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乌合之众讲述的是什么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2024-04-18 1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书籍概述: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法语原名:La Psychologie des foules)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1895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书被认为是群体心理学领域的开山之作,对后世的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一共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勒庞在书中分析了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指出群体中的个体往往容易丧失批判思考能力,情绪化倾向增强,并倾向于接受简单化的观念与口号,从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或“群体心理”。他通过实例探讨了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包括模仿、感染、暗示、情感同步等方面,并提出了诸如“群体智力低于个体智力”、“领袖对群体的操控作用”等观点。

作者介绍: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是一位100多年前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他在1866年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四年之后开始在巴黎行医。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学者一样,勒庞是一位跨学科的通才,研究领域横跨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心理学。100多年后我们往回看,却发现他在社会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学领域的成就远远高于它在医学上的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乌合之众这本书。

内容简述:

乌合之众这个词在汉语里头是带着贬义的,其实它的英文版译名是the crowd,意思就是群体,其实就是个中性词。勒庞在书里讲述了群体为什么会出现,又到底有哪一些因素导致个体加入群体,并且变得疯狂、冲动和非理性,最终以排山倒海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勒庞在本书中的很多论断,对于今天的我们理解当下的很多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都极具参考价值。

乌合之众全书共分为三卷,我们要真正理解这本书,重点就得围绕着乌合之众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来进行解读。

下面我们会通过四个问题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

一、乌合之众具体是指什么?

二、乌合之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领袖在乌合之众里如何发挥作用?

四、我们如何评价乌合之众这本书?

第一个问题,乌合之众具体是指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勒庞给乌合之众的定义。

勒庞所定义的乌合之众,也就是群体,有着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他们是一群原本无组织的、彼此之间不相干的人。

其次,这些人是因为某一事件或者某一契机,心理上有了共同点,并因此聚集起来的。

在描述群体的定义时,勒庞说,1000个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根本不能算作是一个群体。所以根据勒庞的定义,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聚集了一批人,比如景区的游客、商场的消费者、湖边散步的人群,这些都不算乌合之众。但如果突然发生了爆炸、火灾,这群人因为恐惧开始疯狂逃窜,逃生的心理就让这些人有了心理上的共同点,他们也就构成了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也就是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了。反过来看,有些群体,比如军队、企业、宗教团体等等,就不是乌合之众,因为他们是有组织的,能够接受指挥,统一行动。

乌合之众有哪些心理特点?

一群互不相干的人突然变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是因为他们的心里有了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总结下面几点:

一、本能优先。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使得他敢于发现自己的本能欲望。我们刚刚讲到过,一群人在散步,突然发生了爆炸,大家就会开始逃窜。面对危险,逃生就是一种本能,而除了逃生,还有破坏、同情,都属于本能范畴。

在一些游行队伍中,打砸抢烧的现象十分普遍,就是破坏的本能在发挥作用。反过来,面对恐怖袭击之后的孩子的照片,很多人纷纷捐助,也是同情的本能。

第二,互相传染。

群体成员之间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极富传染性。当你看到别人跑了,你肯定也赶紧跑,这就是群体行动的传染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来不及思跑,除非是特工、特种兵等训练有素的人,才可能抽出一些时间观察地形、人群,决定如何跑。

第三,一手暗示。

群体非常容易接受暗示,因为群体存在一个隐性的气场,有些人可能没有目睹爆炸发生,但看到大家开始跑了,也觉得出大事了,这就是暗示。

第四,缺乏理性。

在勒庞眼中,群体推理能力低劣,智力很低,而且个人的智商容易被群体削弱,判断力也会跟着下降。一个高智商的人加入群体,最终也会被拉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可能有些人会问,个体加入群体之后,理性能力迅速下滑,这个过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勒庞没有给出太明确的说法。

在这里提供一个个人的综合解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频率,当我们基于某种恐惧、信念或目标加入一个群体,那么个体的情绪频率就会与群体的情绪频率进行配对,有的人需要调高频率,有的人需要调低频率,但总之,所有人都需要调到同一个频率,最终形成情绪共振。在情绪共振之下,个人会放弃自己独立的思考,转而促使自己与群体保持步调一致。

当然,乌合之众也不是一定与负面事件发生关联的。比如面对落水的孩子,在场的人群纷纷进入一个救人的心智模式,那些平时比较冷漠的人,可能也会受群体传染,变得很热心。另外,一些重症患者把自己的病情境遇写成故事发布在网上,可以赢得广大网友的支持,又问好又捐款。其实啊,这些捐助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群勒庞定义的乌合之众。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不是简单聚集了一群人,而是具有共同感受、共同观念的一群人。这些人又不像军队士兵、企业员工那样经历过严密的训练,能够统一行动。在乌合之众内部,单个的人可能智商很高,为人很理性,但一旦聚集起来,他们就变得智力低下,推理能力弱,一种暗示冲动、偏执,容易夸张化等等。具有这样特点的一群人,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也可能创造伟大的成就。

第二个问题,乌合之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历史上的大事件都是由乌合之众参与的社会运动组成的,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大革命。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义和团运动,还有一些学生运动。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规模如此庞大的乌合之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到底有哪一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出现的?

