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分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举人相当于什么学位 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分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

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分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

2023-12-30 15: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连府试都通过,那么即将进入最终的备考阶段,冲击院试。

这也是最“卷”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们已经开始成熟,年龄小的十七八九,年龄大的三四十都不罕见,他们都有一个传统中国人都有的能力:

挑灯夜读、埋头苦干。

所以府试可以对标我们的初中升高中阶段,而考院试,就是备战“高考”。

院试也是童生的分水岭,因为院试通过后,就有资格报名“科举”,有着对应的一份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是,通过了院试的秀才,有资格享受朝廷的“补贴”,这种政策,我们如今的大学系统也十分常见,对高等学校的人才进行扶持补贴,这是古今都不变的一种原则。

很多吃家里老本的穷学生,就通过院试改变命运,院试的学政官员是很特殊的,一般都是朝廷任命,因此古代学子在这一个阶段都必须好好表现,博得监考官员看重,前途也是无量。

如果通过了院试,那么恭喜,自此便成为“秀才”了,秀才这种存在,在明朝虽然当不了官,但却有相应的社会地位,比如免去一些赋税、傜役,而且地方学政需要老师的时候,秀才是率先录用的。

这其实就跟咱们如今的中小学的学校老师几乎都是大专、本科打底一个道理,是教育普及之后的反哺,也是对社会读书人秩序的一个维护。

当然,成为了秀才每个人都还是想着向上去考试的,因为秀才,也仅仅是科举的入门级别,而为了让这些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院试会对考生考试“排序”,这可以理解为排名,分高在前,分低在后。

排在前列者,享受朝廷第一批补贴政策,称之为“廪生”,所谓廪,就是朝廷给予的“公饭”,根据明初的政策,廪生每个月能领六斗米。

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

而享受第二批补贴政策的则是“增生”,这个增,就跟如今的“扩招”是差不多的概念,成绩乙等的学生就被分到这个档次,相应的待遇也会少很多。

第三批补贴政策的学生称为“附生”,其实关于附生,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补贴可言了,一个“附”字,就将这些发挥得不好,或者能力本就到达了极限的学生划分到了最低档次,能让他们继续参加科举,都是朝廷的政策使然。

所以将童子试对应我们义务教育中的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这是一个比较贴切的对照,我们也可以认为大学生群体,正是“秀才”。

虽然我们的现代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可否认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大专以及本科学历,已经是很多人的终点了,继续往上,所需要的时间能力都很漫长,越到最后,取得的成就就越大。

成为秀才后,朝廷会开始安排这些秀才在各级地区的“学校”继续统一上课,这个时候,给秀才们上课的老师时不时就有一些朝廷的官员、知名文人、学者,但具体是哪些顶尖人物,还是要看学校在哪里,事实上,这跟我们如今的大学授课老师的特点也很像,知名高校,就是有知名教师、学者,甚至还有名人客串开讲座。

事实上,明朝还有一种“贡生”,就是秀才中选出来直接“保送”到京师的国子监,这种学生的能力必然是很拔尖,才能如此顺利,进入了国子监,本身就代表着前途的无量。

而秀才们安逸的岁月没有多久,因为他们三年后,要经历一场“乡试”,这是科举的第一次正式考试,考过了乡试,那就是有当官资格了。

乡试又称“秋闱”,在八月举行,三年考一次,秀才参加乡试,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因为严格来说,考过了乡试就是有做官的资格,在我们的高校体系里,本科生再往上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却是没有直接当官的渠道的,仍然要经历公务员考试。

三年挑灯苦读,甚至是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备战乡试,乡试别看名字带个“乡”,似乎等级不高,事实上乡试的保密等级已经是明代极高的层次,不管是面对考试的学生还是监考官员,都有严格的监管原则。

比如学生们在一个“隔间”里面考试,吃饭睡觉都是在这个小隔间里,而监考官员们也互相不能来往,监考和评卷官员之间设有屏障,这是一种十分公平的考核环境了。

通过了乡试的话,那么恭喜,从此之后便成为“举人”了,明清时代的“举人老爷”,中举然后疯掉的“范进”,都是这个层次的存在。

举人,是朱元璋所特殊“定义”的一种人群,明朝廷允许他们没有可以没有完成全部科举的考试,只要通过乡试,便有做官、免税、见父母官不拜的资格,事实上,明清两代很多县令都是举人“补位”的,他们的地位崇高,在十里八乡都是名人。

这也是科举最大的“进步”,在科举体系以内进行改革,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而举人不能类比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从社会地位来说,举人是要比硕博地位都要高,古代科举和现代学位制度的最大区别也由此显现。

