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取消老年人免费坐车优惠,为啥老年人乘车特权总被反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乘地铁儿歌 多个城市取消老年人免费坐车优惠,为啥老年人乘车特权总被反对?

多个城市取消老年人免费坐车优惠,为啥老年人乘车特权总被反对?

2023-11-13 1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很多大城市啊,本着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超过60岁或者65岁的老年人都被允许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最近啊,有一些城市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了,逐渐取消了老人免费乘车,不仅如此,网络上更有不少人支持的声音,甚至不少人说,老年人在社会上的其他权利也应当被重新审视,为什么支持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特权,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呢?我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解读。

先跟大家讲讲我的一个亲身经历,记得大概8年前,也就是2013年的时候,我去日本旅游,在日本东京的地铁上,看到了一位大概六七十岁满头花白的老人,我当时是有座位的,下意识就准备让座给他。结果呢,老人并不接受,微笑着摇摇手让我继续坐,让我很吃惊。我这才打量了一下这位老人,白衬衫和西装裤,还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如果不是一头白发,看上去就是一个典型白领的打扮。到了京都,我问我日本朋友,为什么日本老人不接受年轻人的让座,朋友说,日本这样的老龄化社会,很多人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其实还在继续上班,这些老人有很强的自尊和自律,并不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在社会当中也不会跟年轻人去争抢资源。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个深度的老龄化社会,老百姓对于老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没想到7、8年过去了,随着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社会对于如何对待老年人这件事情,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前天是重阳节,很多人都在朋友圈发祝福信息,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几年,不管是从养老金、养老制度角度,还是其他的社会公共福利方面,都有对老人的优待。

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已经比较完备了,到2021年,国内养老金也已经实现了17年的连续上浮,除此之外,在很多地方,对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待,还有一些地区,对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还会额外进行补贴,在很多公共的场所,都设置了老年人绿色通道,比如医院、公园等。

国内的一线城市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在北京市,老年人可以按照规定办理优待证,北京的政策规定,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而深圳市,60岁以上的老人凭借身份证,不仅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还可以免费坐地铁。

但是啊,最近,网上有一种声音,建议取消给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优惠,而且在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上海市于2017年7月1日起就取消了对超过70周岁本地户籍老人免费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定,改为进行交通补贴制度。很多城市也开始逐渐效仿上海的做法。从表面上看,这是对老年人权利的减损,但从制度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不让老年人免费坐车,对社会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给老年人免费坐车的优待之后,很多老人就会有一种“不坐白不坐”的心理,甚至刻意创造一些自己要坐车的需求,并且还存在不少老人倚老卖老,道德绑架的行为。

2021年2月份,在贵州遵义市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为让座的问题和一位年轻人爆发了冲突,老人更是对年轻人大打出手。

原来啊,这位老人上了公交车之后,车上已经挤满了人了,这个时候,老人把目光瞄准了一位年轻小伙子,并且要求他给自己让座,小伙子拒绝了老人的要求,于是老人便开始谩骂,一开始对年轻人进行语言侮辱,最后还不满意,便动起了手。实际上,这样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视频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议论纷纷,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这个事件本来就是一个小事,一个巴掌拍不响,错就错在老人倚老卖老,而这个年轻人太死心眼不肯妥协。

我们提倡尊老爱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给老年人让座这件事情,虽然我们是积极提倡的,但是如果要深究起来,这并不是年轻人的义务和责任,国家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年轻人必须要给老年人让座。

单从遵义的这个案例来看,这位老年人一上车就要求他人让座,完全忽视了别人心里的想法,年轻人也是花钱买了票坐公交车的,一没偷二没抢的,也没有什么错。而且啊,万一这个年轻人有点别的情况呢,万一他身体不舒服呢,万一他正好一天工作下来,也想休息一下呢?更何况从视频的角度来看,这位老年人中气十足,大打出手的时候也很有力道,身体应该还过得去,所以啊,强制别人让座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太合情理。

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让座的问题而产生矛盾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老年人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有一些特殊照顾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这绝对不是老年人可以倚老卖老的资本。

除了很多老年人会倚老卖老,还有一些人会恶意去挤占公共资源,对有限的社会资源构成了浪费。

上个月,我出门去参加一个培训,因为终点停车不是很方便,坐公交车来回反而更方便,我就去坐了公交车,结果啊,早上八点钟,早高峰的时间,公交车上几乎全是老人,不仅一个空座位没有,年轻人就没有几个,我当时就非常纳闷,难道这些老人还跟年轻人一样,要赶早上班吗?

