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基因组草图到精细图的利器:长读长测序+光学图谱 – GrandOmics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乌拉尔土著特殊基因 小麦基因组草图到精细图的利器:长读长测序+光学图谱 – GrandOmics

小麦基因组草图到精细图的利器:长读长测序+光学图谱 – GrandOmics

2024-07-16 2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现在栽培的普通小麦的A基因组来源于野生的二倍体单粒小麦——乌拉尔图小麦,与节节麦(小麦D基因组供体)和山羊草(小麦B基因组供体)相比,乌拉尔图小麦的穗和种子更接近于栽培小麦。2013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等单位首次完成了乌拉尔图小麦A基因组草图。

Table 1乌拉尔图小麦基因组组装情况

乌拉尔图小麦的基因组大小是短柄草基因组的18倍,但预测的基因数却只是短柄草的1.37倍。乌拉尔图小麦和短柄草具有很高的共线性(Fig.5a)。短柄草的1号染色体上包含5个基因的区段,长度为50kb,是乌拉尔图小麦和短柄草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共线性片段。比较发现在乌拉尔图小麦上这五个基因分属于不同的scaffold,总长度为1,092 kb(Fig.5 b)。相对于短柄草,乌拉尔图小麦的基因空间扩张了20倍之多。这些结果证实了重复序列在小麦家族基因组扩张中的作用。

基于乌拉尔图小麦的基因组草图,该研究鉴定了蛋白质编码基因模型,进行了基因组结构分析,并对其在分析重要农艺基因和开发分子标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评价,为多倍体小麦基因组的分析提供了一个二倍体参考基因信息,也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中国研究者完成小麦A基因组供体——乌拉尔图小麦A基因组精细图谱[3]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序列精细图谱的绘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对深入和系统地研究麦类植物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以及进一步推动栽培小麦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该研究结合了BAC建库方法,三代PacBio SMRT技术、Bionano光学图谱技术和10X genomics技术,成功绘制了小麦A基因组的精细图谱,绘制出了小麦A基因组7条染色体的序列图谱,注释出了41,507个蛋白编码基因。

Table 2 基因组组装及注释情况

通过与水稻、高粱和短柄草基因组的比较和共线性分析,推演出了小麦A基因组7条染色体从禾本科共同祖先基因组起源的演化模型。

Fig.6 乌拉尔图小麦和普通小麦A、B基因组的共线性分析

Fig.7乌拉尔图小麦染色体进化模型

此次科学家描绘的小麦 A 基因组图谱,将有力地促进小麦基因组学研究和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开展。这项研究也体现了长读长测序技术及光学图谱技术在使基因组更完整、更精细、更准确上的重要应用价值。

追溯小麦B基因组起源——基因组测序解析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4]

现代的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经异源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WEW)驯化为有脱粒特性的现代二粒小麦(DEW)后,与二倍体Aegilops tauschii杂交形成。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的解析将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小麦的进化。

Fig.8野生四倍体小麦(WEW)14条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及共线性分析图谱

WEW的2个亚基因组的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中72.3%同源基因对,同源基因对的表达模式和表达水平相似。另外少量同源基因对只在一个亚基因组中表达,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亚基因组调控的基因表达可能与小麦品种相关。

Fig.9全基因组多样性分析

通过外显子测序,驯化和野生二粒小麦显著分离成2个亚群,野生二粒小麦分布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地区,栽培二粒小麦分布印度洋、地中海、东欧和高加索地区,与野生小麦相比,栽培小麦的多样性下降。

小麦D基因组供体—— 节节麦基因组测序解析[5]

节节麦又名粗山羊草,是现代普通栽培小麦(异源六倍体)的D基因组供体种,其基因组中抗病相关基因、抗非生物应激反应的基因数量都发生显著扩张,增强了其抗病性、抗逆性与适应性。

 

D基因组的加入,使小麦的抗病性、适应性与品质得到大大改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学教授 Jan Dvořák 的团队结合多种先进测序技术,最终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节节麦基因组序列,将为改良小麦品种、提高小麦面粉质量提供主要的基因来源。

Fig.10 (a)节节麦与高粱、水稻、大麦、短柄草的基因家族聚类分析;(b)节节麦与中国春系列小麦的基因家族聚类分析

节节麦的基因组组装结合了多项测序数据,最终约95.2%的序列组装了7条染色体,且其基因组包含了大量的重复序列。与其他已测序物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节节麦基因组中含有更多分散的重复基因,且染色体结构的进化速度也更快。研究者认为,节节麦基因组中大量相似的重复序列导致了频繁的重组错误,致使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了基因组的快速进化。

获得节节麦基因组参考序列,为研究小麦驯化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多倍体小麦基因组的测序分析提供了D基因组参考序列。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物种的基因组组装也从草图逐渐过渡到精细图谱,为经济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及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基因组学信息。未来组携三代长读长测序技术(PacBio SMRT、Oxford Nanopore)、Bionano光学图谱及Hi-C染色体构象捕获等技术,为合作伙伴提供更连续、更高质量的动植物基因组组装分析服务。

参考文献

[1] Brenchley R, Spannagl M, Pfeifer M, et al. Analysis of the bread wheat genome using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J]. Nature, 2012,491(7426):705-710.

[2] Ling H Q, Zhao S, Liu D, et al. Draft genome of the wheat A-genome progenitor Triticum urartu.[J].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2013, 496(2):37-37.

[3] Ling, H.-Q. 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genitor of wheat A subgenome Triticum urartu. Nature (2018).

[4] Avni R, Nave M, Barad O, et al. Wild emmer genome architecture and diversity elucidate wheat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J]. Science, 2017, 357(6346): 93-97.

[5] Luo M C, Gu Y Q, Puiu D, et al.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genitor of the wheat D genome Aegilops tauschii.[J].Nature, 2017, 551(7681):49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