》:

蓬莱顶上构仙亭,浩荡天风竹树青。四面有山开画壁,入荒无物蔽虚灵。松根积石云成盖,花里鸣琴月满庭。说到还丹亲切处,玄机不与世人听。

戴昊的《九宫山听琴》:

登高人在紫霄宫,物外风尘不入胸。万籁总缘归橐籥,七弦余兴寄枯桐。凭虚象杳千山静,摩汉声传众壑通。许大乾坤能驻景,圣明皦日正当空。

又如谯田龙的《谒九宫即景》:

九宫磅礴万山深,晓殿葱茏上界侵。涧外紫箫吹白月,雨余寒雾结重阴。光摇元草留残墨,粉缀昙花落细金。过眼胜游俱浪迹,烟萝旋合夜猿吟。

再如孟养浩的《老龙潭》:

深潭夜夜有龙吟,龙去潭空一鉴沉。钟磬数声云外度,怕惊风雨撼虚林。

清代,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进程加快,道教音乐也逐步走向民间,九宫山道场在这一进出游客文人登临九宫山时的愉悦心情,其中不少是对当时九宫山道场音乐的形象描述。如《九宫山志》序:

向禽游屐不到处,琳花琪草封秋烟。坐令山灵若岑寂,名区冷落垂千年。神仙窟宅懒探索,敢真璀璨罗宏篇。武昌西山信奇绝,访胜群蹑苍崖巅。天台傑赋差比拟,游踪尚倩青珉镌。如兹彪迹孰表暴,鉧潭冉渴嗟弃捐。谁知傅岩有远裔,著述名富追前贤。肯携俦侣恣登眺,日履白石听鸣泉。抉幽辟险不知倦,春鶊秋蟀忘推迁。偶逢野老谈故事,六朝遗迹争嗤传。燃萁煮豆踵覆辙,讵等花萼娱华巅。咄哉南陈尚孝友,姜肱大被嘉同眠。九王联襼共欢笑,逸兴远寄秋峰边。不羡铜沤并金户,剪茆此地祛尘缘。落星齐云今茂草,首阳薇蕨长葱芊。谁欤继者为真牧,婴儿姹女烧罏铅。丹成龙虎纷侍侧,峰峨冠佩朝诸天。谈空偶入摩鈢底,说法时散兜罗绵。纷纶瑞霭护真壤,至今鱼鼓供齐筵。抑闻灵爽媲群岳,能扫旬孛除臊羶。巍巍庙貌慑凶闯,靺巾伛折珠龛前。锸峰碎首龙印出,村氓殲逆神可权。岂唯残黎免涂炭,且翊景运开坤乾。

山志中“访胜”、“游踪”、“日履白石听鸣泉。抉幽辟险不知倦”等为游人、香客登临九宫山揽胜的情形,而“至今鱼鼓供齐筵”则是对九宫山道教音乐悠久历史的精辟阐述。

此外,在《九宫山志》中还有诸多游记、诗赋等关于九宫山音乐的记述,如《九宫山志》卷十二载:

盛谟,字斗挹,一字于野,际斯仲子,岁贡官司,训学尚根柢,著书十数种,署所居曰字云巢,学者称字云先生。尝泛舟修江,集诸滩名作曲付榜人,回歌觉土音中亦绕仙韵。盖修水西源幕阜,自蓝绢滩以下,水从此岸石歧、龟井两口出者,皆九宫支流也。                   

傅燮鼎《九宫山赋》、《雨中游九宫山时咸丰己未秋杪》以及《九宫山杂咏四十首》之《一天门》中各载:

卓危岑以象简,被丛树以紫衣。占圆光于佛髻,挹积翠于芝眉。韵九天之钟鼓,流万壑之笙竾。(《九宫山赋》)

遗蜕薰香七百春,迩来山色黯烟尘。石函盗窃希夷骨,玉槨尸完子夜身。万壑笙簧灵籁远,三宫钟鼓醮祠频。开云自许平生愿,愁逐芒鞋踏雨人。(《雨中游九宫山时咸丰己未秋杪》)

天门初日上,天鼓振金巾。寥廓闻樵唱,犹存活国人。(《九宫山杂咏四十首》之《一天门》)

盛谟《续修水曲》节录:

己未冬,同余燕庵买舟由武宁往宁州,续作《修水曲》。

按:曲凡十首,纪所历诸滩,并乙卯年作,前后共二十首。

仙人临江,江涛孔沸,涛高不得渡,相望歔欷。

昔日桃林影,相携三斗来。今日春酒熟,桃花又新开。瘦狗吠斜石,阿郎归何时。寄语孙家姨,烂柴难为炊。

按:此挽舟逆行纪程作也,九宫山,大沙洲,水出龟井,小九宫温汤水出石歧,皆注修水,自龟井至石歧所历有:曰仙人,曰临江,曰孔沸,曰高滩,曰桃林,曰影滩,曰三斗,曰新开,曰瘦狗,曰斜石,曰孙家,曰烂柴,皆滩名,间及地名,其上为蓝绢、彭姑诸滩,清水岩小流注焉,泛舟沿此岸数十里皆缘九宫山麓,舟中望三峰山,没烟林云树之表,恍行书图词,虽非为九宫作,而山水清音悉含仙籁,吾楚老辈蒲圻张白莼《湘中歌》云:长沙云麓即衡山,七十二峰相连环,行人尽日渡湘水,不知身在衡山里。具如许眼界,所以为海岳游人。

朱承煜《九宫即事》:

东南一柱势崔嵬,古迹何年慧剑开。拂石人携云满袖,品泉仙与玉盈盃。初昏钟磬空中下,入夜星辰树上堆。知阅沧桑更几局,扫床看弈伴丹台。

黄泰交《登九宫山》:

 足力疲时眼界空,云关高处接苍穹。宋元奎画膺真牧,吴楚仙山冠九宫。凤岭笙随风上下,龙池瓢挈日西东。至今福荫帡幪广,襟带江湖一望中。

《游九宫山》:

蝉蜕何人在碧岑,堂开真牧到而今。仙能寿世藏逾显,山最知名入转深。万丈霞标吴楚望,千年香篆士民心。登临未罢苍烟起,宁听钟鸣月满林。

通山举人官知县朱美燮《夏日谒九宫山》记:

山山含翠雨初晴,未到蓬莱气已清。天半寻踪樵径细,岩阴回首野云平。凉飚引道频挥暑,皓魄悬空为照行。遥指仙宫连碧汉,飘然流出夜钟声。……竹里何人吹玉笛,余音时向碧空飘。

武宁贡生傅寅《夏月礼真牧宿万寿新宫》:

炉香袅袅拥祥烟,日暮钟声隔树穿。尽了尘心方悟道,能苏民病便成仙。梅梢有鹤常栖月,松曲如龙不计年。夜气一窝楼阁静,雪崖阴底是炎天。

天津监生通山典史丁元熙《登九宫山感怀》:

仙境清幽别有天,松风水月绝尘缘。琼楼叠叠元关曲,玉罄声声妙法宣。且喜胜游留此夕,不知凡骨换何年。

崇阳廪生丁锦元《侍我泉夫子望九宫瀑布》:

岩野从游日,仙宫复振年。层城瞻凤岭,飞瀑泻龙泉。洒石长如雨,随风散作烟。松簧遥入听,古韵续铿然。

崇阳廪贡全珍奇《题九宫山同前韵二首》:

华岳峰齐削,桃园境别开。关云高映日,崖雪急飞雷。石断曾挥剑,松高不染埃。道人横铁笛,吹暖劫余灰。

临湘诸生李峻《次韵彭济臣大令登九宫山》:

仙灵窟胜系舟嵬,东堃金银似见台。天上珠杓和雾摘,圃中瑶草带云栽。铜缾春汲泉飞涌,铁笛秋吹石裂开。庐阜相连青未了,最宜元鹤自西来。

临湘诸生李嵘《次韵彭济臣九宫韵兼讯我泉》:

法云高与大罗连,忽奏钧韶洗万缘。招鹤鼓琴希和者,换鹅书帖复飘然。断崖滚滚翻狂瀑,幽罄冷冷起夕烟。坐领华阳邱壑趣,此身何必羡飞仙。

崇阳庠生刘霖《题九宫山志》:

徒搜旧簏读山经,咫尺嫏嬛豁梦醒。一卷云烟摹五岳,九宫楼阁跨双星。沧桑劫换神仙远,庐幕风清草木灵。广乐钧天传雅奏,蒲牢声里试撞莛。

《横石潭望九宫山欲上未果得四绝句 癸亥秋月》:

人家鸡犬近云中,胜地名山说九宫。下界红尘飞不到,一声钟磬满天风。

 崇阳庠生丁炳堃《读九宫山志并诸名公题辞》:

简元陋渤订真诠,信是山灵有夙缘。惹得玉皇香案吏,一时齐唱大罗天。

从清版《九宫山志》中的音乐史料可见,志中保留了大量当时社会名流登临九宫山的记载,其中多是名人贤达以诗寄情九宫山的山水之作。而其中“回歌觉土音中亦绕仙韵”、“韵九天之钟鼓”、“三宫钟鼓醮祠频”、“天鼓振金巾,寥廓闻樵唱”、“而山水清音悉含仙籁”、“初昏钟磬空中下”、“凤岭笙随风上下”、“登临未罢苍烟起,宁听钟鸣月满林”、“竹里何人吹玉笛,余音时向碧空飘”、“炉香袅袅拥祥烟,日暮钟声隔树穿”、“琼楼叠叠元关曲,玉罄声声妙法宣”、“松簧遥入听,古韵续铿然”、“道人横铁笛,吹暖劫余灰”、“铜缾春汲泉飞涌,铁笛秋吹石裂开”、“法云高与大罗连,忽奏钧韶洗万缘。招鹤鼓琴希和者,换鹅书帖复飘然。断崖滚滚翻狂瀑,幽罄冷冷起夕烟”、“广乐钧天传雅奏,蒲牢声里试撞莛”、“下界红尘飞不到,一声钟磬满天风”、“惹得玉皇香案吏,一时齐唱大罗天”等等,均是对清代九宫山道场音乐活动的生动记述。

 

综上述及,由于南宋时期高道张道清于九宫山开辟道场并得到宋宁宗钦赐御制派字,其作为皇家道场名声显赫。此后九宫山历经宋、元、明、清(咸丰五年前期)数代盛世相传,留下了丰富的史籍和文献资料,而其中傅燮鼎重辑的清版《九宫山志》则是九宫山众多文献中的权威性山志,也是今人研究九宫山道教文化及其道教音乐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史志。

 

【注释】:

[1] http://www.jiugongshan.gov.cn

[2]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太平天国林启荣率部进入九宫山将其中的八宫付之一炬,九宫山道教由此遭受重创。

 

录入编辑:方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