勒庞的答案是可以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但其实从全书来看,乌合之众的出现还跟领袖息息相关,大概是领袖的作用特别大,所以他专门提出一章来讨论,我们后面再说。乌合之众和社会运动或者说社会动乱是同时出现的。一般来说,大事件都是由小冲突导致的,小冲突就是我们说的导火索,比如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就是一次征税会议。

国王在会议上很蛮横,试图对第三等级,也就是资产阶级征收更多的税。会议一开完,不满的群众就开始商量着要开始行动了。不过,群众不满也好,蠢蠢欲动也好,还得需要人来撩拨他们的心弦。

勒庞认为,群众之所以能够加入运动、参加革命,愿意成为乌合之众一员,直接因素有三个:

第一个直接因素是运动爆发过程中流传的那些概念、词汇。这些概念看起来也许非常的形象、伟岸、迷人,但当演讲者说出来的时候,这些概念、词汇乃至套话极富煽动性。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自由、平等、博爱就是这样一些概念。第三个词汇很抽象,但却可以击中人心,让很多普通民众加入了大革命。

第二个直接原因是集体行动过程中出现的幻觉。勒庞说,自从出现文明以来,群体一直处于幻觉的影响之下。

读过或听过人类简史的朋友也许会记得,这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就认为,虚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一点。勒庞和赫拉利说的有些类似,那就是人是有幻觉的,具有虚构一些目标和场景的能力,而在人群中,人的幻觉会更容易出现。之所以一些看起来很理性的人也会加入运动,因为他们也会有幻觉。置身于山呼海啸的运动中,他们也觉得自己不可阻挡,觉得革命胜利就在前方。

第三个直接因素是群体所具有的历史经验。

群体经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集体记忆。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国王通过议会向第三等级加税不是第一次,而是很多次。而且1789年的前一年春天,法国农民经历了严重的旱灾,到了夏天又来了一场冰雹,把庄稼给砸烂了。冬天的时候呢,饥荒发生了,政府却没有能够及时救灾。

这些当时法国人共同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很容易产生不满。除了直接因素,勒庞认为,间接因素对乌合之众的形成也很关键。

间接因素的第一个就是种族。

因为勒庞就是一种典型的种族主义者,所以他认为种族是很根本的一点。

俄方认为,种族决定了一群人的气质。在他眼里,法国人就是格外冲动、易受蛊惑的一个民族。而隔壁的英国人呢,理性、沉稳,不像法国人这样偏执,容易被暗示。同样进行改朝换代,英国人搞出了光荣革命,基本没有死人,法国人攻占了巴士底狱,还把皇帝路易十六给送上了断头台。所以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般举历史的套路都是法国怎么怎么不好,英国怎么怎么好。

第二个阶级因素是传统因素。

勒庞说,传统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可以看出勒庞和中国的鲁迅有点像。都坚信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是有各自特点、气质的。鲁迅批判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勒庞也批评法国的社会传统太冒险,不够理性。

第三个间接因素是时间。

勒庞说的时间其实是另一个维度,因为包括传统政治制度,还有教育,都必须要依靠时间的积累,再牛的人要做成一件事都需要时间。同样的,群众内心世界的具体观念落地也需要时间的加持。革命要爆发情绪,要积累能量,要储备,时间很重要。

第四个间接因素是政治社会制度。

勒庞觉得政治与社会制度对于人们加入革命队伍当然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最关键的。甚至在具体的论述中,勒庞冷不丁的就开始羡慕英国人或美国人,顺便责备一下法国、西班牙等拉丁民族。勒庞认为,同样都实行了民主制度,美国高度繁荣,而被西班牙殖民国的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却悲惨混乱。

最后一个间接因素是教育。

在教育的作用上,勒庞也继续围绕着种族问题进行批判。他认为法国的教育其实是在把受过教育的人变成社会的敌人。所以可以看出,在勒庞眼里,种族是核心因素,其他因素都围着种族发挥作用。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自勒庞的分析框中,一个人之所以加入乌合之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原因是他目睹或听闻了事件的爆发,然后被一些说辞概念给说服了。同时,身处在运动浪潮中,他们相信我们这个群体是很有力量的。

他和这个群体有共同的记忆和经历,促使他加入了大部队。间接因素也不可或缺,只是他们在发挥作用的时候,更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种族、传统、时间、制度和教育都属于间接因素。

第三个问题,领袖在乌合之众里如何发挥作用?