关于举人也同样要“排序”,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三四五名合称为“经魁”,第六名独称“亚魁”。

虽然举人已经是很优秀的社会人物了,但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来说,这还不够,因为举人注定了当官的天花板很低,在明朝,有一句“举人不过四品官”的谚语,正是说明了举人再怎么厉害,受限于“学历”,当官再高也不会超过四品,虽然四品官都已经是人中人了,但人才不会局限自己的志气。

冲击会试,这是他们的选择。

其实会试已经是“终极考试”,因为通过了会试者,都能顺理成章参加殿试,而关于殿试,事实上根本没有“落榜”一说,落榜之说,更多是在前几次考试中,只要坐在了皇帝监考的大殿之前考试,那么考中了一般都是“进士”,只不过在明代,进士还分三个档次罢了。

所以会试很重要,会试又称为“春闱”,是在春天举行,会试比起乡试更严格,但总体大差不差,区别在于,会试的监考官员已经是很重量级的人物了,什么尚书、阁臣,那是经常有的事。

通过了会试,放榜那天去瞧瞧,如果榜上有名,那么就得先提前恭喜了,因为这就已经是进士了,进士的当官天花板无限提高,要有能力,把那个内阁首辅当一当也是没有问题的,六部尚书更是不在话下,而进士每几年就那么些人,凡事物以稀为贵,社会地位更是不言而喻。

回到家乡后,县令都得给进士几分礼待,甚至是知府都要接待一番,当然,进士身份县令则是平等交际便可,如果学历相同,说到底还是要拼家世,拼人脉。

别看好像古代的进士、举人地位似乎也不高,事实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大部分史书,记载的都是进士的故事,为什么说古代史就是王侯将相史,那就是因为对平民百姓的记载太少了,才显得好像古人进士学历烂大街,其实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效应。

而会试第一名被称为“会元”,以前好事者会把会元称为“小状元”,但科举考试的塑性太强,会试第一未必殿试第一,所以“小状元”往往还真的不是状元。

最后的殿试,事实上就是一场顶尖的人才“展览大会”,由皇帝和官员出题,临时安排一个国家大事的策论题目,需要学生当场作答,这也是塑性大的原因,而最后的成绩,完全是看皇帝的心情和观念。

比如现代教育考试,不管怎么考,总有“对错之分”,答案是定向的、唯一的,但在殿试上,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首先是要先符合“儒家精神”,其次在细节上符合皇帝的思考逻辑,假如皇帝三观不正,那么三观正的考生,可能还要排到后面去。

所以进士没有“最厉害”的说法,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这也是为什么明清时代的顶级名臣往往进士排名都不高,却屡屡能把昏庸的皇帝从死亡的边缘往回来啦,所以进士排名由皇帝来定,这本就是封建帝王时代的最大弊端。

而在殿试之后,排序就出来了,一共分“三甲”,可以理解为三等。

第一甲,又叫“进士及第”,在广东有著名的“及第粥”,就是为了迎合这个意头叫起来的,而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也就是前三名,第一名号“状元”,第二名号“榜眼”,第三名号“探花”,这是进士前三名的称呼,也是我们常听常说的名词。

而第二甲,取若干名,意思就是取多少人,也看皇帝心情,这第二甲称为“进士出身”。

第三甲也是若干名,被赐予“同进士出身”,反正从学历上来说,状元和同进士出身都是进士,但具体的地位千差万别。

那么进士有多厉害?

在唐宋时期,进士一般都是被直接授官,而在明清时期也是一样,但具体给不给,看朝廷安排,如果赐官了,那么六七品是常态,要知道六七品官员,回到县里县令都要反过来行下官礼,这已经不是学位能够比拟的了,是顶级的“公务员”,甚至不再是吏,属于正儿八经的官。

要用官来做比较的话,进士一般都属于是正科级、副厅级干部了。

实际上在进士之上,还有一种存在是“庶吉士”,这是将进士中的优质人才,选进翰林院,每天都有资格跟皇帝、大臣们学习治国理念,如果自己能力可以还能插两句嘴,这比起状元的出头机会更多,当然啦,一般庶吉士都包括了状元,除非皇帝和大臣存在矛盾,才会不一致。

归根结底,科举终究是个“选官”制度,和现代的义务教育、学位体系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之所以会存在重叠部分,乃是因为现代的官员体系,也是需要“学历”才能越走越高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明清时代的教育下沉,已经存在了一定的“教育普及”萌芽。

不过古代科举的体系特色,其中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好处,我们未来的教育一样可以继续采纳深化,做到古今文明的互相印证,这将是让人拍手称快的极好之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