实际上啊,很多老人就是出来闲逛或者出去买菜的,工作日早晚高峰时间,年轻人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往往也是想着能在车上打个盹休息一下,结果一车的老人,你还得把座位优先让给他们。

当然啊,我就是实事求是说一个社会现象,大家都有出门的自由,也有选择几点出门的权利,这些都无可厚非,只不过如果赋闲在家,空闲时间比较多的话,老人如果没有太重要的事情的话,是不是可以选择非早晚高峰时间出门呢?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人曝光了很多老年人挤占公共资源的行为,比如,到了炎热的夏季,因为公交车、地铁上冷气比较足,很多老人为了省家里的那点儿电费,都喜欢去蹭公交车上、或者地铁的冷气。不仅如此啊,一个人去坐车也就算了,很多人喜欢呼朋唤友、成群结队,于是就有了恶意占座的行为。

为了避免出现老人倚老卖老和挤占公共资源的行为,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取消允许老人免费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定,上海就于2017年取消,改为采取提供交通补贴的方式,无独有偶,海南省海口市规定,65-70岁的老年人乘公交车只提供半价优惠,广东广州市也规定,60到65岁的老年人乘公交车、地铁有半价优惠。这些政策一方面给了老人一定的社会优待,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老人不限制的消费社会公共资源。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做的。

按照上海市现行的规定,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进行发放交通补贴的政策,并且按照年龄的不同,发放的金额也有所差异。具体来说,65岁到69岁的老年人,每个月发放交通补贴75元;70岁到79岁的老年人,每月发放交通补贴150元;80岁到89岁,发放180元;90岁到99岁,每个月发放350元,而100岁及以上的,每个月发放补贴可以达到600元。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老年人过度消费公共资源,又变相给了老年人一笔补贴,而年轻人呢,不用跟老年人在早晚高峰期抢座位了,大家就都感到很满意。

实际上,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不仅仅是社会对待老年人,老年人如何看待自己都会逐渐发生改变。

到2021年上半年,我们国家十四亿人口当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约为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比例达到了18.60%。而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约为1.9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达到了13.50%,根据专家的预计,到2030年,我们国家将有超过3个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越来越多,在大城市当中则更加明显。

这么大数量的老年人口,既是社会的负担,但同样也是社会的资源。

一方面,虽然家庭养老是国内老年人赡养的主要方式,但国家和社会也为抚养老年人付出了较大的成本。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养老制度,这几年社会养老的政策日益完善,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资源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所养、有所依,不仅退休了可以每个月拿到钱,看病吃药也可以报销,这些都是为了老年人的晚年能够怡然自得,至少不用担心温饱。

但是另一方面呢,老年人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在退休之后,是不是能够还有其他的方式对社会做贡献,来发挥余热呢。

我们的邻国日本,作为一个深度老龄化的社会,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几十年之前,他们已经遇到了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这几年,在日本社会当中,有一个新词特别热,叫“老人力”,他指的是放弃传统对老龄化、对老年人的消极看法,把老年人看作是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群体,日本老年人的目标是活出“精致的晚年”,享受晚年生活,继续追求人生的价值,如果要做到这个目标,我认为有几个建议可以提供给老年朋友,或者即将迎来老年生活的中年朋友:

首先,要保持一个积极、年轻的心态。一个人是不是活的有价值,其实不是根据年龄来定的,这几年我们在媒体上也好,在生活中也罢,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走寻常路,有80岁的模特奶奶,也有70多岁把身体锻炼得很好的爷爷,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比年轻人还精彩,就是因为他们保持了一颗积极、年轻的心。

其次,要持续学习。社会日新月异,一旦停下学习的脚步,就容易被淘汰。只要体力跟得上,就要持续学习,很多老年人现在怕是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吧,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真的下决心去学了,基本都能做成,最关键的是你是不是有学习的动力和决心。现在,很多城市都开放设置了老年大学,社区也有一些针对老年人举办的活动,想学习的机会很多,退休了也不晚。

最后啊,但可能也是最为重要的事,要提前打理好自己的财务,做好养老规划。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在现在的这个市场当中,要学会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去了解多种理财方法,包括银行理财、基金以及保险产品等,理财的方式方法很多,大家要多看多学习,学会让自己有“睡后收入”,让自己有一笔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特别是其中的商业保险,绝对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好保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