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火炮(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乐高二战苏联榴弹炮 二战德国火炮(1)

二战德国火炮(1)

2024-06-29 2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5毫米 le. IG 18 步兵炮

75毫米 le. IG 18 步兵炮是德国国防军装备的标准步兵炮,主要用来用于直瞄支援步兵作战.该炮是1932年开始研制,1937年定型量产.二战后期使用空芯装药穿甲炮弹还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有3000门75毫米 le. IG 18 步兵炮进入德国国防军中服役,二战中后期被更大口径的步兵炮所取代.德语中: leichte Infanterie-Geschütz 的意思是: light infantry gun 轻步兵炮.直到1945年3月,还有2549门在德军中服役. 口径:75毫米 长:0.88米 火炮俯仰角:-10度————- 73度 火炮方向射界:左右12度 战斗全重:400公斤 炮弹重量类型: Inf. shell 18: 5.45 公斤 (一般炮弹) Inf. shell 38 HL/A: 3.1 公斤 (空芯装药穿甲弹) Inf. Shell 38 HL/B : 3.5 Kg (高爆榴弹) 出膛初速度:259米/秒 最大射程:3793米 单炮生产成本:6700德国马克(1939年造价) 总产量:8266门 

75毫米 le. IG 18 步兵炮

75毫米 le. IG 18F步兵炮75毫米 le. IG 18F步兵炮是75毫米le. IG 18的伞兵型号,表面上看更象是山炮,不过比le. IG 18的重量更轻,炮轮更小,方便伞兵的快速机动作战.1939年开始研制生产,总产量为6门.随着二战的爆发,德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德军很快以一种轻便的无后座力炮来取代了75毫米 le. IG 18F步兵炮在德国伞兵火炮中的位置,所以该炮也仅仅生产了6门后就停止生产了

‍‍

75毫米 le. IG 18F步兵炮

75毫米 IG 37 步兵炮性能参数:口径:75毫米长:1.80米炮弹重:6.46公斤火炮俯视仰角:-10度————-+40度出膛初速度:280米/秒最大射程:5150米总产量:2279门75毫米 IG 37 步兵炮是1937年进入德军服役,其后续发展型号有75毫米 IG 42. 而75毫米 IG 42 步兵炮是1942年进入德军服役的. 75毫米 IG 37 步兵炮采用了德军37毫米 PAK35/ 36,37毫米PAK158(r)s反坦克炮的炮架,与37毫米的这三种反坦克炮的炮架区别是:仅仅更换了轮子和悬挂装置.该炮炮口**************有一部分与75毫米 le. IG 18步兵炮的炮弹通用.该炮在二战中全部在东部战线苏德战场作战,到1945年春,仍然有1300门75毫米 IG 37 步兵炮在东部战线的德军中服役.

75毫米 IG 37 步兵炮

75毫米 IG 42 步兵炮性能参数(1944年IG 42 n.A):口径:75毫米炮长:1.79米战斗全重:588公斤炮弹重:5.97公斤出膛初速度:280米/秒最大射程:4800米1944年产量:258门1945年产量:269门总产量:527门1940年法兰西会战结束后,德军步兵团普遍抱怨其装备的团级75毫米le.IG18步兵炮的威力有限和反坦克能力不足。德军军备部门开始着手一种新的威力更强大的步兵炮的研制,这种新步兵炮的名称就是75毫米IG42步兵炮。新研制的IG42步兵炮采用的炮架是莱因金属公司生产的80毫米PAW600反坦克的炮架。

75毫米 IG 42 步兵炮

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

性能参数:口径: 105 毫米 L/28炮架长: 6.10米战斗全重:1525公斤长: 2.94 米宽: 1.98 米高: 1.88 米火炮俯仰角:-10度—+40度火炮射界:左右正负57度炮弹重: 14.97公斤最大射速: 7 发/分(近似等于)出膛初速度: 469 米/秒最大射程: 10 671 米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是105毫米 le. FH 16 的替代者,该系列火炮是德军二战火炮中最重要的一种火炮。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在1929年正式生产并进入德军中服役,并作为德国国防军的标准制式火炮伴随德军走完二战的全过程,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性能优秀,其曲射弹道不断可以进行远距离曲射压制射击,而且还能灵活调整火炮弹道,在近距离具有反坦克炮的直射弹道特性,能进行有效的直瞄射击,深受德军官兵的喜爱。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已经有2500门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在德军中服役,后面的1940年—1945年间,德国总共生产了20000门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有许多变型和改进型号,也有出口国外,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曾经引进过这种火炮。 德国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在抗战当中,参加了淞沪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兰封会战等等。但是到抗战中期,也已经损失殆尽。

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

150毫米 s. IG. 33 步兵炮

性能参数:口径: 149.1 毫米 L/11.4长:1.68米出膛初速度:241米/秒炮弹重:37.65公斤最大射程:4698米德国150毫米 s. IG. 33 步兵炮是二战德军产量较大的步兵炮,德国从1933年到1945年,一直不间断的生产150毫米 s. IG. 33 系列步兵炮.150毫米 s. IG. 33 步兵炮最早研制开始于1927年,1933年正式投产,以后不断改进,衍生了150毫米 s. IG. 33/1, 150毫米 s. IG. 33/2两种重要的自行火炮型号,另外德军还有4种装甲车辆也装备150毫米 s. IG. 33,这四种车辆分别是: s.IG. 33 Hetzer(追猎者的自行火炮型号), Sturmgeschütz 33(以3号坦克底盘改装的自行火炮), Bison I(野牛1型), Bison II(野牛2型).

150毫米 s. IG. 33 步兵炮

sFH18 150mm榴弹炮

此装备于192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预定取代当时已经过时的sFH13榴弹炮为了逃避国际监视,德国一方面采多公司合作(炮架以及底盘为克虏伯研发,炮身为莱因金属公司制造,另一方面以18年式命名,让国际间认为此装备是大战结束前设计以回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此装备于1930年代初期研发完成,于1935年5月23日开始在德国国防军服役,随后在希特勒扩军政策下大量生产成为二战前德国的陆上重火力支援装备并持续生产至二战结束,展量高峰期为1944年的2295门,在战争结束停产前德国总共生产了5403门sFH18.。由于德国在开发此炮后之后研发的新型大口径榴弹炮都不成功,为了增长sFH18的射程,因此在1941年设计出火箭推进榴弹(15cmR.Gr.19FES)并配发至前线。此炮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火箭推进榴弹的榴弹炮,不过使用火箭推进榴弹一方面程序繁琐,另一方面准确率不高,虽然可以增加3000米的射程,因此配发后不受好评而快速的退出第一线。

sFH18 150mm榴弹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