勒庞说,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的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所以呢,领袖在乌合之众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对乌合之众的心理影响,我们必须要单独来说。

首先来看领袖的分类。

在乌合之众里,勒庞把领袖分作两类,一类呢,是一直拥有坚强体质的人,也就是临时性、暂时性的领袖,比如球迷骚乱中的先锋,或者是跳水救人的见义勇为之士。他们只是在做那件事的时候成为领袖。另一类是拥有更持久意志力的领袖,他们长期占据主要位置,死后的影响可能超过生前。这类领袖呢,我们可以通过媒介经找到,比如革命领袖、开国元勋、传奇商人以及大思想家。这两类领袖很好区别,不过我还是可以再提供一个案例帮助理解。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就是临时性领袖,而他的后继者朱元璋则属于长时期的领袖。张无忌虽然功夫深不可测,但性格软弱,一直被周围人推着走,而朱元璋呢,虽然武功平平,但性格坚定,拥有旁人难以比拟的意志力。

第二,我们来看领袖的手段。

领袖在成为领袖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手段呢。勒庞的答案是三个字:断言、重复、传染。

第一点,断言就是领袖不要做任何论证,不要有任何推理,直接下判断,只有坚定的下判断才能让群众相信。前面我们举了爆炸的例子,其实不管有没有爆炸,或者是不是气球爆炸,在场的临时领袖如果想让大家相信,一定会坚定的呼喊,爆炸了,爆炸了啊,这个人呢,绝对不会跟大家论证一下,到底如何鉴别恐怖袭击,多大规模才算爆炸,为什么现在的情形就是爆炸?至于那些长期占据领袖地位的人,他们的演讲更为坚定,也只有坚定的语气才能让台下的听众觉得正常舒适。罗马说,说理和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他们是和群体一起隆重上市的,只要一听到他们,人人都会肃然起敬,俯首昂立。没错,那些大而化之的套话,听起来总让人振奋人心,精神抖擞。

第二点,重复也很重要。

谎言说了1000遍就成了真理,领袖的话重复1万遍,那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会产生幻觉,爆炸中呼喊的那个人一定不会只喊一遍、三遍或五遍,而是无数遍。这种不断的重复更容易造成人心的浮动。

拿破仑说,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

拿破仑是鼓动专家,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他对重复某个概念的重要性了然于胸。

最后一点,传染。

不管多么荒谬的断言,只要领袖坚定不移,不断重复,就能普遍扩散开来。回想一下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曝光后,大量东南沿海的普通居民开始抢盐,原因是有人散发盐可以防辐射的说法。

在一个群体中,恐惧会让人变得不管不顾。俗话说啊,谣言止于智者。但如果群体内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也就不存在智者了。

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领袖们可以获得一种巨大的威力,这种威力就是名望。说起来,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有了名望的领袖继续断言、重复和传染,那么领袖的名望又会继续扩大,而且领袖的名望还会通过舆论、文学和艺术等等进行体现。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对这种领袖的崇拜非常类似于一种宗教精神。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

同样,我们总结一下,领袖分为短期性临时性领袖和长期性、永久性领袖这两类。前一类只是在一个特别的场景涌现出来,一旦这个场景消失了,他们就会重新淹没在群众之中,另一类领袖则具备坚定的意志,能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要当上领袖,就必须要遵循六字箴言:断言、重复、传染。

领袖必须做一个最终把南墙撞破的人才可以成功,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名望,这将有助于领袖影响力的持久存在。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本很有争议的书。

勒庞的乌合之众毕竟出版了122年,在勒庞之后,很多学者或者研习勒庞的研究道路,或者从其他领域切入,都加入了群体心理研究的队伍。我们在解读乌合之众的时候,最好经历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我们要怀着深深的敬意去仰视这位百年前的社会心理学大家。

第二个阶段是我们要记入文本,用平时的态度去摸清它的论述。

第三个阶段,我们要用鸟瞰的方式考察勒庞的观点在整个思想脉络中的大体位置。

这是一种俯视的方式,因为只有我们知道了勒庞在整个观念市场里的位置,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出批判性的解读。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只有对一个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解读,才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试图对勒庞的思想进行一次鸟瞰。

美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莫顿给出了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他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

勒庞是一个目光锐利的断言者,他下的判断很精准,他所呈现的群众心理特点也很发人深省。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网络信息极度碎片化,谣言自己很常见,我们可能被某个夸大宣传的产品所蛊惑,也可能不自觉被某个大V的言论带领,乌合之众简直无处不在。

成为乌合之众的门槛太低了。勒庞的断言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有趣的是,勒庞的乌合之众整一本书就似乎在做两件事,断言和重复。基本上呢,勒庞一直强调,不管单个的人多么聪明,他们一旦聚集起来,被某个事件点燃,就会变得智力低下、冲动易怒,行为夸张。而勒庞的这本书在全球十分畅销,就完成了传染的步骤,所以勒庞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领袖。

经过出版,媒介一直在断言重复和传染这种理论与实践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上获得了有机结合。勒庞真的不简单。

接下来,我们来看后世对乌合之众有哪些佐证、研究和批评意见。勒庞对群众与领袖关系的论述,基本是一种观察时的结果。在那个年代,实验心理学才刚刚起步,勒庞作为一个业余社会观察家,还没有能力和条件进行理论实验。但到了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进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理学实验,通常被称为“米尔格拉姆服从权威实验”或“权威服从研究”。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索普通人是否会遵从合法权威的命令,即使这些命令要求他们执行明显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实验中,参与者扮演“教师”的角色,向一个被试者(实际上是一个同谋演员)提问,并在对方回答错误时施加电击。每次答错,电击的电压都会增加,最高达到致命级别的假象电压。尽管受试者能够听到隔壁房间“学生”痛苦的尖叫和恳求停止,但只要实验主持人——一位穿着实验室外套、看似专业的研究人员——坚持要求他们继续,大多数受试者都选择了服从命令,即便这违背了他们的道德直觉。

这一系列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大约有65%的参与者一直坚持到最后,将电压调至最大级别,尽管他们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不愿意这样做。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揭示了人类对于权威的强烈服从倾向,并对社会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关于个人责任、道德判断以及情境力量如何影响个体行为的广泛讨论。

权威服从实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各方的理论,但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提出了不同观点。奥尔森不太关注具体的心理状况,他重点考察的是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奥尔森的研究发现,许多所谓的群众在集体行动中并不像勒庞说的那样会丧失理性,变得智能低下。其实,他们只是把集体行动作为个体利益实现的手段,一旦有机可乘,这些群众就会搭便车。举个例子,在很多游行中,一些参与者混在其中,可能只是为了一份免费的盒饭,并没有强烈的诉求。此外,在乌合之众中为什么能够形成或者说社会运动事件为什么会出现的原因分析上,勒庞说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还不够完善。对比之下,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提出的价值累加理论可能更富有解释力。斯梅尔塞提出的一个主要不同点是社会控制因素,什么意思呢?就是政府的控制能力如果很强,渗透到群众内部,那么普通人就很难有机会加入乌合之众。

最后,乌合之众这本书所呈现出来的正确不正确问题也饱受争议。庞勒有着非常强烈的人种、性别和年龄的优越感。在本书第二章的开头,庞勒就写到应当指出群体的某些特点,如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评精神、夸大情感等等,几乎总是可以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例如妇女、野蛮人和儿童。之后,在叙述了一个因为证人之人错误而导致的冤案后,他又信誓旦旦的开始总结,产生这种误认的经常是妇女和儿童及最没有主见的人。用现在的标准去判断,洛庞就是一个妥妥的种族主义者和标准的直男癌。考虑到勒庞极力推崇的英国要到1928年才赋予女性选举权,而美国直到1964年才通过民权法案来保障黑人的权利平衡。

所以,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苛责100多年前的勒庞的立场略微有失公允。我们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不是简单聚集的一群人,而是具有共同感受观念的一群人。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是按照本能行事,智力低下,推理能力弱,易受暗示、冲动、偏执,容易夸张等等。

其次,一个人之所以加入乌合之众,可能是受一些直接原因的影响,比如他目睹或听闻了某个事件的爆发,然后被一些说辞概念给说服了,或者是他与这个群体有着共同记忆和社会经验,他也有可能是受到种族、传统、时间等间接因素的影响。

第三,领袖在乌合之众中扮演重要作用。他们主要靠断言、重复、传染这三种手段来成为领袖以及影响乌合之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